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与趋势分析

2016-03-20姜彩凤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客户

姜彩凤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1)

·金融窗口·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与趋势分析

姜彩凤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我国居民储蓄的不断攀升、负利率时代的持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润增长点。然而银行理财产品调整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就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简要地进行了中美比较;然后剖析了崭新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转型路径;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应对策略。

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转型路径

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尤其对我国迅速发展的个人理财市场也敲响了警钟。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复杂,形成了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迫切需求,个人理财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争夺的重点。因此积极探索和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理财发展模式对我国金融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美国个人金融服务大多设立专门的“代客理财”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1]:

1.混业经营,理财产品多样化。美国商业银行以混业经营为主,大多是全能型商业银行,既经营金融机构业务,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积极运用科技创新,推陈出新,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产品类别包括银行投资管理、保险、个人信托等各类金融服务,并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2.服务专业化、产品个性化。美国商业银行一般会设置私人银行部、客户经理窗口及消费者银行部三个理财服务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服务对象。消费者银行部的目标客户为一般客户,主要提供个人支票、信用卡贷款、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四类业务;客户经理窗口的目标客户为大众富裕客户,除上述四类业务外,还提供简单的投资类和保险类产品。而私人银行部是专门为高净值的富裕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包括家庭资产管理、环球财富保障计划、退休计划、遗产规划等。此外,美国商业银行为不同人生阶段客户提供了相应的理财服务种类,真正做到了理财方案的个性化。

3.科技助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美国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前,都会搜集有关客户财务状况和资金来源等资料,判断客户开展理财服务的能力和必要,了解客户最新需求,为用户提供及时、精准的服务,从而提高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不断开拓市场资源。数据挖掘、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个人理财业务。互联网理财的兴起使得手机作为移动终端,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技术着力点。

4.从业人员专业化、产品创新常态化。美国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集合会计师、律师、税务师等专家的智慧,顺势而变,通常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推出新的理财产品,极具时效性。产品设计开发上,善于运用专业技术团队、国际先进经验,开发出针对性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此外,创新还体现在业务处理程序上,美国商业银行大量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大规模自动化处理,既节省客户时间又降低服务成本,同时剩余人力资源配置于优质服务中去,进而争取了更广阔的盈利空间。

5.市场营销策略多元化。美国商业银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着力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管理。为了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建立了多种营销方式和渠道,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品的设计和销售活动,实现了销售渠道多样化。美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重点是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统一品牌,卓越的品牌为理财产品营销提供保障。

二、国内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速度迅猛,根据Wind数据,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从2009年7876款增长到2014年的 66395款,年均增长率达到53.17%。这一发展态势得益于国际金融危机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股票、基金、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助推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需求的增加,银行在理财产品方面的创新和竞争激烈催生了银行理财产品空前繁荣的景象[2]。但由于对理财产品、市场定位、目标客户认识的模糊不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1.忽视客户调研,缺乏基础数据。商业银行曾经的垄断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商业银行管理中的惯性思维依然存在。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仍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立足于客户需求考虑问题。常常是商业银行依然高高在上,不能放下身价去充分认识客户、了解客户、扎扎实实做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结果是针对客户需求的调研数据频繁出现在科研论文中,而不是商业银行的市场报告里。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这种认识上的错位使商业银行并不拥有客户需求的基础数据,而此类数据正是挖掘潜在需求,创新产品所必需的。商业银行不开展客户调研,不重视基础数据的获取,这将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失去客户资源,甚至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3]。

2.产品整合简单、机械。 在分业经营监管模式下,国内商业银行无法直接投资于银行以外的市场,使得理财产品的开发受到很大的制约。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首先表现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类型趋同,即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业务或已有产品的投资组合上,不仅选择少,而且缺乏创新;而在衍生金融产品方面,缺少产品设计、运作平台,也不具备衍生产品发展的平台和对冲技术。其次表现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定位相似,目标客户群体基本相同,于是各商业银行同台竞争,只得依靠“价格战”占领市场,造成了对于银行利润空间的挤压。最后表现为商业银行行为趋同,即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出总是呈现出“羊群现象”,产品跟风现象严重,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全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建立。

3.重视客户增量,轻视质量提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考核以量定乾坤,质量把关被束之高阁。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营销模式严重“功利化”。商业银行对本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往往缺乏有效管理,个人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资格考核、绩效认定、职业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不完善。理财产品销售环节中诸多不规范行为可能对客户的利益造成潜在威胁。现实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的言语渲染预期收益率,刻意淡化产品的固有缺陷,避而不谈产品内在风险。结果导致:公众无法真正了解理财产品风险状况,无法相信宣传的产品收益水平,于是对理财产品产生戒备心理,难以做出理性选择,整个市场环境被扭曲。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路径

1.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高速稳定增长,政府职能也发生了转变。教育、医疗、养老等渐渐转变为由个人来承担,于是管理好一生的收入和资产、实现有效的财富积累,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培养个人理财的主动性,倡导全民科学理财意识和投资理念,从微观角度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奠定物质基础。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纷纷涌入,充分利用它们的竞争优势,开展理财业务,赢得了大量优质客户。由于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初级阶段,国内银行必须抢占这一市场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处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和存款利率逐步放开的阶段,最终利率的决定权将交给市场。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倒逼商业银行由传统存贷业务逐渐向中间业务靠拢,作为中间业务之一的理财业务则成为商业银行角逐的新领域。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将是大势所趋。当前地区经济之间、不同市场之间关联性与共融性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应该具有把握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能力,审时度势地利用好经济周期所带来的机遇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2.互联网+时代下的转型。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元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监管套利的结果,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垄断性供给与金融市场需求双方博弈的产物。伴随着电子商务与金融网络化的深化,商业银行开始网络化、移动化经营,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业务。新的竞争环境下,各银行应该推出自有电商平台,以此实现商业银行与企业和客户的直接对接。自建电商平台将成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转型的发力点。电商平台在推广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同时,还能方便地收集交易数据,汇集居民与企业的真实信息,利用这些数据发现金融市场尚未得到满足的金融需求,进而为个人理财产品设计与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直销银行,直销银行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运作模式,目标群体是互联网客户,在战略上与传统银行零售业务实现差异化。直销银行没有线下的网点,客户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获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直销银行缩短了商业银行与客户的距离,方便了客户,他们能够在线办理所有的银行业务,无需排队等候。直销银行的业务拓展和营销不以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为前提和基础,具有人员精、机构少、成本小等显著优势。

3.人口老龄化下的转型。预计“十三五”后,中国将迎来老龄产业发展的高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规模大,成为较早面临老龄化发展中国家之一[4]。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老龄金融往往具有后发优势,将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于金融的需求是不同的。退休后的主要需求是现金收入管理、信托服务、财务咨询等。此外,由于老年人活动范围与心理特征的因素,他们对金融消费的便捷性以及产品的安全性、流动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对服务价格比较敏感,在服务中更需要得到心理关注和感情关怀。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与需求,做好充分准备,开拓老年理财市场,满足老年人在理财方面的巨大需求,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养老理财概念的逐渐兴起,银行应该按照老年客户需求来设计、研发金融产品,加强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的分类管理,重点发展关联性大、综合服务功能强和附加值高的代理、理财及信息咨询等业务,提高产品的综合创利能力。

四、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

1.培育理财意识,优化理财市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推广离不开全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居民参与个人理财的积极性离不开公平、透明和有序的金融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着眼长远,而不是停留于短期的销量上,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该在营造良好的理财环境上做好功课。商业银行应该借助自身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借助各种媒体力量,加强理财产品宣传和消费引导,吸引目标客户认同理财产品。在与目标客户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借助了解和熟悉本地客户、拥有一定人脉关系的优势,为这些客户尽快建立一整套市场营销创新机制,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最后商业银行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前提下,量身定制理财投资方案,推荐适合客户实际需求的理财产品或产品组合[5]。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逐渐转变意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从客户的需求与利益出发,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和服务营销,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

2.强化理财产品的品牌营销。为在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商业银行需要有强烈的品牌和品牌销售意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找准市场定位。这要求商业银行充分了解居民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现实需求与精准预判未来可能出现的潜在需求。商业银行应该整合内部资源,打造产品创新的优势领域,找准产品定位。由此,商业银行能够锁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开展错位竞争。商业银行只有依靠卓越的理财品牌以及超越客户预期的特色创新产品及服务,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产品和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品牌建设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借助准确的服务定位和文化内涵,与客户建立情感,从而赢取客户的忠诚和持久信任,提升市场竞争力。

3.培养人才,创新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型服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商业银行需要大力培养精英人才,在加强业务创新培训的基础上,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人理财需求。对现有的理财业务人员加强培训,鼓励进修,提高他们的从业素养,培养一支高素质团队、同时懂得各种投资市场知识、营销技巧又熟悉客户心理的理财队伍,为各层次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创新是理财业务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加快理财业务创新,增加研发、服务投入,才能推出更多适应市场的产品、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树立超前的经营理念,准确把握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6],寻找利润增长点,并大力创新和研发新的产品、服务。通过这些产品、服务来影响个人理财业务的走向。其二,提升技术含量。商业银行对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服务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持,专业的财务软件系统集成的高层次金融服务流程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银行间的竞争,整合客户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管理好客户的信息,才能够了解理财市场的动态,为产品创新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其三,整合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细分是经营的前提,商业银行应依据针对客户群体,整合自身的资源,形成集合各种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团队,提升产品创新质量。

[1]严群英.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及借鉴[J].金融经济,2015,(20)∶79-82.

[2]陈家辉.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广州:暨南大学,2015.

[3]刘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J].财会通讯,2015,(23):92-94.

[4]路振家,董玉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4,(30):82-84.

[5]范平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4,(4)∶30-32.

[6]巴曙松.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与风险管控研究[J].现代产业经济,2013,(5)∶15-19.

〔责任编辑:宋洪德〕

首个发展普惠金融国家级战略规划出台

国务院日前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我国首个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规划,确立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从普惠金融服务机构、产品创新、基础设施、法律法规和教育宣传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政策措施和保障手段,对推进普惠金融实施、加强领导协调、试点示范工程等方面做出了相关安排。

《规划》强调,发展普惠金融应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按照“健全机制、持续发展,机会平等、惠及民生,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防范风险、推进创新”等原则,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到2020年,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规划》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充分发挥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业态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交易成本。要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要把防风险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监管和创新并行,加快建立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制规范和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要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

摘自2016年01月16日《人民网》

F830.59

A

1002-2341(2016)01-0129-04

2016-01-04

姜彩凤(1972-),女,黑龙江巴彦人,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客户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23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