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大学一年级导师制——以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例

2016-03-20武汉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廖鹏程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长江

武汉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廖鹏程

武汉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沈伟正

浅议大学一年级导师制——以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例

武汉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廖鹏程

武汉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沈伟正

导师在高校具有重要角色。在中国,导师制更偏向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教育。本科生阶段的培养因为学生基数大、学生事务管理相对复杂细化,更多采用班主任制度和辅导员制度。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学生开始进入本科阶段,加之高校中选课制、学分制等的普及,使社会对大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导师制从研究生阶段引入本科生培养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阐述导师制的概念、导师制的职责、长江大学地科学院导师制的开展与效果以及在导师制中应思考的问题等。

本科 导师制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一、本科生导师制概念

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念中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导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整个培养的把控和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师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主人”的姿态对待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学习上。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职责

1.思想指导。导师配合班主任、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对本班级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学生予以引导、帮助和推荐。

2.专业指导。导师应熟悉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定,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计划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素质、个人特点,导师为其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选课计划。

3.学习指导。导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对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导师应通过组织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形式,探讨学科、专业、社会的热点问题,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等。

4.科研指导。导师应指导学生检索科技文献和撰写文献检索报告。导师可以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职业规划指导。导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规划,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调整心态,为择业就业做好思想准备。导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举办校友和知名学者报告会。

6. 关心学生生活和心理状况。导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开展和学生的谈心活动,对学生在生活、心理上的问题给予指导、建议和帮助。

7.参与危机事件处理。导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有效化解和处置涉及学生的有关矛盾,按照学院危机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协助导师组长(班主任)和辅导员做好学生中出现的危机事件的预防及处置工作。

三、长江大学地球科学院一年级导师制开展及效果

长江大学自2014年引进本科生导师制,已顺利实施两年多的时间。其中,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科学院)的一年级导师制开展效果尤为突出,取得了可喜成绩。地科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主要针对本科生尤其是大一年级的新生为教育、服务与管理的对象,在本科生一年级设置由班主任为组长、若干名优秀教师以及在校表现优异的研究生组成的导师组织,在学院导师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本科生实施全过程教育与管理,实现教书育人。

以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为例,本科生第一学期是新生从高中生转变成大学生的关键时期。在此学期,地科学院共开展36次导师制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班会、节日晚会、户外活动、网络线上、班级联谊等,内容涵盖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活规划、社团活动、专业学科介绍、四六级备考方法、考研攻略、入党教育、就业指导等。通过一系列导师制教育活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和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学习风气,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确立与时代背景和大学生活相适应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新生能确立自己的生涯规划和人生理想,能健康生活、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四、还需解决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已取得突出成绩。随着工作的细化,学校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1.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与导师制之间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充分调动每位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意识到新时期教育理念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使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和观念为每位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导师结合自己的具体任教内容,能更好地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教学过程。

2.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角色问题。高校实行导师制,导师应承担哪些工作,导师与辅导员关系如何处理,是并存还是取其一,一位导师指导多少学生合适,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应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导师工作应同辅导员工作有机结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辅导员主要侧重学生的活动和思想工作。学分制下的导师工作,以个别指导为主,但本科生的导师不可能像研究生导师那样,指导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本科生导师指导的内容应该更宽泛一些。

3.导师与教师之间的角色问题。导师与教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很大不同。导师应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具有知识的复合性、专业的复合性和思维的复合性。一般教师的知识、专业比较单一。导师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对学生全面负责:既教书,又育人;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既重视学生的共性,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要严格把好导师的资格关、素质关。

ISSN2095-6711/Z01-2016-11-0071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长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长江之头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