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民办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刍议

2016-03-19李明超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办院校师德建设

李明超(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民办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刍议

李明超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民办院校师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加强师德建设已经成为民办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创新性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阈,从赋予师德建设使命、拓展师德建设途径、健全师德建设机制等方面入手,探讨加强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民办院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办院校;师德建设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powerful spiritual power and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an innovative perspectiv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giving moral construction mission, expanding the ways of the mor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moral education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teachers' morality.

Key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morality construction

高等学校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思想的重要起始地和传播殿堂。2015-2020年以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于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关注和期望也越来越高。2014年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突出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办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面对师德建设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指明了民办院校道德教育的前进方向和基本内容。“师德”是教师道德的简称,属于一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师德既有传承的历史特点,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师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被赋予以不同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鲜明地提出了新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民办院校迫切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培育师德的核心内容,保持民办院校的创新活力和科研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

一、构建民办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积极制订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当前民办高校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一)师德建设是社会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青年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他们由于理论薄弱实践经验不丰富,在现实中往往易产生偏执的思想和行动。教师育人的过程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和隐性的影响,对于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起着更生动、更持久、更深远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其本质上是知识教授、意识启蒙。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了民族的未来。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广大教师的道德素质,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这样可以通过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加快影响社会风气向好的方面转变,这也更有助于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

(二)提高师德水平是民办院校前进的迫切需要

民办院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教师,建设高素质和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其稳步、快速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民办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要求

新形势下,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了新的建设内涵。

(一)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校教师的思想认识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在民办院校中应旗帜鲜明地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教师能够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面对和解决社会现象和产生的一些问题。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民办院校师德建设。

(二)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师德规范建设中,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凝聚教师,设法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表及里再到思想的自觉,应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职业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中丰富自己。

(三)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精神动力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过的30年历程实践相结合的巨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要求。民办院校应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教师应高瞻远瞩,将个人的成才提升和祖国的富强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梦”与“家国梦”交织在一起,应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中,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立足岗位在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根本准则

只有明荣知辱,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高校师德的基础,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应当具有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水准和人格素质[2]。“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灵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发展阶段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标准,民办院校应号召广大教师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使教师自觉地遵守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用高尚的精神境界德化学生,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使其以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步入社会。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民办院校师德建设实现途径

(一)在民办院校逐步构建党建带动师德建设机制

师德建设是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民办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民办院校教师中党员比例普遍较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高,在民办院校中能够发挥骨干作用。党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所起到的表率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师资队伍整体的师德建设状况。将党建工作和师德建设相结合,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师德建设的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民办院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形成党的建设有成效和师德建设有成绩的上相促进机制,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健全民办院校师德建设领导机制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效管理层是加强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关键。领导人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并能够规划实施好师德建设的领导工作。高等教育要在领导层中进行师德建设,同时要注意全市的建设的领导机制问题。其次,领导要身先士卒地在执行师德建设规划过程中起表率作用,领导的执行力是师德建设规划执行的关键。最后,各级领导保障师德建设的执行和实施,搭建工作平台,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等等,以使师德建设能落到实处。

(三)积极创新民办院校师德培育机制

民办院校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与责任感,必须通过完善、创新的师德教育制度,将师德培育积极纳入日常教育工作中来,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知识水平。民办院校应加强广大教师的学习与再培训力度,通过继续教育与自主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技能知识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养,定期召开师德师风交流会,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

(四)健全科学的民办院校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民办院校急需建立考核师德的评价标准,这个考核指标一方面要体现出对教师个人的道德约束,一方面还需体现出教师职业特点与职业素养,也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另外,还需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

评价体系的制定应考虑到不同层次教师的特点,要有针对性,例如借鉴西方国家区分教师道德规范为不同层级以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职业道德要求的方法。以《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为例,其中将教师的专业伦理分为理想性师德、原则性师德、规则性师德三个层次的方法。师德建设分层次进行可以起到针对性更好、可操作性更强、实际效能更佳的作用。

(五)完善民办院校教师物质保障机制

为了真正促进民办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教师的物质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教师的社会保障、住房、岗位和职称晋升等问题。民办院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努力使恪守师德的教师切身利益得到保障,时刻关注教师的需求和冷暖,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3]。

师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的高度和视域来审视和认识师德建设的社会价值。民办院校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师德建设的内涵,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有效方法,并采取有效举措,才能使民办院校师德建设取得实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走向良性、快速、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闫利敏.网络时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荆门:长江大学,2013.

[2]袁贵仁.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J].求是,2004(17).

[3]吴兵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高校师德建设探析[J].职教通讯,2013(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140-02

猜你喜欢

民办院校师德建设
陕西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研究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