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分析及经济结构转型评价※
——以湖北省为例

2016-03-19李红艳王林琳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十二五湖北省转型

○李红艳 汪 涛 王林琳

“十二五”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分析及经济结构转型评价※
——以湖北省为例

○李红艳 汪 涛 王林琳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湖北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依据经济结构有关理论,在解读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指标执行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与中部五省对比分析,综合评价湖北省经济结构转型状况,剖析湖北省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十三五”时期湖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分析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抢抓国家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崛起、“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等战略机遇,按照“五个湖北”建设战略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的竞进态势,基本完成“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文中所有资料来源:湖北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五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经济继续保持“十一五”以来的增长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预期增幅要求,经济实力实现了大超越。

从经济总量上看,地区生产总值跨上 2万亿,2015年达到29550亿元,逼近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高于规划要求的10%目标,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实现5年前进3位的重大突破。人均GDP达8000美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区行列。

从地方财力上看,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先后迈过2千亿、3千亿两个大台阶,2015年达到3005亿元,年均增速24.3%,比规划增幅要求(14.6%)高出了近10个百分点,由全国第20位上升到第9位。

从产业结构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年的13.4:48.7:37.9调整为11.2:45.7:43.1,总的来看,第一、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提升了5.2个点,但占比水平离规划目标值尚有差距。

从城镇化进程来看,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6.85%,比预期目标高出近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重点是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为统领,加快实施“两圈两带”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圈域一体化,着力形成协调发展多点支撑新格局。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60%,大冶、宜都跻身“全国百强”。

从增长动力上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增长。第一,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战略机遇和政策机遇,一批重大事项和工程纳入国家项目建设,五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843亿元。突出抓好对经济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竣工;宜万铁路、汉宜铁路、石武高铁以及武汉至咸宁、黄冈、黄石城际铁路建成运营;神农架机场通航,武当山机场试航,天河机场三期主体工程即将完成;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汉十、蒙华铁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80万吨乙烯、联想武汉基地、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投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4万亿元,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多,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250亿元,年均增长21.9%,大大高于15%的规划要求。第二,努力提升消费的拉动作用。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978亿元,居全国第6位,超过规划预期值3.73%。第三,进出口年均总量实现翻番,2015年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走出去”企业数量增多,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由87家增加到241家。

(二)主要科教指标完成情况

从教育上看,统筹推进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96.2%,超过了规划规定95%的目标。

从科技发展上看,高新技术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1%,高于规划要求的1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015年实际值4.3件,明显高于1.5件的规划要求,但反映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未达到规划目标值。

(三)主要资源环境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从节能减排上看,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荆门、潜江、枝江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黄石、潜江、大冶、钟祥、松滋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加快推进,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基地加快建设,提前一年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五小”企业关停任务,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22%左右,高于规划目标(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0%,高于规划要求(17%),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

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看,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启动实施主体功能区、生态省建设等重大规划,森林覆盖率达到41.2%,完成预期目标,十堰、宜昌、黄石、荆州先后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咸宁成功申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神农架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4年森林蓄积量已达3.65亿立方米,明显高于3.3亿立方米规划要求。

(四)主要民生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增加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民生及社会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民生福祉得到大提升。

从就业上看,新增城镇就业五年累计超过400万人,大大高于规划要求的300万人目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119.43万人,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2.64%,明显低于规划设定的5%以内的要求。

从社会保障上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其中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15.66万人,超额完成规划要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4954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率先实现全省同步建立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机制。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93万套、农村危房改造56.2万户,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28万户。

从居民收入上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3.2%,达到27051元和11844元,超额完成了10%的预期目标,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十二五”湖北省经济结构转型亮点及短板分析

(一)经济结构转型亮点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加快向更优形态演进,但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形成反差的是,尽管经济结构转型走在中部五省前列,经济结构转型具有不少亮点。

一是千亿元以上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向万亿元迈进;武汉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宜昌、襄阳双双超过3300亿元,过千亿元的市由3个增加到10个。二是工业总产值先后突破3万亿、4万亿,五年累计完成工业项目及技改投资超过4.5万亿元,增速居全国第6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0家左右。三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居中部第1位。四是武汉入列全国综合创新改革试验区,武汉、襄阳、宜昌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出台“科技十条”“黄金十条”“创业十条”“新九条”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3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3件,比“十一五”末增长近4倍。

(二)经济结构转型短板

但放眼全国,湖北经济转型进展仍不够理想,突出表现为三个短板。

一是服务业增长还不够快。“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年均增长为10.8%,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为1.27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但其占GDP比重只有43.1%,大大低于全国50.5%的平均水平。二是对外开放力度还不够大。2015年实现外贸总额2838.8亿元,外贸依存度只有9.6%,大大低于全国36.3%的平均水平。三是科技研发投入还不到位。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只有56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9%,低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与科教大省地位不相匹配。

通过对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主要经济、科教、民生及资源规划指标超额完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经济转型主要指标完成不够理想。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有亮点,经济转型有空间。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尤其要把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作为突破口,以加大招商引资、科技投入、出口为主要抓手,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化,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支撑。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 田莺歌)

※项目编号:湖北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指标执行解读及经济发展转型评价》(编号:13g573)。

猜你喜欢

十二五湖北省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