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期儿童英语焦虑症的亲子箱庭干预机制研究

2016-03-19杜美玉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二语亲子疗法

杜美玉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学龄期儿童英语焦虑症的亲子箱庭干预机制研究

杜美玉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儿童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存在着影响儿童在学龄期英语焦虑症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一负面心理现象,通过亲子箱庭的治疗机制和原理,分析亲子沙箱对儿童英语焦虑心理的治疗可行性,并对其干预效果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亲子疗法;箱庭干预;英语焦虑;儿童

一、引言

学龄期指6-7岁进入小学至12-14岁青春期为止的年龄段。这一阶段是个性倾向、人格养成、自我能力需求发展的奠基时期。另一方面,儿童在这个时期知识、言语和经验等方面的欠缺造成了他们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有些地区甚至更早。学龄期儿童刚接触英语,会因自身年龄、语言差异、文化不同等表现出较明显的焦虑心理。作为语言学习中一个重要心理变量,焦虑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成为一种制约型的情感屏障。针对这一负性因素,以Flahive和Jung C.G.为代表的大量国内外学者提出,箱庭疗法能有效地缓解儿童在学习中的焦虑状态。[1]可见,二语学习过程中心理问题的箱庭干预对儿童英语焦虑症的防治及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龄期儿童英语焦虑症的成因

通过对各阶段学龄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动态监测,我们发现大部分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目前的诸多研究亦认为,英语课堂焦虑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变量,也是二语学习者面临的最大情感屏障(Horwitz,1986)。同时,研究表明儿童英语焦虑心理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包括儿童自身原因等内在因素,和家庭、学校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指由于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体质特征,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气质特点和心理状态等因素。这些诱因可能引起的英语焦虑具有长期性或持久性等特点。

1.生理因素

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围产期的各种不利因素均可影响儿童的生理发展,从而影响其在学龄期神经系统和语言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学习伴随症状中的异常行为问题。如儿童在入学初期的语言学习意识单薄或缺乏、英语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活动受限等。Ronald F认为,母体的孕期行为对儿童造成的行为情绪问题将一直持续到入学初期。同时,感觉统合失调也是儿童在学龄初期语言行为异常的生物因素之一。前庭功能差以及有协调障碍的儿童常伴有神经发育迟缓等现象。而儿童的健康情况和学习行为具有密切相关性。生理异常是6岁左右儿童学习行为受阻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数据证实,这种情况在语言课堂上表现尤为明显。

2.气质因素

气质主要体现在行为的强度和灵活性上,是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张劲松(1996)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其中难养型儿童最易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相对而言,积极的气质特点能减弱不适对儿童英语行为的负面作用。[2]在语言行为方面出现问题的儿童在学习阶段会处于受挫或被忽略的地位,造成其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从而影响儿童的英语学习效果。不同的气质特点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可持续到青春期。

(二)外在因素

相较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是来自于后天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这些因素由于不同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态度的差异而导致儿童在言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波动,这种心理变化一般表现为短暂性的或阶段性的英语学习焦虑。

1.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和家长对儿童英语学习的期望水平。心理学家认为,家庭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影响儿童英语行为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Reiss S,1998)。[3]在影响儿童英语学习心理的众多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与儿童英语行为有密切的关系(王俊红,2004)。消极的或不良的家庭态度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如父母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强迫、生气甚至攻击性的言行,儿童在英语课堂上也会常表现出排斥、厌倦等,继而导致焦虑心理。Mowbray C.T.(2001)研究发现,母亲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尊重、安慰和鼓励可以为儿童营造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对儿童自我矫正语言行为、克服心理学习障碍大有裨益。[4]相反,母亲过分的严厉、惩罚或过度的不支持言行会造成儿童英语学习的心理屏障。此外,父母对儿童的学习期望值过高也会导致儿童的英语焦虑心理。

2.学校及社会因素

学校因素体现在儿童接受学习的场所—英语课堂上。学龄期的敏感性给儿童带来更大程度的朋辈压力。同伴间对语音、语调的辨识和看法都会给初学儿童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手段、态度以及学校的整体二语学习氛围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

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周边环境的语言学习风气和学习环境。由于儿童在学龄期,尤其是学龄初期的辨识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有限,儿童容易受学习传播环境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心理焦虑。这种情况在英语普及程度尚不高的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三、亲子箱庭干预儿童英语焦虑的可行性

在儿童世界中,游戏成为不同发展程度的儿童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箱庭疗法则是以游戏为媒介,使儿童自然地表露情感,并从中自我排解困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精神疗法。箱庭疗法的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游戏本身的自然状态和游戏过程的创造情境,让儿童达到自然,获得回归并见证自我(张丽存,2008)。[5]Klein(1995)研究发现,在箱庭疗法中,游戏已经超出其自身的意义,而演变成一种具体的活动,使内化的问题外化,进而揭示儿童的心理活动。[6]

(一)亲子箱庭的理论根源

亲子箱庭,作为箱庭疗法独特的发展形式,是通过团体治疗的过程,影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团体中个体的认知、行为和情感。它的诞生和发展是游戏疗法领域的一个创新。Lois Carey(1994)率先将箱庭疗法应用于家庭,在最初的实践中发现家庭成员参与的团体箱庭比传统的游戏治疗具有更为有效的效果。Carey(1999)同时总结了亲子箱庭具体的实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儿童中心法,一种是家庭系统法。[7]De Domennico(1993)提出了箱庭疗法应用于家庭成员的系统程序,即不再局限于个体箱庭,而扩展到家庭的团体合作箱庭。在治疗过程中,参与人员可以是父母双方和孩子,也可以是父母中的一方和孩子,可以应用指导式疗法,也可以是自发式疗法,同时可配合沟通箱庭和个体化箱庭。[8]

亲子箱庭源于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疗法,即在游戏中体现儿童的经历和内在问题,父母作为治疗过程中的合作者,通过儿童在沙箱作品制作中的言行而进入他们的内心从而达到了解儿童。同时,治疗者利用成员间的亲缘关系,一方面帮助父母梳理与儿童间心理的亲疏程度,另一方面使父母成为治疗过程中的成员,使其有效地发挥治疗者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父母发挥其最基本的治疗技能,包括识别儿童的情感诉求、帮助儿童树立自尊、建立共感式倾听和设立适当的游戏限制等。

(二)亲子箱庭的可行性分析

亲子箱庭通过箱庭疗法、游戏疗法和家庭疗法的整合,兼具这三种疗法的优势。因此,亲子疗法灵活的箱庭中的治疗成分,通过家长的陪伴和共同参与,与儿童共同在沙箱中进行自由的发挥,使儿童在一种被理解、被允许、非批判性的环境中,充分表达真实的感受,获得对外在事物的理解,从而达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内心表现,并提高解决内在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内心的排斥与焦虑多源于非自觉性的堆积和消除途径的缺乏,使个体在二语习得中的准备、参与和反馈阶段对学习情境产生负面的认知反应和生理唤醒。而亲子箱庭针对这一心理问题,帮助儿童在箱庭、玩具和游戏中营造“母子一体”的良好氛围,使其通过沙箱作品的制作,释放累积和不为人察觉的心理矛盾,表现英语情境中压抑的恐惧、担忧和紧张焦躁等情绪。从这个角度上分析,亲子箱庭旨在使家长和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重新面对儿童的心理问题,降低负面情绪的干扰,激发儿童的内在自我治愈力。

另一方面,父母通过亲子箱庭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对儿童英语学习心理状态的误解和阶段性掌握的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与儿童共同制作沙箱作品的过程中,父母学习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理解儿童并接纳儿童隐藏的情感,使儿童展现真实的内心状态,改善英语学习行为,从而降低英语焦虑心理。因此,亲子疗法为父母提供修补“儿童我”的机会,使其形成对儿童语言学习问题的再思考,也为父母学会如何与儿童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如何促进亲子情感、增强培养儿童语言学习的信心等提供了可能性。

四、亲子箱庭对儿童英语焦虑心理的干预作用

亲子箱庭为团体成员创造了一个四维的、可感的心理表述空间。通过表达想象,重新发现内心世界,使生理和心理得到整合。具体而言,亲子箱庭可以给儿童和家长带来一系列明显的积极变化,并对随时产生的焦虑心理给予适时的归因,从而挖掘成员的内在自愈力。

(一)促进有效的学习机制

儿童对内心的英语焦虑心理难以用语言表述或缺乏勇气表述时,亲子箱庭通过心象和形象进行内心的交流,为儿童提供了一种特殊表达内心可能存在的心理资源。亲子箱庭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缓解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通过这种心理疗法,儿童在学习兴趣、听课效率以及行为表现上较干预前都会有更多的进步倾向,其中典型的变化包括课堂上表现出的主动性、外向性和表达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通过焦虑情感的释放,能够有效地推进更多的自我洞察,从而提高自发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儿童在沙箱治疗室中通过父母和治疗者对其无条件的爱达到了一种最低限定,他们享受着这种最低限制的自由,即张日昇教授提出的“限定即治疗”的理论。这种源于儿童需要出发的限定使儿童形成自发性内化约束力和自我监督体系,有助于增加正向行为输入的频率。同时,儿童在亲子体验式的创造活动中,将“无意识物意识化”,激发自我的了解、领悟和整合,达到心绪的深层治愈。因此,当儿童在英语学习期遭受焦虑情绪影响时,适时的亲子治疗为儿童体验自由选择和自主决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和更多的机会,使儿童更趋向于选择自尊需求满足的学习方向,增强内化学习动力,有助于形成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促成良好的二语学习机制。

(二)重构积极的自我认同

Zeidner(1998)在二语焦虑“自我价值模型”中提出,当个体经历二语习得挫败后,会产生学业无能的消极认识,继而唤醒语言焦虑情绪以及对二语学习的自我怀疑。[9]这在学习过程的初期到过渡阶段表现为上升趋势。通过亲子箱庭,治疗者包括作为参与者的父母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与陪伴以及儿童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以玩具和游戏为镜,映射出儿童的内在问题,借此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深刻地理解他们在不同学习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亲子疗法促使儿童由一种新的语言带来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得以有效的宣泄,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儿童在英语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同时,他们内心的动因得到激活,因此新的心理秩序得以重新确立。

亲子箱庭实施过程中,针对的主要是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外化言行,通过了解其心理的真实感受和状态变化,使外化表现内化,从而达到儿童心理的自我治愈。因此,亲子疗法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治疗主要体现在:

父母在沙箱治疗室的特殊空间中,充当参与者和治疗者的双重身份,不直接地针对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问题,而是调节行为问题所掩盖的真实情绪。儿童在二语习得中的焦虑心理,尤其是早期的焦虑状态,会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加深并复杂化。这些情绪通过鼓励儿童在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安全的游戏空间中得以释放和宣泄,使儿童的自性原型被投射和激发,达到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在父母接纳的氛围中,使儿童感受被爱护和关注,促进彼此间的依恋关系,增强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卡尔夫(2003)提出,“自由与受保护”是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10]亲子箱庭创设的“自由与受保护空间”、“不评价不干扰不限制”等条件使儿童和家长的关系得以二次梳理,同时为摆脱彼此行为问题标签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机会。因此,在儿童英语学习期,亲子疗法使因父母养育技能的缺失而导致的儿童英语焦虑心理可得以缓解和降低。父母不以儿童的角度看待英语学习并处理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在亲子箱庭中,父母与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关系得以重新建立,由原本的传统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演变成横向的、平等的合作式伙伴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以共同经历中的亲子感情为基础,以游戏过程中沙箱作品的呈现和言语与非言语呼应为纽带,密切情感联系,教会父母作为陪伴者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角色作用。同时帮助父母在原有的养育方式中发现自身的问题,降低他们对儿童二语学习的无助感,增强促使儿童英语行为改善的信心。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修复后的亲子关系提升了父母教养孩子的信心,改善引导孩子二语学习的方式,为良好亲子关系的持续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1]Flahive and Ray.Effect of group sandtray therapy with preadolescents[J].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2007(32):362-368.

[2]张劲松.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248-252.

[3]Reiss S.,Havercamp S.M.Toward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fundamental motivation:Factor structure of the Reiss profiles[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8,10(2):97-106.

[4]Mowbray C.T.Oyserman D.,Bybee D.etal.Life circumstances of mother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J].Psychiatry Rehabil,2001,25(2):114-123.

[5]张丽存.箱庭疗法对3-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D].河北大学,2008:6.

[6]Klein.M.The psychoanalytic play technique[J].American Journal of Childhood Education,1995(49):223-237.

[7]Lois Cary.Sandplay: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Families[M].The United States:Jason Aronson Inc,1999:113-161.

[8]De Domennico,G.Sandtray World Play:A Psycho therapeutic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Couples and Families[M].The CaliforniaTherapist,1993:55-61.

[9]Zeidner M.Test anxiety:The State of the Art[M].New York:Plenum Press,1998:13.

[10]Kalff,M.Sandplay:A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e[M].Cloverdale,CA:Tenemos Press,2003:23.

On 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Parent-Child Sand Play Therapy of English Anxiety Disorder among School Age Children

Du Meiyu
(Bohai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13)

In view of the mental state during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school age children’s English anxiety disorder from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To overcome this kind of negativ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parent-child sand play therapy and illustrates the feasibility,intervention effect and role of sandbox on children's English anxiety treatment.

parent-child therapy;sand play intervention;English anxiety;children

G623.31

A

1671-5101(2016)03-0113-04

2015-03-08

本研究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14YJC740019)

杜美玉(1978-),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丁忠甫)

猜你喜欢

二语亲子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