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途径

2016-03-20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蒙娅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信仰法律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蒙娅娟



浅谈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途径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蒙娅娟

较以往而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教育。本文根据实际调查问卷,阐述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大学生 法律意识 现状 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笔者对23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掌握及运用法律知识的情况、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看法等。问卷发放总数为2100份,1950份回收,问卷回收率为92.8%,有效问卷为1946份,问卷有效率为92.6%。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的大学生尚未明晰自身所有的法律义务及权利,仅有16%的大学生知道。我国的根本大法为宪法,对公民权利具有很强的保障性。然而很多大学生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由此可知,大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很少。

此外,31%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40%的学生认为法律较为重要,20%的学生认为一般,其他学生认为法律没有存在的机制。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法律很重要,且在日常生活中会应用法律知识。少部分学生在法律知识方面存有不正确认识、对法律持漠视的态度。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1.净华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与政府的阳光性存有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环境除了校园,还包括社会环境。高校要为大学生创设优良的法治环境,促使其得到法律熏陶,进而强化其法律意识。

2.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具有很大影响。高校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应在学校治理中充分体现法治理念。高校应对现行的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将法律法规基本精神纳入办学原则范畴,以实现依法治校目标。开展学生评先、学生评优等日常工作时,高校应严格遵循“民主、公正、透明、公开”原则,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人法律素养,加强思想政治与法律知识教育。

现阶段,高校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渠道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高校必须加大对该课程教学的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当前,多数高校未将该课程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资金不足,难以达成法律知识教育目标。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个别高校教育功利化,为保证考研率,甚至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建议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法律学科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及实践性,教师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组织学生课堂模拟法律案例场景等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3.积极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纵观学校、家庭及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凡意义。法律教育方面,大学生的家庭应给与积极配合。高校中有个别问题行为学生,其中一些学生的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注重提升自我修养及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家长需注重教育方式,平等真诚地与孩子交流。同时,家长应留意孩子生理、心理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方法帮助学生恢复健康。

4.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须立足于宏观角度

教育部是高校主管部门,承担着编制及推动实施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的责任。所以,教育部应树立大学生法律教育理念,对当前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进行科学革新,将更多优质的法律知识融入其中。一般来说,大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德育教育在其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法律教育所占比例较少。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当将法律知识设为独立课程,或增加课时量,给大学生传授系统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

5.鼓励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

严格意义上来讲,法律意识由法律知识、意志、情感及信仰构成。法律信仰指社会主体先是理性认知法律现象,而后产生一种体验(神圣),最后心悦诚服,且产生依归及认同感。由此可见,法律信仰经历两种转变,即从理性认识升华到激情,其属于上乘境界(主观心理状况)范畴。伯尔曼表示,没有强制力且信任情况,法将会最有效,警察无须遍布整个统治区域。守法的传统是规避犯罪的根本方法,这种传统以信念(热烈而深切)为载体。法具有双重性质:世俗政策工具及生活最终意义。实践证明,法律唯有被社会主体信仰,才能避免形同虚设的命运。一旦人们认同法律,并形成法律信仰,就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的关键性任务是,教师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的形成以大学生自我觉醒为基础。高校要将大学生、家庭、教师、学校等力量有机整合,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及法律信仰的形成,对法律意识的提高具有正面作用。

三、结束语

高校应注重培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为社会输送知法、守法、护法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及现代化目标做出贡献。

[1]杨 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2]柳倩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3]刘教东.浅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

[4]翟 桓.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对策[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ISSN2095-6711/Z01-2016-09-0116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信仰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信仰
论信仰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