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透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6-03-20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袁河中学邓志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教师应文本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袁河中学 邓志平



吃透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袁河中学 邓志平

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的载体,内容丰富又精彩。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把文本作为重点,结合鲜活灵巧的形式,把握好课文内容,不让文本流于表面化形式。

语文 文本 内容 形式

文学作品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言而喻,文学的教化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它对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内容丰富精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应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强化学生对文本的品味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如何品读文本。

一、品味文本

品味文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抓手,对低年级学生或阅历较浅者而言是不容易的事,要求教师必须要下功夫。下面我们引入一个实例来分析。

教师讲小学语文《鸟的天堂》一课时,把课文中含义深刻、较难理解的一段话出示在黑板上:“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展开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1.学生自读这段文字,思考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依据上述问题倾向,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3.教师指定几名学生说一说作者通过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纷纷举手抢答,教师概括)

4.你能不能根据刚才体会到的情感试读一下这段话?(学生朗读)教师鼓励首先朗读的这位学生。再请另一位学生读一读?(有多名学生举手朗读) 最后,由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全班朗读)

显而易见,教师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学生通过理解、朗读进行体会,突显教学重点。但教师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文本的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语音形式的相互依托、互为表里。教师把思想内容放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来教学,忽略了语言形式是思想内容的载体这一主旨,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这样的教学中被忽略。

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教师应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内涵,着力于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确定重点字、词、句对剖析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使文本更有效地为思想内涵服务,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构建与生成,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能力。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二、感悟文本

中国文学的魅力在于那些呼之欲出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依赖于语言文字功底。不同的人物说话是不一样的,同一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说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学生理解文本最重要的要有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应把这种能力的培养放在优先地位。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表演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些表演活动应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与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进行,要突显人物特点,不能盲目追求浮华的活动表现,弱化文本,使文本之美与人物精神荡然无存,没有了教育教学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将丰富的人文内容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其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引导学生自己读书、体会、揣摩。特别是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研读与感悟,是进行表演活动的前提,学生活动是为深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服务的。脱离文本、随心所欲的变相表演活动,不是真正的创新,只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重点词句、段落的理解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注意保留好文本的“本来面目”,依据文本进行创新,使表演活动更好地为语文学习服务,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开发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关注文本,结合鲜活灵巧的形式,把握好课文内容,不能让文本流于表面,正确而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生成、重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教学目标落实得更扎实。教师要努力做到“实学”和“活用”相结合,“钻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ISSN2095-6711/Z01-2016-09-0098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教师应文本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言文字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