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迎舞的兴衰看缅甸传统舞蹈艺术保护的必要性
2016-03-19邹怀强
邹怀强 高 辉
从阿迎舞的兴衰看缅甸传统舞蹈艺术保护的必要性
邹怀强高辉※
缅甸民族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舞蹈艺术,舞蹈形式也多种多样。阿迎舞是缅甸一种独特的民间说唱舞蹈,也是缅甸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从它兴起到衰落的过程,可以深刻感受到保护传统阿迎舞的必要性。保护缅甸传统舞蹈艺术对保存缅甸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缅甸;阿迎舞;传统舞蹈艺术保护
缅甸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柔美细腻和典雅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阿迎舞是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代表之一。阿迎舞诙谐幽默,内容灵活自由,演出短小精悍,音乐质朴轻快,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美与欢愉带入人心。
阿迎舞起源于缅甸阿瓦王朝时期,它经历了一个从宫中走向民间的过程。随着缅甸社会的变迁,阿迎舞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阿迎舞进一步衰落。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走向也面临着新的选择。
一、阿迎舞的兴起
(一)宫廷阿迎舞的兴起
阿迎(A-nyein)一词最早见于阿瓦王朝(公元1364~1555年)时期,意为悠扬娴雅。缅王为了娱乐消遣,常把民间优秀歌手舞女传进宫中表演。演员抱琴于怀,坐在国王面前演唱,而没有其他表演,故称为“坐唱阿迎”。写于阿瓦时期的《达玛雅蒂比釉》诗中就出现了“阿迎蒂”(意即表演阿迎的人)一词,人们认为这就指的是坐唱阿迎的演员。另据蒲甘阿难陀寺所存阿瓦时期壁画中有人们演奏鳄鱼琴、弯琴、钹、鼓、竹笛,跳阿迎舞的场面,也可以说明此戏种已于阿瓦时形成。但是,此戏种在整个缅甸封建时期只在宫中表演,平民百姓几乎欣赏不到,因此它也被称为“宫中阿迎”。此时的阿迎舞与其说是舞蹈,不如说是一种戏剧更为贴切。
贡榜王朝(公元1752~1885年)初期,阿迎舞的内容与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孟育瓦大法师《新固达比釉》诗中写有“众星捧月,犹如天廷,彩女宫娥,身处金宫,椰笙鳄筝,弯琴小鼓,金竹筪琴,演唱阿迎”①李谋、姜永仁:《缅甸文化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35页,第234页。的词句,可见当时阿迎已有很大发展。
贡榜王朝后期,音乐、戏剧有了较大发展,宫廷坐唱阿迎渐渐发展成为以女子独舞为主的表演形式:一般是一个女主角表演,几个男丑角插科打诨;也有两、三个女演员交替演唱跳舞的。演出时女主角身穿艳丽的宫廷服装,肩披纱巾,发饰鲜花;男丑角身着长筒裙和缅式外套,头扎岗包。表演时先由男丑角登场,以对口词相互取逗,然后邀请女主角出场。女主角应邀来到台前,向观众施礼,自我介绍,报告节目,然后踩着乐师弹奏的乐律边唱边跳,舞步时快时慢,舞姿优美轻盈,并不时插白与丑角逗乐②钟智翔、尹湘玲等:《缅甸研究》,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女伶歌舞一番后小憩时,男丑角插科打诨或即席讲些贺词。文采好的丑角能吟诗作对,且善讲韵白。演出内容多为千里寻夫、林中遇仙一类的故事。
阿迎舞伴奏乐器初期也比较简单,只有鼓、竹匣琴、笛子,后逐渐增加了编鼓、编锣、唢呐等乐器③李谋、姜永仁:《缅甸文化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35页,第234页。。
阿迎舞在贡榜时期已经进入兴盛时期。据贡榜王朝末代皇帝锡袍王时期一位名叫吴貌貌比亚的大臣所写缅甸王朝政府行政事务笔记(贝叶册)所记,宫中一年用于阿迎人员的薪俸高达10134缅元,足见其重视程度④李谋、姜永仁:《缅甸文化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35页,第234页。。由于贡榜王朝已臻缅甸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社会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中也包括阿迎舞艺术。
(二)现代阿迎舞的兴起
1.现代阿迎舞的兴起
1885年,缅甸贡榜王朝覆灭,缅甸历史进入殖民时期,宫廷阿迎随之消亡。阿迎舞从宫廷走向了民间。
殖民时期最早的阿迎舞还是以坐唱为主,演员多为应邀参与演出。当时演出的歌曲也极为有限,一般都是与比釉诗、颂、哀怨诗有关的老歌,时髦点的就只有连韵诗。演员都是出于爱好而演出,没有固定的薪水,报酬由邀请者负担——有时赠披巾、衣福、筒裙,有时付酬金⑤(缅)佚名:《缅甸舞蹈史》,曼德勒:紫檀文学出版社,1969年版,第57~62页。。
殖民初期,缅甸南部的毛淡棉阿迎剧团的孟族姑娘玛森翁改变了阿迎舞以坐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同时期或稍后还有曼德勒的森觉(实际上是勃固人)。阿迎舞从此一改坐唱为主的表演形式为以舞蹈为主的表演形式。
早期的阿迎舞与现在所见的阿迎舞还有所差别。现在所能见到的现代阿迎的创始人是被称为“漂大师”的弯琴师吴佩漂。到仰光后,他邀请了毛淡棉玛森翁一起合作演出。1888年,玛森觉和玛森珑两位姑娘边唱边跳的双人阿迎舞出现了⑥(缅)佚名:《缅甸舞蹈史》,曼德勒:紫檀文学出版社,第203~204页,第204~207页,第207~208页。。从这个时期开始,现代阿迎舞登上了缅甸舞蹈艺术的舞台。
2.现代阿迎舞的发展变化
从缅甸封建王朝灭亡到独立前后(公元1885~ 1948年),阿迎舞发生了较大变化。
玛森珑之后,承袭阿迎舞舞蹈风格的女演员还有玛森暖、玛森雅、玛森埃美和玛森玛等人。在玛森玛时期,舞蹈从单手动作发展成为双手动作。随后,毛淡棉阿迎舞开始在仰光广泛流传。仰光当地的艺术家们力图创造一种比毛淡棉阿迎舞更好的舞蹈,一位名叫玛布的姑娘创造了一种以她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阿迎舞。玛布阿迎与之前的毛淡棉阿迎风格略有区别。
这个时期的阿迎舞有两位舞蹈演员,男丑角仍然只是一个。到了玛布阿迎时代后期,男丑角增加到了两人。从演出时间来说,这个时代的阿迎舞还不像后来的阿迎舞在半夜演出,而是在黎明时分演出⑦(缅)佚名:《缅甸舞蹈史》,曼德勒:紫檀文学出版社,第203~204页,第204~207页,第207~208页。。
另外,阿迎舞伴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1888年前后,阿迎舞伴奏乐器中就出现了钹、手摇铃、“丹伦铃”(拍铃)和小鼓,大鼓从6个发展到9个。二战前,小鼓发展到12个。此时的阿迎舞伴奏有竹匣琴、锣、铜鼓、唢呐、短鼓、钹、洋鼓(大鼓)等,部分阿迎舞伴奏还加进了钢琴;演出台子有了背景和幕布;女演员除了有领舞、出场舞角,还有了集体舞演员,演员团队的规模扩大了许多⑧(缅)佚名:《缅甸舞蹈史》,曼德勒:紫檀文学出版社,第203~204页,第204~207页,第207~20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以及缅甸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阿迎舞演出采用了幕布、灯光等更先进的设备。演出人员也有所增加。乐队有10~20人,缅乐西乐兼有。女角5~6人,丑角2~3人,剧中男角也由女性扮演。大的阿迎舞团甚至能演出多人群舞。剧目多系自编,为短小的喜剧、闹剧、诙谐剧,也有一些古典名段。演出时,常用一些简单情节将各种舞蹈编排穿插其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缅甸有的阿迎舞团受西方文化影响,兼唱通俗流行歌曲,跳现代舞。
缅甸独立以后,阿迎舞有一个短暂的复兴时期,著名阿迎舞艺术家欧巴刀女士开创了阿迎舞的新时代。她一改传统的安静娴雅的阿迎风格,采用了轻快的音乐节奏和活泼欢快的舞蹈风格。至今,人们欣赏到的阿迎舞表演几乎都是欧巴刀风格的。1948年缅甸独立后,殖民时期衰落的民族艺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振兴。缅甸政府为了支持艺术文化的发展,于1953年在曼德勒开设了艺术学校。担任曼德勒艺术学校第一任舞蹈教练的正是欧巴刀①(缅)佐波勒,钦温蕾:《四鼓音新经典舞和欧巴刀》,曼德勒:紫檀书社,1998年版,第1~3页。。
二、阿迎舞的衰落
(一)阿迎舞的衰落
贡榜王朝兴盛一时的宫廷阿迎,到了曼德勒时期(公元1856~1885年),由于各戏剧剧团以及木偶剧团的大量出现,就逐渐走向了衰落。
到了缅甸贡榜王朝末代君主锡袍王之后,随着缅甸封建王朝的覆灭,缅甸古典宫廷艺术遭到了冲击并发生了变化——像竹节铃一类的古典乐器用得越来越少,宫廷阿迎由此衰落。阿迎舞艺人们纷纷离开皇宫流落民间。离开皇宫的艺人们组成了剧团四处演出谋生,缅甸民间开始出现一些阿迎舞表演剧团。丑角往往是班主,又是作曲编导。在当时,搭起小舞台演出的阿迎戏随处可见。因为众多原因,民间阿迎舞艺人生存艰难,而民众更多的热情在木偶剧以及一些新兴的戏种上,对阿迎舞的喜爱程度不够高。阿迎舞在民间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20世纪60年代后,阿迎舞剧团有所减少,曼德勒约有24个,仰光约有30个,其他地方则更加稀少②李谋、姜永仁:《缅甸文化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35页。。之后,随着当代娱乐方式的转变,电影、电视和电脑的逐渐普及,阿迎舞进一步衰落,阿迎舞剧团也日益减少。
(二)阿迎舞衰落的原因
从阿迎舞的发展历史来看,导致其衰落的原因如下:
第一,新兴戏种以及木偶戏的兴起对阿迎舞造成了冲击,人们关注的重心逐渐转移。在宫中和民间都是如此。
第二,从英殖民主义入侵缅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缅甸获得独立后,西方文化就一直影响着缅甸。一方面,西方艺术文化影响了缅甸的传统艺术,西洋乐器大量传入缅甸,传统的表演方式被现代的流行表演方式所替代;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的娱乐方式,观看阿迎舞的人越来越少。
第三,阿迎舞的质量与从前相比下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的阿迎舞团受西方文化影响,兼唱通俗流行歌曲,跳现代舞,个别节目甚至夹杂了恶俗的内容,这使阿迎舞的艺术性有所减弱并逐渐偏离了传统。
第四,阿迎剧演员的素质不如从前。现代大多数阿迎剧团的女演员因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对舞蹈本身热爱程度有所下降,对表演缺乏专注力。男丑角的文化积淀通常较为薄弱。这就影响了作品和演出的质量③(缅)杜阿玛:《阿迎舞》,曼德勒:昌盛图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1~453页,第451页。。
第五,在表演上,投入大而收入不高并且不稳定,所以从事这类工作的专业艺术家不断减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果要组建一个阿迎剧团,按男丑角的水平来发薪水的话,要500~2000缅元;女演员如果名气大的话最高可以得到2000缅元,水平不高的500缅元,中间水平的700~800缅元。一个阿迎舞剧团一年要演出3~4次,要创作3~4出剧目,还要自行准备行头和各种演出设备。以此计算,一出阿迎剧要投资15000到20000元缅币④(缅)杜阿玛:《阿迎舞》,曼德勒:昌盛图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1~453页,第451页。。在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六,从事阿迎剧的老一辈专业艺术家要么已经不在世,要么年事已高退出了这一行业。新一代的年轻人由于受外来文化、外来意识形态影响较深,较多地执迷于现代舞、流行音乐、街头舞蹈等艺术形式,对阿迎舞热情不够。
第七,缅甸国内对阿迎舞为代表的缅甸传统舞蹈文化进行研习和传承的专业团体或组织较为缺乏,民众基础薄弱。
第八,国际社会对缅甸传统舞蹈艺术及其保护问题关注不够,仅靠缅甸国内各方努力效果不够显著。
因此,阿迎舞对缅甸人的影响逐渐在减弱,阿迎舞的艺术传统面临着丢失的危险。
三、保护以阿迎舞为代表的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必要性
舞蹈作为传统文化艺术重要的表现之一,能够彰显一个民族的文化魅力。各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都来源于生活,与各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传统舞蹈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是各民族祖先们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非物质的“活的文物”。
阿迎舞是缅甸舞蹈艺术的代表。然而,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阿迎舞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从它的兴衰史可以看出,对缅甸传统舞蹈艺术加以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对以阿迎舞为代表的缅甸传统舞蹈艺术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1.阿迎舞的历史兴衰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缅甸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阿迎舞是缅甸文化的代表之一,透过阿迎舞,缅甸人民不仅可以了解本国历史,还可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变迁。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缅甸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挑战。在这个人类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缅甸传统舞蹈有失传的可能性。从阿迎舞的历史来看,除了因相关民俗或因其载体尚存的舞蹈内容得以保留,其他的内容已部分消亡或正在消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阿迎舞艺术包含着丰富的缅甸传统文化元素,如不加以保护,将面临消失的风险。如上所述,阿迎舞不仅是一种舞蹈,还是一种戏剧、一种小品,因此,阿迎舞艺术不仅反映了缅甸舞蹈文化,还反映了缅甸的戏剧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和大众娱乐文化。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舞蹈”两个字所能涵盖的。如果不对阿迎舞艺术加以保护,听任其消亡,那么,其所包涵的种种文化内核也即将随之消失。
阿迎舞艺术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决定了它不仅是缅甸的更是世界的。缺乏了阿迎舞的缅甸历史是不完整的,缺乏了阿迎舞艺术的缅甸文化是支离破碎的。如在2005年亚洲艺术教育论坛会议上,仰光国际音乐舞蹈学校的教授杜木木钦就谈到:“缅甸有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展现了我们优秀的文化。我们认为,我们如果没有文化的话,我们的祖国就会消失。真正的文化是人类的本质。”①亚洲艺术教育论坛会议实录,http://www.ce.cn/kjwh/ ylmb/ysjy/200510/14/t20051014_4920633_7.shtml,2005年10月14日。因此,对阿迎舞艺术加以保护使之延续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那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如何处理好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如何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同时又保护好传统舞蹈艺术文化呢?
(二)保护以阿迎舞为代表的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几种措施
首先,在保护的时候措施要得当,要尽力保持其原型,避免走样。在2006年中国—东盟舞蹈论坛上,缅甸曼德勒文化大学戏剧系讲师杜伦伦玛女士指出,传统舞蹈是不需要更改的,因为那样会破坏了舞蹈的原意与动作的原型;后人应该向大师学习,确保对传统风格的掌握②2006年中国—东盟舞蹈论坛,http://www.8wen.com/ doc/895335.。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以用来改善舞台、音乐和服装,使之更具色彩和吸引力,但这种改变不应该是无节制的。
其次,重视舞蹈艺术教育,成立专业研究团体,培养更多的专业舞蹈人才。缅甸政府为此也做出过努力:独立后的缅甸历届政府曾授予优秀舞蹈艺人以“著名艺术家”称号;20世纪50年代初,缅甸政府先后在仰光、曼德勒成立了歌舞学校,专门培养现代缅甸舞蹈人才;此后,又成立了仰光国际音乐舞蹈学校、仰光曼德勒音乐学校、文化大学、国立音乐学校等。这些举措虽然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显然还远远不够。缺乏专业研究机构、专业艺术家稀少、民间参与不够和资金短缺仍然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再次,通过举办更多的国际舞蹈艺术交流活动让缅甸传统艺术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现在,世界各国与缅甸在歌舞艺术领域的交流表演活动越来越频繁,内容越来越丰富。缅甸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国际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当中。缅甸国家歌舞团就是专门为来缅甸进行友好访问的领导人进行专场表演而组建的。歌舞团演员到世界各国进行过演出,其表演节目中就有阿迎舞表演。但也要看到,这样的交流演出更多地是在娱乐的层面上而不是更深的专业层次上进行的,对舞蹈艺术本身发展的帮助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举办更多专业的国际交流活动。
结语
阿迎舞的衰落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
缅甸舞蹈艺术是世界舞蹈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阿迎舞则是缅甸舞蹈艺术的代表之一,它的兴衰史反映了缅甸近代史的变化轨迹,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舞蹈文化,还反映了缅甸多个传统艺术领域的文化。因此,对阿迎舞艺术的保护不仅是对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保护,更是对缅甸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文化融合越来越快速的今天,对阿迎舞艺术及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看到,缅甸政府对传统舞蹈艺术的保护一直较为重视,并且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国际社会对缅甸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也要看到,阿迎舞艺术及缅甸传统舞蹈艺术在当代缅甸的保护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要做好缅甸传统舞蹈艺术的保护工作,不仅需要缅甸政府和缅甸国内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国际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阿迎舞的衰落已然发生,但阿迎舞的消亡却是可以避免的。
(责任编辑:颜 洁)
The Necessity of Protecting Myanmar Traditional Art from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A-nyein
Zou Huaiqiang&Gao Hui
The Myanmar people are good at singing and dancing,and they have created choreograph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 variety of styles.A-nyein is a unique folk dance,which is one of the styles of the Myanmar traditional art as well.Reviewing the process of its prosperity and decline,we can deep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traditional A-nyein.Besides,protecting Myanmar traditional dance also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keeping Myanmar traditional culture.
Myanmar;A-nyein;Prosperity and Decline;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Dance Art
J732.2
A
1003-2479(2016)03-0072-04
※邹怀强: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云南大学世界史博士研究生;高辉: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缅甸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