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述评

2016-03-19杨文贵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述评

杨文贵(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述评

杨文贵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逐渐成为高校工作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前期研究主要运用了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网络组织理论等视角,对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的性质、分类、定位、作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宽研究的理论基础,深入挖掘研究的内容,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以为完善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公立大学;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述评

Abstract:Since 1990s,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univers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workers and researchers. Previous research mainly uses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comparative study, case study and explores the nature, classification, orientation, functi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public universiti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perty rights theory, principal-agent theory, stakeholder theory, and network organization theory. A lot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we should further exp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explore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the comprehensively use a variety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strengthen the localization research of the theory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board of directors in our public university.

Keywords:public university; board of directors; governance structure; review

在美国,董事会治理结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大学治理模式。而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董事会并非决策性机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其研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分别以“大学董事会”、“大学理事会”、“校董会”等为主题关键词,搜集整理出相关论文共105篇,其中硕士论文18篇。出版有两本论文集,尚未有专门的论著问世。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从总体上看,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世纪以来得到广大高校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不断得到突破,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前期的研究中,学者们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网络组织理论等基础理论,对我国公立大学的董事会治理结构进行了有益探索。如袁海军、潘燕、陈景元等以产权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董事会在实现高校独立自主办学中的重要作用;李福华、尹增刚、欧阳光华等学者则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深入论述了董事会作为受政府或社会委托的法人机关,可以有效缓和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吴高臣、李其源、廖成中等学者则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通过董事会建立起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制,有利于协调大学内部权力的失衡和利益的冲突,提高大学治理的效益;廖成中等人还从网络组织理论的视角阐述了董事会成员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可以为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这一网络组织作用的发挥提供坚实平台。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从已有的研究看,学者们主要从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基本方法,对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比较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国外大学董事会研究,如付姣的《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另一类是中外大学董事会的比较研究,如张炳烛的《中外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探究》。历史研究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大学董事会发展史的系统研究,如袁海军、陈景元等人分别将我国大学董事会的发展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二是对某一阶段或某一大学的研究,如张雪蓉《1920年代东南大学的董事会制度研究》。个案研究主要是以某一所或几所公立大学的董事会为研究对象,如施玉俊等的《董事会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组织形式》。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前期学者们对公立大学董事会的性质、分类、定位、作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以及问题和对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完善我国公立大学的治理结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

(一)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性质的研究

在公立大学董事会性质的研究上,学者们虽然还存在不少分歧,但也相应地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公立大学的董事会是社会力量参与大学合作办学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是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大学、政府、社会团体和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一种咨询指导机构。当前,我国的公立大学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只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和补充,是移植国外的一种“舶来品”,对学校重大事务只具有咨询、协调、指导等权利,并非决策性的机构。[1]

(二)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分类的研究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学者们对公立大学董事会的认识也有所差异,如按服务对象为标准可将大学董事会分为行业性和区域性两类,如以成员构成为标准将其分为专业型和综合型两种,如根据职能标准来划分,又可将其分为领导决策型、准领导决策型和指导咨询型(也称决策型、指导型和咨询型)三类[2],等等。可见,关于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的分类,目前学者们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认识。分类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规范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也导致了研究结论的现实针对性被大大稀释。

(三)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定位的研究

目前,学者们对公立大学董事会角色定位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基于其决策权力的大小,认为董事会在大学治理中主要扮演着咨询指导、半决策或决策机构等三种不同的角色。将董事会定位于咨询指导机构的学者认为,当前董事会在高校办学中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董事会只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一种有效补充。定位于半决策机构的情况在目前的公立大学中并不多见,倾向于这种定位的学者也相对较少。而将董事会定位于决策机构的学者则认为,应当借鉴国外大学董事会的成功经验,赋予其应有的决策职能,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提供更多选择方式。[3]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学者对我国大学董事会的定位问题还存在着诸多争议。

(四)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作用的研究

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中,学者们对董事会在大学发展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认为主要表现在咨询指导、支持辅助、桥梁纽带、协调监督等方面。如有学者认为,董事会成员主要由政府或社会的精英组成,通过董事会可以有效凝聚董事会成员的智慧和董事单位力量,为大学事务决策提供咨询指导,支持辅助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2]也有学者则认为,充分发挥董事会作为“桥梁”或“缓冲器”的作用,可以有效沟通协调大学与政府、社会关系,为大学集中力量自主办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3]还有学者认为,董事会成员来源于政府或社会各行各业,信息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对大学治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4]

(五)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组织结构的研究

董事会的组织结构设置直接关系着其大学治理职能的实现。前期研究关于大学董事会的组织结构、规模、效率等问题关注还比较少,不管是理论层面的阐释或实践基础上的实证研究,都还没有深入开展,致使公立大学董事会的组织结构设置缺乏科学指导。而实践中,公立大学为筹集或寻求更多办学资源的支持,其董事会的组织规模都比较大,一般设有董事长、副董事长和董事等职务,有的还设有名誉董事和常务董事,这些职务一般由社会各界如政府、社会各行各业的代表或杰出人士担任,根据其身份的不同或贡献的大小,担任职务也不一样。[5]

(六)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大学的治理效率不仅有赖于董事会组织结构的设置,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也是关键。不少学者对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有学者认为,应该通过董事会努力协调好内、外两个方面的沟通机制,使大学各利益相关方尽可能参与到学校重大事务中来,促进大学决策的科学性和办学的效率。[6]也有学者认为,公立大学董事会应该建立起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调动董事会成员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事业上来。[7]还有学者建议通过监督与评价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董事会的健康发展,同时科学研究并出台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大学董事会的建立和运作提供保障。

(七)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的大学董事会发展还比较参差不齐,能够稳定可持续运作并形成一定效益的还比较少,大多数董事会的组织比较松散,效益不佳,还有一少部分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学者们认为,形成这种状况除了董事会本身的功利色彩浓厚、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外,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才是根本影响因素。[8]

有学者建议可以从体制创新或改良等两个方面对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进行积极探索。也有学者认为,大学董事会只是西方的舶来品,董事会治理结构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大学实际,董事会治理并非“万灵药”,“一董就灵”。[5]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无论哪种治理模式,都要契合我国的国情和学校实际,体现党政治领导核心,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同时还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在大学治理中的应有地位。

三、评价和展望

从总体上看,前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的设立及其大学治理职能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在当前我国公立大学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下,作为“舶来品”的大学董事会治理制度该如何找到与现有制度契合点,为我国公立大学的治理结构改革提供多种实现形式,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科学的理论可以构建不同的范式对事物做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诠释。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的研究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基础理论和研究路径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前期研究分别运用了不同的理论对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及其治理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基本理清了公立大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治理关系,为建设和完善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提供了有效指导。但从整体上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所欠缺,研究成果的现实针对性还有所不足。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探索不同的研究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的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

(二)进一步丰富研究的内容

文献研究发现,关于公立大学董事会及其治理结构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描述性或实然性的表层考察上,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如何在现有的大学制度框架下构建和完善公立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指导意义并不是很明显。我们还需对董事会在协调大学、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平衡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增强大学共同治理的能力,以及董事会治理结构与现有大学治理制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立足实际,为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供新的思路。

(三)进一步改进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目前学者们对公立大学董事会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的理论阐释上,研究的路径还比较窄,研究的方法也还比较单一,致使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被大大稀释。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运用观察、实验、统计等方法开展定量的实证研究,收集相关量化数据,用量化的方法对公立大学董事会及其治理结构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或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不同的研究路径,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水平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四)进一步加强本土化研究

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在特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而存在。而董事会治理结构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大学治理制度,尽管在引进中经过高校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不断调整,但实践中仍然表现出很强的仿效性和象征性,在大学治理中的效果并不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充分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和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在大学制度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加强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为构建特色建鲜明的大学董事会治理结构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魏向前,朱仕文,王宛山.论董事会的性质与作用[A].侯玉文,等主编.高校董事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100.

[2]黄文军,祁世昌.高等院校建立校董会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3(9):50-51.

[3]吴高臣.董事会:公立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1,317(11):73-76.

[4]付姣.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6,20(6):131-134.

[5]王绽蕊.中国公立大学董事会:似“董”非“懂”的迷局[J].董事会,2011(8):43-45.

[6]刘枭,程均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校董事会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J].高教探索,2011(3):14-22.

[7]李道先,罗昆.耶鲁董事会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系统科学“三原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81-183.

[8]湛中乐,苏宇.对中国大学引入董事会制度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40(5):157-164.

作者简介:杨文贵(1986,7-),男,广西桂平市人,汉族,百色学院,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评估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193-03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述评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结构的设计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制发展之研究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