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域中唯物史观的生存论意义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2016-03-19陆云丁波
陆 云 丁 波
多学科视域中唯物史观的生存论意义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陆 云 丁 波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改变人的生存异化的思想武器,作为一种哲学观,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唯物史观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之上的一般性概括,所以需要经济学的支撑;唯物史观内含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阐释已隐含了政治学的视野;资本作为标志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概念,它的非理性的扩张导致的生态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唯物史观潜在地包含生态学的维度;梳理当代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发展之举措,印证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批判地借鉴后现代及当代哲学、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挑战。
唯物史观;生存论;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可以简约为社会有机结构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运动,是对社会运动一般规律的描述。如果我们不着眼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来阐释唯物史观,我们视线中的唯物史观是“见物不见人”的中性的解释框架。同样,如果我们不聚焦于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的抱负及理论上、实践中的困惑,我们视线中的唯物史观就失去了价值维度。社会有机结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存条件,实践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存样态,人的生存离不开实践和社会有机结构两大支点,实践是确证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社会有机结构(生产力、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实践得以展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保障。唯物史观是马克思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后,得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洞见,它作为一种理解人的生存状态并旨在改变人的生存异化的哲学观,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唯物史观内含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基础上的,为此,它需要经济学的支撑;唯物史观中对于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探讨,内蕴着政治学的视角;资本作为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概念,它的无理性扩张导致的生态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此,唯物史观内蕴着生态学的维度。唯物史观对于指导当代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
一、多学科视域中唯物史观的生存论意义探讨
马克思哲学作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武器,蕴含着强烈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其思想深处一以贯之的关注点就是如何使工人摆脱生存的异化状态,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思想成熟的结晶,自然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论意义。我们试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唯物史观的生存论意义,以期还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多学科支撑的基础上,并具有多学科视野中内含的价值维度。
(一)哲学视域中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本就是哲学思想,用哲学的视域审视唯物史观,旨在明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哲学就是“人”学,探讨人之所以为人到自觉其为人。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世界的劳动过程中确立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实践(改造自然)过程中,人不仅获取自身的生存需要,还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实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但只有将人的活动置于特定的历史维度(社会制度)中,人的实践(感性活动)就不会按照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实践呈现在人们的面前,马克思视线中的实践(感性活动)就出现了异化,而破解异化,为“现实的个人”寻找解放的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的伟大使命。
首先,马克思确立了在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方式,这一世界观实现了哲学范式的重大变革,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从认识论角度讲,实践是人类把观念性东西变为现实性东西的唯一渠道,实践的形式有生产实践、阶级斗争、科学实验、道德实践等等,只有通过实践,人类才能验证观念性东西是否正确或具有可行性。在感性活动中,人类获得了直观的明证性,把观念性的东西外化为具体的、感性的、直观的物质形态或关系样态。正是对上述具体形态的直观,观念性的东西得到了明证;人类亦在感性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动性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实践延展了人类的感性空间和认知对象。对此,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写道:“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5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活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连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7页。
其次,从价值取向上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解决了马克思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惑,理论上的困惑——破解社会历史之谜的钥匙,难道真的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实践上的困惑表现在,1842—1843年间,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令马克思困惑的是国家为何不是如黑格尔所言代表全体人的利益呢?国家和法为何只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呢?以上困惑迫使马克思去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和政治,去探讨国家与法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明白寻找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到黑格尔所描绘的大厦之顶——国家中寻找,而应到其所轻蔑的市民社会中寻找。在破解市民社会的重要作用的过程中,马克思得出唯物史观的初级形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1页。
这一思想结晶拨开了马克思眼前的迷雾,是所有制决定国家和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发挥着怎样的神奇作用呢?马克思在对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论著的研读和批判中,逐渐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两大矛盾,这些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是唯物史观的现象学直观。
(二)经济学视域中的唯物史观
这里的经济学应限定在政治经济学范畴内,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页。马克思经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果是: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被黑格尔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官方驱逐而移居到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呈献给我们的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巨著《资本论》,而蕴含在《资本论》中的哲学思想就是成熟形态的唯物史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3页。
从以上马克思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说来,表现在两大方面:马克思经济学建构了初级形态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经济学是唯物史观的现象学直观。
首先,马克思经济学建构了初级形态的唯物史观。1845年,马克思在德意志形态中,给出了初级形态的唯物史观(见上文)。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概念(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在此时的表述中还只是“市民社会”,还没有使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概念,而且并没有将唯物史观的内容全部呈现出来,没有明确提出生产力决定市民社会(生产关系),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对于后一点,当时只是表达了市民社会决定社会意识形式,而社会意识形式只是上层建筑的意识部分,而对于政权及其支撑政权的物质附属物并没有表达出来。所以,1945年呈现出来的唯物史观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唯物史观,只是表达了市民社会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但在当时,对于马克思拨开思想的迷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57年7月—1858年6月,马克思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中内含的基本矛盾的揭示,马克思形成了完整形态的唯物史观。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给出了成熟形态的唯物史观(见上文),即给出了唯物史观的一般形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重要的是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给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动态的制约关系的轨迹及其引发革命的可能性: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革命的时代就会到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带来上层建筑的变更,得出旧的社会形态被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的社会必然性和必要条件。
其次,马克思经济学是唯物史观的现象学直观。具有普适意义的一般原理往往源于对特殊事物的探究,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含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又导致另一矛盾的产生(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两对矛盾的存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前行的道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运行规律的揭示,得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相互制约的逻辑运动链(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就是成熟形态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关于危机的探讨例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对矛盾,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10页。马克思列举了棉布生产过剩带来棉布厂工人的停业,因失业而导致他们成为更小程度的消费者,他们对棉布有需要,但是他们买不起,买不起是因为他们不能继续生产,因而得不到维持自身生存的工资。从这里,我们看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是相对的生产过剩,马克思继续分析到:“棉布再生产的这种停滞还影响一批别的生产者:纺纱者、棉花商人(或棉花种植业者)、机器制造业者(纱锭和织机等的生产者)、铁和煤的生产者等等。”*[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11页。马克思的分析潜在地说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分工的精细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要求全社会按比例分配资源,但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家的分散占有生产资料并盲目地夸大生产,必然造成社会化的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资本这一现代性的怪物,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44页。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婪追求,无限制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而在分配过程中,资本家获得了远远大于工人工资的剩余价值,这一状况导致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与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恶化的矛盾,这是工人阶级爆发革命的导火索。
(三)政治学视域中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呈现了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某种意义上亦是对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社会要素的内在制约关系的剖析。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具体化为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这种表述在马克思早期的文本中,表述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及其所属的意识形式。以资产阶级社会为例,即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决定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及其所属的法律亦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意识形式亦是反映和维护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但是,资产阶级的法律却公然宣称“自由”“平等”,这是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的初期,为扩大反对封建势力,争取革命力量而使用的一种号召手段而已。这种国家层面的形式上的“自由”“平等”,与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只是一种政治解放(政教分离),而非人类解放,只有国家代表社会全体人的利益,而非部分人的利益时,实现国家与市民社会完全意义上的统一,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的真正统一时,人类的解放才能切实地实现。马克思为人类解放设计了一条方案,即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全体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就是我们正在践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四)生态学视域中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对象,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具体化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的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资本的非理性的无限扩张,不仅导致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日益贫困的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枯竭(人与自然的矛盾)。资本的非理性的扩张导致的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来。关于资本对自然界、环境的影响,马克思阐述道:“如果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一方面创造出普遍的产业劳动,即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那么,另一方面也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因此,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9-390页。简言之,资本“使自然界的一切领域都服从于生产。”*[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5页。恩格斯对资本的贪婪造成的生态破坏警戒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马克思对生态危机的解决作过理论上的建构,认为共产主义通过对私有制的否定,可以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合一的发展。到了当代,生态危机愈加严重,这已经不仅仅是认识上的瓶颈,更为严重的是群体利益的对立。一部分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如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运到发展中国家,招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工从事具有危险性的职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由于发展经验和经济能力的限制,忽略了生态的保护问题……因此,限制资本的非理性扩张,注重生态建设,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二、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探讨
马克思的政治理想,从大的方向上来说,就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其所处的时代来说,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就是改变工人劳动的异化,途径是暴力革命;那么在阶级矛盾不是十分突出的今天,就是防止收入差距过大。资本主义国家正是为了避免阶级矛盾激化,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也限制了贫富差距过大的倾向,而资产阶级采取的措施正印证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命力所在。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亦印证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活力。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生产力的新发展。新的科技革命引发新的工业革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Rifkin)所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世界进入丹尼尔·贝尔的所谓“后工业社会”的时代,科学技术取代生产资料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资本主义社会,除少量国有资本、国营企业或公营资本、公营企业外,占绝大部分数量的其他形式的资本和企业,本质上都是私人资本和私人企业(被马克思称为个人资本和个人企业)。现代资本所有制的重大变化表现为:个人独资企业大量地被合并或兼并为股份企业,个人资本迅速向股份资本、社会资本转化。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
上层建筑的变化。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一、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二、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三、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四、意识形态中左翼和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张琳:《对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的深化与发展——访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
(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新探索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探索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典范。国家的治国方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首先,关于思想解放的大讨论,1978年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国策);再次,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后,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今天的发展水平,除了以上基本方略的改变外,重要的是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允许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现实。
(三)后现代及当代哲学、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挑战
后现代主义哲学以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及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为旨趣。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但自身却走向了相对主义及怀疑主义。因此,以哈贝马斯、罗蒂为代表的当代哲学家提出了交往理性、意见一致性的真理观等哲学理解范式的探索,为困惑中的理性拓展前行的视轨。学者将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提倡去经济中心化和阶级中心化,强调多元性与差异性,反对历史的客观性与必然性的乐观主义历史观,反对生产方式的基础地位。鲍德里亚认为,不再是“生产”而是“消费”控制了我们全部的生活,政治斗争的关注点从传统的“生产领域”转向更为微观的“消费领域”等在内的日常生活领域;解构阶级和取消阶级斗争,传统的产业工人作为阶级斗争的主体已走向崩溃,斗争的领域不局限于马克思的阶级问题,还存在着种族斗争、性别对抗、文化对抗、职业对抗等诸多领域的斗争。*卢春雷:《后马克思主义“非暴力革命”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8-59页。
(四)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梳理当代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诸多变化,我们仍看出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价值。现行的主要的两种社会制度对于生产关系的积极调整,均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唯物史观强调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由个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变,这是主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大发展的需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不是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这种调整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
马克思中学时代的理想“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到思想成熟期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升华,理想的实现需要唯物史观作为思想武器。我们从马克思理想的表述及实现的途径上可以看出,其蕴含的简单道理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差距不能过大,要保障底层百姓的安居乐业。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雇员参与公司的购买等措施实际上是在缓解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缓解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
我国加大对政府官员腐败的查处力度让中国人为之雀跃。官员的腐败实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剥削,它只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度,损坏社会主义的形象。因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人,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加大对腐败的惩处,其深度和广度让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梦的希望所在。
哲学自身的批判性、否定性、开放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要批判地借鉴后现代及当代哲学的基本观点,辩证地分析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2015ZZ048)。
陆云(1971-),女,哲学博士,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丁波(1990-),男,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