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晒文化”现象与青年休闲行为

2016-03-19王莉霞相亲亲

当代青年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符号现象个体

王莉霞 相亲亲

“晒文化”现象与青年休闲行为

王莉霞 相亲亲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晒”式行为已成为青年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借助自媒体平台将传统的休闲行为虚拟化,提供给“主我和客我”大量的信息分享,也使大众的休闲模式发生重大改变。通过社交媒体,青年借助“晒”的行为,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交流和互动。“晒”是一种符号呈现,通过社交平台互动,影响人们内在心理和行为表现,渗入生活,进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发现,青年“晒”休闲生活的行为具有符号化的特质,这种“晒”行为的传播机制是符号不断编码、解码以及与行为的相互影响过程,而其本身也是自我认知与社会共识达成的体现,是对归属感的自我诉求,以及自我角色的塑造过程。

符号互动;晒文化;休闲行为;自我展示

一、引言

自我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不断与他者交流,进而形成社会交互网络。在互动的过程中,思维共识或观念认可将自我与他人合二为一,形成“我们”这个共同体。“我们”是隐形的朋友圈,是社会的微小分支,自我会依据他者的反应而随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共同的状态,或是保持与社会中他者的一致性。

媒介是连接个人世界与社会空间的平台,是自我与社会之间的传播工具。它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圈层,破除了传统交流的空间阻碍,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和新媒体的产生,加速了现代化社会的思想争鸣。旅游的大众化普及使休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青年,快速地将新媒体与新型生活方式糅合,将自己的休闲生活以符号化的形式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展示。通过符号表征,将社交互动带到了网络虚拟空间里,由此引发了一场“晒文化”的社交革命。

“晒文化”现象是青年各自休闲生活的一种交流方式,而它背后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而不断延伸。“晒”休闲生活,不仅彰显了向上而又充实的生活面貌,是人们休闲生活的缩影,也是文化传播和娱乐展示的窗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晒”休闲生活,这一行为也出现了多重意义,单纯分享生活,刷新存在感,寻求关注,与他人媲美,或记录生活等,它是一种诉说方式,更是一种自我展示行为。

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必有其背后的推动力,也会产生社会影响力,“晒文化”是基于社交新媒体产生的社会现象。本文尝试从符号角度对这种生活现象进行解构,通过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对休闲生活中“晒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引入符号互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通过符号表征,构建“晒”的运行机制,剖析该种现象产生的本质根源。问卷调查于2016年2月在微信、微博、QQ等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调查对象基本上处于“80后”和“90后”两个年龄段,其中,“90后”是“晒现象”的主要产生群体,占样本量90.0%;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专科学历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各占21.0%,本科学历占48.0%;且近六成为全职工作者,具有较成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能够保证调查结果是基于较高的素质水平。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这一术语源于布鲁诺(Herbert Blumer)在《人与社会》中撰述的一个篇章[1],在此之后,韦伯(Max Weber)的行动理论、布鲁诺(William Isaac Thomas)的“情境定义”以及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的“镜中我”概念等都为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系统化的符号互动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eoge Herbet Mead)及其学生布鲁诺逐渐完成。

符号,即具有表征意义的语言、图片或行为等,而互动是指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米德试图探索的是个体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用社会行动解释个体意识,认为符号是心智、自我与社会三者间相互作用的工具。布鲁诺认为,一个个自我组成了人类社会,符号是由人类创造来表示周围世界的,互动维持和改造社会结构。符号互动理论是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它的立场是,事物对于人们所具有的意义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2]

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它有三个前提: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这些意义是通过人在应付他所遭遇的事物时所进行的释义过程而被把握和修正的。符号互动论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探索的是自我的内心想法、情感以及彼此社会行为之间的互动,提倡观察个体内心深处对世界的定义过程,同时确定外在的客观世界。

(二)“晒文化”现象研究进展

1.国外文献综述

“晒”源于英语“share”,被译为分享、共享,也有展示的意思。国外学者Rimé较早对这种社会分享行为进行研究,尤其是从感情共享的角度,并通过理论和实证结合研究情感共享对个人和集体关系的影响。[3][4][5]此后不断有学者关注在线社交媒体的分享行为,多是从内容的角度对这种行为的产生和反应模式进行研究。

Ma和 Chanb借鉴归属感和利他主义的动机理论探索知识共享行为,对大学生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网络依恋动机、网络关系承诺以及利他主义等直接影响网络信息分享行为。[6]Choi和Toma通过日记研究社会分享模式和其对分享者的情绪影响,指出易进入和非侵入性软件更容易分享积极情绪,高强度积极事件易通过Twitter展示,而消极事件易通过面对面进行表达。[7]Hidalgo、Tana和 Verlegh基于博文内容分析,以生活日记为案例研究情感在社交网络上的分享行为,构建了在线社交共享的三线循环:起始、反馈和回帖。[8]Johnson,Heide通过大众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实验分析探索了网络分享对人们喜好及身份的改变。[9]

国外学者的研究多是以内容为依托,进行文本实验,偏重于情感交流和行为后果等方面的分析,并对信息分享的流动传播模式进行探索。扎实的实证研究为国内学者提供了指引和示范作用,但对于“晒”行为社会现象的成因和心理互动机制少有涉及。

2.国内文献综述

自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产生,彻底革新了人们日常交流的模式,将现实生活搬到了网络平台,并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高速和便捷。在人们的社交文化生活模式转型之中,关于新媒体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讨论微信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时有学者指出微信具有符号功能,但只是止步于时尚符号的象征。[10][11]

2006年9月,北大副教授阿忆在一篇名为《没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的博客中,公开“晒”出自己的工资条,引起网友热论,也引发了全民“晒工资”的热潮。自此,以“晒工资”为代表的“晒”族新词频繁出现在互联网及日常报刊杂志上。梁珊珊和杨绪明从语言构词的角度探析了“晒”类新词的语义源流[12][13],于全有、裴景瑞研究了“晒”的衍生模式并揭示其与社会心理的关系。[14]在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学者李静莹从语言模因论,朱俊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晒”族词汇的构成进行研究。[15][16]除了对其词汇、语义、语用和认知层面的静态描述外,汪伟也通过搜集“晒X”语料,对“晒X”构式的生成及意义变化的内部机制进行研究。[17]

随着“晒”行为的日渐兴盛,余建华首先关注了这种行为引发的道德思考和法律规范问题。[18]朱峰研究了“晒童年现象”,认为其作为集体记忆和时代的印记,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也为传统与现代搭建了桥梁。[19]“晒”作为一个网络用词,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是传播的载体,唐玉环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语言符号与传播互动的结果。[20]由“晒”引发出的自我展示现象也引起了凌彬对青年亚文化的思考,研究表明,用户通过图片,追求的是其内在象征意义,是经营意识的商品化、庸俗化。[21]此外,闫方洁认为,这种自我展示的行为,是当代青年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的体现,强调自我具有明显的去他者化。[22]

可见,国内研究重理论,轻实证。从最初的语言解析,逐渐演变为从社会学角度关注“晒文化”现象的表征意义,或字面与字意提示,或内含的文化变迁,但缺少对这种社会现象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青年更倾向于表述能够带给人自由、舒适、慰藉和放松的生活,这种丰富变幻的休闲生活能够让人解脱于单调和死寂,会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人的自信,激发展示自己的欲望。本文是基于青年休闲生活开展“晒文化”现状调查,故以下数据均是节选在“晒”休闲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一)青年 “晒文化”的休闲行为

由于“晒”已经逐渐成为青年的一种习惯,并且深入骨髓,他们会将自己的日常感受、生活点滴、情绪变化、工作学习,或是消遣娱乐等都展现出来。以地点来分,可以将人的生活分为家庭和工作,以及两者之外的地方——休闲。这是指离开惯常的家庭和工作的场所,人们进行休闲或旅游,暂时摆脱了家庭和工作带来的负担和压抑,进行身体和心灵放松。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通常倾向于“晒”何种生活时,82.0%的青年选择休闲旅游生活,27.0%的青年选择家庭情感生活,18.0%的青年选择工作学习生活,而其他人则表示自己会“晒”天气,内心所感和自己感兴趣的事。

内容。被调查者中,69.5%的青年表示只是偶尔一下,很少逢出必“晒”;在休闲生活中,76.8%的青年偏好“晒”风景名胜,62.2%的青年喜欢“晒”旅途见闻,54.9%的青年钟爱美食。怡人的风景和有趣的奇闻异事以及美食和娱乐都让人内心得到舒缓,产生愉悦放松的心情。在这种情境下,青年会产生“晒”的动机,亦或是从他人接收到“晒”的信号时,都会将自己游览的名胜和印象深刻的见闻发表于众,在展示自己生活状态的同时,亦与朋友进行互动。

心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青年都承认“晒”与心情相关,绝大多数人表示会晒一些积极正面的情绪,比如:喜悦占95.1%,勇敢占35.4%以及其他正能量等,而表达悲伤、不满、消极情绪的合占40.2%。通过一些心情的表达,大多数人表示这样可以记录生活并与朋友进行互动,释放自己的情绪达到互相分享、互相认同的价值取向。在整体心情分析中,除68.3%表示记录生活外,24.4%的青年寻求认同感,35.4%的青年为实现与他人情感的分享,释放情绪和借助“晒”与朋友互动,各占一半。这更证明了人的心理与“晒”这种信号的产生有相关性的。“晒”作为一种符号,寄托自我内心的感情,通过这种行为达到主体与他人互动并记录自身生活的目的。

影响。虽然被调查者表示“晒”休闲生活的频率不高,但是所有人的“偶尔”累积下来,足以让朋友圈被“晒”刷屏。对于这种现象,大多数青年表示喜欢这种方式,可以接受,几乎没有人表示厌烦,由此可见这种潮流已逐渐步入成熟稳定期,得到了青年的普遍认可。八成以上的调查者表示会因朋友圈“晒”出的游玩照片,而产生出去游玩的想法。对于这种现象,30.5%的青年会对“晒”的内容产生好奇,31.7%的青年会借此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也有30.5%的青年表示会一赞而过。由此看来,“晒”因为其符号意义被接受并不断衍生而具有生命力,在朋友圈这种平台长盛不衰,而“晒”的休闲生活其本身也有休闲的符号在里面,随着这种“晒文化”的传播,休闲符号也在不断蔓延,青年会对这种休闲符号进行识别,产生兴趣,激发人休闲旅游的动机。

原因。当被问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青年认同度最高的是认为这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记录,占比69.5%;其次是自我展示的窗口,占50.0%;然后是对于新社交方式的热烈响应和感情抒发的平台,分别占41.5%和47.6%。“晒”既能以符号的形式记录生活,归案存档,又寄托了自我的心理感想,借助新媒体的平台进行自我展示。这是青年在现代化社会中长期压抑工作的结果,急需表达内心,而新技术正是催生了这种符号的表达。只要仍有表达自己的欲望,这种符号就不会消失,这种现象也不会消亡。

通过从符号角度研究“晒”现象的形成机理,笔者发现,“晒”行为被自我意识所左右,是自我展示的表达,这种符号在青年群中经过传播后得到广泛响应,进而引起普遍的社会现象。“晒”是一种内心活动的呈现,是信息互动交流的表象。首先,“晒”是青年意识符号化的表达。“晒”的行为与心情有极大的关系,一般都是心情有极大波动的时候,在此时,借助图片、文字等表征性的事物将其记录下来。调查发现,除了都分享喜悦外,女性倾向于表达积极的情绪,而男性则比较消极。青年个体借助这种“晒”的行为表达潜在意识,以达到情绪的释放与互动。所以说“晒”是通过具有意识表征意义的“符号”来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其次,“晒”借助符号进行互动。青年表示,通过朋友圈中的图片文字等状态可以与朋友互动,而且自身也会受其感染,“晒”上类似的照片。朋友们会互相点赞,进行交流评论,这也是联系情感的方式之一。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为“晒”注入了活力,通过不同人、不同事物之间的互动交流,青年从中一直保持着新鲜感,也促进了“晒”的传播。最后,“晒”已成为青年休闲生活的普遍社会现象。虽然青年认为自己“晒”的频率不高,但在其所“晒”的生活状态中,休闲旅游较多,其中风景名胜、游闻趣事和娱乐美食居多。而且,大部分青年表示会对“晒”的内容产生好奇,产生游玩的动机,就目前来看,这种“晒”的方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几乎没有厌弃。正是由于普遍的交流互动,“晒”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每一种现象都有自己的生命体征,“晒文化”正是由符号构成其活力因子,这种因子携带信息流动传播,通过促进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而维持生命运作,确保这种文化现象的生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现象背后是一个调控系统,是运作的动力源泉,而“晒文化”的内在机理正是符号互相运动的结果。

(二)“晒文化”的符号交互运作机理

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将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状态发布到朋友圈,与他人形成互动,这是行为人借助外物表达内心并与社会他人交互反应的一种方式,而青年通过对这种外物的识别与精神意会,做出行为反应,以此而形成社交的循环机制。运用符号交互理论解释这种“晒”现象,能够更清晰透彻地挖掘行为背后的含义所在,有助于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研究和理解。

1.符号化

“晒”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由大多数的行为构成,这种行为借助一定的符号传递意义,而这些符号是青年创造的,意义也是青年赋予的。此外,通过符号的传递,可以实现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意义的交流,也能记录生活的轨迹,而这本身也是另外一种意义的体现。

表征意义 。青年通过“晒”这种方式呈现出的图案、文字或视频是一种符号,记录了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特定的理解,并赋予其特定的意义。比如,青年“晒”出的一杯咖啡,它寄托了主人的心情、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或是咖啡本身对于主人来讲具有休闲、放松或是弥足珍贵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事物本身所没有,是个体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赋予的,而咖啡是这种意义的载体。虽然这个意义是个体赋予的,但不排除不同的个体在不同或相同的环境下做出相同的感知,从而达成共识。

互动与分享意义。“晒”是一种通过符号进行自我展示的行为,这些符号,包含人们内心的想法,借助“晒”这种行为,被他人感知,从而引发两者的互动和交流。个体感知到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后,在“晒”这种大文化背景下,会与主体交流不同的想法或感受,或者是以“晒”这种形式做出相同的回应。特别是好友之间,通过关注彼此状态,对于同一事物,交流心意和感悟,缩短生活距离,增进彼此友谊的同时,更加融于开放社会的大环境中。对于一些特别的事物,可能对于多数人群具有普遍价值或是能引起思想共鸣的,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意义共享。

记录意义。符号是一种展示,一种意义的传递和互动的媒介,它也可以记录个体的生活状态。通过文字图片展现的状态是一种符号,而与他人的互动更加饱满了符号的形象,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这些符号呈现出不同的生活轨迹,也记录着当时的心情与感悟。

“晒”传达着青年自我展示和记录生活的心理,也释放着他们寻求关注和认同感的一种信号。这本身是社会交流的一种符号,对于个体有特殊意义,当他人看到这种符号时,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和行为,当这种符号聚集时,引发的互动行为增多,形成了“晒文化”现象。

2.编码与传播

“晒文化”现象由多数行为构成,这些行为都是对某种符号的反应,而这些符号也是从周围环境中提炼出来的。首先,个体对外部事物产生感知,以信息源或信号的形式被编码,借助一定的载体后建构成一种符号而呈现出来。例如,个体由于工作的压力萌生了去旅行的想法,他找来一张行走在路上的图片,然后配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文字,“晒”在朋友圈里。个体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将“想去旅行”的信号进行编码,呈现成朋友圈的一条状态,而这条状态就是被建构的表达“想去旅行”意义的符号。其次,符号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他人捕捉到,此时,一定是勾起了他人对这种符号的兴趣,从而引起驻足,然后对该符号进行解读,领会这种符号传达的信息和代表的意义。符号的可解读性赋予了符号生命力,青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其进行破解,接收到源信号,进而做出行为反应。最后,符号会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当他人看到这个符号时,会对其进行解码。这个媒介可以是报纸期刊或是社交平台等任何存在信息交流的地方,当然符号被建构的形式必须是该种媒介可以承载的。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第二人接收到符号传递的信息,经过自我的“编码”,产生该符号的衍生物——新的符号,而在此过程中,原符号会继续传播,新符号也会循环原符号的传播模式,通过不断衍生,传播的面积越来越大。

3.交互作用机制

符号被解读后会产生行为,当传播达到一定程度,伴随着大量行为的产生,会形成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以图片和文字这种形式被编码的符号,经过解读产生了“晒”这种行为,当行为广泛蔓延时,引起了“晒”这种社会现象,在这种现象中又生成了新的符号。行为的产生同时伴随着符号的产生和蔓延,符号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不断被解读,编码,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符号。这些衍生出来的符号是对前者行为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说由符号引起的行为中仍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符号,每一个都是前者的衍生物,并向外无序传播。当产生的行为逐渐增多,这种互动模式愈加频繁,进而才引起普遍的文化现象。而在这个环境里,通过各种形式蕴含着多种的符号,这些符号每被翻译一次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会携带着新的符号进行传播。这种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强势地侵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晒文化”现象。“晒”这种现象中有各样的行为表现,也有各种符号的彰显,行为是现象的一部分,本身也蕴含着各种符号。总的来说,符号推动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影响青年的行为决策,而行为的广泛传播引发了现象的产生。三者之间是包含的关系,由微观到宏观,是对“晒”现象形成的层层分解。

(三)“晒”休闲行为的展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青年认为,“晒”休闲行为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记录,借助新的社交方式,个体可以抒发感情并进行自我展示。这种展示包括了个体的自我认知、寻求归属感、情感的抒发以及形象塑造等,通过分享内心状态,个体能够彰显存在感,拉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促进互动行为的产生。而他人正是借助这种展示行为,将自己带入对方角色进行符号的理解和阐释,当领悟到符号的内在含义时,根据符号互动理论,个体会为了与他人在同一社会情景下的行动思想达成一致而做出相应行为。

1.“晒”源于自我认知与共识

“晒”休闲行为是对自我的认知,同时是基于自我与社会他者的共识。对自身现实休闲生活的编辑与意义提炼,并与想要表现出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符号的选取以及编码达到“晒”的预期。这些是对自我的认知过程,不同个体休闲行为不同,“晒”的形式和目的不同,社会角色不同,朋友圈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认知层次。由于“晒”已成为普遍现象,社会大众对“晒”式行为已形成共识,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展示。因此,对“晒”的解读方式以及潜在意义,都存在固有的社会共识系统。只有当一种现象被普遍认同,其才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2.“晒”表达了对归属感的诉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交需求即爱和归属感是个体重要的情感需求。社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切行为方式,而生活是以情感为支撑的。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个体对于爱和归属感的心理诉求驱使其寻求关注和价值认同。问卷分析显示,“晒”承载着个体的情感诉求,这种诉求是在情绪释放的基础上获得慰问、鼓励以及被认可。在“晒”休闲行为的背后,个体是在肯定自己的基础上,期望他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认可。个体在可以预期到他人的反应的前提下,构建相应的符号,以寻求价值认同和寻求归属感。旅行中的悲伤与喜悦的表达,都是寻求一个群体能够关注到个体自身情绪的变化,构建被需要、被爱护的情感空间。寻求归属感,也是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当个体“晒”出旅游的照片,是在表达自己也是旅游人的一分子,并与朋友圈中其他旅游人相呼应,塑造集体感和归属感。

3.“晒”是一种角色扮演

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剧场理论是研究面对面的符号互动行为,[1]认为社交互动具有台前幕后之分,台前是表演生活,幕后是真实生活。不管是社交生活、休闲生活或是工作生活,人们总是在不同的时域、场域通过展示不同的自我,扮演不同的角色。“晒”是一个自我展示的窗口,取材于生活,但不止步于生活。“晒”符号的选取和意义的表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与个体倾向于“晒”的角色,即形象塑造有关。

“晒”是一种选择性展示,是生活中的一个有意义的切面,并非全部完整立体的生活。问卷显示,七成调查者表示自己只是“偶尔”晒休闲生活,对于“美食”“风景名胜”“娱乐活动”“旅途见闻”各有侧重。在个体“刻意”之下,其展示出的生活有所偏重,只是个体愿意扮演的“生活角色”。此外,“晒”的符号编码具有主观性。调查者大多选取休闲生活中“喜悦”“悲伤”“勇敢”心情的表达,不同心情的展示是个体呈现出不同的角色,塑造了不同的社交形象。

四、结语

从以“晒”之意的符号产生,到这种符号的传播蔓延,青年用“晒”状态的生活方式彰显了这种符号的存在,同时通过自我休闲生活的展示行为,也流露出“休闲旅游”的符号,这种符号经由“晒”的行为进行传播,引起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也承担着记录的意义。在青年“晒”生活的时候,这些生活会成为一个个符号,记入人生的书册里,这些符号书写着人生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与此同时,伴随着休闲生活的展示,休闲这个符号也在不断传播和互动,休闲行为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符号的意义是自我内心意识的反应,因而“晒”这种自我展示行为产生了新的内涵。经过调查问卷显示,青年强烈的情绪波动会产生“晒”的欲望,特别是急于分享和互动,寻求心灵的慰藉。结合现代化社会的规范式生活会让青年产生压抑、革新的心理,从而急于塑造自我、展示自我,而这种心理正是“晒”的符号意义所在。而且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浮躁,不少人利用一些软件构造虚假现象哗众取宠,满足扮演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导致社交媒体中形象塑造的真实性有待探究。

“晒”起源于分享,在社会思潮影响下,不断加入新的元素。如“秀”的出现使“晒”由最初的个体状态展示,演变成作秀的剧场,加入了虚荣和炫耀的心理作用;在微商发展起来后,又逐渐形成了一批职业网络商户,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反复“晒”产品,吸引网络消费,使朋友圈逐渐变成商圈;分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晒”提供了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展示,而是通过这种展示形成资源共享的经济模式。“晒”式休闲展示行为是一种成长的社会现象,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不同概念的引入,而不断发展和革新。

此外,调查发现,“晒”的性别差异显著,比如对于出游频率,女性有“经常”和逢出必晒的倾向,而男性在这方面表现不明显;男性“晒”工作学习的比女性多;而在休闲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女性会选择美食;在表达情感方面,选择悲伤、不满等消极情绪上面,男性多于女性;至于反应方面,持无视状态的,男性多于女性。由此看来,虽然男女性都有“晒”的意识表达,但关于“晒”的倾向有待进一步探究。

[1]鲁思•华莱士、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77-205.

[2]黄晓京.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J].国外社会科学,1984(12):56-59.

[3] Rimé B. Emotion elicits the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review [J]. Emotion Review, 2009(01):60-85.

[4] Rimé B, Finkenauer C, Luminet O.et al.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 New evidence and new questions [J].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Psychology, 1998(09):145-189.

[5] Rimé B, Mesquita B, Boca S, et al. Beyond the emotional event: Six studies on the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 [J]. Cognition & Emotion, 1991(05):435-465.

[6] Will W.K. Ma, Albert Chan, Knowledge sharing and social media: Altruism, perceived online attachment motivation, and perceived online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39):51-58.

[7] Mina Choi, Catalina L. Toma, Social sharing through interpersonal media: Patterns and effects on emotional well-being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36):530-541.

[8] C.T. Rodríguez Hidalgo, E.S.H. Tan, P.W.J. Verlegh, The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 (SS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A case study in Live Journal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52):364-372.

[9] Benjamin K. Johnson, Brandon Van Der Heide, Can sharing affect liking? Online taste performances, feedback, and subsequent media preferences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46):181-190.

[10]曹进、吕佐娜.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J].东南传播,2012(09):14-16.

[11]陈璐.刍议微信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及其影响[J].青春岁月,2013(06):183-184.

[12]梁珊珊.说网络语言“晒”[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02):97-98.

[13]杨绪明.“晒”族新词语的衍生及其流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96-100.

[14]于全有、裴景瑞.“晒”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7(03):94-100.

[15]李静莹.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晒+X”族新词探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4):41-43+48.

[16]朱俊伟.网络词语“晒”的认知语言学解释[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403-404.

[17]汪伟. “晒X”构式的“自主依存+”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18]余建华.网络晒客的社会学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7(07):69-71.

[19]朱峰等.集体记忆情境下的“80后”晒童年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32-37.

[20]唐玉环.网络新词“晒”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符号与传播的互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130-133.

[21]凌彬. 微信相册自我呈现的文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22]闫方洁.自媒体语境下的“晒文化”与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新范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06):83-86+82.

An Analysis of Youth s Leisure Presentation Behavior of“ Shai”Based on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Wang Lixia Xiang Qinqin
(School of Tourism &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 Geography,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fluenced by post-socialist thought, self-presentation behavior on social platform has become a part of young people’s lives.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as a basis, the “Shai” behavior virtualizes people’s traditional leisure behavior through the media platform, and provides Self and Other a lot of information to share, dramatically changing the pattern of youth’s leisure. Self presents their own lives and attitudes, communicates and interacts with others, with a “Shai” on the social media, connecting person and society and narrowing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between each other. Self encodes symbols with meanings, affecting youth’s inn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thus penetrating young people’s lives, developing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of “Shai culture”.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behavior of “Shai”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mbolization, and the spread of“Shai” is a progress of symbols encoding, decod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behavior. It is also a self-cognition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social consensus, search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as well as shaping self-role.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Shai; Leisure Behavior; Self-presentation

D432.7

A

1006-1789(2016)06-0064-07

责任编辑 曾燕波

2016-06-16

王莉霞,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政策研究;相亲亲,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社会。

猜你喜欢

符号现象个体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变符号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