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探究

2016-03-19刘云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5期

刘云(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探究

刘云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摘要:唯物史观方法论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共同构成完整的唯物史观理论。长期以来,人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关系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研究唯物史观方法论。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唯物史观发展历程看,唯物史观方法论内容主要包括现实逻辑框架论、历史辩证分析论、历史动力推进论、历史主体创造论和历史标准评价论,形成了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加强唯物史观方法论探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和当代现实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方法论;现实逻辑;辩证分析;动力推进;主体创造;标准评价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唯物史观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研究;二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研究。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集中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方法论则集中反映了如何发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逻辑。长期以来,包括学界研究、原理教科书以及理论宣传等方面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和宣传较多,取得了辉煌成绩;而对唯物史观方法论方面的探索研究较少,存在一定短板;人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关系认识上存在一定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0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探索和研究。

一、在认识唯物史观方法论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唯物史观方法论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具有内在联系。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一般认为唯物史观方法论是由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所派生出来的方法论,这就导致一种错觉:先有基本原理,后有方法论。实际上,这种将基本原理与方法论的关系简单看成是时间维度上派生关系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厘清二者之间的正常关系,清晰认识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内涵、性质及其实质,是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

唯物史观方法论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相互区别的。唯物史观方法论是指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改造社会历史的理论,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集中体现;方法论侧重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做”的问题,基本原理侧重客观社会历史规律“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强调认识和改造社会历史的动态性过程,基本原理倾向社会历史的静态性描述;方法论蕴涵着丰富的人的主体能动性,基本原理则更多体现客观规律性。二者是唯物史观两个不同层次的方面。

唯物史观方法论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又是相互联结的。唯物史观方法论不是简单意义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派生物,而是逻辑上的内在衍生物;二者不是时间先后的问题,而是逻辑与历史一致的问题;不是基本原理单纯决定方法论的问题,而是方法论与基本原理辩证统一的问题。基本原理讲的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是历史现实的体现,而方法论讲的是如何运用客观规律,是逻辑方法,二者不可分割,是逻辑与现实的统一关系;基本原理作为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而方法论是发现客观规律内在逻辑方法的运用,基本原理在具体历史应用条件下向方法论转化,二者不可分离,是矛盾辩证统一的关系。

清晰认识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内涵、性质及其实质,也要从唯物史观的产生历史过程中去寻找。马克思早期通过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农民处境的研究,逐渐转向对现实物质利益和经济关系领域的关注,开启了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研究方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并指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进一步说明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异化劳动”本质,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根据对社会经济现实逻辑研究的成果创造性提出了具有“天才萌芽世界观”的实践的观点,初步形成了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全面建构起唯物史观理论,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必将是共产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武器,揭示了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本质和使命,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牢牢把握住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逻辑,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内在运用了科学的历史观方法。科学的历史观方法基于现实社会历史的基础之上,植根于人类社会现实实践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是通过掌握这一根本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现实、宣传思想、推动革命和改造社会,为未来的社会历史发展指明道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规划蓝图,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奋斗终身。

二、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厘清唯物史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回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体产生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唯物史观方法论离不开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挖掘,离不开对唯物史观本身产生过程的把握。鉴于此,可以从中总结出唯物史观方法论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一)现实逻辑框架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实现了思想由青年黑格尔派向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转变,他们始终将研究和实践的视野放在现实社会中,逐步发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深刻批判以往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在关注复杂的社会现实并深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观察社会历史运动的方法,即现实逻辑框架论。现实逻辑框架方法不是简单地观察社会现象,而是在纷繁杂多的现象中把握住本质,在众多的偶然性事件中把握住必然性,是一套具有科学的逻辑思路的方法论,是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是基于现实基础之上的理论化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诸多的著作中都运用了现实逻辑框架的方法,在构建唯物史观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写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称《形态》)中比较典型地运用了这一方法。我们就以《形态》为例,着重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具体运用这一方法并构建出科学的唯物史观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的第一章第一节中深刻批判了德意志一般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实质,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活动的人的存在。与德国纯粹思辨哲学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出发点是“从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可以描述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17,并且说明了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的真正关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17德国思辨哲学强调意识的决定性,将意识活动看成人的本质活动;而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逻辑的考察方法说明了意识产生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构成人们的历史。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人不是抽象虚幻的人,而是真正处于历史现实发展过程并且能够经验观察到的人,只有这样,历史才不会变成抽象的和僵化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以“现实的人及其现实活动”为逻辑出发点,发现了真正的历史考察路径,并以此为框架,提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也是唯物史观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内容之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客观发展规律是现实逻辑框架方法运用的集中体现。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2]17现实生活是打破思辨牢笼的最锋利武器,指引着真正历史科学的建构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遵循这一现实逻辑框架方法,展开对人类社会历史具体的科学的考察。从“现实的人的历史活动”出发,马克思、恩格斯详细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四个基本事实:物质资料生产、新的需要的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意识的生产。四个历史基本事实随着分工即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离引发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形态之间发生矛盾,分工的不平等导致了分配的不平等,从而产生了与分工具有相同表达方式的私有制,而要扬弃分工和私有制的异化状态,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从而实现世界历史性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现实逻辑框架分析下,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四个要素,从四个要素再到发现生产力、交往形式和意识的矛盾运动,从分工和私有制产生到异化的形成和消灭,发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清晰展现了历史现实逻辑的线索和社会历史一般发展规律,为人类解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观察社会历史的现实逻辑框架思路。

(二)历史辩证分析论

在《形态》中,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到共产主义的人类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关注人的发展问题,十分重视现实的人的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纵观唯物史观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既强调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3]102,也指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4]323。这两方面看似是针锋相对的,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看似是前后矛盾的,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构成了唯物史观的第二种方法——历史辩证分析论。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在观察历史、研究现实的过程中,要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的统一。

历史在德国思辨哲学的学者们看来只需要自我意识的精神世界就足够了,他们完全摒弃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在描述历史的原因时总是运用宗教和政治的动因想象为历史的动力,对人与自然的实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视而不见。针对这种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由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内在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尽管强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但不并意味着社会历史发展会脱离人类活动,相反,社会历史正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实现而不断发展的。但客观规律又为什么起决定性作用呢?秘密恰恰隐藏在人类活动之中。表面上看,社会历史由人们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复杂多变的主体活动构成,人们的主观意志起着重要作用,充满了偶然性、多样性、多变性,但在人们这些现象活动的背后,支配着主观意志的往往是活动背后物质的、现实的、必然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发展是人们众多的单个意志的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冲突的结果,众多的单个人的力构成诸多力的平行四边形,最终形成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力,即历史结果。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更加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虽然是人们意志力量的参与过程,但由于在历史过程中物质客观条件的作用和作为合力的客观历史结果,社会历史因此也就会像自然历史发展过程一样具有内在客观规律,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3]102。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60,而作为人们现实活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的集合体,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交织相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因此,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也就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全部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4]323。这就表明社会历史内在逻辑地蕴涵着丰富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人们活动的能动目的性、主动适应性、选择需要性和改变创造性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并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在考察社会历史过程中始终遵循对历史的辩证分析方法,始终坚持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的辩证统一,从而才能够真正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秘密,展示出人类社会固有的规律性和多样性。

(三)历史动力推进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现实逻辑思考的框架下,于客观现实历史的发展实际中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指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说明了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3]102与“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4]323的辩证统一,展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历史总是前进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关于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进一步剖析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同样也是涉及到唯物史观方法论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于现实历史基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关系的维度揭示出社会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和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形成了观察社会历史的动力推进方法论的科学视角。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关于分工的论述谈到了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问题,正是由于分工使具体劳动和精神生产彻底分离成为现实,导致这种矛盾关系发生成为必然,分工的不平等导致作为私有制的活动的结果和劳动异化程度的加深,而再次消灭分工的过程也就是扬弃异化劳动的过程,也是这种矛盾关系消失的过程,更是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通过精神批判推动历史发展,而是通过现实的革命推进历史进步。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的分工、生产与交往相互作用的历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得出结论:“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60。这种矛盾运动以革命的阶级斗争形式展现出来,以意识形态冲突等附带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改进交往形式、不断变革社会制度、不断革新社会思想,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扩大生产力的范围,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更加系统全面而精炼地概括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这一规律所蕴含的同样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如何看待历史进程、如何促进历史进步的方法。马克思在阐述了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之后,指明了物质生活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说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32-33马克思通过考察社会历史,阐释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发现了历史进步的真正原因,并具体运用到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实践当中,形成了科学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本质和唤醒世界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方法论,为人类的解放和新世界的到来吹响了思想的号角。

(四)历史主体创造论

社会历史的发展终究是关于人的活动的发展,如果离开人及其活动,历史将是单一的、空洞的、没有活力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就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23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展开了能够维持生存基本条件的物质生产活动,从而奠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这就充分说明了人类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这一基础上通过考察历史现实和关注历史主体因素,发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观点不仅仅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更是把握历史本质、洞悉历史走向、进行历史变革的重要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鲜明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1]287“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7由于物质生产活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物质生产活动不仅仅是关于物的活动,更是关于人的活动,它不是个别人的活动,是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劳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者,因而也就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作为历史的主体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恩格斯认为,如果要探讨在历史发展占支配性地位的规律,那么作为大多数人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个别人物甚至杰出人物的力量,“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6]255-256列宁则从社会革命的角度深刻指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和英勇事迹:“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7]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唯物史观群众观点运用到具体实践,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从实践中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历史推动作用,自觉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结合,始终坚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将人民群众观点深入结合社会现实实践,成为考察社会历史、探明社会规律、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进步的方法论武器,从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由、平等和幸福。

(五)历史标准评价论

对社会历史单纯的描述和对社会历史规律单向度的探究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通过对历史客观规律的把握并使客观规律转化为一种能够科学评价社会发展的标准。这种标准不仅在以往历史中起着重大作用,更能够在当代社会中成为引领发展进步的核心要素。因此,如何具体确定关于社会历史的评价标准,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伟大探索中去,寻找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标准。

在现实逻辑框架论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引申出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历史辩证分析论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社会历史是客观规律与人的活动的统一;在历史动力推进论中,马克思指明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历史主体创造论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理论和实践当中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巨大作用。依照这种逻辑思路,关于历史评价标准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标准:一是生产力标准;二是群众利益标准。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劳动的对象化集中体现为生产力,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运用这两大标准去衡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社会制度的变革、意识形态的演变就可以发现,凡是符合两大标准的事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获得了长足发展,不符合两大标准的事物都被群众所摒弃,遭到历史的淘汰。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完全贯穿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评价标准,为打破思想束缚、开拓发展思路、指明改革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锐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同样也是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8]。

在当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两大标准,更要把这套标准运用到社会改革发展实践当中。这套标准的运用,有利于我们抓住时代发展脉搏;有利于更好推进社会各个领域深化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长远稳定繁荣发展;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

综上所述,现实逻辑框架论、历史辩证分析论、历史动力推进论、历史主体创造论和历史标准评价论五大板块内容有机构成了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整体。现实逻辑框架论属于总论,其他四个板块内容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历史辩证分析论从历史客观规律和历史创造主体两个方面辩证统一的逻辑思路展现出来;历史动力推进论着重从历史辩证分析论中的历史客观规律方面具体分析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历史主体创造论则从历史辩证分析论中的历史创造主体方面具体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历史标准评价论则从作为客观因素的生产力和人民群众两个维度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具体评价标准,完成了客观分析和主观评价的统一。总而言之,五大板块内容大致以“总——分——总”的逻辑架构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了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三、重视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谈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1理论本身不能代替实践,但是革命的理论可以被人们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之中,发挥出实践的力量。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使命也是如此,它是集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于一身的方法论,它植根于深厚的人民群众革命实践历程之中,它从未过时,仍对当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现实意义。

加强唯物史观方法论探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论既蕴含着方法的实践,又是方法的理论升华。关于唯物史观理论,当前我们的研究现状是对基本原理研究的较多,对方法论研究的研究较少;强调用基本原理结合当代实际的研究较多,用方法论真正指导实践、深入实践的研究较少;对实际问题的理论层面思考较多,对现实问题的实践层面解决较少。重视方法论研究,有利于转变目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风气;有利于使基本原理研究与方法论研究协调全面发展;有利于引导人们破除思维束缚,创新实践思路;有利于人们形成问题导向意识,更加注重解决实际发展中的问题;有利于回归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本质特点,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基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唯物史观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发展唯物史观历程看,唯物史观方法论最大的使命实际上就是关注现实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9],需要立足现实问题、辩证分析矛盾、抓住发展动力、依靠人民群众、明确改革目标,下足功夫转方式、调结构、建法治、推治理,下大气力促改革、构保障、谋发展、为人民。必须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0]这一现实实际,时刻保持清醒意识,面对成绩不能妄自尊大,面对困难更不能妄自菲薄,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尊重客观发展规律,根据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盲目任性、不能肆意蛮干,不折腾,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一历史动力规律,深刻理解改革必要性与紧迫性,明确改革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人民历史首创地位,坚持人民为改革主体,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增福祉,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团结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两大标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必以此两大标准为行动指南,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目的,实现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人民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9]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

[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

[责任编辑:于洋]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83(2016)05-0005-06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刘云(1991-),男,河北馆陶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