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孔子的实践哲学

2016-03-19房振州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普遍性子路论语

房振州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论语》中孔子的实践哲学

房振州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对于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孔子,很多人尤其是研究形而上学的学者并不承认孔子作为一个哲学家的身份,也否认孔子的思想是一种有体系的哲学。对于这一看法,从哲学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是有些道理的。然而如果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此论或许有些偏颇。因为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一种面向现实世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学说,这一学说特点是与实践哲学而非与形而上学相契合的。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主要言行的 《论语》中显示出,孔子事实上建立了以 “仁”、 “礼”等范畴为普遍概念的实践哲学体系,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当然是一种哲学,而孔子本人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家。

孔子; 《论语》; 实践哲学; “仁”

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创办私学,坚持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现象;创立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脉;整理典籍,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居功至伟。他与他开创的儒家学派,两千多年来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如此,一些学者却并不承认孔子作为哲学家的身份,也否认孔子的思想可以称得上是哲学,甚至否认中国有哲学。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做出如此论断的哲学家、学者们已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站在了哲学形而上学的立场上来看待孔子学说和中国哲学,这种评价是不恰当、不准确的。当然,如果按照哲学形上学来评价孔子的思想以及中国哲学,那孔子的思想和中国哲学恐怕的确是不符合,然而如果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孔子的思想、中国哲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有自己特色的哲学。本文将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孔子的思想如何是一种哲学。

一、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

实践哲学是一个开创时间长、研究广泛、内涵又极为丰富的哲学概念,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虽然实践概念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就已经出现,但那时的 “实践”仅仅是一个没有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常识性概念。只有到了亚里士多德才把 “实践”拿来反思人的行为及生存方式,进而也形成了较有系统的实践哲学理论。作为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一一一实践,哲学史上很多重要的哲学家都使用过它,因而这使得实践哲学具有丰富而又复杂的涵义。本文所述的实践哲学是与理论哲学或者说与哲学形而上学相对立的,是关于人的行为及其根据的哲学理论。这种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有两种涵义, “其一,是具有实践性质的哲学,比如政治学、伦理学等。其二,是关于实践的哲学,这种哲学是把实践本身当作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对于这两者的关系,通常来说 “关于实践的哲学”是 “具有实践性质的哲学”理论上的根据;而 “具有实践性质的哲学”是 “关于实践的哲学”的体现。”[1]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哲学包括孔子的实践哲学都是属于 “关于实践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实践哲学是一个极具有包容性的哲学概念。对于实践哲学的内涵,笔者认为把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对比来看更有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实践哲学的内涵和作用。

首先,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两者的对象、目的不同。理论哲学或哲学形而上学是以 “存在”为研究对象,来探求世界的本原、 “存在”的本质,由此理论哲学或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有:世界存在的终极原因,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和空间的本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所以理论哲学或形而上学是以获得对世界、 “存在”的认识为目的的。而实践哲学则是以人的生活世界为研究对象,因此实践哲学的主要问题有:幸福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政治的目的以及什么样的政府是好政府等等。因而实践哲学也是以“行”为目的的哲学。

其次,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两者的研究方式不同。理论哲学或形而上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普遍化”的研究方法。其使用形式逻辑等方法将“存在”逐步概念化,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形而上学家们相信通过这些普遍化了的概念人们就可以认识和把握世界和 “存在”。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 “精神论”都是通过这些普遍化的概念来试图认识世界的。而实践哲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 “特殊化”的研究方法。实践哲学的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而人的生活世界内容总是不同的,总是一种具体的事务和特殊的情景,因而这就需要个体的生活经验来对所面对的具体事物和特殊情境做出 “直观”的判断。所以实践哲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 “特殊化”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将对象 “特殊化”,然后也将个体的判断 “特殊化”,要求个体可以在面临特殊的环境下做出特殊的判断。亚里士多德就说: “实践就是处理特殊的事物。”[2]

最后,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两者的知识类型不同。理论哲学的知识是普遍的,理论哲学依靠将“存在”概念化而得到的认识是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化”的知识可以用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表述出来,因而这种知识也是可以被学习的。在理论哲学中,其 “普遍性”是用来规范和说明 “特殊性”的,普遍是特殊的本质,而特殊则是普遍的表现。而实践哲学的知识则是特殊的,是每个个体在面对具体的生活世界时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种知识不具有普遍性,因而也不可以被学习,它只能从个体对生活经验的反思中得到。另外,实践知识也是有普遍性的,只是这种普遍性并不像理论哲学中的普遍性那样可以规限和说明特殊性,实践知识的普遍性是用来指导特殊性的。同时,在实践哲学中, “特殊性”也在不断地充实和丰富“普遍性”。比如,亚里士多德的 “善”和孔子的“仁”作为一种普遍价值,都是用来指导特殊的生活实践的,同时每一次的实践又会充实 “善”“仁”的内涵。

由于对实践哲学的研究十分丰富,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对于实践哲学内涵的理解,而且相互之间也有冲突之处。因此想要确切地描述出实践哲学的内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这里只是叙述实践哲学最基本的、可以为每个实践哲学研究者都接受的内涵。

二、《论语》中的实践哲学指向

实践哲学作为与理论哲学或者哲学形而上学相对的哲学,不仅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也广泛地存在于中国的哲学之中。在 《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就表现出很明显的实践哲学意味。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孔子并没有写作论著。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把当时孔子的处世接物,孔子与学生们、学生之间的谈话记录下来的成果,大约至战国时期,曾子的学生作了最后整理将其编纂成书。 《论语》虽非孔子所作,但是基本可以反映出孔子的主要学说思想。因而本文将以《论语》的内容为主要材料来论述孔子的思想是一种实践哲学思想。 “知人论世”是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时所应该遵循的原则,而对于孔子,我们只有在搞清楚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之后,才可以认识到孔子思想的目的与价值。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考察孔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时为春秋后期。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自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周王也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各个诸侯国的分离独立趋势逐渐增强,统治者为了个人欲望,不惜牺牲百姓而发动以掠夺土地为目的的兼并战争。除了各诸侯国战争之外,当时列国的内部统治也是令人堪忧,统治者肆意放纵个人欲望,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同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阶级,以及新的阶级矛盾和利益诉求。这种情况造成了道德秩序和文化传统的的破坏,西周时期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候出”,正是这种局面的表现。因此孔子直面社会政治问题,提出 “仁”和 “礼”这两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以此希望给天下安定、道德和文化秩序的重建提供一个思想基础。比如,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子路曰: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 ‘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都反映出孔子哲学的价值指向一一一实践。孔子的哲学思想所要处理的问题一一一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参与国家治理等等一一一都来源于生活世界,其对问题的回答也必然是应用于生活世界,即实践中去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孔子的哲学是 “关于实践的哲学”。

三、“仁”和 “礼”的实践哲学意义

“仁”是孔子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也是孔子哲学所要讨论的的主要内容,孔子的哲学思想也正是以 “仁”为基础的。在 《论语》中,“仁”一共出现了110次,足可以说明孔子对 “仁”的重视程度。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如果孔子哲学思想是一种实践哲学,那么在孔子实践哲学的所有范畴中, “仁”就是其中最高的、最核心的、最具有“普遍性”的范畴。这个范畴与其他范畴相比居于最高地位,其它的任何范畴都要服从于这个范畴。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 “仁”也是最高的、最普遍的指导原则, “仁”作为目的内在于一切实践活动之中。在 《论语·里仁》中,孔子和曾子的对话已经十分明显的说出了这一点,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告诉曾子说他的学说可以 “一以贯之”,曾子说就是 “忠恕”。 “忠”是尽己,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恕”是推己,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因此 “忠恕”就是行 “仁”的方法,“忠恕”之道也就是行 “仁”之道。由此可见,孔子的 “一以贯之”说的就是 “仁”。作为实践哲学家,孔子对待 “仁”的态度也是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态度一一一并不给 “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希望在具体的实践中理解 “仁”的内涵并且丰富“仁”的内涵。在 《论语》中出现许多次学生问仁,而孔子的每次回答都不尽相同。比如,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 “仁者其言也讱。”曰: “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 “为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这种看似不明确内涵的方式恰恰是孔子的高明之处,作为一种实践的哲学,孔子的这种方式正是为了让弟子们认识到实践的特殊性,进而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下做出特殊的判断, “仁”是不能被简简单单地告知的,而只能是自己在“仁”的实践中不断地体悟 “仁”的涵义,丰富“仁”的涵义。

除了 “仁”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普遍性范畴, 如 “礼” “义” “忠” “孝” “信” “直” 等等。 “礼”在孔子的哲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范畴。周代在继承了夏礼、商礼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可以规范整个社会政治、宗教、公共生活方式的普遍秩序,称为周礼。对于这一点孔子是十分崇敬的,因而他说: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阳货》)然而他本人所处的时代却是一个政治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他把礼制的恢复和重建当作自己以及儒门子弟最重要的任务,为此他提出了 “礼”的概念。

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哲学范畴都是孔子为了规范实践活动而设立的。 “仁”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可以指导一切实践活动、内在于一切实践活动之中,也是一切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而“礼”是行 “仁”的体现,在外在的意义上也可以说 “礼”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为符合 “仁”的行为也一定符合 “礼”。 而对于 “忠” “孝” “信”“直”等等则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也是普遍的原则,但是其本身并非最终的价值评定标准,这些原则要服从于 “仁”,最终的价值评定标准只能是 “仁”。在 《论语》中有许多行为看似违背了 “忠” “孝” “信” “直” 等原则,但是却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因为其虽然看似违背了某个指导原则,但是最终是符合 “仁”的。

下面就两个示例来分析说明孔子的这种实践智慧。其一,亲亲相为隐。 《论语·子路》篇记载: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这里,孔子所理解的“直”就和叶公理解的 “直”不同。在叶公看来,“直”是一个绝对标准。而在孔子看来, “直”的背后还有更高的评价标准,那就是爱。在这个 “子证父攘羊”的事件中,叶公仅仅看到子证父所表现出的诚实一面,而孔子却认为儿子出于对父亲的爱而替父亲隐瞒已经超出了 “直”的原则所能指导的范围之外了,当然是可取的。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一个拥有实践智慧的人一定拥有一双洞若观火的眼睛,他可以 “看”得准确,明白事情的关键所在。很显然孔子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实践智慧的人,然而他的弟子子路的实践智慧明显就缺乏一些。在子路之死的整个事件中有很多 “仁” “礼”“忠” “信” “直” 等原则冲突的地方, 我们在这种冲突的选择中可以更好感受到实践智慧的价值。

其二,子路之死。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子路之死记载于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原文如下: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 “亡人太子之子辄在。”於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 “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 “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 “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 “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首先,我们要理清这一事件中的各方关系,出公是庄公儿子,孔悝首先是出公的臣子,而子路又是孔悝的家臣同时也是出公的臣子。事件由庄公夺儿子出公的君位引起,这是国事也是家事,庄公是父也是旧太子,君位本该由其继承,因此庄公继位也算是 “大政奉还”,因此子路见到庄公时称呼为“君”,无论 “君”在这里是作国君理解还是作一种客气礼貌的称呼都表明子路对庄公是尊敬的,子路所反对的只是孔悝的犯上作乱、违反礼制。子路作为孔悝的家臣本应该对其忠诚,然而现在却要杀掉他,这可以说是为了国家的大礼而放弃自己的小礼。同时孔悝和子路的主臣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对整个礼制认同的条件下,如果孔悝违背了卫国礼制,那么子路也自然不必履行家臣的义务。正如梁惠王问孟子: “商汤流放了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做臣子的杀死他们的君王,这符合仁义?”孟子以“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来回答,所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子路对这两件事的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当子路在激战时还为了保持所谓的 “冠礼”而去系好被敌人砍断的盔缨时,就显得太过迂腐,这是对 “礼”过分的追求。孔子往常还教育 “仁者爱人”,那也岂不是不应该跟敌人作战啦?其实孔子也并不赞成这种过分的追求形式上的 “礼”。在 《论语·八佾》里,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可以看出与外在的形式相比,孔子更看重内心是否真诚。由此可见,子路之死有其勇敢、忠诚之处,也有拘泥、迂腐的地方,这正反映出子路在实践智慧上是有些缺乏的,而正是实践智慧的缺乏,导致了他的直接死亡。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作为一种实践哲学而存在的,孔子的这种实践哲学虽然不同于形而上学,但是其价值与形而上学相比一样重要甚至是更重要。如果说西方哲学的主线是理论哲学或形而上学的话,那么中国哲学的主流就是实践哲学,中国的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从一开始就面向自己的生活世界,他们的思想就是为了解决时代问题,这是一种现实性倾向。这种现实性倾向在近现代越来越多的得到认可,以至于实用主义问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真理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真理?如果让孔子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答案一定是:真理是为了生活。

[1]丁立群.实践哲学:传统与超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7.

[责任编辑:李成林]

B21

A

1671-6183(2016)12-0056-05

2016-11-01

房振州 (1992-),男,河南濮阳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实践哲学、历史哲学。

猜你喜欢

普遍性子路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诚信
自身要端正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