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符号及其性别实践和话语转型探究
2016-03-19罗晓东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罗晓东(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暖男”符号及其性别实践和话语转型探究
罗晓东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暖男”符号的构建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其文本特点,再现了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两性之间的关系和体验,同时,它作为实践意识和符号系统,再次作用于当前的性别关系之上。在父权核心的性别话语体系中,暖男符号体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诉求表达,还颠覆了传统的性格气质二分方式,对体现男性群体在当前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背景中对新的角色规范需求的焦虑和认同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暖男”符号;性别话语;性别意识
一、基本概念及其研究路径
“暖男”(sweet guy)符号是网友们定义那一类通过自身“细腻的心思”和“温暖的行动”来关怀女性的男性形象而成的。暖男是一种性别话语,所谓“话语”是指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语言方式,福柯认为,话语是建构知识客体、社会主体和自我形式的重要形式,人们在使用话语的时候即承认话语所表达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被话语形式价值内化。性别话语就是以阐明男女群体的性别地位、性别关系和性别意识为内涵的重要外在表达方式,比如“男人是天,女人是地”或者“男女各顶半边天”等都是对两性之间的关系、地位和意识的描述。而性别实践,就是两性团体之间长期以来的对两者的性别关系、性别地位和性别特征的探索和实践。
暖男符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任劳任怨为特质,不管是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身份、角色,也就是不管是“男闺蜜”还是男性配偶,都可以任由女性发泄情绪、表达诉求,这一类特质的暖男符号经常跟“云备胎”“接盘侠”“喜当爹”等符号被网友共同调侃。另一个特质是能够体贴和洞察女性心理,在这个特质下暖男与“直男癌”两个符号共同构成对传统男性霸道刚毅、大男子主义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形象的质疑和批判,使得当前那些知识面较广、能够换位思考并且能够承受他人不理解的眼光的男性更受欢迎。
由此可见,暖男符号并不是由单一的元素构成的,而是由一系列性别实践之后形成的语言符号共同构成一个文化内涵,这其中包含了认同与矛盾。任何一种性别话语的产生都是对现实现状的描述和心理活动的表现,同样,任何一次性别实践的产生也都是蕴含和顺从着当下的性别话语所包含的知识和价值。通过性别实践和性别话语的辩证关系可以清晰地表明,把握当前性别实践和性别关系,其核心在于性别话语的特征以及其存在与时空关系的延伸作用。因此,解读和剖析暖男符号必须关注暖男符号本身的话语分析以及其在旧的性别话语体系解构、新的性别话语体系生成的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分别给予讨论。?
二、暖男符号的隐性文本分析
在整个传统的性别话语体系,我们可以感觉到浓郁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性别歧视色彩,比如严父慈母、“男儿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等都是通过两性差异的描述,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区别开来,也就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理论将生物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作了重要区分,前者是指两性在生理上的特征的不同,后者则是在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对两性的行为模式和群体特征的要求的不同。传统的性别观念以“女性生产分娩的虚弱”等生物性别特征为理由构成两性之间评价的不平等,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认为,不管是阴柔气质社会还是阳刚气质社会,社会性别的划分基本遵循同样的轨迹:男性被要求更多的家庭之外的成就,被认为是竞争的、刚强的、自信的,而女性则被认为更关注家庭生活,是谦和的、温柔的、感性的。[1]
深入探讨暖男符号所体现出的社会性别文化,不仅要理解暖男符号的公开文本,更要挖掘其隐性文本。隐性文本是主流舆论或主流文化背后的“弱者的武器”,这些从属者通过创造一个隐藏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抗争和诉求,换句话说就是体现在暖男正面评价和主流评价背后的表达诉求和矛盾冲突。[2]
从公开文本上看,暖男的“暖”相对于直男癌的“直”是对传统男性气质的根本上的颠覆,是“双性化”潮流的具现,另一方面,相对于公开文本而言,暖男的“隐性文本”更多地表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构成在男性话语权背后对女性形象的消极评价。索绪尔认为,话语交流的关键不仅在于言语之中的文本含义,还在于言语之外的隐含知识。[3]列维-斯特劳斯也认为,进行充分的语言分析才能接触到被忽略的社会关系,而这正是隐性文本的复杂性、矛盾性所体现出的重大意义。
(一)隐性文本一:男性地位弱化的认同与焦虑
在传统的话语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懦夫”“怯夫”类似的词汇,对比暖男,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点:只被用来形容男性特征。一方面,正如懦夫的“懦”、怯夫的“怯”是传统性别话语对男性应有而未有的特质的嘲笑,这跟暖男、直男癌等如出一辙,暖男、直男癌也是对当前的男性气质的一种评判和要求,直男癌的“癌”更是让男性对自我中心和刚强气质产生强烈的羞辱感,使得男性更加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行为的观念以及实际行动改变,促进了当前的双性化或中性化的交流发展。另一方面,暖男的“暖”的要求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形象要求,既说明当前男性群体开始背负更多的家庭责任,也是对男性的家庭责任的无形约束。暖男符号跟“云备胎”“接盘侠”“喜当爹”等符号经常被频繁地等同使用,也就是说,当一个男性以暖男自我安慰和解除尴尬的时候,其实是对两性中男性地位的弱化的认同,而通过网络平台的扩散,这种认同也会通过隐性文本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深入男性心理,重构男性的性别意识。
从整体上看,暖男符号有利于男性接受全新的性别角色规范并将之内化,但“备胎”“接盘”等侮辱性词汇所构建而成的暖男符号对于暖男符号的发展势必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男性弱势地位的自我认同心理又会冲击性别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暖男符号一方面表现着男性对新性别角色规范的接受,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这种地位变动的焦虑和冲突,这种紧张关系的发展不利于当前两性合作。
社会特别是女性群体对暖男的过高期望,甚至暖男还被称为“剩女福音”,这对男性的气质的自由构建是不利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一个人人格塑造的两个重要方式,类似于懦夫、怯夫等舆论的发展,社会给予过高期望造成个人角色的扮演失败,这并不是暖男符号本身所期待的结果,而此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改善。
(二)隐性文本二:女性形象婊化的集体无意识
我们在重视“云备胎”“接盘侠”“喜当爹”等词汇对男性形象描述的隐性文本同时,也必须关注更深层次所隐藏的“潜意识”,对女性形象描述的隐性文本——女性形象的“婊化”。什么叫“婊化”?网络新兴名词“绿茶婊”前身是用来形容失足妇女,但是却以特殊的涵义蔓延开来,形容表面清纯而背地里肮脏的女性形象,而与此类似的词汇还有奶茶婊、红茶婊等。为什么叫“婊化”?剖析“云备胎”“接盘侠”“喜当爹”等词汇,表面上是对男性个体接受女性爱意的状态描述,事实上更深层地是对女性忠贞爱情形象的质疑,也就是对女性形象的污名化。
不可否认,这些网络语言一方面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目前社会事实的描述,比如郭美美事件,比如“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爱情观等诸如此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价值观通过网络更为集中、更为快速、更为广泛地引起社会关注。另一方面,这些网络语言对女性形象的婊化,对女性爱情观功利化的抨击和定性,不仅是对女性群体的语言暴力,更是对女性个体追求稳定的婚姻观念的重要阻碍。婚姻与爱情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物质基础的需要,当双方缔结契约、组建家庭,他们所承担的已经不是对双方个体之间的责任,而是包含对双方家庭以及未来自己子女的责任。因此,稳定的婚姻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物质基础,而暖男符号通过抨击当前女性对爱情对婚姻的拜金主义和不负责任的观念,一味要求“纯净”的爱情观念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暖男符号本身带有强烈的男性性别话语色彩,通过构建对男性群体自身地位的弱化的观念认同,赋予自身群体更多的家庭责任,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其侧面地提出对女性爱情观念和形象的强烈要求,抨击“不贞”“拜金”的爱情观,这又是另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性别实践过后的集体无意识,不仅是男性群体的无意识,更是女性群体的无意识,究其本质,类似于吉登斯的观点是传统性别观念的“残余”与延续。[4]而随着“云备胎”等词汇符号不断被使用推广,又会使得两性形象的颠覆和新的性别角色规范悄无声息地被大众群体吸收内化。
三、暖男符号与性别话语的转型
暖男符号对性别话语、性别意识转型的重大意义,来源于其隐含的社会意义的限制即权力关系。福柯认为,话语的生产是存在着社会意义的限制和引导的,但这些社会限制因素并不能够从话语本身得到体现,所以它需要结合权力关系才能充分说明,不同的话语如何建构着知识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的不同方式,它在历史和社会中形成的过程中,规定了某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并以不同方式塑造了人们的社会身份和主体位置。因此,基于暖男符号的权力关系,研究社会性别被历史和社会建构出来,理应分别考察其在性别话语的整合以及对性别意识重建的产生的重要影响入手,分析暖男符号对性别话语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一)暖男符号对性别话语的整合
暖男符号不仅是对性别意识的体现,其本质上还是一种网络文化,因此一方面它是以网络群体、青年群体为受众特征的,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流动性特征对暖男符号的涵化作用起到了扩大影响的支持作用。所以,考察暖男符号对性别话语转型的影响,必须注重考察暖男符号以信息化和青年群体为中心的扩散特点,对传统话语、女权话语和地域话语的整合作用。
1.传统话语
从“懦夫”“怯夫”“悍妇”等一系列代表性别话语来看,传统话语是以维护父权制为核心的话语体系,不管是文化观念、身份认同、制度规范都是以维护和合理化男性的中心地位和对女性的支配关系为主旨的,而这一切的基石就是对性别气质的二元对立理论。传统话语的叙事结构里“男性刚强,女性温柔”,“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等,不仅规定了男女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异、社会秩序的等级,更是对男女双方都提出了严苛的性别气质要求,“懦夫”等羞辱性的符号标签使得两性无法达成传统社会要求的性格气质之时产生强烈的羞辱感而被社会集体所排斥,更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的性格气质二分法。
现代社会的文明化趋势,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机械地控制自我的行为和情绪,单纯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都无法处理好现代职场关系,男性气质必然得到终结。麦克因斯也提出现代性的不断创新与革命,深藏于市场和科层制机构中普遍主义力量的物质方面,都在不断地瓦解着劳动的性别分工中业已确立的方面,并促使双方以正式平等的个体相待。[5]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的发展虽然并没有完全摧毁传统话语,“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拜金主义和消极评价依然盛行。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会产生新的经济关系、重组社会关系模式,比如经济适用男的社会需求,就必然驱使传统话语对男性气质的要求解构,而暖男符号的崛起恰恰就是促进两性性别特质重组的重要成分。
2.女权话语
现代文明的语境,网络社会的信息流动,这些社会条件促进了当代社会各群体之间对性别观念的看法以及性别话语的重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之所以“暖男”符号会存在隐性文本,一方面是因为在性别关系重构中,性别平等带来的正常的重点移动造成男性群体的正常焦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出现的类似于“港女”现象的女权话语导致的新的性别歧视的冲突。女权话语中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从拒绝成为生育的机器发展而来的,一个是从女性是固有的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留存的,前者限制女性群体的生育自由,对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因素的发展尤为不利,后者则在制度规范中促使男性处于新的不平等地位。
性别平等的意义就在于两性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上的共同立场,“男主外,女主内”在束缚女性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对男性的生存能力提出要求,传统话语在批评“悍妇”的同时,也以“懦夫”“怯夫”等羞辱男性。女性有主外的平等诉求,应该给予积极评价,男性在主外上也应该容许失败,不应苛责,性别歧视本身在父权制残余传统面前是两性群体都必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当然,女性群体相对男性群体面临更多的歧视问题,而男性群体则更多地呈现主体性碎片化、模糊化的现象,就如“暖男”符号公开文本和隐性文本之间的矛盾对立所体现的,但正因为这种矛盾和隐性文本存在和被关注,就为我们当前的性别话语的重构敲响了警钟,避免从性别平等走向新一轮的歧视问题。
3.地域话语
性别话语除了受到传统话语和女权话语这两个造成不平等的极端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本土化语境的影响,也就是地域特征,特别是在以中国为背景的地域辽阔、多民族的本土化语境中。卡斯特以各国的女权运动的对比,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儒家文化圈国家中女性群体的顺从与西方国家轰轰烈烈的妇女运动的对比,阐释了不同文化、机构与政治环境对女权运动的展现形式和方向的重要影响。[6]中国的本土语境一方面导致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礼仪风俗,使得这种性别话语呈现地域化和碎片化的特点,比如福建乡土有句民谚,“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就是典型的地域话语;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濡化,使得性别歧视的观念与地域歧视结盟,更为牢不可破。通过网络评论来看,网友对三者形成了强烈且深刻的刻板印象,比如“福州女”的精明、算计和好逸恶劳的刻板印象,“福州男”的懦弱无能、“老婆奴”的刻板印象,以及“莆田男”的小气刻薄、大男子主义的刻板印象,这既对三个群体造成长期的地域歧视,又成为一种地域上的性别规范对受众产生束缚并内化为合理的价值理念。
暖男符号作为网络文化的支流,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以及对青年群体的性别话语的整合,如今已经成为撬动地域话语的重要支点。网络调查表明,六成以上的女性如今更喜欢暖男,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事业型、酷帅型等,而同样近半数的女性认为情商高的男性更容易获得成功,如此,网络环境的存在就必然逐步打破各种地域话语。
(二)暖男符号对性别意识的重建
关于性别意识的构建,一个是关于女性主体意识建立方面的研究,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指出,其关键在于“主体”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正是这种二元对立的合理性促成了男性地位的合理化,英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更是肯定了这种二元性、交替性、对立性和对称性的特征对性别意识建构的重要意义。[7]巴特勒牢牢把握波伏娃所说的“女性叙事”的概念,从后现代的视角分析了话语创造作为逃脱性别“标记”的唯一手段和重要途径,分析了其与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8]
另一个研究性别意识建构方面的重要理论来自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笛卡尔的内隐记忆最为典型,比如,内隐性别刻板印象(implicit gender stereotyping)就是被引入分析个体对一定社会范畴的两性特征评价的内隐记忆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9]。后现代的认知理论的转型就是从如何形成知识到研究知识对社会群体行为作何影响,曼海姆更是认为“两种强有力的潮流正在不断汇合在一起,并以势不可挡的压力进行着相互充实:其中的一种潮流是一个统一的、具有各种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规范的学术世界的消失;而另一种潮流则是迄今为止一直受到掩盖的无意识突然奔涌而出并且暴露在意识的光天化日之下” 。[10]
因此,研究暖男符号对性别意识的重建,必须深入到暖男符号对这种性别意识的主体性特征和内隐性特征的改变与影响上。
1.主体性特征
暖男符号背后男性群体的焦虑本质上就是权力关系变更的焦虑,是父权制危机背景下的紧张和冲突。其一,由于在父权制危机的背景下,主体性特征类似于卡斯特提出的抗拒性认同,被支配的行动者通过抵抗贬低和污蔑的方式维持自身的存在,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男性抑或女性群体,只有维持本身冲突的形式才能维护自身的性别特质的意义。[11]男性群体在建构出传统话语的性别意识之时,就不再以整体出现(因为其群体本身已经就在传统话语之中),而是以抗拒这种性别意识的解构的面目出现。暖男符号的出现,男性群体表现出的焦虑和认同的矛盾,恰恰表现了以男性群体为主导传统话语的解构,这种解构过程不是整体的,而是碎片化的。
对于女性群体来说,暖男符号恰恰是其性别意识萌芽的表现。暖男符号所受的欢迎和认同,表明女性群体的性别话语从传统的责任、伦理等中心转变为自身的“需要”“诉求”,从传统的一味奉献的“圣母”形象回归到人性,回归到认识自我的心态上。媒介意识反映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更加倾向于肯定男性的传统意识,而暖男符号相对其他媒介文化,这种对男性气质的爱恶评判恰恰是在传统的男性话语之中觉醒女性诉求的重要表现。女性觉醒暖男需求,而暖男符号又再次强化暖男需求,促进男性群体的暖男化。
2.内隐性特征
暖男符号对性别意识的内隐性特征也是呈现男女群体不同的特征。对男性群体而言,它首先颠覆了传统的性别气质要求,男人也可以“暖”,温柔并不代表懦夫,而这也是被社会认可的。其次颠覆了男性传统的爱情观和道德观,传统话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性必须“三贞九烈”,这是一种歧视和不平等,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社会文化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分裂,道德观、爱情观以及家庭观都与传统的社会伦理分道扬镳,经济适用男、暖男等都正是与社会背景相适应的产物。最后是关注自身的诉求和反思,暖男的矛盾更深层次是对自身群体利益的关注,性别意识重建的过程中,权力的天平逐渐持平,男性群体从绝对优势的群体到接受性别平等的伦理支配,特别是在虚拟网络之上这种平等的价值理念更加强烈的环境中,男性群体不得不更加注重对自身的反思和诉求的表达。
对女性群体而言,暖男符号的本质就是男性中心主义被打破了,女性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可以独立思考,甚至能够建立新的性别角色规范的时代到来了。同时,对“云备胎”等对女性形象污名化的行为的集体无意识,也说明了传统话语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依然以着残余的成分,潜藏在我们例行化的生活规范之中。每当社会的权力变更引起人们的不适、紧张和焦虑时,回归传统或者说传统合法化就会愈发被人重视,因为它似乎能提供给我们更安全的选择。
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语境下,暖男符号作为性别实践和性别话语转型的产物异军突起,独领风骚。解读暖男符号的隐性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焦虑、矛盾和诉求,这是父权制危机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男性群体对性别平等的潜在认同,更是打破了传统对男性性别气质的苛刻要求。从文本分析到时空关系的联系,暖男符号不仅强烈冲击了传统话语、女权话语和地域话语,整合不同的性别话语,更为深刻的是在打破传统气质二分在语言形式上的合理性的同时还影响和重建了性别话语背后的话语意识即性别意识。暖男符号不可以单纯定义其好坏性质,一方面它促进性别多元,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焦虑排斥,但暖男符号无疑已经为当代社会性别关系转变、性别话语转型拉开序幕。
[1]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李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37-138.
[2] 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7:29-30.
[3]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手稿[M].于秀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31-33.
[4]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158.
[5]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M].黄菡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67.
[6][11]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43-246,6-8.
[7]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4-6.
[8]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M].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36.
[9]王沛.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 2002(01):97-101.
[10]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M].姚仁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45.
Abstrraacctt:: The construction of“ sweet guy” symbol, as the result of social practice, especially its text feature, reappears intersexual relation and experience in the current social environment. It meanwhile acts on the current gender relations as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and symbol system. In the gender discourse system centered on patriarchy,“ sweet guy” incarnates female self-awareness and demands expression and subverts the traditional bisection method of gender temperament, which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flect the contradiction that male group’s anxiety and identity about new role requirement.
Key worrddss::“Sweet Guy” Symbol; Gender Discourse; Gender Consciousness
责任编辑 曾燕波
The Exploration of“ Sweet Guy” Symbol and Its Gender Practice and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Luo Xiaodo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jian Normal Unversity)
C91.68
A
1006-1789(2016)02-0077-06
2015-11-28
罗晓东,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