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完全学分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16-03-20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苏秀霞沈文华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苏秀霞 沈文华
实施完全学分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苏秀霞 沈文华
高校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引发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问题。研究探索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关键之一。
完全学分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影响 对策
一、完全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将学生修满的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改革完全学分制的主要举措包括:
1.弹性学制。目前,国内采取学年学分制的普通本科高校的学制一般为4年,原则上最多允许学生延迟两年毕业。实施完全学分制的高校一般采取3~7年的弹性学制,学习进程快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习进程慢的可申请延期毕业。
2.选科制。学生可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自由选择专业。考虑到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高校在选科制方面并未完全放开。有的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在大类内自由选择专业。有的学校实施主辅修专业互换制,即学生完成主修专业的辅修学分及学分绩点、辅修专业的毕业规定学分及学分绩点,可取得主修专业的辅修专业证书和辅修专业的毕业证书,以及双学位证书。
3.选课制和选师制。选课制是完全学分制的基础,学校允许学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个人发展需要,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对于必修课,学生可选择授课教师及授课时间;对于选修课,学生既可选择课程,也可选择授课教师及授课时间。
二、实施完全学分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1.对高校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带来困难。实施完全学分制后,由于学生选课的随机性很大,理论上每个学生的课表都是独特的,这就导致实体班级很难维持,使原来以行政班为阵地而进行的日常学生教育管理难以继续,各项以班级为组成的活动难以实施,使原有的班委、团委、学委等难以发挥作用。
2.增加高校学生评奖评优工作难度。实施完全学分制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基础、兴趣和学业愿景,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学习进度,打破了原有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完全一致的状况。这使评价指标高度一致的评价体系无法体现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为此,学校必须重建各种适应完全学分制的评价指标体系。
3.增加高校学生学业指导工作压力。实施完全学分制后,学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被削弱,容易造成自律性较差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主性,学习质量降低。同时,有的学生缺乏规划,导致学习进程不合理,学习效果不佳。有的学生在选课时趋易避难,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为此,高校必须配备本科生导师指导队伍。导师细致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业规划、选课等。
三、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重建学生管理工作阵地
(1)学生在上课期间。由来自不同行政班级的学生组成各个课程班级,这种课程班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因此,学校可以把课程班级作为阵地,组建课程班级学生管理临时委员会,对课程班级成员发挥管理协调作用。
(2)学生在无课状态。学生无课状态下的去向比较多,主要包括:宿舍、社团、图书馆、自习室、校内休闲场所和校外等。基于学生管理工作规律和实践,我们认为宿舍和社团可以作为学生稳定的阵地。
(3)学校应构建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体系,将几栋学生宿舍组成一个小区,加强小区宣传栏、辅导员工作室、导师工作室、小区会议室和活动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切实发挥宿舍的学生管理工作阵地作用。
(4)学校应加强对社团的建设与管理。新建一批体现学生学业发展、兴趣的社团,健全社团成员及负责人登记备案制度,完善社团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发挥社团在学生管理工作阵地中的作用。
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阵地主要包括课程班级、学生宿舍和社团。学生宿舍应被视为最重要的工作阵地。如何经营好学生宿舍这个工作阵地,高校可借鉴新时期“书院制”教育管理体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2.重建学生评价体系。完全学分制下,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只能在各个课程班级中得以体现,高校难以对学生进行学业总体水平评价。因此,在学业水平评价方面,学校应设置课程奖学金。原则上,修读超过100人的课程可以设置奖学金,如大一高等数学(A)奖学金、大一计算机基础(A)奖学金等。奖励金额、比例等可根据学校奖学金预算、选课数等参数综合测算。为鼓励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学校还应根据项目设置综合素质类奖学金,如社团精英奖学金、勤工励志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等。此外,学校还应重建党员发展、推优、困难学生认定等推荐评审体系。
3.重构学生工作队伍体系。按照上述分析,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工作队伍发生较大变化,队伍成员主要包括:导师、课程班级管理委员会、辅导员、宿舍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团主要负责人等。上述成员组成并非以专业学院作为严格属性而区分,这要求高校重建学生工作队伍体系。学校可以建构一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体系,将所有学生工作人员划归学校学生管理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学校还可以继续构建校院两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体系,实施校院双重管理。此外,高校应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在党建、社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秉承完全学分制理念,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高校更多地以服务替代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赵艳红,鲍晓艳.完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探究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
[2]丁旋旋.实行完全学分制后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生管理,2015
ISSN2095-6711/Z01-2016-09-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