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2016-03-20王希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年轻干部岗位

王希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北京 100046)

试论如何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王希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北京 100046)

干部选拔培养是关乎党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要想使年轻干部的选拔工作能够真正纳入到各级党组织的议事日程,必须在管理的正规化上下功夫。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总体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习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当前培养选拔干部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年龄断层,青黄不接。年轻干部队伍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分层次上,都存在总量少、比例小的问题,在需要用人时,往往觉得无人可选。很多单位的处级干部都是50后,科级干部都是60后,“上下一般粗”,而3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寥寥无几。这说明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在年龄上就存在薄弱环节,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共性问题。

二是视野有限,渠道受阻。有些地方在选拔干部上,习惯于在熟悉的人中选人,先身边人,或领导身边的人,只在本单位、本系统选人,而不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事业的高度选人,不能做到广开视野,致使优秀人才被埋没,更谈不上脱颖而出。

三是观念老化,胆识不够。具体表现为“不放心、不放手、不放宽”这三种心态。不放心,就是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历练少,“姜还是老的辣”,用完人标准,静止眼光看待年轻干部,习惯于按年龄讲台阶、讲经验、讲资历;不放手,就是觉得年轻干部总缺点什么,看优点用显微镜,看缺点用放大镜,不敢给任务、压担子,客观上束缚了年轻干部的成长,压制了年轻干部积极性的发挥;不放宽,同样的缺点,对老同志可以原谅,而对年轻干部就比较苛刻。要求严客观地说并没有错,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但往往给年轻干部心理造成很大压力,也使他们顾虑重重,裹足不前,有时反而适得其反,背离了培养的初衷。

四是备用脱节,贻误时光。从客观上看,似乎是由于受领导干部职数的限制,干部不能超编配备,但关键还是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没有形成。从主观上看,似乎严格按程序要求没错,但实际是对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危机感和责任感还不强烈。后备工作做了,使用却提不到议程。有的单位不是因为编制的问题,就是因为某领导出了问题没有结论,长则七、八年不调整干部,使很多优秀干部“空怀壮志”。长期备而不用,就时过境迁。

五是基层砺练相对缺乏。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基层领导经验,没有经受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和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吃苦奉献的精神相对缺乏。有的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空缺,为了班子的年龄结构,当然也是为长远计临时“抱佛脚”而启用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特别是带队伍的经验,确实年轻干部有些稚嫩,一时很难开创局面,有时也难以让大家信服。这就需要让他们早锻炼。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重要岗位的干部,年龄偏大,成长空间受限,却不腾出位置,而年轻干部恰恰缺乏这些岗位的锻炼。

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对策和途径

要想使年轻干部的选拔工作真正纳入到各级党组织的议事日程,必须在管理的正规化上下功夫。

一要切实制定完备的培养选拔的总体规划。

首先着眼于干部梯次配备,抓好人才储备,畅通年轻干部来源渠道。要跳出小圈子,知人善任,统筹规划,通盘考虑,还要分类选拔,跟踪培养。要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出发,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格相容等方面综合布局、整体谋划,形成良好的档次结构。其次对有发展潜力的人给予特别关注,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培养,促其成才。再次改进编制管理,人是活的,不能以编制为借口,或让编制捆住了手脚。要实行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给年轻干部腾出位置。

二要建立科学的一线培养锻炼机制。组织部门要当好设计师,搭建好一线锻炼平台,科学合理地分配锻炼岗位,有计划、有重点、常态化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特别是急难险重岗位锻炼,让他们学会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智慧。这些锻炼早比晚好,有比没有强,是最宝贵的历练。要让他们早日熟悉基层、了解基层、体谅基层,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基础,使他们早接地气、早知民意,补好基层工作这一课。

三要从严管理和监督年轻干部。年轻干部,特别是80后、90后,基本上都生活优裕,没有经历过磨难,没有经历过风雨的考验,容易沾染娇骄二气,因此必须从严管理和监督。用人德为先,新时期尤其要注重年轻干部的作风锤炼。大力整治年轻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教育他们珍重自己的人格声誉和形象,培养健康的个人爱好和情趣,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要把作风要求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的全过程,使他们健康成长。要首先从培养“三观”上下功夫,抓住这个纲,就抓住了根本。还要使他们树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校正人生的坐标,学会珍重人生、珍重事业、珍重品格,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

三、在具体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人才培养是全党的大事,要打破地区和单位的界限,既使在本系统也要资源共享,为优秀人才成长创造机会,不可鼠目寸光,不可画地为牢,更不可因一己私利,阻碍和限制人才的成长。要寻求年轻干部选拔制度的创新,突破单一的选拔方式,变闭门相马为公开赛马,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特别要打破“秘书帮”“嫡系帮”。领导者心胸要开阔,眼界要远大,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第二,正确处理好培养与使用的关系。培养成熟了,就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压担子、挑大梁。人才使用有很强的时间性,年轻干部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容易出成绩、建功勋,可承担繁重任务的时间并非很长,错过了就造成资源流失、人才浪费。各级领导班子一定要从事业出发,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提上日程,作为头等大事谋划好,决不能以其昏昏、误人子弟。重培养和重使用是相辅相成的,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完善入选公示制度,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对大多数群众不赞成、不满意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

第三,正确处理好看主流与看支流的关系。用人要看主流、看本质,不可求全责备,况且人无完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让合适的岗位有合适的人承担。在使用中,继续有针对性地培养提高,使其不断优胜劣汰,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全面的、合格的人才。

〔责任编辑:卫宇坤〕

C933.42

A

1002-2341(2016)01-0038-02

2015-12-08

王希(1983-),女,黑龙江大庆人,会计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年轻干部岗位
正确处理余数
正确处理余数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