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策略
2016-03-19李璐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李璐(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策略
李璐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摘要: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高校的供给侧改革正在逐步落实,普通本科院校正逐渐转向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社会人才的有效供给。对于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来讲,以往的培养模式存在专业定位模糊、实施主体单一、课程设置不佳、评估、反馈缺乏等问题。因此,通过学习与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与内涵,利用多种途径进行专业定位、定向合作、弹性设置课程,及时评估效果等方式改进本科院校学前教育男教师的培养很有必要。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本科院校;学前教育男生
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2016年3月的两会中,人大代表、前浙大校长林建华指出,大学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大学教育不能仅仅以就业为目标,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一定要能就业,要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因此,就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讲,由于招收对象一直以来以女生为主,男生属于稀缺资源。而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想要立足幼教,面临众多压实,存在职业困惑。在大学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加强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为其更好地寻找发展定位,满足社会对幼教人才的需求很有必要。
一、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湖北某所二级本科的大一至大四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调查和对其培养方案、课程的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一)职业定位
入学初90%以上的男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存在困惑,对于学前教育就业方向停留幼儿教师层面。结合其他高等院校的调查,学历越高,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对职业的发展要求越高,因此半数以上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对于以后进幼儿园当老师的定位产生排斥。而在4年学习生涯中,逐渐形成明确的自我定位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比例不足20%。这20%的学生选择侧重于体智能教学、幼儿音像传媒等公司及一线地区的幼儿园。有一部分男幼师选择考研,但是对于考研的目的、意义与出路比较模糊。
另外,由于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比较少,本科院校也没有针对该专业男生开设的专门的讲座或进行专门的职业定位辅导,往往起初由院里教师以统领的要求简单地介绍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范围与方向,但院系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不自觉地处处以培养卓越幼儿教师为目的,实习也主要分布在幼儿园,形成培养体系的“刻板印象”,造成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定位单一,滋生消极、颓废情绪。
(二)实施主体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四年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由学前教育系教师承担,而学前教育系的教师中主要以女性为主,男性偏少,特别是艺术领域,全是女性在承担教学工作。另外外聘的一线教师也比较少。学生整个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及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主要由学前教育系教师结合文件商讨决定,相关院系及一线幼儿园教师参与不足。由于实施主体单一,在培养模式上造成偏理论学习。
在实践能力方面,本科院校与幼儿园及相关的早期教育机构对接不畅,特别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更没有建立与一线幼儿园男教师和与幼教相关的机构的男工作人员学习、探讨与交流的机会,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好的人才主体资源,造成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无特色且效果不佳。
(三)课程设置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侧重于五大领域的教学,教学模式除艺术领域,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课程对于男女无区分。其中男生感兴趣的体育是作为通识类课程开设的,所学内容并不足以发展男生的某种体育特长。至于摄影、音视频制作等非传统的教育技术类课程,调查中鲜见被纳入学前专业课程范围。[1]授课主体多以女教师为主,在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上偏于细节,范例带有女性特点,研究趋于微观,宏观把握不足。造成80%以上的男幼师认为面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具有声音温柔、动作可爱、才艺多样的特点,无法找到自己教育风格,进而愈加排斥幼师角色。
另外,在艺术领域,特别是美术与音乐方面,巩固学习绘画技巧、弹唱的比较多,艺术创编比较少,这对不擅长细枝末节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不利。特别在舞蹈方面,95%的学前教育男生选择放弃舞蹈的修炼,因为舞蹈学习更多侧重女性柔美的动作和方式。艺术类的教师也认识到男生的这种不足,往往宽容处理,即使没怎么参与整个课程,在其请求下也给予及格。然而,由于心理清楚自己技能缺失缺,这种情境反而增加了男生对幼教的恐惧。
(四)评估、反馈
学前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为学生服务,在对学生的评估与反馈基础上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更好促进学生发展。本科院校教师一班采用期末试卷、当堂测试的方式对学前专业学生进行评价,这种量化的评价不能全面反馈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基本功与内在需求。85%的男幼师对学校或院系的比赛、奖助学金的评比参与性不高,对期末测试的重视程度也不如女生,量化成绩拔尖的比较少。另外,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班级融入感差,一般很少参与班级课堂的交流、发言,实际表达与分析能力愈加缺乏。
由此可知,因为缺乏针对性的评估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表现无法得到科学评估与反馈,一方面影响专业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无法及时解决男生的学习困难与疑惑。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策略建议
供给侧改革在强调供需不可偏废的基础上,增加对资源的重组与利用,以改进质量,提高效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调整对学前教育专业男女学习统筹安排无大区分的现象,不以量化标准为唯一标杆,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一)多种途径,帮助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准确自我定位
首先,入学初通过专题研究,以入门方式帮助男生对学前教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消除预设的“刻板印象”。其次,与涉及学前的幼儿园、早教机构、出版社、玩教具公司、幼儿体智能公司或机构合作,以对接参观与交流的方式帮助男生了解学前就业领域和职业特点,以发掘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领域。再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帮助男生探索拥有男性特质的学习方式或教学模式,以增加其在学前领域探索的积极性与自信。如培养其创造性游戏与体育游戏的潜能。[2]最后,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灵活互选,以选代选的方式(即通过选修相关院系的课程代替本系不适合男生的课程以获得学分),减轻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对一些课程的不适应性。
(二)定向合作,挖掘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的实施主体
由现状可以看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主体存在偏理论,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没有充分挖掘相应的人才参与人才的培养。因此,校内领域,增加与美术、音乐、体育学院的教师合作,探讨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艺术方面的学习内容,如体操、武术、体育舞蹈、力量训练等。校外领域,在一些科目上增加外聘教师的名额,如幼儿园园长或骨干教师,体智能经验丰富的男教师、早教或出版社编辑等,以上课或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培训。除此之外,本科院校也可与通过与政府合作,培养专门的男教师,数量越多越容易配备专业的培养实施主体。如江苏省政府参与实施幼儿师范男生免费培养计划,省厅承诺毕业后解决编制,从2010年至今招收培养了1000名左右五年制免费幼儿师范男生。[3]
(三)弹性设置,调整与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首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除设置一些必修课,更多融合外院课程,以更多选修课的形式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为学前教育男生提供更多能够选择有兴趣课程的学习机会。如体育系的体操课、武术课,教育技术系的音视频制作等[1]。其次,院内根据实践经验需要采用专题或实地参与的方式按内容需要分成不同的课时进行授课。最后,充分挖掘实践课程资源,采用产、学、研一体化。如与幼儿园男教师对接,学前教育男生入学初就定期到幼儿园跟随该幼儿园的男教师进行学习,一方面找到归属感,另一方面融合所学理论知识,与有实践经验的幼儿园男教师一起研发适合男性开展的幼儿教育活动,找到专业存在感。总之,要弱化心智的记忆与训练,建构与身体经验相关的课程。[4]
(四)及时评估,积极收集学前教育专业男教师的反馈
在针对本科院校学前专业男生的培养中,及时的评估与反馈也很重要。该专业男生本来就承受着家庭、社会、职业的压力,如果专业基本功不足,在入职后会产生挫折感,更容易造成职业倦怠与职业精神缺失。
首先,心理评估。及时关注学前专业男生的心理状况,在发现其迷茫、消极、颓废时能够尽快进行干预,帮助其形成对学前教育正确认知。其次,课程反馈。通过有区分的课程对学前专业男生的学习进行效果评估,以及时调整,帮助其打好基本功,形成良好的学前教育素养。最后,积极调动培养主体的评估,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发展进行指导,同时帮助一些不适合学前的该专业男生通过辅修双学位、选修其他课程的方式找寻职业出路。
总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一方面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有重点地培养,发掘其擅长之处,打造专业化程度高的幼教人才。另一方面,政府、社会、幼儿园等相关机构合作也应以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支持环境,改善工资待遇等方式为其提供好的就业机会与条件。专业培养与社会支持双管齐下,实现学前教育男生人才培养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曹丽.男幼师职前教育中问题及特色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教育现状调查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131-134.
[2]赵雪灵.卢清.论男性幼儿教师专业的困境与突破[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121-123.
[3]李倩.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就业矛盾探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6):10-11.
[4]张静静.学前教育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根源及对策分析——基于对身心二元论的批判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196-02
作者简介:李璐(1987-),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湖北师范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原理。
Abstract:Supply-front reforms mean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supply side by liberating the productivity.The"Supply-front reforms"in universities is being gradually implement-ed,local universities havegradually turned to train the practical talents,which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supply of social talents.For the male studen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previous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has some questions such as fuzzy positioning,implementation of single subject,invalid curriculum evaluation,lack-ing of feedback.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le studen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grasping the core and connotation of the"Supply-front reforms",utilizing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to mak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directional resilient curriculum,and timely assessing the effect.
Keywords:supply-frontrefoms;undergraduate colleges;male studen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