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史论结合教学法”运用初探
——以“概论”课第三章为例*
2016-03-19吴韵曦
吴韵曦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思想政治理论课“史论结合教学法”运用初探
——以“概论”课第三章为例*
吴韵曦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摘要:“史论结合教学法”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尝试。以“概论”课为例,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内容比较宏观,话语比较抽象,历史比较久远,是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问题导入、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联系现实的讲授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独创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史论结合;教学改革;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顺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前提。理论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特点,也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区别。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起到增强思想感染力、理论说服力和课堂吸引力的效果。凝炼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该课程的理论性、历史性和现实性都比较强。“概论”课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涉及建国后1949年到1956年的历史,以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理论,着重解答“为什么要社会主义改造”、“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等基本问题和理论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全国统编教材为基本依据,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导,以设问提问为引导,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实践,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独创性,从而顺利完成该章教学目标。
一、以问题为导入,引发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如果把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社会比作无产阶级革命的种子,那么革命胜利之后这颗种子需要在现实社会的土壤中落地、生根、发芽,长成滋润人民的参天大树。在教学开始阶段,以耳熟能详、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作为导入,从跌宕起伏的情节逐步延伸到制度层面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建构教学的主线,埋下问题的伏笔。
(一)以“娜拉之走”为开篇
1879年,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首演于哥本哈根。戏剧女主角娜拉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家庭主妇,深爱丈夫,婚姻和睦。圣诞之际,这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陡起波澜。虽然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但是丈夫的自私、势利和善变让娜拉顿时明白自己只是他的“泥娃娃”。她不顾丈夫哀求,选择离家出走,留下了一段经典的话:“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1]伴随着关门声,全剧戛然而止。
(二)以“鲁迅之问”为衔接
五四时期,娜拉成为妇女解放的形象代表,深入人心。当大家沉浸于赞赏娜拉洒脱出走和获得自由之时,鲁迅在原作结局的基础上,往前推进了一步。1923年,他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演讲,指出一名缺乏社会阅历的家庭主妇,离家出走后“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2]
(三)以“顾准之问”为小结
大约半个世纪过去了,著名学者顾准在鲁迅之问的基础上,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经历了人生沉浮、反思了革命理想、研读了经典原著之后,顾准以“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发问革命胜利取得政权后,如何走建设道路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且提出“经验主义地解决”。“这一次的提问,比起当年鲁迅的沉重发问,更增添了何止百倍的分量。”[3]
在层层深入之后,教师应指出,重温“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顾准之问,对于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历史为参照,比较苏联与中国的实践
任课教师按部就班、简单罗列教材涉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容易导致历史事件过于单薄,学生兴趣受到削弱。在第三章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讲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就很难讲透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
(一)苏联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纳入战争轨道,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本是苏维埃政权应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应急措施,却演变为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激进途径。这种体制奉行命令主义的管理方式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情况,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引发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开端。
新经济政策是迂回、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却提前结束了。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创建了比村社式平等更彻底的平等,试图通过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来推动经济发展,迅速消除分化。这个“平等王国”竟然同暴力、贫困、无权和无知奇妙结合在一起,竟然是更大不平等的掩饰物。[4]
(二)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经济文化更加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而复杂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根据设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经历一个长期的新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然后才能在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领导层认识的转变,提前了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策略取代了先工业化后过渡的设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标志着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剥削制度在中国彻底废除了。
三、以理论为总结,回答革命与建设的问题
历史过程描述是线索,理论观点阐述是主题。“史论结合”既不是“以史代论”也不是“以论代史”,而是以史带论、以论观史,得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任课教师从理论高度和历史维度来系统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进而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使学生总结归纳之后,明白社会主义建设要冷静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遵循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不能“犯急性病”,从而为讲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做好铺垫。
(一)社会主义改造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必然
根据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以前的革命都是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而无产阶级革命要彻底消灭一切形式的私有制。革命胜利后,社会将经历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历史阶段。与“革命转变时期”相适应的是“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该时期的国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
列宁也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为了完全消灭阶级,要推翻剥削者,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城乡之间、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这是很长时期才能实现的事业。要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必须克服无数小生产残余的反抗(往往是特别顽强特别难于克服的消极反抗),必须克服与这些残余相联系的巨大的习惯势力和保守势力。”[6]
(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开端
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形态的发展毕竟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哪怕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7]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和创新物,是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8]。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9]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摆脱压迫,当家作主。这只是提供了理想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建成理想社会则是曲折漫长的过程,离不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先进制度。这种优越性并非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初就能自动体现,而切实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
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新修订的“概论”课2015年版教材增加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之间关系的讨论。在讲述完第三章的历史和理论之后,任课教师利用小结形式回应课堂开始部分的伏笔,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彼此割裂和根本对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继续回应“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
参考文献
[1][挪]易卜生.易卜生戏剧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91.
[2]鲁迅.鲁迅自编文集《坟》[M].译林出版社,2013:121.
[3]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8.
[4]徐天新.平等、强国的追求与苏联的历史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2005(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人民出版社,2009:14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1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8.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6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4-0101-02
*基金项目:文章是北京市教工委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网络资源运用研究”(BJSZ2015ZC136)和“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的成果。
作者简介:吴韵曦(1984-),男,广东顺德人,博士,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思想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网络政治。
Abstract: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 conform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It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Theory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teaching emphases and difficulties in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Question-Based Learning and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and originality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Keywords: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educational reform;transition;socialist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