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素质提升途径
——积极心理学视角
2016-03-19何华莉
郭 巧,张 婷,何华莉,潘 莉
(1.安徽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 徽 合 肥 230601;2.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 徽 合 肥 230009)
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素质提升途径
——积极心理学视角
郭巧1,张婷1,何华莉1,潘莉2
(1.安徽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 徽 合 肥 230601;2.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 徽 合 肥 230009)
摘要:高校对“双困生”的关注不应局限于物质资助,还应兼顾精神关怀。“双困生”的就业心态及在高压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产生原因,探讨促进“双困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针对“双困生”的一般心理素质,通过积极关注、尊重、共情的方式提升他们的心理自信;针对他们的特殊心理素质,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户外心理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提升“双困生”的就业能力,实现他们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双困生; 就业;心理特点;提升途径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双困生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了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通道。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物质的供给暂时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境,但隐藏其后的心理问题容易成为我们忽视的主要问题。在日益壮大的大学生失业群体中,迷茫、焦虑、无奈、挫败等心理健康问题接踵而至。贫困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成长环境、学习方式、自身素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便会滋生各种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双困生”的心理疏导问题,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沟通的专业桥梁,引导“双困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克服心理困扰,树立自主意识,合理规划未来,实现良性发展。
一、高校“双困生”的心理问题
“双困生”作为高校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除了要完成学业,还要肩负来自家庭、亲朋、社会的责任。他们受制于经济条件,又要面对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身心备受煎熬,各种心理问题接踵而至。提高“双困生”的心理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一)受家庭环境影响而导致的功利心理
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窘迫,在职业选择上会更加务实,他们急于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以摆脱贫困的束缚,并通过就业来改变家庭和个人的命运。据调查显示,贫困生在创业和社会需要方面均分最低,而在发展机会和薪水福利方面均分最高[2]。这表明贫困生在职业选择方面更趋向于就业而非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他们就业的范围。再加上功利心理的驱使,贫困生在目标定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一味追求高薪、高职,给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因竞争压力过大而滋生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入学前大都生活在长期贫瘠、简陋、封闭的环境中。入学之初,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城市发达的物质经济、世界各地的新同学,其长期形成的处世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融入群体之中,部分贫困生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为了获得学费和生活费,他们又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申请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上,这使得其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和同龄人相比显得较为“落伍”,综合素质较普通同学有所欠缺。有些贫困生害怕择业失败,畏手畏脚,不敢主动推销自己,对于就业竞争消极逃避。在自卑、消极、胆怯心理的影响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左右比拼却始终不如普通同学,这就更加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就业选择和能力发挥。
(三)因择业目标的移位而出现的盲目心理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形式逐步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贫困生群体承载着全家人的期盼,作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他们对高工资、高待遇、高福利工作的期盼比普通学生更为强烈。一些贫困生不愿下基层、走西部、到农村,害怕在城市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另一些贫困生则认为自己接受了太多来自家人、亲友、社会的资助,只有拥有好的前程,才能够报答如山的恩情。沉重的精神压力所产生的盲目心理让一些贫困生走进择业、就业上的误区,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出现职业目标的移位。
(四)精英情结而营造的攀比心理
贫困生中大多数都有精英情结,他们通过高考脱离农村、走进城市,承载着太多家人、朋友的期盼,一种决不服输的信念支撑着贫困生的行为和心灵。一些贫困生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出现攀比心理。表现在求职择业中,缺乏正确的就业观,盲目选择优势职业,对现有职位不满意,好了还要再好。攀比心理导致部分贫困生推迟签约甚至拒绝就业,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就业率,对贫困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五)在挫折情景下产生的冷漠心理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对普通学生是较为适宜的。但是处在沉重压力下的贫困生,其在面对失败时因为缺乏情感的依托,心理承受和行为调节方面较一般学生更低,情感也更加脆弱。他们一旦遇到挫折,便丧失信心、情感淡漠、意志麻木,自认为看破红尘,命运使然,实则是对挫折情景的一种消极心态下的冷漠心理反映。这种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心理表现与当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极不相称。
二、高校“双困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双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经济压力促成“双困生”强烈的就业导向
贫困生一般通过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毕业后他们要在6年内还清2.4~3万元的贷款本金,还要支付一定的贷款利息,经济压力非常大。这样,大多数贫困生将职业发展方向定位为就业,他们急切需要找到高薪职位来弥补经济困难造成的压力。但受功利心理、盲目心理、享乐心理的影响,贫困生的就业思想动机不纯、职业能力不足、自身素质欠缺,使他们发展为“双困生”。
(二)家庭过高期望加重了贫困生的就业心理负担
贫困生大都来自偏僻乡村、城市农民工亦或是突发变故家庭,学费和生活费多是父母含辛茹苦积攒多年或者是从亲朋好友处东拼西凑而来的,特殊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从小便背负着“光宗耀祖”的使命。作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最大希望,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在过重的心理负担压力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失去了思想本源的追求和梦想,一味寻求高薪要职,求职目标与职业匹配度的偏移让这些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成为待业者,这不可避免的导致“双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个人就业期望值过高与自身素质欠缺的矛盾
贫困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活,太多的家庭、学校、社会的期待让他们从思想上坚定必须找到一份学有所用、待遇较高、地理位置优越的工作。可是,某些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譬如专业基础差、政策领悟能力弱、缺乏自我价值判断、自卑心理等阻断了贫困生的就业期望。
部分贫困生上大学只是为了摆脱贫困生活,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和职业方向没有清晰明了的规划;有些贫困生因为在兼职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方面精力投入不足,导致学习成绩较差、专业基础薄弱,进而对本学科失去兴趣。再加上对择业程序不熟悉、就业渠道狭窄、人际沟通不良等,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四)高校对“双困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有待加强
一方面,高校在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有待完善。就业、择业指导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着眼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使贫困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明确职业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在贫困生全方位择业指导(包括择业意识、择业技巧、择业能力、择业心理辅导)方面[3],高校应进一步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文件,鼓励贫困生突破自我,勇于探索。
另一方面,高校贫困生需要系统化的就业心理指导。从贫困生就业前心理现状到择业中的心理矛盾再到就业后的心理适应,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人性化的心理引导方面做得不够具体。包括职业角色的合理定位、职业环境的适应、职业模式的转换、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必须得到落实。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双困生”一般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双困生”群体按照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心理素质和特殊心理素质[4]。针对一般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咨询技术被许多高校教师和专业心理机构所使用。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从而更好的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获得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对促进贫困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树立积极乐观心态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途径来实现:
(一)立足现实,积极关注
对于贫困生一般心理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做到积极关注,从积极、正能量、阳光的方面对贫困生的行为和言语给予引导和关注,激发贫困生产生自我价值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产生积极进取、突破自我的内部动力。贫困生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心理方面较普通学生更加自卑、敏感,并呈现一定的泛化趋势,主观的自我定位特征使他们在遇到事情时更容易退缩和逃避。老师以及同学的积极关注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认知,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开发潜能并树立自信,从而找到满意的工作。当然,教师在进行积极关注时要充分考虑到贫困生的现实情况,用客观、辩证的眼光激发贫困生发掘自身潜能,突破自身极限,使自身能量扩大化,进而健康茁壮成长。
(二)懂得理解,学会尊重
提升贫困生的一般心理素质还要做到尊重。尊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平等相待,把他人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5]。首先,全方位接纳是尊重的前提。教师和普通同学既要接纳双困生积极、健康的一面,又要接纳他们消极、阴暗的一面;既要接纳自己喜欢、赞同的一面,也要接纳自己讨厌、反对的一面;既要接纳双困生的认知观念,也要接纳双困生的生活行为方式。其次,平等是尊重的基础。双困生因为受家庭等因素影响,在经济地位、认知方式、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与普通同学有一定差异。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差异而对双困生进行歧视、取笑甚至指责。再次,信任是尊重的核心。尊重意味着对双困生的信任,只有做到信任,才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予疏导,帮助双困生树立自信,走出自卑的阴影。另外,尊重意味着隐私保密。教师及同学对于双困生的家庭状况、经济生活等方面不能给予批评和评论,更不能随意泄露和传播,理解双困生的处境,尊重双困生的个性。
(三)换位思考,思想共情
共情就是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验。通过共情,引导者无形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通过这种感觉能力来深入了解对方的真实世界。通过共情,引导者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双困生着想,在交流中做到换位思考,从双困生的角度看待他们的成长、生活环境,深入了解对方的各方面差异。共情需要我们在未经历或者参与贫困体验的情况下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因为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因为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深入、准确的体验双困生的内心世界。当然,对于不同的双困生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困难产生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对于语言表达混乱,情绪反应强烈的贫困生应注重结合躯体语言与言语表达给予更多的共情,通过细微动作和面部表情变化引起贫困生感情共鸣。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双困生”特殊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针对“双困生”特殊心理素质的提升,要更加注重对他们的专业化训练,包括不良行为方式的改正、消极就业观念的矫正、心理障碍的自我疏导等。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入手,设计科学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达到帮扶效果。
(一)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治疗(简称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被用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而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6]。它属于认知心理治疗的范畴,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思想,“双困生”群体的家庭及就业环境我们无法改变,被称为外界诱发性事件A;“双困生”在家庭和就业环境影响下产生自己的不合理就业观念记为B,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从思想上转化和改变贫困生的就业认知;在A的间接作用和B的直接作用下,“双困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记为C。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就业指导来改变“双困生”的不合理就业观念,提高其就业心理素质,使“双困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则各种消极因素和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进而产生较好的行为。这种方法从问题根源解决了贫困生的就业难问题,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起源于20世纪,最早由德国哈恩博士建立。它通过双困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来获得个体自我认知和感悟,通过不同情绪体验来了解自身在面对刺激时的心理反应和后果,实现情绪控制。高校“双困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要做到量身定制、有序开展,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提高“双困生”的自信自力,从积极与自信、感恩与宽恕、爱情与自尊、乐观与希望等方面不断挖掘其身体潜能,提升其心理素质。通过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调节贫困生心态,释放生活压力,提升抗挫折能力,自信力水平,而且能够提升贫困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优化人际环境,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对“双困生”特殊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创造的凝聚力,为双困生提供了情感的支持。双困生因为受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学生群体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焦虑、害怕等防御性心理。他们会担心自己不被认可,不被接纳,得不到真正的帮助。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贫困生群体之间由陌生到相识、相知,团体凝聚力不断加强,成员之间良好的团结氛围,使他们有了安全和归属感,并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团体辅导创造出一种被保护、被理解的氛围,贫困生愿意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更好的释放自己。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为提升团体成员积极信任的心理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团体心理辅导营造的接纳氛围,为“双困生”提供了自信的保障。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特征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3个阶段。“自我阶段”是“本我”和“超我”的中介和枢纽,而“自我”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自信心,自信为自我价值实现、获得尊重提供了保障。团体营造的接纳氛围能够使“双困生”更好的接纳自我、对待他人,从而享受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真诚友谊。而群体之间的经验交流、模仿适应、替代学习等又会促使成员不断提升自己、获得肯定、重拾自信[7]。
最后,团体心理辅导构建的自我重构,为“双困生”重塑了理性的认知。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被试真实生活的实践→个人的体验分享、反馈、整理归纳→升华→新的自我认识→被试真实生活的实践”这样4个重复循环的过程来认识自我[8-9]。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使双困生找到自己的镜子,看到“镜中的我”,帮助自我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观念。正是这种自发的自我重认,让“双困生”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反思和归纳,加以改正,不断重建理性的认知,重拾积极健康的人际信任。
总之,“双困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学校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应不断加强“双困生”的帮扶和指导,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激发贫困生拥有感恩之心、自信之心、奉献之心、责任之心,帮助“双困生”提升心理自我调适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赢得团体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乔心阳,武灵芝.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5(11):73-77.
[2] 曾继平.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3): 23-24.
[3] 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09(4):386-388.
[4] 张国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社, 2004:25-26.
[5] 陈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28.
[6] 陈颖瑛,何文炯.现阶段我国城镇青年的失业问题探讨[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6):10.
[7]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62-66.
[8] 郭玉铸,王帅.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辅导员运用团体辅导改善学生人际关系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4-156.
[9]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8.
[责任编辑:谢华]
收稿日期:2015-11-2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KS044)
作者简介:郭巧(1988-),女,河南商丘人,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何华莉(1981-),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硕士。
中图分类号:B844.2;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6)01-0092-05
On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s of Bi-disadvantaged Students and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ies— A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GUO Qiao1, ZHANG Ting1, HE Hua- li1, PAN Li2
(1.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2.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Abstract:College’s concern about "Bi-disadvantaged students"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material aids. Mental care should also be focused.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bi-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searching for employment,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high pressure ought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s of “bi-disadvantaged students” and the reasons why the problems come into being; and suggests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n searching for employment. For students with ordinary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positive concern, respect and empathy can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confidence; for those with special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ppropriate emotional therapy, outward-boun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raining, and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ir employment abilities, and thus achieve benign development.
Key wordsBi-disadvantaged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Features; Approaches
张婷(1982-),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素质教育。
潘莉(1974-),女,安徽淮北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