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内在逻辑及当代价值
2016-03-19王芳
王芳
(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内在逻辑及当代价值
王芳
(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十一条,内容言简意赅,结构严密。人性论、实践观、哲学观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要表达的三个主要领域。正确的实践观是建构科学人性论的基础,科学人性论是确立正确的实践观的前提,在实践观和人性论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建构了崭新的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新哲学观。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应以科学的人性论、实践观、哲学观为指导,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纲》;实践观;人性论;哲学观
被誉为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是马克思系统构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始和标志。《提纲》一书共十一条,内容言简意赅,结构严密。人性论、实践观、哲学观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要表达的三个主要领域。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的“破”,确立了在人性论和哲学观这两个领域共同促成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实践观为核心的新世界观。正确的实践观是建构科学人性论的基础,科学人性论是树立正确的实践观的前提,在实践观和人性论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建构了崭新的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观。概括起来,《提纲》中第一、二、三、八条论述的是以实践为核心的新世界观的部分;第四、六、七条是人性论部分;第五、九、十、十一条是哲学观部分。下面我们就对这些内容逐一进行分析。
一、唯物论世界观的确立和论证
(一)世界的本质是实践
《提纲》中,马克思是通过批判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勾画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崭新哲学图景。作为全篇总论的第一条,马克思是从主客体关系上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世界到底是什么?这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人类思想史上的许多思想家甚至找不到正确切入这一问题的角度。“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18世纪以前以及16世纪以后的哲学家都无法驾驭世界观的问题。以伽利略——笛卡尔——培根——牛顿为线索的与近代科学认识论相倚的思想家们把世界理解为一个与人这一历史主体的精神、价值等等无关的纯客观的实体,在世界观上向了形而上学的维度。18世纪以后,从卢梭——康德——赫尔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思想线索中,立足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坐标,无力挖掘出人在世界中的真实归属,大多数从人的精神这一单面维度去审视世界的本质。“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2]马克思指出,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主客体的关系问题。简言之,以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家在主客体关系上偏执一端,或归结为主体,或归结为客体。唯心主义的实践是精神的,旧唯物主义忽视实践,即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贬低实践,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的卑污的商业活动。
马克思的世界观也经历过思想的磨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缺陷在他身上也曾体现过。受“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的影响,1843年以前,马克思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以“思想客体”为主体的世界。1843年至1845年间,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影响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的关于世界的科学还不是真正的科学,根本原因是马克思此时对人与外界客体的关系的理解还不具备一个正确的立足点。
而《提纲》中马克思的思想转折是巨大的,他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找到了解开困扰思想的疙瘩的钥匙。世界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不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而是通过实践把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相统一的过程。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正是在这理论的维度上,实践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二)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科学论证
《提纲》第一条在确立实践的新世界观后,并未到此停止,而是紧跟在第二条中谈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的方法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问题。这两个互相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问题,在中外哲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把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看作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没有看到这其实是实践问题。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明晰的思想或公理及真理,根本否认思维内容与反映对象的一致性。费尔巴哈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承认人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规律性,但对于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认识外部世界,如何检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其回答也是错误的。他认为大家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只有别人跟我一致的地方,才是真理;一致是真理的第一象征”。费尔巴哈在真理及检验的标准问题上,也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3]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在纯主观范围内或纯客观范围内,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都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所谓“现实性和力量”,是指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转换为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把理论变成现实;“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的一个哲学术语,仍然是说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不可知论者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此岸世界”,人们无能力认识事物的本质即“自在之物”,那是人的认识无法达到“彼岸世界”。马克思借用“此岸性”的意思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能通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规律的认识。现实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都属于能达到的“此岸世界”。马克思进而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4]经验哲学是欧洲中世纪教会学院中的基督教哲学,它用烦琐的形式主义的抽象思维方法去论证基督教教义,后来人们就把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习气叫经院哲学或烦琐哲学。马克思认为,离开社会实践去争论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争论不清的,是学究式的做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理解第二条时要避免从单纯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马克思的认识论和历史观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一点本身就是马克思实践观点所强调的一个方面。这段话中的“真理性”这个概念并不仅仅是指一般认识论上的真理与谬误的区分,主要是认识论与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对一种思维或理论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被证明是有力量的,用马克思《提纲》中术语就是“此岸性”,它就是在实践的维度上具有真理性。也即说从认识论与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将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理论内涵及其思想史意义。在康德那里,认识论与历史观是脱节的;在黑格尔那里,尽管认识论与历史观是统一的,但是黑格尔理解的认识论、历史观的主体是唯心主义的精神。只有马克思才真正开创了真理认识问题上的新领域。这也是马克思实践的观点在思想史上的 “拓荒”性作用之所在。
(三)实践是解决人与环境矛盾的最现实的中介
马克思把实践观内涵更深入地推进到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上。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形而上学的思维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只会在人与外部环境之间寻找单方面的决定关系。比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19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以及德国的费尔巴哈,都是“环境决定论者”。他们认为,社会环境特别是法律和教育,决定人的精神面貌。这种环境决定论较之英雄史观和宿命论,无疑是具有意义的,但是却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即完善的法律和良好的教育的实现,取决于好的立法者和教育者,而好的立法者和教育者只有在好的法律和教育环境中才能成长起来。为了走出这一怪圈,爱尔维修等人只要求助于天才人物,认为只有天才人物的理性才最终层次上决定了环境和教育。这样,他们最终陷入了唯心史观的窠臼而不能自拔。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6]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是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得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主体的能力和本质力量得到提高和确证;另一方面,人也创造环境,通过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赋予对象以主体的性质。人们在实践中完成了环境的改变和和人的改造这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统一。因此,实践的过程具有革命的性质,历史的维度在它的不断创造新的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新的方式上得以展开。
(四)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八条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这包含三个意思:第一,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第二,劳动既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所以离开最基本的实践即生产劳动,就无从认识和把握整个社会及其历史。社会实践是社会存在的动态表现,而社会存在则是社会实践的静态凝结。社会实践同社会存在一样,决定着社会意识。“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黑格尔理论的神秘之处在于把精神的观念作为解释一切的观念,最终走向神秘主义。而费尔巴哈的理论也是神秘的,作为根源的神秘东西是“类”。所谓“精神”无非是人们在物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而“类”则不过是人的普遍力量(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一种纯粹空洞抽象的思辨表达而已。只有在马克思这里,无论是“类”还是“精神”,只要把它放入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就一点也不神秘。但是,我们更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谓的理论的神秘之处同时还包含这一层意思,即特定的社会实践会产生对特定理论的要求,或者,任何一种已经产生的理论都可以在现实的实践中找到其存在的根据。
二、基于实践观基础上的科学人性论的正确阐明
(一)基于批判宗教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在《提纲》中的第四条中,马克思通过一方面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性论的根本缺陷,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以实践为基础的人性论作了正面的阐明。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是以哲学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在他看来,人的根本特性是他的直观存在。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领悟到人的本质时,“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8]对于宗教,费尔巴哈超越了以往的思想家,他不再把宗教理解为无知和愚昧的产物,而是看到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的人性论是“爱的宗教”。但是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指出了宗教异化的世俗基础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这个“主要事情”就是指从实践关系的角度对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作出科学的分析。要消灭宗教的创造条件,“对于这个世界基础本身首先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实践本身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异化的世俗世界必然要‘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9]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从这里看出,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直接通向共产主义的结论的。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科学界定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第六条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思想。费尔巴哈不懂得从社会现实中理解人的本质,必然产生如下错误。第一,孤立地抽象地看到人的本质,暴露了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矛盾。“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10]费尔巴哈撇开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来理解人,认为人皆有友谊、爱之类的感情。同时他也又把宗教看作是一种基于情欲之爱的相互需要的关系,把诸如宗教意识这一唯心主义的因素看成了历史主体,于是宗教与人的感情就成了一个东西。这是假定人们都是彼此孤立的、单个的、超历史“人类个体”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性”。当费尔巴哈坚持唯物主义时,他就把人看作是一种直观的感性存在,一种从自身的出发的自在存在时,这样的人显然是在社会历史之外的。第二,从自然属性去理解人的本质,暴露了人道主义的思维原则与感性直观的认识原则之间的矛盾。费尔巴哈认为人区别与动物不仅在于人才有意识,还在于人有“类”的意识,这种“类”的本质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理性、意志、心,纯粹是从自然的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当费尔巴哈坚持唯物主义时,承认私有制下人是以物质利益为轴心的“类”中,在“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中才可能真正自由地运用他的人道主义思维方法。第三,暴露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费尔巴哈也努力地使自己的理论起到批判现实的作用,只要把这些处在孤独之中的个人组成一个符合人的本质的“类”作用就行了。
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这是唯物史观对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理解: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在这一问题上,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完全脱离个人的倾向。社会关系中的个人这一观念不是对个人的排斥。如果没有个人,所谓的社会关系也就成了一个抽象物,它也就不可能再存在于实践的活动中。二是完全脱离社会的倾向。费尔巴哈的理论教训已经提示我们,缺乏历史内涵的个人必然完全被排除在实践的活动之中。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个人都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来自于它本身。人的本质中必然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人的本质这两个层面在实践的视域内其实都是有现实性的,而不单单是现实性的特征才具有现实性。理解“在其现实性”上这一定语上,并没有放弃对现实的超越性的思想层面。正是由人的本质的现实决定性和潜在超越性共同构成了人的本质的真正现实性。再次,人的本质具有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的、僵死的。社会关系的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的基础。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体现出来。
三、确立基于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性论上的新哲学观
马克思撰写《提纲》的最终目的绝不是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性论就此为止,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性论的提出只是为提出与以往旧的哲学观彻底决裂的新的哲学观。马克思确立新的哲学观诉诸以下途径:
(一)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阐明新哲学特点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12]抽象的思维、感性的直观、感性的活动这三个重要的概念分别代表了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哲学方法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根本区别。黑格尔的哲学是诉诸于抽象的思维、绝对的精神的运动的。在黑格尔看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只是一种现象,精神是事物的真正的本质,运动构成了历史的意义。作为客体的事物在精神这一历史(哲学)主体面前只有一个有待否定环节。黑格尔以抽象为核心的哲学方法论形成了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反叛黑格尔哲学,提出了感性直观的哲学方法。他消除了劳动实践创造人的思想,把对宗教的批判理解为现实批判的核心,未伸向现实世界的本质。而马克思在哲学方法论上的革命性表现在他的实践论,克服了抽象思维方法的唯心主义特性,又克服了感性直观方法的形而上学特性,同时又吸收了其各自思想中的合理之处。
(二)阐明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立足点
立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在第九条中指出新旧哲学的立足点根本不同,“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 ‘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阶级立场不同。理论的阶级立场决定了理论本身的整体风貌。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市民社会”的直观,即把作为利益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看成纯粹私人根据个人动机不受约束地追求私利的领域。“市民社会”不是一个由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体,而是由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所组成的社会有机体。它肯定人的物质欲望和合理性,肯定人的享乐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合理性,认为这是“普遍的人性”。旧唯物主义从所谓“普遍的人性”出发,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始终是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紧密相联的。新的唯物主义立足点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13]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人类社会,是超越了资本主义之后的那种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新唯物主义则始终站在“人类利益”之上,代表全人类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第二,新旧唯物主义的在人性问题上的不同立场。旧唯物主义必然会把“市民社会”所理解的人视为真正的人,然而,事实上,“市民社会”只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阶段,把人局限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来理解,实际上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来谈人的一种方法,这样的人必然是抽象的。只有新唯物主义才能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得出完全科学的结论,新唯物主义与实践的人性论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三)亮明哲学的使命: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
任何哲学在社会实践中都起着作用,因为哲学总是适应一定的实践而产生的,又为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哲学的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导”,这对任何哲学都是普遍适用的。但是旧哲学,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轻视物质实践的作用,把实践排斥在哲学体系之外,那它们只能给自己提出解释世界的任务,而不可能提出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主张。第一,他们没能真正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要改造世界,必须具备一个思想前提即科学地分析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过去的哲学由于没有看到现实基于实践关系的改变,只是把思想关系的改变视为理论的核心,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在马克思看来,把改造世界的事业积极归结为大脑的批判活动的观点是错误的,“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是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第二,他们没有找到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过去的哲学家们囿于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发现无产阶级这一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因此,他们所能做的至多也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思想上的改造。也就是说,新哲学把与无产阶级利益直接相连的革命性视为核心特征之一。实际上,点出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党性、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而且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三,我们要避免对之作僵化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否认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只是认为,这种认识和解释只能在改造世界中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马克思那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统一的。如果不能对世界作出正确的解释,那就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如不以改变世界为理论目标,那么,要想正确地解释世界也是不可能。
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国家治理的理论价值
(一)科学的人性观是国家治理的核心
马克思人性观的核心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深层逻辑,为国家治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当前,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思路。社会转型期,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等严重冲击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许多民众的人生观带有官本位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色彩。这几种人生观的立足点都是个人私利或自然欲望,是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现实反映,违背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不利于中国人整体精神世界的提升,更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当前,我们要真正“以人为本”,既要重视个体的价值,更要重视集体主义,用集体利益引导和保障个人利益,协调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关系,这样才是现代文明的精神旨归。
(二)立足于实践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
当前,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并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各项事业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推进,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相结合,妥善地解决各种矛盾和民生问题,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
(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不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实践证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作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阶段一直用马克思的哲学观去解决中国问题,不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并运用到实践中,才不断推进中国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今后,我们要继续深入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立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并更好地发挥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8,499,499,509.
[5][6][7][8][9][10][11][12][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社,1995:509,500,501,501,501,504,504,504,73.
The Inner Logic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of“On the Outline of Feuerbach”
Wang Fang
(Marx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Taizhou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Taizhou Jiangsu 225300)
Marx’s“On The Outline of Feuerbach”consists of a total of 11 chapters,and these chapters are concise in content and cohesive in structure.In the article,Marx focused on three main aspects namely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view of practice,and view of philosophy.Correct view of practice is fundament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whereas scientif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the premis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rect view of practice.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philosophical view on the human ultimate concern is based on dialectical unity of practice view and human nature construction.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China’s current social governanc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human nature theory,view of practice and new view of philosophy.
“Outline”;view of practice;theory human nature;new view of philosophy
A12
A
1671-5101(2016)03-0117-06
2016-03-01
王芳(1977-),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代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责任编辑:丁忠甫)(责任编辑:王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