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库建设
2016-03-20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图书馆王迎莹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图书馆 王迎莹
浅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库建设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图书馆 王迎莹
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本校、本馆的资源特色,依据本校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系统地进行数字开发,形成特色数字资源库,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本文探讨如何建设高校特色数字资源、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库,以满足社会以及高校的需要。
高校 数字化 图书馆 特色库 建设
一、数字化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并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利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人们想看什么书了只能等休息时间到图书馆借,没时间去就看不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局限性,服务仅限于借还。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能让我们随时随地检索图书馆藏书,随时随地与图书馆馆员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所需信息。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库建设的现状
由于高校的学科设置、优势专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相同,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教学特点、专业特色对文献信息进行重点收藏与重点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本院校知名学者的学术著作、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教材讲义都可以经过整理成为本校的特色资源。目前,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本校的特色馆藏建设。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资源”版块中设置“清华特色资源”条目,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清华大学学位论文服务系统 、清华大学学生优秀作品数据库、 中国科技史数字图书馆、中国机械史数字图书馆等特色数字资源。南开大学图书馆在“电子资源/数据库”版块中设置“自建数据库”条目,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公司治理”专题研究数据库、馆藏随书光盘数据库、南开大学知名学者电子文库等特色数字资源。特色数字资源库是数字资源的“精华部分”,它和普通购买的数字资源相比在很多地方有着独特优势和明显差异。高校建设本校的特色馆藏,可以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有利于馆藏文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弘扬本校文化、指导教学科研、提高学校知名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库建设的发展思路
1.建设特色资源,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中心工作。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重要价值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每一所高校都有一个或多个自己的重点优势学科。校图书馆为满足教学与科研人员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需要,多数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数据库。例如,湖南大学数字图书馆自建“金融文献数据库”“书院文化数据库”。河北大学的宋史研究、汉语言文学是该校的重点学科,该校图书馆的宋史研究资料室和文学院的文献收藏成为本校的特色文献。天津大学的建筑专业、材料与工程专业、内燃机学科是该校的重点学科,该校图书馆依托这些学科优势建设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摩托车信息资源数据库,对富有特色的文献进行整理,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文献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构建能反映本校学科重点、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
2.资源共享,联合共建,避免重复建设。目前,高校开发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所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建设特色数据库,分工明确并且各有侧重,硬件及软件设备的增设以资源共享为前提,发挥图书馆建设特长,在共享、共建、互利的基础上,以自身建设为主力。高校需要主动与计算机、软件工程、网络通信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合作,实现在知识、技术、人力、物力上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资源共享作为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3.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利用高科技技术,保护知识产权。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是要通过立法形式规范版权领域中涉及下载、拷贝、传播等的相关概念,出台相关惩罚措施,强化执行力度,达到保护作者版权的目的。二是高校要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技术监督,利用IP段限制权限、密码保护、许可证制度等手段进行合法认证,从而保护知识产权。例如,图书馆在视频库建设与使用中应遵守知识产权法,否则将影响此项服务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2010 年 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仍然在版权保护期内的作品,若只是为教学科研或者人学习用,则属‘合理使用’的法律范畴;若对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后,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有偿信息服务,则有损权利人的演绎权和获酬权。允许图书馆等公益性单位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视频库应通过校园网络仅向本校内的师生提供视频资料,主要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高校要严格限定特色视频库的使用范围,保证其用户为本校读者。高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出售视频库及资源,如有需要可以免费或采取共建共享方式,提供给其他高校图书馆使用。
4.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一是,鉴于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高校图书馆必须多方筹措有限资金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保证“信息高速公路”通畅,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要求。二是,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必然对其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馆员的服务工作不仅是为读者提供相关文献信息的检索与传递,还要帮助读者进行有效学习。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是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笔者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除应掌握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外,还应对医学院校相关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解答读者各种专业性问题的能力。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内容,提高服务层次,细心听取教授、专家和普通读者对图书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学和科研人员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本校、本馆的资源特色,依据本校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系统地进行数字开发,形成特色数字资源库,以期更加完善、合理、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服务。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怎样建设好高校特色数字资源,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库,满足社会以及高校的需要,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
[1]田艳艳.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中州大学学报,2011
[2]赵 阳.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视频数据库建设浅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3]唐 彬.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8
[4]王 蓓.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分析与研究[J].企业导报,2013
[5]熊 婷.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
[6]徐红昌.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新模式——建设特色馆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7]张海燕.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论坛,2006
[8]刘 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
ISSN2095-6711/Z01-2016-09-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