APP下载

独立学院女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6-03-20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问卷心理健康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程 芳 徐 凡 彭 聪 敖 敏



独立学院女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程 芳 徐 凡 彭 聪 敖 敏

女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现状不容忽视。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对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2015级女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女生群体存在一些特有的心理状况。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4岁之间,此时是其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其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因此,高校教师要关注和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 调查对象:参加测试的为独立学院2015级女生。

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

(此次问卷为抽样调查,分别选取5个教学系,每个教学系各5个班,总卷210份,有效问卷137份,卷面共24题,其中选择题23题,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选题,问答题1题。)

问卷内容包括:学业状态、人际交往、就业心理、恋爱与性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五个方面。

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及实地走访获得有效统计结果,我们将大一女生心理现状调查结果分为五类,具体分析如下:

1.学业状态。对学习缺乏信心及感觉有压力的学生占47.6%,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学习自信心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另一方面,11%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不多,学习方向盲目、学习方法欠缺、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未来前途感觉到压力,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焦虑不适感。

2.人际交往。13.5%的女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存在自信心不足或不知道如何与人高效率交往的问题。调查显示,21.4%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部分女生表示不擅长社交,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主动性,性格内向不愿意也怯于进入新的朋友圈子。个别独生子女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性格过于自我,缺乏交往技巧,与周围的朋友、同学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3.就业心理。26.2%的女大学生经常为前途问题担忧,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了解不多,认为未来的就业前景与当下的专业学习方向不符,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有盲目、不知所措的感觉。这些学生在自身专业学习方法方面感觉茫然,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学习与课外活动上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增大了对就业前景预想的压力,表现为对未来和前途的迷茫。

4. 压力与情绪管理。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有76.1%的女生表示自己害怕遭遇压力,遇到压力会烦恼郁闷、饮食不振、焦躁不安、猜疑他人或是暗自神伤。64.3%的女生表示遇到压力事件后会尽自己所能,坚强面对,自我调节。

三、调查结果主要成因

根据实地调研走访,我们在对女生群体心理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女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主要成因如下:

1. 社会因素:①就业压力。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过百万,社会岗位有限,部分本、专科学生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就业现状给大学生造成强大的心理困扰。②履历要求越来越高。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更高的个人素质。良好的学业成绩已不再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学生的重要准则,职业技能、实践能力、接受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成为求职单位的考核对象,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增高。

2. 学校因素:①考级、考证及学习竞赛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致力于等级考试和学习竞赛,以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履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校园中成型,部分学校通过等级统计方式间接督促学生考级、考证。②宽容开放的校园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相对轻松的课程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条件,校园恋爱蔚然成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随之而来。

3. 家庭因素:①家长对学生的成长缺乏关注和引导。工作忙碌或对学生信任等原因,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不过多过问,使驾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机会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家长及时有效地疏导。②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使学生心理压力大。

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1.全社会应关注大学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加宽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国家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倡导关爱女性的良好社会风气。

2.学校重视并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每年的新生入学应有专门心理讲座,指导新生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平时应多开展女生安全知识讲座等一系列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活动,使女大学生有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学校要把预防性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为女大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

3.女大学生应加强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自我调节,积极面对生活的挫折和不如意,把困难当作一种挑战,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女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理智、成熟、适度地对待感情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对待学习和前途压力,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的意义,努力并不断地完善自我。

[1]江光荣,吴才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ISSN2095-6711/Z01-2016-09-0206

猜你喜欢

问卷心理健康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问卷网
学院掠影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