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背景下电类方向《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的探索

2016-03-20东北林业大学刘淑玉赵永辉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类信号与系统电路

东北林业大学 刘淑玉 赵永辉 严 旭



大类招生背景下电类方向《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的探索

东北林业大学 刘淑玉 赵永辉 严 旭

本文阐述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电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建设背景、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学生信号分析与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用算法或数学思维解决和理解物理现象的能力。

电类 信号与系统 体系改革 方法改革

一、课程建设背景的变化

电类方向课程的学习中,《信号与系统》课程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和电路基础,能运用数学手段解决电路问题。学生要从概念和原理上理解《信号与系统》,能以数学手段描述和分析实际的物理系统。

二、体系结构的改革

从电类培养计划来看,《信号与系统》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复变和电路的方法,以此为学生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打下坚实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快,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两种信号、两类系统、三大变换贯穿于《信号与系统》教学内容的始末。两种信号是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两类系统是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两种系统的处理方法可以从时域上进行,也可以从变换域上进行。无论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信号与系统》的教学都要符合电类方向学生发展的要求,符合培养学生综合计算、分析电路、设计电路等能力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传统板书教学对教学的多样性进行相应改革。

1.教学课件的引入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概念较抽象,教师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仍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讲解典型案例。教师可以将课件上传至数字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查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统计教学难易点,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安排作业、小测试和师生讨论等内容。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课程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学生可以通过高数中由齐次解和特解的方式求解微分方程,也可以由双零法求解,可以尝试由冲激函数匹配法和算子符号法求解微分方程。教师要结合当前的通信模式,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由易到难,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论和方法。

3.加强实验

教师可以将实验环节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14学时,要求学生分析硬件电路结构,使学生根据具体参数指标设计简单的电路,能利用软件实现一些简单算法。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师要结合理论加应用的原则,采取难易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

1.参考书的选择

针对后续课程的整体要求,教师可以选择郑君里第三版的《信号与系统》作为教材。该教材侧重理论讲解,各章后面引入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强调实践性。教师也可以选择陈生潭的《信号与系统》作为辅助教材,该教材对基础理论的介绍和一些公式的推导更为详细,适合学生自学。

2.图形仿真软件的引入

教师教学可以结合matlab软件,调用相应的命令进行仿真比较,使学生观察时域和频域的变化,对比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的增加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号的分析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信号。人们要同时分析多个输出信号的状况。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增加状态变量法的教学。

五、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环节。实验教学将数学概念与物理现象结合,能提高学生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的思考题大多是实验内容的延伸与综合。这一教学过程的成绩判定不再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是关注实验的过程性,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路板设计强调学生对硬件电路的理解和分析。学生可以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和设计进行仿真操作。结合培养方案,学生应用和延伸2学期的C语言知识。

六、考试方法的改革

整个教学强调学习的均衡性和多样性。两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能平衡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验证教师的授课方式。平时成绩由实验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组成,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

《信号与系统》是电类方向学生的学科基础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延续性。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等环节中的工程和科研能力地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刘蓉晖,杨尔滨.“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J].课程教材改革,2013

[2]唐 斌,莫 磊.面向航空电子行业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3]金 勇,胡振涛.《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4

[4]孙妮娜.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的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5

[5]李文娟.应用型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探讨[J].求知导刊,2015

(本文系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重点建设课程)

ISSN2095-6711/Z01-2016-09-0048

刘淑玉(1979—),女,汉族,东北林业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

猜你喜欢

电类信号与系统电路
电路的保护
解读电路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教学辅助平台的设计
应用型本科“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分析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群实践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