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
2016-03-20王连芳
王连芳
(1.龙岩学院 思政部,福建龙岩 364012;2.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绿色发展
——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
王连芳1,2
(1.龙岩学院 思政部,福建龙岩 364012;2.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绿色发展是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更为深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发展理念具有相同的发展目标,都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似的发展方式,都是以绿色的理念来引导人们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但生态文明是一个社会长期发展的目标,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最终社会发展的状态,而绿色发展则更倾向于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方式或模式来指导社会的健康发展,以一种方法论的形态出现在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造福子孙万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之中,是引领中国大步向前的又一重要举措。
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
在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中,党和国家提出了作为引领中国发展未来的一个关键词——美丽中国,在面对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不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角度来论述,而且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升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绿色发展观体现了一种当代人为了后人“乘凉”而“种树”的精神,“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观指导下真正达到富裕文明的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个发展”的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升到了社会发展要求的新高度。但绿色发展并非凭空产生,它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发展经验来丰富和完善的。
一、绿色发展——从传统思想到生态意识的转变
从绿色与发展关系分析来看,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中去除传统中的很多“黑色”和“棕色”理念,通过对产业的绿色转型与升级,将科技充分渗透到产业结构的全方位,以绿色成分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产业结构的转型中,重点发展与绿色相关的产业,如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文化产业等来促进地区的绿色发展。
首先,在绿色发展理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被转变。传统的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认为人是主宰自然界的,在自然界中,只有人是具有价值的,而在绿色发展理念看来,除了人之外,其他生物和自然界同样具有价值,人作为自然界主体进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得到了自然界对人们无情的惩罚,尊重与爱护自然界及其万物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识观念所在。人类同其他生命一样都仅仅只有一个地球来生存与发展,如果不重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转变,资源环境等问题将会愈发严重,绿色发展理念在转变生产方式的同时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强调重点关注一切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可见,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减轻了现存的文明对于生态的压力,而且在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对生态不再有威胁的新的社会发展方式。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同时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以物质消费,尤其是奢侈、攀比的消费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逐渐作为人们获得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准,但绿色发展理念下重点强调了人们的适度消费,以节约与合理为基本消费原则,在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的基础上,更加崇尚精神和文化的追求及享受。
其次,在绿色发展理念中,现实国情要求人们重视生态。绿色发展在满足人的物欲和生存欲的基础上,同样要求满足人们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健康等需要,是不断提升人们的自身幸福感和对社会发展满意度的过程,是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重要体现。而我国现阶段正是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即社会发展未进入稳态化的阶段,这一阶段中人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往往表现出不协调,甚至相背离的特点,导致生态效益从未被人们所重视,因而,绿色发展要求将人们的自身生产同社会生产以节约的原则展开,尤其将生态效益置于首位。转变传统发展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错误理念,使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社会的公平正义依然是现阶段我国的现实国情所要求,这一公平正义的理念要求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同时要求自然资源与环境等生态上的公平,也强调公平正义理念下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且绿色发展是通过社会最广泛的力量来形成对于生态问题的解决,而并非单纯依靠政府或者少数社会精英的努力和力量。现实国情无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们自身所处环境的角度无不体现了人们重视生态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最后,时代的发展带来人们对生态的关注。生态文明的提出与建设,使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的高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绿色发展步伐的推进有助于人们避免出现所谓的“现代化陷阱”,而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的支撑。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生态文明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而同时也伴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的愈发关注。自上世纪生态危机不断加大以来,西方有识之士尤其是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将生态维度植入了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当中,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重要影响。在这一理念中,以生态的理性来代替社会中的经济理性,是实现人的最终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促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理念快速提升,同时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不断“绿化”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产生于上世纪中叶,并首先源自于欧美国家。虽然绿色发展最初是以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与战略的形式来体现,即如何通过绿色发展观念及模式的革新来从根本上找出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法,但随着绿色发展观念的不断提升与丰富,如今也逐渐同可持续发展观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绿色发展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容量和资源的承载力条件之上,重点把环境资源真正融入社会发展中去,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且真正将“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经济活动和过程的主要内容和衡量标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发展始终作为社会建设的重心,但是发展的形式却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这种变化重点体现在发展的升级及绿化上面。因而,绿色发展应该是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的发展理念,并且应该是上升到政治和管理层面的发展主题,而并非依然存在于对于自然界的简单治标的思维和行动之上。
首先,绿色发展同可持续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体现的是社会发展的途径与目的。绿色发展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发展观念的变革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态问题的困扰,继而扩展到如何通过绿色理念创建绿色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系统等各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及途径。可见,绿色发展强调的是发展过程中通过何种途径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理念侧重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与完善,一直沿着4个主要的方向去揭示其实质,力图把当代与后代、区域与全球、空间与时间、环境与发展、效率与公平等有机地统一起来”[1]。它强调了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更多展示的是追求社会发展的目的性。
其次,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新的发展。绿色发展以主动和适应为特点,而可持续发展则体现了被动和滞后的缺点。正如三点“有助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第一,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被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时候;第二,只有当人类对于当代的努力能够同对后代的贡献相平衡的时候;第三,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发展的思考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利益的时候”[2]。绿色发展往往更重视通过研究社会而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缺点,建立起各种改善社会发展缺点的绿色机制,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主动地去调整科技革新和产业结构等构建促进社会可持续的绿色经济、政治、管理和科技体制。绿色发展还主张人们通过寻求一种能够超越当前人类社会中盛行的物质主义泛滥的价值观,回归到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适度生产”“适度消费”等理念上去,在生活和生产方式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绿色观念。
最后,绿色发展主张社会各方面都具有创新的精神。绿色发展重点要求从绿色科技、绿色结构、绿色管理、绿色治理、绿色文化等角度进行创新,无论是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还是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亦或从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为基础的绿色增长来讲,绿色发展虽然在不同的理论视角和立场角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途径与方式,但是最终都会归结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绿色化上来。因而,绿色发展观主张发展绿色科技,从科学技术这一最基本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出发,以科技的力量从根本转变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绿色发展观主张在经济发展中实行绿色产业结构,使经济的各个方面彻底绿色化,从而根治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绿色发展观主张绿色管理与绿色治理,以最新最优化的手段与方式对社会的各领域进行管理,并且对已经造成的污染与浪费进行有效的绿色治理;绿色发展观主张绿色文化的普及与社会效益的形成,以文化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与熏陶,从而在思想层面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并逐渐形成真正的绿色发展认识。
三、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方式
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观念具有相同的发展目标,都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似的发展方式,都是以绿色的理念来引导人们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但生态文明是一个社会长期发展的目标,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最终社会发展的状态,而绿色发展则更倾向于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方式或模式来指导社会的健康发展,以一种方法论的形态出现在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生态文明不但要求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条件,而且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来促进人在社会中的全面与自由发展为宗旨。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就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人类应该在自然界中拥有自觉与自律的品质,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的同时,兼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发展和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之下,重在提升人格文明、生态文明和产业文明,重在以人为本的公民社会存在感的实现和公众信仰在社会中的建立,重在公平正义以社会各阶层利益在社会环境中的真实体现来表达,重在以教育手段提高人的素质及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聪明才智的能力,重在提升文明产业化在社会中的上升能力,重在以国际化的角度提高本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战略产业能力,重在以宪政和体制的约束来优化和促进公民的文明意识和认知水平,以维护和尊重人在社会中的能力和地位为前提,走出生态文明的国家发展道路。
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上,党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要求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矿业,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等[3]。伴随着“绿色发展”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明显提升。绿色发展理念中所包含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内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明确纳入“生态文明”的建设思路中,显示出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在发展理念与方式上的一致性。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还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为视角,亦或是西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无不表达了生态文明是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并非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亦非生态性服从于人性,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成为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4]。
基于国内外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发展与绿色在社会进步过程中是必须兼顾的。将绿色融入发展之中,以绿色理念正确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且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升绿色理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尤其在我国较多经济发达地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忽略生态成本,造成了经济表面看起来有增长但实质并没有质量的现象产生,因而提高这些地区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成为突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问题。而一些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应该从起点上就重视绿色与发展的共同起步,如果没有发展必然导致人们衣食住行的难题,如果不进行绿色的发展也必然会导致“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阶段治理生态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中国,尤其在这些地区是绝对无法走通的,因而,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平衡掌握好,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发展的基础上谈绿色,充分发挥发展与绿色的相互联系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
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彰显了党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理念,也构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美丽中国”新家园的未来美好图景。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并非偶然形成,而是基于对多年来中国取得辉煌成就后的现实生活的体察,当公众意识到美丽的山河和清新的空气被污染严重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取代的时候,才意识到优美的自然环境其实也是自身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正是对此种问题的正面回应。“美丽中国”伴随着生态文明的理念而产生,具有绿色发展的文化底蕴,它不但顺应了民众对于优美、卫生和新鲜的追求的民意,而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关键性完善。当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中国整体建设中的重要性,其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相同的基本要求。绿色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思想基础之一,它的目的是建构生态安全的基本格局,成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发展模式,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急切需要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无论在全国哪个地区都要把工业文明的道路走好,更重要的是重视生态文明的发展。如今的社会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仅仅重视基础建设、产业发展、解决人民的温饱等基础问题的发展形式,而是站到了一个以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为发展的新的高度,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发展前提的节能降耗、环境补偿、永久持续的新型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可见,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具有相同的基本要求,都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主旨,并且最终都是为了人类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目的。
其次,绿色发展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最终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来讲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以自然界为前提,以自然物为载体来体现人们之间的关系,亦即“生态道德”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树立。当人们以生态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行为之时,便是绿色理念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推广与巩固,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的思想真正融合到了绿色发展道路中。绿色发展作为一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是成就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途径,并且这一道路的顺利行进归根到底要靠“生态道德”来约束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提是求自然规律之真,人类身处自然界之中,自然界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客观对象,如果人类一味按照自身的主观想法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不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必然会遭受自然给予的有力还击。“美丽中国”可谓是一种较高的境界追求,是我们未来将要达到的一个远大目标,但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必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绿色理念在人们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中的正确树立。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5]。这充分说明了以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作用。
再次,绿色发展方式在传统发展模式中转变和实现美丽中国的艰巨性。历史上只要出现过转变生产方式或淘汰落后的发展方式,无不面临着深刻的甚至颠覆性的利益调整。当威胁到某些团体的现实利益,变革自然将止步不前而无法继续深入进行,明显的成效也自然无法体现出来。因此,以绿色发展理念替代原本的产业方式,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或者能源资源定价机制的转变,抑或是环境成本的增加等,都面临着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的损失或者调整,这不但要带来新的社会矛盾,而且新的发展方式因各方的阻碍也将无法推行。
最后,真正把绿色理念融入美丽中国建设之中去。基于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阻力,我们必须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的发展目标的指导下,权衡利害得失,为了自身的生活生产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直面转变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各类难题,不但要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念,以构建环境公平正义为宗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把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相结合,并坚定不移地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我们才能够站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在国内的普遍推广,最终逾越生态危机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瓶颈,做到社会的真正转型。
[1] 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280-289.
[2]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9-14.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01).
[4] 王连芳.绿色发展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探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 31-35.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WANG Lian-fang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364012, China;2. Th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i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by positive and people-oriented way, and a view of nature in which the human being and the nature live in harmony. Bo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and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have common goal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similar development manners to guide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people by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Howev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long-term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 kind of cultural form and a final state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ereas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tends to guide the healthy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way or patter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s a kind of methodology form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Beautiful China”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ws the epochal character and progressiveness of party to the world once again, putt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into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development path, which is another important measure leading China's striding for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Beautiful China
2016-07-05
2013年龙岩学院博士项目“红色旅游产业对闽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研究”(LB2013007)、2015年福建省社科项目“福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生态学路径研究”(FJ2015C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连芳(1983—),女,河北清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近现代史研究。
D616
1009-0312(2016)06-0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