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经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6-03-20长春师范大学李卓键
长春师范大学 李卓键
地方高校经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长春师范大学 李卓键
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已从研究型转向应用型。地方高校将办学和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目前,地方高校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制约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为此,高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 经管类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从就业整体情况看,应用型高校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率没有很大改善。针对这点,地方高校要重新审视学校的教学,加强对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大胆改革教学模式,正确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探索一条适合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虽然目前地方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然而究竟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能力与素养,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都不清楚。即使学校定有详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但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一线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操作都很茫然。
2.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注重学历转向注重能力,然而地方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却未能及时跟进、调整,很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学制与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未能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校外实习基地有效使用难。地方高校培养的主要是面向区域经济需要的人才,要培养适合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与当地企业联手,实现校企联盟,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虽然一些学校和企业建立了联系,筹划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是摆设,学生实习实践主要以自主联系、分散方式进行。
4.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高等院校的部分教师从学校一毕业就走向讲台,没有实际从业经验或实践培训经历,导致理论教学游刃有余而实践教学能力匮乏,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是简单运用软件资源模拟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差。
二、地方高校经管类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应以服务当地为主,立足实际,深入了解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地方经济和行业状态等因素,以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以此培养符合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讲授知识的课程实施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渗透教学、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和引进各种好的应用软件和教学软件,鼓励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应用性知识与实践能力难以用传统考试手段进行考核评价,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和来自社会的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培养这种人才,学校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动态优化的教师队伍。要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提高教师能力方面,应用型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密切联系,定期选派教师到合适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积极聘请具有工作经验和一定理论基础的企业、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到学校兼职或进行讲座教学。应用型高校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扩大教师与国外先进高校教师的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
3.调整考试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制度。应用型高校要调整考试评价体系,明确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的考核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适当减少理论考试比例,加大实验、实践考试比重,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监控,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监控与考核体系。
4.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实践教学有效进行。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地方高校应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可以借助财政资金投入政策,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确保本校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外,应用型高校还可以引入个人、企业的投资,构建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利益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
5.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实践性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有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工作中,地方高校要立足自身特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优势,校企联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可定期参观、参与企业生产,把课堂拓展到生产一线。教师要转化科研成果,加强产、学、研的结合,让行业参与教学,有效指导实践教学,拓展实践教学渠道,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总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高校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地方高校必须认真研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正确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时跟进教学内容。同时,地方高校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地方输送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不断发展。
[1]程仲鸣.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
[2]陈绪敖.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1
(本文系基金项目:吉林省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机制与优化调整——基于就业因素的Logit模型分析,批准部门: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项目编号:ZC13096)
ISSN2095-6711/Z01-2016-0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