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

2017-02-07丁祖峰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型智库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

摘 要 面对政府智库建设需要,公共图书馆要明确在政府智库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服务关系;顺应数字化趋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资源库;改变服务模式并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提高专业队伍的服务水平;构建多馆合作、共建共享的服务机制。

关键词 新型智库 公共图书馆 政府决策 信息服务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06

Thinking of the Public Library Providing the Decision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hink Tank of the Government

Ding Zufeng

Abstract Facing the need of the government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define the role of themselv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think tanks clearly; strengthen the long-term servic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relevant departments; build digital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conform with the trend of digital; change the mode of service and expand the service func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eam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the professional team; form the service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between the libraries.

Keywords New think tank. Public library. Government decision. Information service.

新型智库是一个全新概念,它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发文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要求。当前,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已进入全新时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工作。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区域的文献保障中心和为政治、经济、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适应用户需求,积极参与新型智库的建设与服务,为政府科学决策、为当地经济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已然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1 政府智库理念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政府智库”是指党政部门内部为各级领导层提供决策服务的官方智库机构[1],是当前党和国家治理与决策体系里最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本地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为本地政府智库的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更是责无旁贷,现实而紧迫。

1.1 为政府智库建设服务促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政府决策需要智库机构进行理论研究,政府智库有别于其它智库,其主要工作是通过政府内部渠道直接向决策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领导是决策信息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智库就是为领导在决策时发挥决策“内脑”的职能。在目前全社会加强为智库建设服务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抓住这个转型的机会,在错综复杂的决策环境中向政府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时效性的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必须改变观念,创新思维与方法,将服务智库建设作为新的工作任务,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咨询馆员对信息资源采集整合推送能力等自身优势,更为积极主动地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1.2 用户需求对公共图书馆提出更高的要求

智库理念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智库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行为[2]。政府决策的过程就是从问题提出到定案所经历的过程,其中包含有图书馆为其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过程。决策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的有效性,政府机构不仅需要公共图书馆提供一、二次文献等必要的信息资源,更需要其能够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整合、提炼、加工,重点研发具有权威性的、高质量的三次文献产品,为政府机构提供更有针对性、及时性的决策信息,以更好地满足政府智库的需求[3]。此外,随着政府职能与执政方式的变化,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也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公共馆对政府智库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智库的背景和用户内在需求,构建适合智库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模式,充分体现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1.3 新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可能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环境已经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升级提供了可能。公共图书馆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原有的参考咨询服务、数据分析服务、情报计量服务等延伸到以前从未涉及到的智库建设等领域。由此形成的决策信息服务,不但可以使公共图书馆以往的服务方式多元化,使决策信息服务更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在政府决策中能够全面综合图书馆提供的所有信息,使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断满足政府机构的决策信息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使馆内文献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此外,图书馆的决策信息服务体系反过来还能够推动馆内一些业务结构调整,如:网络服务、课题服务等的发展和进步,使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更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更具有竞争力。

总之,公共图书馆服务政治智库建设既具备了必要性,同时又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因而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历史必然。

2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服务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文献保障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公共图书馆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相关参考咨询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面对新型智库建设的需要,公共图书馆服务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2.1 公共图书馆对政府决策需求把握不准确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公共图书馆在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信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与政府有关机构(如政府机关所属的信息处、政策研究室等)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在编制信息前,从事信息服务的馆员提供信息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对政府信息需求动向不甚了解。这种服务主观性比较强,馆员对信息收集的主题选定倾向主观,即以自己的理解来选定主题,缺少对决策信息需求的深入研究,无法把握领导决策机构的信息需求,这样就会导致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盲目、被动、浪费,不能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特色的、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影响了他们对信息的利用率。

2.2 公共图书馆对政府决策服务模式过于传统单一

国内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模式过于单一,提供的形式主要有:汇编、专辑、剪报、期刊等二次文献,如:山东省图书馆的剪报《决策信息参考》、江西省图书馆编的专辑《领导决策信息集萃》月刊。只有少数的图书馆开展了网上咨询,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系统。公共图书馆信息收集大多来自于新闻媒体,通常围绕一定的主题选取有关的信息或文章汇编在一起,加工形成二次文献,对于信息资源的研究、解析层度较低,能够兼备全面性、预测性的信息较少,信息很难满足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需要。另外,从周期看,信息的选取收集到编辑,再到出版,往往少则一周、半个月,有的更长,这就不能及时获取信息动态和走向。服务时效性差,信息利用价值不高,常常导致图书馆信息服务不能真正达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有效服务目的。

2.3 从事信息服务人员的研究分析水平不高

决策信息服务的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从事咨询馆员服务水平的高低。多年来,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的工作实践中,虽然也锻炼培养了一些参考咨询馆员,但大多数馆的咨询馆员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和系统化的教育,有的还是兼职做这项工作。咨询馆员所提供的一、二次文献信息通常都只能作为知识性和一般性的参考,大多还停留在较为表浅的分析层面,如对媒体信息的汇集,原始性陈述居多,提供三次文献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廖廖无几。目前,越来越突显出图书馆参考咨询的服务水平与政府信息资源的可利用之间存在的差距。许多问题反映出咨询馆员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知识面窄、分析研究能力不强、提供的信息参考价值不高等现状。

2.4 公共图书馆缺少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

多年来,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参考信息服务总是处于单枪匹马的工作状态。省市公共图书馆之间,公共馆与高校馆、科研院所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资源相对独立分散,公共图书馆咨询馆员对文献资源的甄别、分析、研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仅靠公共图书馆自身力量,已无法适应政府智库建设的需要。随着网络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机构对智库建设的需求增强,更突显出与多机构合作对于提升和创新信息服务工作的必要。

3 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智库建设与服务的思考

政府智库的建设与发展为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和更为明确的方向,同时也促进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决策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新机遇,着力强化决策服务功能,进一步在智库服务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3.1 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和服务定位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和传递功能,是服务智库的重要机构。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决定它是文献信息集聚与传递的社会机构,信息咨询服务必将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和主要任务。当前,在新技术不断拓展的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在智库研究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智库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明确自己在智库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主动担负起为政府决策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职能,为政府“内脑”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3.2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服务关系

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打通与政府相关信息部门沟通渠道,建立长期的服务联系,如江苏省委研究室就担当着官方智库的职能,公共图书馆如能加强与该机构的密切联系,通过采用信息反馈调查、定期召开座谈会、或以顾问形式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等方式,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工作的重点和规划,充分了解他们对信息需求和研究内容,包括政策理论研究、重大社会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舆论导向、围绕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等。这样,图书馆员在信息检索与采集时可以更加贴切信息需求,提高信息采集质量,降低误检率,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服务,保证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并及时有效,这样信息服务才更有价值。

3.3 顺应数字化趋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资源库

国内外的智库几乎都建有符合本地区本领域需要的特色数据库,这为今后智库的决策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特色资源库特别是符合本地区需要的地方特色资源库,它是公共图书馆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案,在采编工作中加大公共馆数字化资源采购比例。二是加强本馆自建数据库的建设,结合智库建设需求,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馆内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数字化产品的开发,构建具有地方特色资源库。四是重点加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资源的收集、整理。当前因为信息爆炸,单个的公共图书馆所拥有的文献资源常常不足以支撑政府决策所需,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借助网络大规模地收集信息,着重研究本地区宏观、微观方面的具综合性和战略性的课题,及时掌握本地区时事动态、社会焦点信息,对重大政府决策信息进行征集,决策咨询服务人员可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较高价值的信息,加以整理,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确保政府决策的实效性、全面性、科学性。如:南京图书馆设有为江苏省各级党政机构提供综合性立法决策参考信息的数字化的“江苏立法决策信息服务平台”,并配备资深参考咨询馆员进行网络互动,免费为各级领导提供文献资源的查询、检索、浏览、下载等服务。这些做法在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并发挥出了明显的作用。

3.4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

为适应政府智库服务发展的需要,公共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信息咨询服务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政府智库服务与传统的政府信息咨询服务异曲同工,其目的都是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不同的是智库服务对服务的要求更高,服务流程更为复杂。在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方面,除了常规的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基本服务以外,咨询馆员还要对文献信息进行一系列深加工、精加工,加强对文献信息的搜集甄选、分析研究、重组创新等,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在数字化资源聚合并提供检索服务方面,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化参考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形成数字化服务机制。公共图书馆还可开展网上在线咨询服务,智库用户可以即时在线提出问题,由专业人员在线解答或者短时间进行反馈,将图书馆服务向智库咨询的个性化服务转型。在服务内容上,要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实现由滞后服务向超前服务转变。

3.5 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提高专业队伍的服务能力

服务政府智库建设对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只有少数公共图书馆设有专门提供信息服务部门,如上海图书馆设有“文献提供中心剪报服务部”,该馆网上参考咨询业务放在读者服务中心研究部;南京图书馆在读者服务部设有“参考咨询组”和“《信息荟萃》编辑组”。国内大多公共图书馆从事信息服务人员兼职较多,这种现状制约了信息服务工作的升级与发展。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优化人员配置。抽调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又有从事技术、信息咨询和情报获取等服务经验,同时受过文献情报培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作为公共图书馆政府智库服务的基础团队力量,再聘请有关兼职专家学者作为特约顾问,共同组成一个为智库服务的团队。二是常设专人专岗负责这项工作。这样咨询馆员可以历经长期信息检索和分析实践,系统地跟进信息收集及检测情况,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智库机构所需信息特征、内容,还便于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久的服务联系。

3.6 强强联合,构建多馆合作的服务机制

合作的本质通俗地说就是合作主体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相互之间不同资源要素优化整合与各自短缺弥补,达到最大效益,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与彼此的需求[6]。省市公共图书馆在本地区起着龙头馆的作用,资源和技术比较全面,在开展政府智库服务方面,应加强与兄弟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情报机构的合作,建设图书馆联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服务空间,提高相互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如:省级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技术设备资源,而高校和科研情报机构的人才资源雄厚,由这样强强结合、聚集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团队,为政府智库建设提供的信息服务应该是最优质的。对涉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性的重大课题研究,可集中联盟的文献、人才、技术等优势,攻克难关,构建出集成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提升决策信息服务的整体实力,保证决策信息的高效运作与可持性发展,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智库建设服务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历程,在中国与世界已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在多元化的智库竞争中,公共图书馆应抓住自身转型与发展契机,积极参与政府智库建设,转变观念,深度挖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为政府机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 1 ] 郭玲玲.新形势下省级政府智库开展横向科研的思考[J].决策观察,2016(5):35-36.

[ 2 ] 张恒.基于智库理念的公共图书馆转型与建设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6(2):16-18.

[ 3 ] 王聪聪.转型期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做好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的新思考[J].图书馆,2013(5):103-104.

[ 4 ] 崔登羸.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 5 ] 曹为忠.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 6 ] 张象林,杨锐锋.地方高校与政府合作共建新型智库的动力机制及策略[J].学术交流,2015(12):68-72.

丁祖峰 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16-07-20 编校:刘 明)

猜你喜欢

新型智库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背景探析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中国经济转型期智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