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基本着力点
2016-03-19何小春
何小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茂名52500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基本着力点
何小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强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使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精神信仰的生成,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聚焦价值形态的深度开掘,为“培育”提供科学的内容参照;其次要通过方法创新的精细建构,为“培育”提供扎实的实践范式;最后要注重载体形式的多向拓展,为“培育”提供立体化的实施渠道,以切实增强“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协同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培育;载体
作为铸塑国魂民魂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一项需要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共同参与、推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逐步升华的历史过程。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必然要成为这一历史过程最具根本意义的主体力量和积极推动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走向,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使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精神信仰的生成,最终达到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命题。
一、价值理念的深度开掘是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先导性要素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在我看来,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选择是否完美,以尽可能让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1]4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厘清内容结构,建构一套丰富有序的内容谱系和“文化代码”,在培育对象中确证自己、展现自己,获得普遍的理解和认同。[2]112
(一)将“三个倡导”作为系统施教的主旨主线,突出价值教育内容的主导性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着眼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4这三大层面的价值内容各有侧重、各具功能,既能够发挥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观念导航作用,为国家制度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深层的精神动因;又能够实现对非核心、非主流的社会思想意识的价值牵引功能,推进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作为“集体意识”的价值共识,“三个倡导”为人们提供了面向生活实践的价值遵循和精神归宿,其导向和规范作用适用于社会各领域、各人群。因此,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坚持以“三个倡导”为内容坐标,确立系统施教的主旨主线,以彰显教育内容的主导性。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深化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之中;通过深化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和民主法治精神,为实现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理想而努力奋斗;通过深化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和道德准则教育,引导大学生学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的精神力量。在“三个倡导”的统摄下,要聚焦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展开核心价值形态的具体化构建,以凸显培育建设的现实针对性。从目前的相关教育实践和研究进展状况看,只有个别研究者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家庭、团体、社会各领域对大学生的价值期望,初步提炼了大学生核心价值理念的具体范畴,诸如“国家至上、集体为先的政治观;诚信为本、和谐为根的道德观;科学理性、勤于探索的实践观;勇于竞争、开拓创新的时代观”[4]17-20,等等。这些概括和表述尽管还处于尝试性探索阶段,远未形成共识,但对于进一步凝炼更为严整完备的契合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必要的起点。
(二)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作为重要举措,夯实价值教育内容的根基性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实现,是在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完善的。“任何社会价值系统的构建都必须仰仗这一社会已有的思想资源和文化积淀,而不可能凭空进行”。[5]34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绵延递进中,积淀了国民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精神、价值理念和思想品格,是培育当代价值观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讲话中,即强调指出“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6]7。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教育内容中增添传统文化的内涵、吸纳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使其真正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土壤中。为此,应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廓清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独特创造和民族特色,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思想精华和价值形态,包括:“和而不同”、“和合中庸”、“协和万邦”的和谐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勤劳勇敢精神;“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的诚信品质,等等。应注意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和价值需求,对这些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并力求作出符合时代语境的价值阐发,以引导青年一代理解自身的价值传统,懂得本民族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叙事方式和价值体验,进而在民族心理、民族信仰及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层面形成强烈的“文化身份”意识。[2]152
(三)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价值共识”作为“参照材料”和有益补充,增强价值教育内容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教育内容要坚守和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色,并不意味要拒斥与其它域外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列宁认为:“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人类文明的应有态度,“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7]28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图式,它既要以伦理意味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为底本,又要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理念及人类其他价值形态为镜鉴。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广泛吸收借鉴人类多种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成的,具有高度开放性和价值涵容性的文化品格。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武装教育大学生,必然离不开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发展中共通的有益成果的合理吸收。只有做到从时代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出发,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气度学习借鉴国外文化中的价值精髓,才能不断拓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领域与边界,实现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当然,应当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高歌猛进,涌入国内的各种外来文化与思想、观念与价值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因此,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价值观的碰撞较量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还面临一个如何在合理引入域外文化成果的同时,有效抵制西方不良文化和腐朽价值观念侵蚀的问题。对此,我们重温邓小平的一段讲话可以得到重要启示,他说:“对待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加以批判地分析。”[8]43-44这就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及其价值理念应当采取科学的态度,既要坚持开放、兼收并蓄,又要认真审视、分清良莠。那么,现代西方价值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避免简单地沿着西方的思维、照着西方的文本来建构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内容?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甄别的现实课题。如果就现代西方文化传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来说,其精华似乎不外乎“倡导科学理性,尊重人权民主,注重契约规则,主张个性解放、创造现实人生等积极方面”[5]35。显然,这些积极的价值理念和道德精神应当成为我们建构大学生价值系统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参照材料。
二、方法创新的精细建构是深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性环节
“共产主义思想是知识、信念和实际行动的合金。”[9]40作为培养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的关键在于借助个体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经由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等环节,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心感悟、心理认同和自觉践履。正如毛泽东所言:“夫所谓信仰者,必先以知之知识,知之而后信之……夫知者信之先,有一种知识,即建为一种信仰,既建一种信仰,即发为一种行为。知也,信也,行也,为吾人精神活动之三步骤。”[10]228探究大学生核心价值的培育方法,也要遵循和着眼于这一精神活动规律,不仅要致力于解决学生价值认知的问题,而且要使之升华到信仰的层面,并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践履中,即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知-信-行”的有效转化。
(一)改进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方式
理论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逻辑推导、学理阐释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地向学生传授先进的价值观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简单、零散的价值观念的组合,而是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想观念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思想观念体系,它无法自发地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高校只有依靠长期系统的理论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对其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正如列宁指出:“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这种意识只能通过来自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从外面灌输进去”。[11]317然而,在现实中,这种理论教育的方式常常被片面理解为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观念或思想,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反思的意志自由则被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这样一来,原本有着严谨逻辑魅力,旨在培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变成了教师对概念的简单诠释和学生对结论的表面认同,其结果因教育丧失了对灵魂的教化意义,导致部分学生对价值观教育活动产生反感和拒斥。要改变这一状况,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赢得学生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就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改造创新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不断赋予其新理念、新形式和新手段。第一,要增强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意识。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与其他多元价值观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较量、相互博弈的对话过程,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应摈弃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以一种自由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围绕“共同的价值议题”,展开学理探究、问题解析、逻辑推导和意义建构等理性交往。[2]第二,要着眼于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审美取向,建构与之相符合的价值表达方式。“在今天,意识形态感性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说服力的挑战十分突出”。[12]9《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 波兹曼认为:“我们的文化正处在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变的过程中”。[13]62现在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并不直接面对理论,较之深入的理论思考,人们更乐意通过直观、感性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基于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感受,在注重说理阐释的同时,尤其要注重文化化、艺术化、具象化等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使理论灌输获得先进的表达方式和新的现实依托。
(二)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教育范式
情感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机制。一种理论只有获得人们情感的认同和心理的内化,才能实现由知向行的过渡和转化。“激情、热情是人们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4] 169,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5]117。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制度化的思想,其生命力亦在于情感,没有人的价值情感,没有人的内心体验,就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价值行为。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活动中,积极的情感活动不仅为学生信任、亲近、接纳教育者及其实践活动提供带有催化性质的心理氛围,又是学生追求、内化、践行价值教育内容的推动力量,同时还是学生对价值体系从知识型掌握向信念型掌握转化的中间环节。雅斯贝尔斯说过:“爱的理解是促成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如今实现它的方式似乎已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展开模式恰恰失却了情感的交流。”[1]1反思我们过去的价值教育,正是由于过分强调理性认识,把价值概念、价值规范、价值原理等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价值教育的情感维度重视不够,对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关怀不够,由此丧失了价值教育应有的鲜活性和感染力。因此,要提高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广大学生的认同感,应特别注重情感教育方式的创建。比如,通过建立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机制,真情实意地向学生传递温暖和关怀,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人际隔阂以及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障碍;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障碍,通过疏导咨询、交友谈心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促进核心价值观认同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通过加大资助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有效的利益机制增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以切实的就业帮助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开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活动
实践教育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任何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只有在实践中,理论才能够发展,才能够被证实,才能够发挥作用,也才能够被理解和接受。核心价值观系统在形态上虽是理论性的,但它并不总是以学理化、文本化的抽象形式而存在,在更多情况下价值理念总是潜藏于社会现象和生活常识中,因而往往要通过非课堂化、非教学性但生活性强、行为要求突出的实践途径来获得。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外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6]11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实践参与、实践体验对培育核心价值理念的涵养作用。经验证明,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才能逐渐接受和认同某种价值准则,也只有在实践活动的反复体认中才能逐步将这些价值理念的要求内化为个人信念,并进而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行动选择。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相较于正式的课堂教学和系统的理论教育,通过实践过程来传递核心价值观念会更富有体悟性、易接受性和强认同感。因此,必须遵循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价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实践参与、实践体悟作为涵养大学生核心价值的主攻方向和主要路径。首先,要根据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要求和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索形成广大学生热衷参与的灵活多样的实践新模式。例如,开展以舞蹈、演讲、朗诵、大合唱、辩论、行为艺术等形式展示“核心价值我来说”的青春快闪活动,以此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谛的理解和感悟;组织学生参加诸如义务献血、社区服务、山村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慈善活动,培育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开展“学习先进典型、争做道德标兵”的主题实践活动,让高尚的德行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进而增强日常践行与自觉奉行的道德实践能力。其次,在资源整合上,要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建立一批大学生核心价值理念的日常践履基地,形成校内课程和校外实践协同跟进、“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良性互动的立体教育网络,实现实践育人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三、载体形式的多向拓展是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是一个“宏大叙事”,其本身的复杂性、系统性和超越性决定了其实施理路的丰富性和多维性。正如一位美国学者在论及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时曾这样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门学科协同推进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究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15]56无疑,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掌握并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就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拓展培育渠道,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通过其他学科进行,既通过正式课程也要通过隐性课程进行,以切实增强价值培育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担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然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要渠道,通过理论教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传播给学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掌握。为此,要按照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要求,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方法的转换等方面,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
首先,要着力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观念。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部分大学生陷入思想迷茫和价值困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才。这种状况迫切要求改变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价值的倾向与做法,把价值教育的目标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最终指向主要不在于理论知识的系统灌输,而是透过教学逻辑建构揭示每一知识点所蕴涵的价值教育意义,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导引的统一。
其次,要围绕“三个倡导”科学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三个倡导”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代表达和中国形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现实要求。一方面,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始终以“三个倡导”为主旨主线,科学地安排各知识点的布局,通过层层递进和环环相扣的内容设计形成详细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价值教育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各门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系统研究各门课程在核心价值教育中各自的地位、基本侧重点及相互承接关系,形成各门课程既有分工又协调统一的大专题式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实现价值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三,要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如何,不仅要受到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阅历和现实需求的制约,还要受到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一方面要联系当前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三交”(交流交融交锋)现象,深入分析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生成背景和现实依据,突出其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特别是价值观念显现的“三多”(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深入阐述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引领和整合功能,体现其现实针对性。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立足大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断探索和拓展新的教学法,如整合和改进侧重教师主导的传统讲授法为着眼于以学生参与为特征的主题研讨式讲授法、案例分析式讲授法、问题解析式讲授法等,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自觉提升价值反思、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二)突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现代课程论研究表明,学校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承载德育功能。对此,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精神领袖杜威就曾说过:“道德的目的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懂得怎样把表现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应用到学校开设的课程上,这是十分重要的”。[17]31曾任北美教育哲学协会主席的克里夫·贝克也认为,系统学习人文学科研究的典型现象对价值探究很重要,因此,“有必要筛选和组织人文学科提供的见解,以便它们的价值含义更清楚”。[18]161在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同样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培育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而它也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当充分借助的极其重要的载体。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状况还不尽如人意,离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一些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偏好以“纯学术”、“去意识形态化”的立场讲授学科理论知识,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自觉性;有的教师则盲目追捧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策主张,在课堂教学与课后交流中热衷于向学生宣扬西方文化及其价值理念的优越性。显然,诸如此类的课程教学不仅会在学校教育内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内耗,解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效,更会在思想观念上误导学生,使学生对意识形态问题及社会现实问题形成偏颇甚至错误的认知。因此,如何克服此类消极现象和不良倾向,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学科相关课程的建设中,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学科属性来说,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的活动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说,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课程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必然会表现出特定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倾向。关于这一点,现代西方的许多学者也是公开承认的,譬如,美国经济学家索罗就曾指出:“与物理科学或化学科学领域的研究不同,所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与它所处时代的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意识形态及价值判断缠绕在一起的。”[19]11这一观点深刻说明,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融入教学和科研的各个方面,进而通过严谨的专业教育与学术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的影响,这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尺度。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涵育作用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考察,价值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习得的实践活动,文化始终贯穿和环绕在价值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和要素中,是价值教育得以展开的精神条件和重要载体。
首先,要以校园物质文化为依托,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显性表达。美国著名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曾把物质文化景观列为能表达一定“寓意”的非语言的文本,透过这种文本,人们不仅获得审美的需要,也在反复解读和体味中拓展了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理念。[20]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象征和潜在的教育资源,大多蕴含一定的价值指向,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价值涵育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发挥校园物质景观的潜隐教育功能,按照环境育人的要求和审美原则对校园物质文化进行精心设计和整体构建,使学校的建筑、室内的布置、校容校貌的建设能从不同侧面展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让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陈列展览、人文景观等,都能说核心价值之话、示核心价值之义、导核心价值之向,使置身于其中的广大学生受到寓意深远的启迪、激发和引导。
其次,要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引。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对于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思想具有直接和重要的作用。英国学者莫尼卡·泰勒指出,精神文化的意义体现在,“它跨越了一些表面现象,紧扣了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实质之所在,因而是一种更为深层、更为基础的东西”。[20]52具体而言,在精神文化维度,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引导学生形成崇德向善、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也可以经常组织各种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理论研讨等学术活动,向大学生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结合本校的历史传统和办学优势,积极开展讲校史、学校训、唱校歌等活动,用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史校训校歌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再次,要以校园制度文化为依托,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外化。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倡导性的要求,其本身缺乏一种权威力量的确认,因而要让广大学生普遍接受和自觉践行,客观上需要借助完善的制度形式加以保障。为此,在宏观层面,高校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发展目标、教师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公约中;微观层面,要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予以重点宣传,大力表彰,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坚决予以批评、抵制和惩罚。高校通过导向明确的制度文化建设,将为学生提供一种价值标准的指向,使其真正地在思想信仰上得到主流价值观引导。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2]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于俊如,董翔.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现实背景、基本内容与培育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 2010(4).
[5]冯平,汪行福,等.“复杂现代性”框架下的核心价值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 2013(7).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苏共中央直属社科院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教研组.党的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M].史民德,何得霖,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10]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
[11]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7).
[12]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6]Elias J.Moral Education:Secular and Religious[M].Robert E.Krieger publishing Co.Inc,1989.
[17][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8][加]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9][美]克伦道尔,埃考斯.当代经济论文集[C].波斯顿:利特尔·布朗公司,1972.
[20]周光礼,范方.物质景观、隐性课程、审美教育[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0(2).
[21][英]莫尼卡·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3(6).
[责任编辑李长成]
Three Basic Focuse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HE Xiao-chu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realizing the generation of spiritual beliefs based on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are the important task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 complete the task, we should firstly focus on the deep exploration of the form of value, and offer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Then we should construct solid practical patterns through creative methods. At las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ultilateral expansion of carrier format and provide a three-dimensional channe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ivation, to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effectiveness and coope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content;methods;carrier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6)01-0097-06
[作者简介]何小春(1976-),男,湖南新邵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14YJC710016);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运行机理及其路径选择”(2012WYXM_0043);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2015DYYB033);2014年度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改革及其实践研究”;2015年度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为导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10-15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16.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