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涵、特征及定位
2016-03-19姜朝晖
姜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8)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涵、特征及定位
姜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8)
摘 要: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提炼相应的特征以及引导合理定位,有助于高校智库的健康发展。文章从高校与智库的关系、高校智库和其他社会专业智库的区别以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方面做了内涵界定,同时归纳出基础性、长期性、协同性、适应性、国际性和复合性等特征,最后提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要合理定位,寻找比较优势,切实为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新型智库;高校智库;中国特色
在全面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2014年2月教育部颁布《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以来,高校智库的实践探索更是呈现出井喷的态势,与此同时,该领域的研究也成了我国教育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有许多成果对建设高校智库的必要性做了论述,也有成果对建设的路径做了研究。然而,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于高校智库的本身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看法,其根源在于鲜有成果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与定位进行研究。基于此,文章尝试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本身的内涵和定位进行学理性分析,以期促进高校智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
厘清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绕不开三个问题,即高校能作为智库吗?高校应该作为怎样的智库?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该是怎样的?只有回答好这三个层面的问题,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
(一)高校能作为智库吗?
智库,顾名思义,就是智者之库。而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又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即通过专业性的知识,服务于政府或社会,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从大学的形成来看,它就是一批爱好学问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探究高深的学问。由此可以看出,大学,事实上它是天然的智库,从大学和智库的源头上看,两者具有同一性。
随着大学的发展,到20世纪初时,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之后,又形成了服务社会的第三大职能,其实今日所谓的高校智库,就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伴随作为传统象牙塔的不断消解,大学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校做出相应的贡献,在此背景下,大学被社会赋予了越来越大的期望。而与此同时,政府在经费上投入缩减,导致大学开始向市场寻求新的经济来源,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智力资本的运作,以产学研用的方式,实现知识的资本化。由此可见,高校不仅能作为智库,而且越来越需要扮演这样一种角色。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的贝佛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中心、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公共政策小组、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的国际研究中心、德国伯恩大学的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清华大学的布鲁金斯—清华公共政策中心、北京大学的国际关系中心等,都是世界前20名的高校智库[1]。
当然,由于高校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以及所属国情和所在区情的不同,并非所有的高校都主动服务社会,也并非所有的高校都必须要履行作为智库的使命。有些高校只单纯服务于教学或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只是很少的附带,这也并不是不可以。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开始走出传统象牙塔,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在发挥智库的作用。由此可见,虽然智库与高校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智库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延伸,作为高校整体或某一部分而存在,但同时,高校也不必然成为智库①作者通过国外数据库Proquest进行文献检索,没有发现相应的有关“Tink Tank and University”关系的研究;同时通过与美国迈阿密大学黄海根博士、英国伦敦教育学院赵显通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夏欢欢博士电话求教,也印证了“高校可以为国家决策服务,但不必然为智库”的观点。,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界限就非常清晰,虽然高校参与社会服务,也有学者服务于政府决策,但是其始终坚持高校自身的学科逻辑,而非遵循政治逻辑。
(二)高校应该作为怎样的智库?
承前所述,高校可以作为智库,但是应该作为怎样的智库?它和其他意义上的社会专业智库有什么区别?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对于社会专业智库来说,高校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高校拥有很好的智力资源。这是高校先天的优势,而且这种智力资源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研究,高校更加能够整合资源,协同完成工作。由于作为文化平台的魅力所在,我国高校完全可如美国一样,采用“旋转门”机制,吸纳政府人员到高校工作,扩大智力资源的范围。正如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George Schultz)所述:“著名政治人物和智库在一起为智库的专家们开辟了多种渠道。”[2]二是高校具有多学科的属性。因为当今中国许多问题不是靠某一专业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多学科综合考虑的,所以对于这些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三是高校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比如实验室、图书馆、数据库等等,尤其对一些重点高校、重点基地或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说,更是如此。四是高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大部分高校作为文化场所,以追求真理为己任,能够较大程度地保持学术价值中立,有利于更加客观地研究问题。反观一些专业智库,由于与政治集团接触太过紧密,或者通过“旋转门”机制谋取进身之阶,传统的价值中立和学术卓越的传统在慢慢丧失,英国的一些专业智库就存在类似的情况。高效智库的这些先天优势,是一般其他社会专业智库很难拥有的,也决定了高校在智库建设上能够有所作为。
从以上优势来分析,高校完全有可能做出一流的智库成果,尤其是知名高校,应该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承担应有的担当。据统计,近三年来,高校为国家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共2.6万余份,其中1.4万余份被采纳[3]。因此,无论从应然还是实然角度来看,高校都可以作为服务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智库,而非普通的一般智库。相较而言,只要资源整合得当,高校比一般性的社会专业智库,至少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
(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怎样的?
正是由于高校可以作为高端智库,因而在中国智库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作为政府的意志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显而易见,它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体现着国家意志。首先,高校智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何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立场,采用中国视角,聚焦中国问题,促进中国发展”应是中国特色较好的阐释。所谓坚持中国立场,即是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为中国人民谋福祉;采用中国视角,即是用中国的意识形态或思想理论去看待和解决问题;聚焦中国问题,即是聚焦当前中国社会发生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重大问题;促进中国发展,即是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高校智库是新型的。何为新型?它是相对于陈旧而言的。作为高校,长期以来,虽然其服务社会,但是从我国高校的实践来看,直接服务社会的成绩或经验相对不足,范围上比较窄,程度上相对浅,并没有真正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而新型智库,则激发高校活动,转换观念,走出传统象牙塔的堡垒,积极投身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来,通过产学研用的方式,最大程度实现科研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由此可见,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不仅可以作为智库,而且可以作为高端智库,并且被赋予了更高、更新的时代内涵,即在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高校要主动和国家社会对接,立足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更多“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智库成果。
概言之,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指坚持中国立场和视角,利用专业和智力优势,聚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向政府提交政策咨询报告和向社会发布研究成果,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二、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特征
关于智库的特征,理论界研究较多,比如非营利性、专业性、实用性、独立性等,也有研究者从组织形态、机制体制、人才队伍、保障体系等方面做了相关的概括。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除了智库通用的特征之外,还具有“特、专、新、优”的特征[4]:“特”即中国特色,“专”即专业化,“新”即创新理念和组织形式,“优”即高质量的智库成果。那么,具体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呢?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新型高校智库特征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性
高校的优势在于基础性研究,拥有很好的学科基础和学科领军人才。因此,在一些基础性的研究项目上,高校智库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是其他智库很难在短期内所能达到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立,也要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利用好基础理论研究平台,开展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就是立足于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教育学科平台和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成立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成立以来,共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财政部等提交了100多份政策建议,其中80多份政策建议获得中央领导、有关部委等的批示与采纳,为国家重大教育决策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二)长期性
高校智库研究的基础性优势和特征,反映在时间维度,表现为长期性的特点。由于高校以基础理论研究见长,人才队伍相对稳定,高校可以开展一些长期、跟踪性的研究,逐渐形成自身品牌,这是其他专业智库很难效仿的。当然高校也可如其他专业智库一样,开展应急性的对策研究,但由于高校松散型的组织特点,以及整体上对社会现实问题缺乏及时关注,显然从事一些长期性的研究更能发挥其比较优势。比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首任院长胡鞍钢曾提出应把研究院建成一个“百年老店”,不因人事变动、环境变化而改变,在认识和总结中国之路、设计中国中长期战略、分析中国重大政策等方面始终走在当代中国科学研究前沿。这就充分体现了它的长期性。
(三)协同性
由于高校学科门类相对周全,专业设置多元,高校拥有其他智库难以比及的智力资源,即便不借助于外部力量,高校自身的智力资源也足以能够确保研制出一流的智库成果,在这点上,高校也具有先天的优势。许多高校正是建立了校内协同机制,才促使了许多服务于决策的高质量成果的产生。比如由四川大学牵头,联合云南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大学、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等单位于2012年组建的“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以“校校、校地、军地”协同为路径,开展新时期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研究,为兴边富民、强国睦邻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智力支持。
(四)适应性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近两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适应论”的论述和辩驳,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特征做了很好注脚。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整体发展滞后于社会、市场的需求,作为高校智库,如果要在与其他社会专业智库的比照中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走出传统象牙塔的桎梏,主动适应国家需求。比如,近年来,复旦大学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探索智库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智库排行榜,复旦大学智库综合影响力从2013年的第八位跃居第四位,在全国高校智库中位居第二[5]。
(五)国际性
由于学术无边界,高校成了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以至于学界提出大学具有国际交流文化传播的功能。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国际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中国高校发展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已经成了世界高等教育阵营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高校每天都有大量的研讨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的交流研讨、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都具有较好的国际视角,因此,高校在建设智库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便利,以及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开展智库研究的资源和经验,更好地开展高校智库建设。比如,2010年,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和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其使命是针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加强相互理解与合作,以满足当下社会的迫切需求。
(六)复合性
高校智库的复合性是由其职能所决定的。长期以来,高校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也有人提出还有文化引领、国际交流等职能,这就决定了高校不同于专业智库。它在生产智库产品的同时,还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的其他社会服务工作;即便高校开展智库研究,也附带进行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同时是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高校智库中,智库和高校不可分离,智库研究和科学研究,甚至人才培养也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2008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就是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它不仅服务于国家决策,而且也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同时服务于社会发展,也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定位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从应然的角度出发,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协同性、适应性、国际性、复合性等特征。这也就决定了高校智库的基本定位,即利用高校自身的理论研究、智力资源、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重点开展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智库服务。但事实上,不少高校在智库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迷思”,也在不断“迷失”,在此背景下,高校智库的建设回归理性、正确定位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智库的“迷思”
“迷思”,即“神话”(m ythos)的直译。把高校智库建设当成一种“神话”,成了许多高校的“理性”决策。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意见》颁布之后,许多高校更是前赴后继地在不同层面开展智库建设。一时之间,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在建设智库,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诚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固然没有问题,甚至还应该予以推崇。但是,把建设高校智库看成是一项政治任务或者谋利手段,打着智库建设的幌子谋取其他名利、抬高高校社会声誉,反而掩盖了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其他紧迫问题。这样一种对智库的“迷思”,以为高校建设智库就“高大上”了,就能获得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资源,反之,倘若不追逐智库潮流,不标榜为智库,就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了。一哄而上地开展高校智库建设,甚至以一种运动的方式进行推动,显然与国家高校智库建设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正是这样一种利益驱使下的智库“迷思”,导致了许多高校智库建设过程中呈现非理性的态势。
(二)高校智库的迷失
由于在建设智库时候的非理性和逐利性,许多高校智库建立起来了,但究竟怎么开展智库研究,在一段时期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迷失的境地,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高校智库严重名不副实,申报智库时定位过高,或对自身实力认识不清,理论研究积淀不够,人员编制缺乏或不稳定,以及相应经费没有到位,缺少任何一项条件保障,都很难有好的智库研究成果。二是高校智库不能及时把握社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由高校纯学术研究人员组成的队伍长期以来习惯了学院派的研究,没有深入了解社会,很难真正做出有价值的智库成果。三是高校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存在问题。一些理论性研究过于专业化,注重理论思辨,学术语言和政策语言、大众语言存在明显的界限,即便好的成果也难以实现有效转化,政府决策部门“用不上”、社会大众理解不了,最终造成转化的低效甚至无效。四是高校智库定位不准,未能很好聚焦,开展各种各样的智库建设或者智库研究主题多样,以至于精力分散,很难做出高质量的成果,为国家或地方发展服务的报告也都是出于应付式完成任务,而非主动地开展一以贯之的科学研究。以上几种情况,在许多已有的高校智库或正在兴建的智库中都不同程度的体现,因为名与实的差距,理论和实践的分野,学术和政策的迥异,导致许多高校智库在风风火火一段时期后,迷失了发展方向。
(三)高校智库的回归
对有条件的高校,我们应该鼓励其参与到智库建设中来,甚至还应该给予其相应支持,但是,在智库兴建的热潮中,也要防止高校智库建设的“迷失”,避免为建智库而建智库,为单纯外在的名利资源建智库。这就需要我们回到原点来审视这一现象,需要高校智库建设回归理性。
一是高校的回归,即我们要把握高校的本质——高校是干什么的,处理好高校与智库的关系。审视这个问题的必要性是把握智库建设的主体——高校的身份。高校是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显然,这是高校的基本定位,转化成职能,即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换言之,高校是培养人、探究学问的地方,在于育人和求真,这是基本的定位,无论大学组织形态如何变化,这两个基本的职能是很难改变的。服务社会是大学的第三大职能,是在基本职能上的延伸,甚至还有文化引领、国际交流等其他延伸职能,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倘若背离了这两点,大学将不能称之为大学。因此,高校在建设智库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和求真的底线;否则,抛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追逐智库建设,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长此以往必定会得不偿失。
二是高校智库的回归,即高校智库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怎样科学地定位,以及如何处理好高校智库和其他智库的关系。前文已对高校智库和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做了界定,即高校智库应该建成高端的智库,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还应该立足中国立场,解决中国问题,同时还分析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六大特征。因此,高校智库的回归,应该在对内涵和特征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合理定位。作为高校智库,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开展智库研究:第一,坚持开展基础性研究,发挥高校先天优势,为国家提供基础性、理论性的智库成果;第二聚焦长线性、跟踪性的研究;第三,开展协同性研究,并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制度,除了内部协同外,还要加强与政府和媒体的协同;第四,开展国际性合作研究,通过平台、项目等形式,研制具有国际前沿的智库成果;第五,进行复合性的研究,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在智库建设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总之,建立高校智库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政府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耦合,而是要整合优质的专业智力资源,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因而高校智库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它的优势,尤其要发挥其基础研究的特长,这是其他专业智库在短期内很难比拟的。詹姆斯·麦甘(Ja mes G.M cGann)将智库和政府决策高层的互动结构称之为“思想的市场”,并对其运行机制做了深入的分析[6]。倘若没有理论研究做基石,很难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而高校就是贡献思想、生产知识的地方,只有把握好这一点,高校智库的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四、小结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新的契机。然而,高校智库建设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在认清形势和自身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定位。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把握三点。一是高校智库不能泛泛做成一般性社会智库,其人才优势和基础设施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其应该瞄准建设高端智库的目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高校智库不能类同于其他社会专业智库,要发挥其优势,聚焦基础性、长线性的问题开展稳定研究,应该寻求差异化发展,建立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品牌,形成特色。三是高校要充分借助外力,比如加强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国际组织的交流,通过借鉴“旋转门”机制组织专家挂职,或建立研究基地等形式,弥补纯学术性研究的局限,只有搭建上下互通、左右联动的立交桥,高校才能确保研制出一流的智库成果。
高校能否做成智库、做好智库,科学定位是基本前提。在高校智库的“迷思”面前,高校能否保持定力,不至于“迷失”,一定要有合理的边界,那便是高校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同时,不能背离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智库服务。同时,高校要尽可能地保持价值中立,虽然“现在全球的合作活动从属于政府功能,在竞争、生产力和自由的名义下,公共空间正明显缩小,以前能独立对政府政策进行批判的大学,现在很少保持中立”[7],言下之意,高校都慢慢地在丧失最为宝贵的价值中立的大学品质,而具体到我国这样一种以政府经费为主的投资模式下,保持学术的中立性就更加困难,但是倘若没有坚持学术自由和价值中立,显然也很难产生出高质量的智库成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提倡高校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发挥高校的优势,切实为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可行之策,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高校都要推出智库,而是要有所选择,量力而行,这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一种底线共识。
参考文献
[1]M cgnn J G.2013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M].Rhiladelphia:U 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13:130.
[2]A belson D E.A CapitalIdea :Think Tank and US Foreign Policy[M].London:M cGill-Q ueen's U-niversity Press,2006:163.
[3]张东刚.进一步创新高校智库体制机制建设[N].光明日报,2015 07 07(015).
[4]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参与全球智库竞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04 11(A04).
[5]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2014年中国智库报告》出炉复旦智库硕果累累[EB/OL].(2015-03-04)[2015-10-27].http://news.fudan.edu.cn/2015/0304/38201.html.
[6]M cGann J G.TheCompetition for Dollars,Scholars,and Influence in the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ndustry[M].New York:U 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5:87.
[7]Miyoshi M.Globalization,Culture and U niversal[M]//Jameson F,Miyoshi M.The Culture of Globalization.Durham and London:Duke U niversity Press,1998:247-270.
(责任编辑 马双双)
协同创新
专题主持/别敦荣
Connotation,Feature and Orientation of New Think Tan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IA N G Zhaohui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U niversity think tanks are an im portant part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 ment of new university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ir connotation,distill corresponding features,and guide their reasonable orientations.T he paper defines related connotations fro m such aspects as the rela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think tanks,the co m parison between university think tanks and other social professional think tanks,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u m 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s being basic,long-term,cooperative,adaptive,international,co m pound,etc.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building new university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ppropriate positioning,co m parative advantages,and providing theory and policy support for national develop ment.
Key words:new think tank;think tan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简介:姜朝晖,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教育智库、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71133002)
收稿日期:2015-11-2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6)02-0055-06
doi:10.13316/j.cnki.jhem.20160223.009
网络出版时间:2016-02-2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60223.105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