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甘え」文化的汉译策略

2016-03-19栗园园湖北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表达文化

栗园园(湖北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日语「甘え」文化的汉译策略

栗园园
(湖北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甘え」文化是日语比较发达、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一直被认为难于翻译成英语、汉语等的文化现象之一。文章以土居健郎在『甘えの構造』一著中对「甘え」文化的语词表达的多级分层为依据,结合作者的翻译实践认识,对日语中「甘え」文化的实质、汉译策略做出分析,并尝试探讨「甘え」汉译对处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甘え」文化;「甘え」表达;汉译策略;译案探讨

一、「甘え」文化概略

土居健郎在『甘えの造』一著中认为「甘え」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精神构造,同时也是理解日本社会结构的关键概念,换句话说,「甘え」文化可谓已经渗透到日本人、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理解日本人、日本社会不可跳开的关键。

「甘え」的原初形态应该始于婴幼儿对母体的生理·心理依赖。可以想象,所有哺乳类动物自降生之时、原本所依赖的营养源纽带——脐带被切断的瞬间开始,出于生命成长本能的需求,「甘え」心理、「甘え」行为便自然发生。也可以看作是对原初依赖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这一机制的惯性延伸。因此,离开母体的时间越短、自立能力越弱,则此心理、行为倾向便越强烈。反之,随着生命幼体的成长、走向独立,将会逐渐减弱。尽管这一变化关系多少存在个体差异,但共性依然突出明显。一般中国人所说的“撒娇”行为,多发生在特定对象下的妇女、儿童身上便是此规律的一个印证。而且,随着生命个体的完全成熟独立,「甘え」的心向、心理虽然会逐渐减弱,但却不会完全消失。这是「甘え」文化在个体方面的共性本质表现。

作为地域性特征,「甘え」文化在日本民族、日本社会的表现相对突出、发达,可谓无处不在,有泛滥之势。二战失败后,情况尤其如此。这一点对于以理性见长、崇尚独立自主的欧洲人不易理解,对于同处东亚的中国人也成为一道难题。日本与世界、尤其与东亚各国之间的种种交流障碍、摩擦,其本源便在于其文化价值认知、取向的独特性、差异性,无法被理解、接纳。文章通过探讨日语中「甘え」的语词表达实质及其汉译策略,以便对日本人、日本社会的这一文化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甘え」的语词表达及其汉译

「甘え」在日语中的概念、内容:

基本动词「甘える」行为表示“亲近、讨好别人,同时毫不客气地接受别人的亲切、友善的行为”(『広辞苑』第五版)。其词干「甘え」成为这一行为、心理的基本名词概念。因为其含意的广泛丰富,使其成为日本人价值体系、待人接物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依据,汉语现在基本上没有恰当的对译处理。这也是本稿中基本保持其原形「甘え」来指称的理由;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促成本稿研究写作的出发点。基本动词「甘える」之外,还有近义动词「甘んずる·甘んじる」,表示享受、满足,或虽不情愿但不得不接受的情况,例如「薄給に 甘ずる」「甘んじて牲犠となる」(『広辞苑』第五版)。这两句可分别译为‘安于低工资’、‘甘于牺牲自己’。此外,还有从「あまたれる」变形而来的「あまったれる」,表示‘极度讨好、依赖别人’。比如「母にあまったれる」「あまったれたことを言うな」,撇开具体语境,分别可以译为“(完全)跟妈妈撒娇”“别讲那么幼稚的话!”之类的中文。动词之外,还有以「AはBに甘い」形式使用的形容词「甘い」,其近义词「甘ちょろい」等。此处的形容词「甘い」表示A 对B要求“不严,放任娇惯”的态度。名词方面,除了中心概念「甘え」之外,还有「甘える」行为倾向强烈的小孩、过分期待得到别人好意、友善的人——「甘えん坊」这样的称谓。此词应该相当于汉语的“娇气包”。这些算是直接表述「甘え」文化的语词,如果将此作为基本层级,那么土居健郎在『甘えの構造』中,接着介绍的第一组扩展词有:「すねる」、「ひがむ」、「ひねくれる」、「うらむ」、「ふてくされる」、「やけくそになる」。这组词和「甘え」心理活动关系密切,其共同特征是:因无法实现「甘え」心理而产生的负面行为、扭曲心理。单从和「甘え」相关联的意义考察,前述六个语词依次可以对译处理为:“执拗、曲解、扭曲、记恨、赌气(怄气)、破罐子破摔”。后两者「ふてくされる」、「やけくそになる」也可以说是因“执拗”“怄气”等而产生的结果。

接着介绍的一组词是:「たのむ」、「とりいる」、「こだわる」、「気がね」、「わだかまり」、「てれる」。咋一看似乎和「甘え」文化没有直接关系,实则不然。「たのむ」无非是希望对方允许自己的「甘え」行为;「とりいる」是通过巧妙取悦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换句话说,让对方「甘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甘え」。不过,对于「こだわる」之人,想要“委托”或“讨好”可不是件容易之事。当然,这类人本身也有超常的希望「甘え」的心理,只是因为担心遭对方拒绝而无法率直表露。「気 がね」、「わだかまり」与此有类似心理。「気がね」通常表示对对方客气的心理。此心理源发于对对方能否顺利接受自己的「甘え」行为缺乏自信。「わだかまり」一词表示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但内心却包藏着对对方的憎恶,可谓一种需要极高技巧、城府的「甘え」,一般对译为汉语的“隔阂、心结”。然而这种汉译处理明显丧失了日语“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的信息,从而使日本人通过伪装、控制、扼杀自我而实现的一种极致「甘え」无法得到再现。可以说一定语境中对译处理成“隔阂、心结”完全是一种无奈的模拟替代,词意缺失严重。「てれる」之人与「こだわる」之人相同,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甘え」,不过原因却与「こだわる」的情形不同,是因为对在别人面前“撒娇、卖萌”感到难为情。

接下来结合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的论述,土居氏对「すまない」一语与「甘え」的关联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众所周知,这个短语包含着较强因给对方添麻烦的道歉心理。这也正是它常常被用来感谢来自对方的亲切、友好的理由所在。换句话说,当日本人察觉到关爱、关照别人的行为多少会给行为主体造成心理负担时就讲「すまない」。如本尼迪克特想象的那样,说「すまない」并非意味着因为日本人意识到要对别人的友善、亲切还礼。土居氏在此指出本尼迪克特如下命题的合理性:日本人对于相互帮助及金钱的赠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情义却往往表现出相同的心理准备。何以日本人对于别人的友善行为不满足于单纯使用一般的感谢用语呢?原因在于他们意识到造成了对方的心理负担,非道歉不足于平衡自己的心情,不足于保证持续维持与对方的友好关系。否则,会让对方觉得无礼,不再得到类似的好处。为了今后长久能够得到对方的「甘え」,日本人才不厌其烦使用「すまない」的。当然,日本人多用「すまない」的心理与其“耻、罪”意识发达也有关联,在此不予展开讨论。

此外,诸如「人を食った態度 」、「相手を呑んでかかる」、「相手をなめている」等词语,表示某种待人关系的属性,看上去似乎和「甘え」文化风马牛不相及。从「食う」「飲む」「なめる」字面上看,对方已经不是人而完全成为一种物的存在。土居氏认为这种待人关系的产生恰恰因为「甘え」的缺失。对别人采取“生吞活咽”“玩弄”等不当方式面对的人,表面上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但往往他们内心极度孤单无助。与其说他们超越了「甘え」,毋宁讲他们正是为了掩饰曾经对「甘え」的缺失、才采取了这种极端的行为态度。比如,「聴衆を 飲んでかかる」之人,没准正因为自己缺乏底气、不那样装腔作势则可能被听众“生吞活咽”,赶下讲台。「人を食う」也属同理,尤其在面对「食うか食われるか」这种严重事态时。再看「なめる」、当黑帮发出严厉警告「貴様、なめているな!」的威胁,亦或男人捉弄女人、女人捉弄男人这些场合,其本质都和「甘え」直接相关。

在以「甘え」为首,「甘える」「甘んずる」「甘い」「甘えん坊」等基本词汇之外,土居氏在『甘えの構造』一著中接连列出四组表示「甘え」心理行为的语汇。总之,在此意义上,「甘え」可谓能够实现日本人圆滑顺畅交流所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在尝试对这些语词进行汉译时,往往会感到存在诸多力不从心、难于得心应手的纠结,译语与原语之间产生的种种信息缺失、偏差也比较突出。对于频繁出现的中心词「甘え」,我们基本上都引用原语就是一个无奈之举。基于以上讨论,下一节将对「甘え」的实质做出提炼并结合翻译原理技巧,尝试对日语「甘え」的汉译策略、难点做出分析探讨。

对于概念性语词「甘え」的汉译,可以尝试从异化和归化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要么利用汉语表意性强的特点,对一直以来有人尝试使用的“甘甜”与“撒娇”进行重组,变通,弥补原来“甘甜”只突出好处利益,“撒娇”过分局限于动作行为主体和涉事对象的语义缺陷,重新思考更加恰当的译语。要么采取异化处理办法,对「甘え」这样的核心概念,直接采取音译法(比如“阿妈爱”之类)。不过,根据汉语对处文化空缺词的常用方法,作者更希望利用汉字表意性强、日汉共同使用汉字这一现实,在归化思维的方向上进一步下功夫,将日语中的「甘え」概念对译处理为更加恰切的语词(比如“甘娇”或“甘蕉”之类)。

以上对日语「甘え」概念的汉译方案讨论仅仅只是一种方案思路,希望藉此引起译界同仁关注、讨论。沃尔特·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不朽的词语仍沉默着,世上各种各样的惯用语使任何人都无法说出那些本可以一举将真理具体化的语词"。希望日语中的「甘え」在汉语中尽快打破沉寂,冲破“撒娇、甘甜”的束缚,在汉语中找到自己不朽、恰切的替身。

参考文献

[1]陈德鸿,张南峰著.西方翻译理论精选——译者的任务(本雅明著·张旭东译).

[2]土居健郎『「甘え」の構造』弘文堂株式会社·港北出版印刷平成16,2.

[3]ルース ·ベネディクト著長 谷川松治訳『菊と刀』社会思想社株式会社,昭和49年11月.

[4]倉石 武四郎·折敷瀬興 編『 岩波日中辞典』岩波書店株式会社人1993年10月『広辞苑』(第五版).

Abstract:"gansuえ" culture is a relatively developed Japanese manifestation,flexible,and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cultural phenomena difficult to translate into English,Chinese and so on. Based on the multilevel classific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gansuえ" culture by Takeo Doi 's in "gumpえのstructure",the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author's translation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essence of the "gansuえ" culture in Japanese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trategy,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best solution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ansuえ".

Keywords:"Gansuえ" culture;"gansuえ" expression;Chine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translation case study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265-02

猜你喜欢

表达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简约欧式风格在居住空间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