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的视角*

2016-03-19钟文苑卢文忠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063广东警官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030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钟文苑卢文忠(、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063  、广东警官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0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的视角*

钟文苑1卢文忠2
(1、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2、广东警官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023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高校思政教师为直接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实践活动,其实效性反映了思政教师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有着内在联系,能够通过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空间教学法的实现路径在于树立多维空间理念、构建多维空间模式、实施多维空间教学。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建构及其运用研究(2015SZY06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卢文忠(1985-),男,广东广州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s a practical activity in wh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teach university students to learn and accept Marxist theory system. Its effectiveness refers to the extent of teaching students to realize internalization as well as externalization of the theory system.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spa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n inner link. We can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spa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realization of space education method lies in the concept, mode and teaching of multidimensional space.

Key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pa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5年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后简称《计划》)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长久以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迫切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供了新的启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形式,在高校教学体系中位于重点建设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为了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而实施国家设立和安排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教师传授和传播以及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创造了现实基础和基本载体。从这一意义上看,高校思政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活动过程。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又统一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均为教学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接受的主体。”[1]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以高校思政教师为直接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育人的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并以此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计划》提出将“以教育教学实效性为评价标准”作为指导思想的内容之一。因此,从课程教育实践的总过程来看,教学实效性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价值的实现程度,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指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知与行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其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2]简而言之,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效果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思政教师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程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空间相结合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因素如社会风气、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又有内部因素如教师队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等。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发挥。”[3]其中,开发和利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以及创造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因素。

人类任何实践,都是活动在特定空间中又改变活动空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主客体互动发展的社会精神文化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教学空间中并不断地利用和改造教学空间来进行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授和传播。正是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的空间实践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实践活动,这种特殊性就在于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利用开发的物质性社会空间,更重要的是改造人的精神空间,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建设人的精神家园。空间是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从这一意义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与空间相结合,更具体地说,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创造空间价值。这种结合具有现实性,一方面,这一教学活动本身就处于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客观场域和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这一教学活动又必须利用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并通过改造物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改造精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质上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理论来填充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使之形成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反映了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精神实践互动和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之间的双向构建过程。”[4]这一双向构建过程实质上也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维度反映了思政教师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程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有着内在联系,能够通过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相结合创造出教学空间,以及在利用和改造教学空间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又创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教学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教学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教学法是一种教学实践与教学空间相结合,旨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空间教学法不仅仅是在空间中的教学,而且是创造空间的教学,旨在扩大和拓展思政教师的“教”和大学生的“学”的场域和范围,使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相统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内化与外化相统一在更多形式、更高层面、更宽领域上得以实现。如北京大学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建立和完善“多维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把立体化思维、多维度践行、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来开展思政课教学,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空间、课程空间、理论空间、网络空间、实践空间等,这种教学体系是高校构建和运用空间教学法的典型范例。有鉴于此,空间教育法的实现路径在于“理念——模式——教学”相结合。

第一,树立多维空间理念。这是指思政教师根据空间理论和运用空间思维来审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作为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之一,从观念上大大开放空间意识,既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理念:(1)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置于社会物质空间与社会精神空间相统一的总体高度;(2)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放在多种形态空间相统一的具体层面;(3)通过物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影响精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树立多维空间理性是运用空间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想基础。

第二,构建多维空间模式。多维空间模式是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各种具体空间形态所构成的功能体系。多维空间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全空间”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高校内部的课堂空间、课程空间、理论空间、交往空间、网络空间、制度空间以及高校外部的实践空间、生态空间于一体,并通过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的思想空间相连通相互动,以空间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覆盖。“全空间”充分发挥显性教育、亚性教育、隐性教育的功效。“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和亚性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三者统一于促进大学生内化和外化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将三者进行优势互补,使之教育效果相得益彰。”[5]思政教师和大学生是构建这一模式的主导主体和参与主体。构建多维空间模式是运用空间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物质基础。

第三,实施多维空间教学。在树立多维空间理念和构建多维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实施多维空间教学,即高校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具体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空间教学法实质上就在多维具体空间的意义上推动传统课堂教学由小到大转型升级,既包括高校内部空间的扩大,也包括高校外部空间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转变是关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其无障碍接受,开放式教学,走出去,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体会、感知、验证‘小课堂’里的接受客体,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6]实施多维空间教学是运用空间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实践基础。

总之,在新形势下,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扩大和拓展教学空间,运用空间教学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22.

[2]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3]卫志民.制约与突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

[4]卢文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9).

[5]卢文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论研究[J].学园,2014(29). [6]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14.

作者简介:钟文苑(1989-),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097-02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