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
2016-03-20执教梁明
执教/梁明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梁明
师: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上一堂课,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课堂需要我们一起思考,需要我们交流合作,我对接下来的45分钟充满期待!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美国伟大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同样是演讲,在座的同学是否关注过2008年美国第44任总统即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曾经作过的就职演说?这位总统是谁?
生齐声答:奥巴马。
师:对,奥巴马当选成功后,他在美国芝加哥有一个精彩的演讲。他的演讲是这样开头的(老师脱稿朗诵):“如果还有人怀疑美国是不是一个凡事都有可能发生的国家,如果还有人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依然鲜活,如果还有人怀疑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是否强大,那么今晚,一切的怀疑都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美国人民共同给出的,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是黑人、白人、拉美裔、亚洲裔、原住民,无论是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残疾人还是健全人。”我个人认为奥巴马的这番开场白的确是有感而发。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往前回溯50-60年,美国的黑人不要说想当选总统,在日常生活当中哪怕到外面吃饭都是不能跟白人同在一个餐厅的,在街上坐公交车也不能在同一节车厢。因此,奥巴马的当选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成就,也应该是美国民主进步的标志。但是,跟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一样,美国的民主进步也是充满曲折并且从未离开过斗争的。
师:在美国的民主进程中,我认为尤其要铭记几个人。在此之前同学们对课文做了预习,大家应该能捕捉到一些信息,比如开篇第一句话,文章中说到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呢?
生:林肯。
师:林肯在美国民主进程中的确是一个颇有建树且不可替代的人,他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课文中还提到一个人,在第几段?
生:(不约而同)读出第3段的话:“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了宪法和独立宣言”。
师:这个缔造者是谁?
生:华盛顿。
师:对,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之父。还有第三个人我们不能忘记,他就是本文的作者马丁·路德·金。
师:(屏幕展示三个人的事迹并讲述。)华盛顿颁布了 《独立宣言》,主持制定了美国宪法,这不单是对美国的民主进程,也是对整个世界的民主进程的一个贡献;林肯在1863年的时候宣布了解放黑奴;马丁·路德·金则是今天我们要走近的演讲者,一位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
师:马丁·路德·金出生于1929年,大学毕业后做牧师,逐渐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其事业的巅峰是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面对25万群众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有一个梦想》。
师: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其实是要回到那个时代,去认识那个时代里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在预习时大家已经通读了课文,为了让大家更真切地感受马丁·路德·金演讲的魅力,我准备了一段现场视频,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播放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
师:这段视频距今已有50多年,画面不是很清晰,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一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震撼人心!播放这段视频给大家看,目的是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当时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情形。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看完以后你对马丁·路德·金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生:很有激情。
师:对,很有激情!可谓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当时他的演讲仅仅准备了一份提纲,很多地方都是即兴的。面对25万聚会的民众,马丁·路德·金能够生发出如此酣畅淋漓、动人心魄的演讲,可见,他是多么激奋、高亢和投入。
师:阅读并不是视听,但是视听一定对阅读有帮助。下面我们带着刚才的视听感受,回到文本当中。
师:这篇演讲稿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遍都会被它感染,甚至会有一种冲动,想大声地把某些有共鸣的片段朗读出来,呐喊出来。我们赏读课文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再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激情。
(板书:再现激情)
师:怎样再现,请大家自读课文。选准一个片断读,不要统一,不要整齐,自由读2到3分钟。朗读时就当自己是马丁·路德·金,自己就是民众的核心,身上有着强烈的感情与意愿,要去唤醒民众对自由的追求!
(师生一起自由朗读课文)
师:在刚才自由朗读过程中,从大家的表情和声音里,我感觉到同学们已经进入了课文的语言情境中了,看来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已经点燃了大家的热情。非常好,赏读演讲稿,“读”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下面请几个同学朗读自己认为最富情感表现力或是你最想朗读的片段。
女生1(主动站起大声)说:我读17-27段。(学生朗读,掌声)
师:读得非常好!你的朗读是原生态的,读出了作者那种热烈的憧憬和深切的期待。不错!请继续举手,好,这位男生,拿着话筒,与大家分享你的声音。
男生1读课文9-14段。(掌声)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气势,语言掷地有声、毫不动摇,我分明感觉到你已经有使命感,有责任感了!很好!还有吗?
男生2读课文第5段。
师:请把话筒递给他。
男生2:我不要话筒(咳嗽,并动情地举起右手),我的声音很棒的!(朗读,掌声)
师:这位同学不用话筒且还有点咳嗽,但他将这一段的思想感情演绎得很真实,抑扬顿挫,感情厚重,我们都被你感动了!还有同学想朗读吗?好,后排穿黄衣服的女生。
女生2读课文第3段。(掌声)
师:读得好,坚定!毫不动摇!现在我们回到课堂的第二个环节,赏读文本。马丁·路德·金在这次即兴演讲中,除了表现出了不可遏制的激情之外,还充分展露出他的演讲才华和天赋。那么,他的才华主要表现在哪些语句当中呢?哪些语句最能让我们心生触动?下面请同学们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板书:才华、天赋)
女生3:我认为课文第二段的这句话很好:“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里很形象地写出了在当时的美国,黑人的地位很低,没有自由,生活很贫穷。
师:的确写得很形象,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女生3:“镣铐和枷锁”这一比喻很形象,表明美国黑人备受歧视,不得自由。
师:有什么修辞效果?
女生3:描绘了在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黑人生活的情形依然是受约束、受压迫的。
师:“蜷缩”一词又怎样理解呢?
女生3:蜷缩一词写出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低下,遭受压迫。
师:讲得很好。那什么情况下用“蜷缩”一词?蜷缩一词本是指人,还是用来形容动物的?
生齐答:形容动物。
师:对!这里便是用了拟物的手法,这个词表现出美国黑人的人权状况不单单是受歧视,还有什么?
生陆续答出:虐待,被遗弃等。
师:对,是虐待,是被社会遗弃了,像动物一样孤独无助!课文中还有能够触动各位的语句吗?
男生3:课文从第18段到25段,连续用了6个“我梦想有一天”组成排比句,从抽象到具体层层递进。
师:我很想知道什么叫“从抽象到具体”,抽象是什么?
男生3:抽象是黑人也能享有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师:那具体呢?
男生3:是一个个具体的意象。比如:佐治亚的红山上,兄弟情谊;密西西比州,正义的绿洲;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师:很好!还有层层递进,能与我们继续分析一下吗?是由什么递进到什么?
男生3:由自由、平等进而到幸福,永沐圣光。
师:请坐下。这部分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不单单是渴望平等,还向往幸福。这段话,我认为马丁·路德·金其实是在告诉黑人——我们应该怎样活着,人本来应该怎样活着。自由,平等,幸福,这是人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还有同学想发言吗?
女生4:课文第3和第4段,作者说“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却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这里有一个词语用得很好。
师:哪一个词语?
女生4:“空头支票”。
师:为什么用得好?
生:比喻所有的诺言都没有兑现,是一纸空文。
师:是的,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商品经济社会,拿空头支票作比喻,人人都能听得明白,美国的黑人人权状况,就是这么个玩意——空头支票。
师:同学们所赏析的片段的确每处都闪耀着马丁·路德·金的语言魅力,在课后大家还可以进一步赏读。
师:现在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次演讲中,马丁·路德·金何以有如此极具感染力的激情和光芒四射的才华?他的力量来自哪里?他的力量源泉是什么?
师: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我提的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二战时期德国的希特勒,他也是一个非常有演讲激情和演讲天赋的人,他的演讲煽动了整个德意志民族占有和征服的欲望,他演讲的力量源泉又是什么?
生答:是信仰。
师:是对什么的信仰,是不是我听错了。
学生小声答:法西斯。
师:对法西斯的信仰,不错!法西斯主义的根源是什么?
生议论纷纷:是战争、侵略、野心……
师:对!是战争,是侵略,是野心,是贪欲,是恶念。司马光说过一句话“才,德之资也;德,才之帅也”。一个人有怎样的道德标准,一个人有怎样的精神情怀,一个人有怎样的人格高度,这个人的才华就会在怎样的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施展。希特勒因为有那样的信仰和观念,所以他的才华便在战争领域里以恶的方式得以表现,必然给世界带来深重的罪孽。马丁·路德·金有着怎样的情怀?他的思想灵魂是什么?他有着怎样的人格高度?显然都是跟希特勒有区别的。如果说希特勒是恶念、贪欲和野心,马丁·路德·金呢?
生纷纷答道:自由、善良……
师:太对了!善良、正义,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渴望!这都对。但是我认为,马丁·路德·金身上还有更为本质的东西存在,他思想灵魂的核心是什么呢?我建议大家一起来把课文第7自然段齐声朗读一遍,等下再回答我的问题。
生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
师:大家读得很整齐。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当中去”,请问大家这里的“精神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师:这里我还准备了一段资料,这是马丁·路德·金在另外一个地方的演讲,我来读给大家听(屏幕展示马丁·路德·金演讲语言片断),“我们将以自己忍受苦难的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能力……我们将唤醒你们的良知,把你们赢过来”。这个地方所说的“能力”和第7自然段提到的“精神力量”是指什么?
生纷纷答:爱。
师:太对了!爱,的确如此。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思想的人应该知道,马丁·路德·金的思想灵魂就是博爱。他是一位有博爱情怀的人,他爱黑人,也爱白人。从刚才朗读的片段中大家可以感觉到,马丁·路德·金爱黑人,也爱白人;爱朋友,也爱敌人;爱和平,爱人类。正是这种博爱的情怀,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我认为,我们强烈感受到的马丁·路德·金的激情与才华其源动力便是这种“博爱”!
(师板书“爱”! )
师:我们接着看课文。从第10段开始,因为马丁·路德·金有着这种博爱的情怀,所以在这篇演讲稿中滋生了许许多多太有力量、太不可阻挡的东西,在这里,演讲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我们绝不满足。
师:为什么绝不满足?
生:因为要平等,因为有博爱的情怀……
师:是的,还是缘于博爱!在他眼里,人类作为生灵都是平等的,所以如果是哪个种族,哪怕是白人所受的待遇不平等,他也会非常坚决地为之而斗争的。不错,“绝不满足”,正是因为这种博爱的情怀支撑他去追求平等的信念,支撑着那份渴望自由的信仰。
(师板书:信念! )
师:再看到课本44页,如果说支撑这番信念的力量是源于他对人类的爱,谁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他就要为其而呼告,为其而斗争。也因为这份爱的情怀,还滋生了什么?
学生小声答:梦想。
师: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为个人而有的梦想,还是为整个黑人同胞而有的梦想?
生:为黑人同胞。
师:这个梦想不单单只是为黑人同胞,其实还是为整个美国。从课文哪些话可以看出?
男生5:课文第17段“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师:美国的梦想是什么?
生纷纷答:是民主、自由、平等……
师:对!是民主、自由、平等。美国的开国之父华盛顿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主持颁布了宪法,宪法里面的精神核心就是美国的梦想,就是民主、自由、和平等。
(板书:滋生梦想)
师:我还要问大家,面对美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人权状况,马丁·路德·金所倡导的斗争方式有什么特点?
生齐答:和平,非暴力。
师:对,是和平的,是理性的,不是以暴制暴的。演讲中是怎么表述的?
男生6:文中第7自然段说,“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师:很好!正是因为马丁·路德·金的博爱,决定了他主张的斗争方式不是以暴制暴。同学们要记住,非暴力不抵抗这种斗争方式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且这种方式,对于眼下这个恐怖主义盛行的时代,意义更为深远。
(板书:非暴力斗争方式)
师:我建议大家课后能从网络上将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视频看完,从头到尾看一遍,我相信大家还会产生更多的感受。就我而言,除了感觉到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才华、博爱之外,还强烈地感受到马丁·路德·金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不可撼动的!
师:上课之前我跟前排的女同学交流,我问她有没有关注到在这篇演讲里面,有两个地方唱起了黑人灵歌?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28自然段,马丁·路德·金面对25万人群慷慨陈词,两次唱起了南美洲黑人灵歌。我们一起来把第28自然段的黑人灵歌齐声朗读一遍,从灵歌中体会一下马丁·路德·金的形象不可撼动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读黑人灵歌。
师:这个歌词非常简单,但当我们仔细品味、咀嚼的时候,仿佛听到了某种宗教歌曲。吟唱宗教歌曲的时候人们的内心都会很虔诚。再读一遍,读慢一点,吟诵灵歌,除了读出心灵的虔诚,我们还能不能读出马丁·路德·金的形象之中所特有的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生再次齐读灵歌。
师:除了虔诚还有什么?
女生6:高大!
师:高大!不错!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女生6:给人震撼,让人产生一种崇高的感觉。
师:这位同学的感受和我一样。给人以“崇高而神圣”的感觉。
(板书:“崇高而神圣”)
师:之所以他的演讲能震撼人心,能够唤醒所有的黑人同胞,之所以他的演讲还可以打动美国政府,是打动不是打败啊。(生笑)。赢得了美国社会,赢得了白人,是因为马丁·路德·金的崇高和神圣!到此,我们已经接近此次阅读的本质了。
师: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灵魂参与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人”完美独特的精神世界。我们读这篇课文,归属就是要认识马丁·路德·金,要读懂马丁·路德·金这个人。
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下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出生在黑人家庭,父母亲都是牧师,他在博士毕业后也做了牧师。后来在美国黑人运动中逐渐成长,凭着他的信念和博爱,逐渐成长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无可替代的领袖。他于1963年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被枪杀,死时年仅39岁!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签署命令:从1986年起,将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设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这一天也是美国的公休日。在美国历史上享有此等崇高荣誉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发现美洲的哥伦布,一个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第三个便是马丁·路德·金。世人对马丁·路德·金有个非常美丽的称誉——“金牧师”!在黑人世界里,他如同神一般!他有神性的光辉!
师:最后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金牧师’神性的光辉”是从哪里来?
生答:还是从爱中来的!
师:对!还是爱!具有大爱的情怀,至爱至善、胸怀博大的人都有这种光辉。例如中国的孔子,他在中国人乃至世界人的心中都是圣人。再比如我们中国人眼中的“菩萨”,也是有神性光辉的,他们的神性光辉其实莫不源于爱,源于仁慈,源于悲悯!正如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里写的一句话:“流泪的观音之所以流泪,不是为了一己之悲欢,而是为了芸芸之众生。”
师: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的人会有神性的光辉?神性的本质是什么?
生(思考作答):有爱的人才会有神性的光辉,神性的本质是美好的人性……
师:很好!我们的认识是一致的,人性的优点便是神性的光辉!人性的极致便是神性!
(板书:人性的优点便是神性的光辉!人性的极致,便是神性!)
师结束语:最后,我对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总体印象,即他是一个“在自己的时代里,让自己的思想才华和理想信念,因为对人类的爱而激情燃烧以至熠熠生辉的人”。这是我对他的一点感受,这也是我对大家的一份希望。我希望大家能把眼光从马丁·路德·金这位高大的人物身上收回来,审视我们自己。客观地讲,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志向,都有不可替代的智慧,那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认为这也是这篇课文对我们的人生启示。今天的课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