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事热点的专题复习策略——以叙利亚时事热点为例

2016-11-11陈继革

地理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叙利亚

陈继革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中学, 浙江 台州 318025)

基于时事热点的专题复习策略——以叙利亚时事热点为例

陈继革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中学, 浙江 台州 318025)

基于时事热点的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要讲究六大策略:综合性、主干性、模式性、特色性、能力性、实效性。

时事热点;专题复习;叙利亚

高考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这种类型的试题内容和考查角度,都充分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和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体现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因此复习时应该关注热点,贴近现实,为此复习中不仅要重视课本中的主干知识和学科热点问题,也要注意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探讨,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来确定新的地理专题。

重大时事热点关注度高,趣味性浓,基于热点进行知识重组复习,对避免专题复习时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以及由此产生的枯燥乏味现象,提高复习的效率大有好处。

一、综合性

以重大时事热点为核心,以与该时事热点有联系的地理内容为背景,将这些地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的条理化、系列化、网络化。要归纳相关考点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清综合化的思路,学会从“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和“人文地理要素(人口、资源、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商贸、旅游、环境)”等方面来综合分析区域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夯实基础。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载体,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没有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地理能力。

例:2015年9月初,一张叙利亚儿童淹死在沙滩上的照片,引起了世界不同国家、民族与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共同关注。

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维度综合以叙利亚热点内容为基础的相关考点内容:

位置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面积185180平方公里人口宗教截至2012年,叙利亚人口总数为2240万,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85%信奉伊斯兰教。地形大部分是西北向东南倾斜的高原,西北部地中海沿岸平原。气候沿海和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来了海洋上的丰沛水汽,温和多雨。南部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由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致雨。信风带控制时吹来的是离岸风,带来的是内陆干热的空气。全国有五分之三的地区全年降雨量少于25厘米,主要原因在于高山的阻挡。水文东部的幼发拉底河是最重要的河流,贯穿东部,然后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西部纵谷有阿西河经土耳其倾注入地中海。植被草原和荒漠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经济属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阿拉伯世界的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耕地大都凭借灌溉,出产小麦、大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以及梨、李子等水果。出口棉花与小麦、大麦。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业分为采掘工业、加工工业和水电工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悠久古老的历史与文明,以及极富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所有这一切都给这个国家创造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及历史遗迹、传统及民俗文化)。交通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城市位于国家西南部的首都大马士革与北部的阿勒颇和霍姆斯都是叙利亚的重要城市。其它主要城市都位于海岸。

二、主干性

在地理专题复习时主要应该围绕主干知识的联系来加以进行。可以将主干知识分解成几个大专题,再细化成几个小专题。

地理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自然地理:(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相关内容:计算时间、判断日期、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及应用等;(2)大气运动;(3)气候影响因素、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判读;(4)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5)海水的盐度与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影响;(6)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8)地域分异规律等。

人文地理:(1)人类各种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分析和评价;(2)人地关系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3)人口、文化和旅游的有关知识等。

区域地理:(1)区域空间定位;(2)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点描述和分析;(3)区域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

小专题如关于地形的复习,可围绕地形知识的联系线索来进行:形成原因、地形类型、地质条件、地形特点、地势起伏、特殊地貌、对气候的影响、对水文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水能资源、地质灾害、人类对地形的改变。关于工业的复习,可围绕工业知识的联系线索来进行:工业部门、布局类型、区位因素、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工业原料、动力、水源、废物处理、劳力与技术、生产特点、发展历史等。

三、模式性

地理事物与现象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地理事物的描述与阐释、地理问题的论证与探讨,都可建立模式来处理。热点专题复习中可以按照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观点紧密结合,针对地理环境或环境中某个部分、某种现象,找出这些系统组成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根据分析需要,建立套路。

1.地理位置的描述模式

例:叙利亚地理位置描述。

描述角度具体描述叙利亚纬度位置北半球中纬度,亚热带。海陆位置位于大洲或大陆部位(大洲东部、大陆东北部等);濒临海洋。特殊纬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横穿部位);半球位置(南、北半球);所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所处纬度区域(高中低纬)。西临地中海,西亚西北部。相对位置距经济发达地区的远近、板块边界或内部、相邻省区或国家。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交通位置连接的地区;对全球交通的影响。亚欧非三大洲之间,地理位置重要。

2.水坝修建的评价模式

修建水库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业、供水和调水、调节气候。叙利亚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修建了多个水坝。修建水库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对库区影响:诱发地质灾害;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岸平原,不利农业生产;移民关系社会稳定。对库区下游影响:洄游性鱼类影响;泥沙减少,海岸沉积减慢;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土壤盐渍化;顶托污水。叙利亚修建水坝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业、供水和调水、调节气候。叙利亚修建水坝对幼发拉底河河口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拦蓄河水导致河口地区水资源不足,水污染加剧;植被减少,荒漠化面积扩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退缩;海水倒灌,污水顶托;引起土地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

四、特色性

近年来高考的考查多以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考生区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热点区域只要挖掘,总能找出其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基于区域特色及可持续发展是命题的主旋律。

1.叙利亚的棉花种植

幼发拉底河沿岸是叙利亚重要的棉花产地,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如果该地区大面积开垦荒地、扩大棉花种植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自然优势条件: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人文优势条件: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

环境问题:开垦荒地,破坏天然植被,产生土地沙漠化;棉花种植需水量大,扩大种植会加剧水资源紧张;不合理灌溉易产生土地盐碱化。

2.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玫瑰

(1)大马士革玫瑰原产叙利亚,目前叙利亚国内仍有较大面积种植。大马士革玫瑰为陆生灌木,每年开花一次,夏季开花,冬季休眠,对气候有较高要求。试从气候角度推断“大马士革玫瑰”的生长习性。(喜温、耐旱、喜光)

(2)新鲜的大马士革玫瑰是提炼玫瑰精油的原料,出油率高。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具有极佳的防皱、保湿、抗衰老等功效。前些年,一些西欧国家纷纷选择到叙利亚等西亚国家投资兴建玫瑰精油提炼加工厂,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西欧国家的气候条件不能生产出优质“大马士革玫瑰”;远距离运输,会使花的品质下降;下图中甲所在国生产的优质“大马士革玫瑰”是提炼精油的优质原料;交通便利,临近欧洲消费市场;土地地价低;所在国政策支持。

五、能力性

进入专题复习阶段,更强调如何通过专题复习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这是地理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在专题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更加突出对能力培养的关注。

例:叙利亚地处亚洲、欧洲、非洲的交通要道,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是中东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叙利亚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修建了多个水坝。图为该国及其附近地区,表为该国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月份1月4月7月10月哈马海拔 309 米气温(℃)6.6 15.9 28.2 19.3降水(mm)82.5 32.3 1.4 21.4代尔祖尔海拔 404 米气温(℃)7.6 17.9 29.8 20.5降水(mm)18.6 17.8 0.2 8.9

(1)哈马市与代尔祖尔的气候特点相比较有何差异,并分析产生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为森林,东部广大地区为草原、荒漠,试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3)图示中甲、乙两河流主要补给类型的差异,并判断其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4)指出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因素,并列举解决措施。

分析:本组试题注重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判断、综合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差异:哈马市气温年较差小一些,降水总量要多一些。原因:哈马市距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海洋性较强(海陆位置)。

(2)西部濒临地中海,冬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植被为森林。东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冬季,该地会受到西风带的影响,但东部距海洋较远,且位于山地的背风坡一侧,降水量少,从而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植被为草原、荒漠。

(3)甲—雨水补给 乙—冰雪融水 海陆间循环

(4)水源不足;措施:节约用水,兴修水利工程,使用滴灌、喷灌技术。

六、实效性

情境是问题的基础,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地理教师在复习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尤其是要创设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善于提出一些根本对立的观点来引导学生思维,来激发学生独立地去解决问题,从而在复习中学生的整体实力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为此在地理复习中,地理教师可变换问题的设计角度,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展开发散、逆向思维的地理问题,来诱导和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看问题。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设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综合分析判断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创新来激发考生的思维活力、提高思维质量是当前命题趋势,符合考纲和课改的发展要求。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1)影响叙利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从而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因此影响叙利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2)德国大量接纳叙利亚难民,成为移民首选地的原因。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德国在接纳难民方面拥有相对完善的机制和积极的意愿,难民政策宽松;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德国生育率偏低,人口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缺乏;叙利亚难民的劳动技能相对较强,整体质量较高。

(3)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叙利亚此类人口迁移是战争因素引起的,属于国际难民迁移,具有特殊性,与经济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很大不同。难民涌入会对周边国家环境和社会治安造成巨大的压力。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4)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多分布在邻国土耳其、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埃及。原因是距离近,路费少;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同处中东,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

猜你喜欢

叙利亚
叙利亚肖像
叙利亚
美军撤离预示着新的叙利亚
俄罗斯撤军叙利亚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