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6-03-20刘咏梅
刘咏梅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四川 成都 610066)
浅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刘咏梅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四川 成都 610066)
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学科——地理,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德育教育思想和内容,其作用不仅是传授地理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提升学生人地和谐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在青春期逐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世界观、地球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具有真、善、美的社会道德准则,进而将之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负责任的地球公民。本文从生态型课堂的构建、学生自主德育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堂行为、教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组织等几个方面探讨在中学地理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德育;意志品质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必修学科,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阵地。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使每一位学生成为“活跃的、负责人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地理教师要紧紧抓住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作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主线,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
一、构建 “生态型”地理课堂 加强自主德育能力培养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生态的育人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生态型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生长和发展。所谓“生态型”地理课堂就是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中学地理课堂, 构建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组成的地理课堂生态系统。让教师和学生共同置身于一种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色彩的课堂中。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感到自己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参与中学习知识,让每个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一份自信,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个人都是以整个生命投入到教学之中,课堂教学始终与师生生命同在。课堂作为生命相遇和心灵相约的磁场,它既是师生质疑问难的场所,又是师生共同探讨的乐园。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除了应当摈弃过去那种传统的“灌装”教学模式之外,自己还须积极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自主德育的学习观,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精神。
在“生态型”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自主德育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走进一种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色彩的课堂,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有效的教学情境自觉地创设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实况以及地理学科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受教育者能在思想上独立,人格上健全,情感上自控,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要求地理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科教学原理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生态化”课堂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当然,加强初中生自主德育能力培养,并不等于对他们放任自流,仅寄希望学生“自动成材”,而是要求教师在实施自主德育管理时必须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并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以达到“不教”“不管”的目的。陶行知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亦认为“管是为了不管。”显然,在实施“生态型”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各领域的教学资源大力创设一个广阔的新型课堂便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只有在一个平等、自由且富有生命色彩的地理课堂中去感悟人生、体验生活、洞察社会、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他们的学习过程才会自然而然地演化成一个充满智慧与激情的生活历程。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逐渐形成“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新型地理学习观,也才能逐渐养成自主德育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师寓情于境,学生触“境”生情 润德无声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因此要转变“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1.体验学习
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鹦鹉学舌,而是需要引导他们在“生态型”的情境教学中进行亲身体验,深刻感悟,并激发他们积极思考。教师寓情于境,学生触“境”生情。德育渗透往往需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境。地理教学强调课堂要充分遵循“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原则,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时不一定需要言语的过多渲染,但其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用心去体验,能够真正进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境界,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以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技巧的反馈为基础,选择和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以获得渴望的学习结果。它由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和自我评价这四个基本的动态环节构成,其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生态型”的地理课堂的教学体验促使自己在思想上独立、情感上自控、人格上健全、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要突出其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与独特性等特征。正如教育专家所言,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够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进行合理重建,注重将认知、体验、感悟等与学习方式进行统一,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进行结合,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3.合作学习
作为一种知识论和学习论的建构主义,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强调合作学习,但这也绝不意味着学生之间就会是彼此孤立的对峙状态,而是注重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情境体验中能够通过直接与他人的交互作用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4.研究性学习
所谓地理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创设出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对其体验和感悟,并在互动合作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地理课堂的研究性型学习主要包括情境创设与问题设置,体验与探讨,归纳与总结,内化与反思等几个关键环节。其中每个环节之间又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而探究的过程则贯穿和渗透于各个环节。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探究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事实寻找结果,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地理教材为依托,以地理课堂教学为平台,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将教学内容活动化、图像化(地图化)、趣味化、生活化,营造轻松、和谐、探讨、竞争的课堂气氛,以满足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让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学习。
三、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
爱因斯坦曾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学习兴趣是促进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学习地理往往是从好奇和直接兴趣出发的,属于直接和近景的动机,稳定性差、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感性材料为主的富有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初一学生刚拿到地理新书时,总是爱翻来覆去的浏览,急于想认识这一新增设学科中会有什么内容。这种倾向就是朦胧兴趣的开始。地理教师如何把握这一契机,把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设法转化成一种积极探索的真正兴趣呢?无疑,上好起始课尤为重要。第一堂课可以创设各种地理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感受地理之美,感受地理有趣,感受地理有用,感到学好地理,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还需设法保持。这就需要我们地理教师设法挖掘、开发地理课程资源中的激趣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选用讲故事、游戏活动、辩论赛、编歌决、猜谜语、举实例、析案例、搞竞赛等各种形式,有意识地拨动学生心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快乐,籍以稳定兴趣,促使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以获得地理学习的成功。
2.通过地理学家的往事,培养学生的坚韧的意志和品质
在众多的地理学家中,有许多地理学家不仅科教成就显著,而且具有特别高尚的情操,为我们留下了堪称楷模的人格丰碑,如李四光、魏格纳、伽利略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外地理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通过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着重强调: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的“地球形状问题”,人类却经历了几千年的探索,麦哲伦甚至付出了生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探索研究自然现象。比如在学习“海陆的变迁”,让学生阅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了解魏格纳为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独自前往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以此引导学生讨论魏格纳的故事给自己启发,让学生在思考中感知地理科学家们的坚强意志品格。
3.深入分析地理教材,找准育人的“渗透点”
让每位学生成为“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1)充分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森林占有量只有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均水资源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而且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再加之对资源的利用、保护不当,浪费严重,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趋势还会日趋减少,甚至短缺。通过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基本现状的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和保护资源。
(2)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地理教材将人类对生活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为核心内容,初中地理教材蕴含的环境教育内容有很多。作为地理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素材,及时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例如,在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这节内容时,向学生展示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并向学生公布一系列的关于被污染、破坏的统计数字,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一些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使学生意识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甚至加倍惩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再如在学习“天气预报”知识时,将“空气质量指数”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分析我国的大气环境,关注我们生活区域的大气质量。
另外还让学生从身边找有关大气污染的实例。由于我校地处成都平原,每年初夏的秸秆焚烧,学生反应很热烈,每位学生都能说出秸秆燃烧带来的危害。这些都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环境污染危害我们的生命健康,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
4.加强国情教育,培养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学生中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他们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是地理教师的责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国情教育的需要,也是地理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爱国情怀,地理学科得天独厚。就中学地理教材而言,涉及到许多关于我国的国土、疆域、民族、资源、能源,以及历史和现代的地理发现、科学成就等等,作为地理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地理课堂这一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民族自尊心、民族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发学习志向。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全球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来认识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家、本地区、本乡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