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演变特征

2016-05-18

当代青年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离校薪资毕业生

陈 鹏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演变特征

陈 鹏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从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的演变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较独特的视角。对上海某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演变特征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在变长,签约时间分布也呈现明显的集中化趋势。这些演变特征与毕业生的期望薪资、工作搜寻成本、就业工作规律、心理压力等有关。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调整期望工资水平、利用签约时间规律,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效率。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搜寻时间;演变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十分突出的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和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的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5年大学毕业生达到749万人,而2016年大学毕业生达到770万。从供给来看就业难不但没有缓解的趋势,还在逐年加剧。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诸多学者也聚焦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总量、结构、成因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利用职业搜寻理论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从职业搜寻理论的角度分析, 这(自愿性失业)其实是一种投资行为,他们愿意也能够承受失业的代价,否则就不会自愿失业。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失业是合理和必然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不必过分渲染大学生失业的后果。[1]现在回头看当年的研究结论,发现其具有相当好的预见性,这和工作搜寻理论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工作搜寻理论以其严谨的理论模型框架和对现实的较好解释为依托,在 “就业、失业”这一领域的研究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工作搜寻时间”是工作搜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搜寻时间与获得更优工资报酬的概率成正比,搜寻时间和成本越多,预期的收益就越大,但预期的边际收益递减。目前,以实证的方法分析影响个体工作搜寻时间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工作搜寻时间”本身的演变趋势研究较少。工作搜寻时间的变化是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重要指标,与毕业生求职就业行为特点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工作搜寻时间的演变特征来审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或对我们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新的启发。

一、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的计算

本文研究的工作搜寻时间指大学毕业生从开始寻找工作到签订就业协议书之间的持续时间,在实践中,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在学校就业工作推动下,大部分大学应届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也从10月份开始(上海市就业协议书发放一般在11月),签订就业协议书最早的时间一般在12月。每年的6月份是毕业生毕业离校的时间。因此本文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义为工作搜寻时间的起点,既符合现实情况,同时也便于统计和分析。

工作搜寻行为的停止意即搜寻者接受该工作,不会再去寻找其他工作。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接受该工作的既定程序是签订就业协议书,因此可将就业协议书的签订时间视为工作搜寻时间的终点。

本文中用计算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的平均数值,衡量毕业前一年10月到毕业年8月期间所有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的工作搜寻平均时间。我们用A表示年度毕业生总人数;i 表示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的工作搜寻的持续期,如12月份就业的同学的工作搜寻时间为3个月,i=3,1月份就业的同学的工作搜寻时间为4个月,i=4,以此类推,在就业期内i的取值范围是i=3,4,5,……,11,i取整数(未精确到天,所以只取整数);xi表示工作搜学时间为i时的就业人数比例;t表示工作搜寻时间。我们可以得到求取工作搜寻时间的数学模型:

本研究的签约时间数据来自上海某S高校2008年到2015年毕业生,在表1中,“12月”指的是毕业前一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签约学生的比例,“1月”—“7月”均指的是当月的签约学生比例,“8月”指的是8月以及以后签约的学生比例。就业协议书的签订时间是毕业生就业动态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体现毕业生工作搜寻规律的重要指标。

利用这一数学模型,可计算出2008-2015年每年毕业生的平均工作搜寻时间,2008年为6.8个月,2009年为7.3个月,2010年为7.5个月,2011年为7个月,2012年至2016年均为7.4个月。

二、工作搜寻时间演变的特征与趋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之后,毕业生的平均工作搜寻时间基本上能够反映当年的就业形势。当毕业生群体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找工作时,说明就业岗位不足,就业难度在增加;当毕业生花费较短的时间成功就业,说明就业岗位充足,就业难在缓解。这种对就业规律的一般描述固然正确,但是长期以来缺乏量化比较研究,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描述工作搜寻时间的演变特征。

(一)工作搜寻时间的持续期在逐渐变长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搜寻时间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8年的平均6.8个月增长到了2015年的7.4个月,增幅为9.7%。其中2011年搜寻时间下降为7个月,之后2012年迅速反弹,8年间搜寻时间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何亦名、朱卫平通过调查亦发现: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平均搜寻周期为2.7个月,如果算上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毕业前的平均搜寻周期长达3.5个月[2]。唐鑛、孙长的研究发现,200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平均时间为185天,随之逐年递增到2009年的230天左右,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在逐渐变长[3],这一趋势实际上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情况的真实反映。

(二)毕业生签约时点呈现越来越集中化的趋势

与其他就业群体不同,大学毕业生的签约时间分布具备相当鲜明的特点。签约时点的最低谷出现在二月前后,而最高峰是五六月份。我国的春节一般是在每年的二月左右,在此期间就业和招聘活动都不活跃,从就业开始的前一年的10月1日计算,到春节前的这一阶段大约持续120天左右。春节之后经历三四月份的密集工作搜寻,到了五六月份形成签约的最高峰,从二月份开始的这一阶段持续150天左右。签约的高峰期恰好处于毕业生离校之前的时间,这一现象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搜寻,到五六月份确定签约,这是一个自然的工作搜寻发展过程;二是面临毕业离校时间节点的逼近,校方和毕业生都有落实工作的紧迫感,这会使部分对择业犹豫不决的学生下定决心签约。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集中在毕业离校前期才签约,这必然导致平均工作搜寻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根据工作搜寻理论,工作搜寻时间越长,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的变长与其对更高质量就业的追求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工作搜寻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三、形成工作搜寻时间演变特征的原因

从时长总体分析,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在延长;从结构性角度分析,毕业生结束工作搜寻行为的时间节点趋向统一,这两大特点的形成和凸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通过工作搜寻理论来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一)大学生期望薪资越高,就业搜寻时间越长

搜寻时间是保留工资(期望薪资)①研究表明以期望薪资代替保留工资是可行的,本文亦如此,后文中的期望薪资均指保留工资。的增函数,说明期望薪资较高的毕业生签约时间明显晚于期望薪资较低的学生,因为期望薪资越高,所要花费的搜寻时间越长。“保留工资的提高,对大学生就业起到负面作用,增加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次数,再次证实了工作搜寻理论”。[4]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薪资都远高于实际的初始薪资,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利于他们快速地找到工作,很多毕业生在工作搜寻早期经常放弃很多就业机会,希望“下一份”工作工资更高,但常常会发现事与愿违,给部分毕业生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期望薪资的高低影响着搜寻时间的长短,而大学毕业生期望薪资的形成又受到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近几年随着物价、房价等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个人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必然要求工作报酬随之增加,毕业生不断增长的期望薪资水平有补偿生活成本的考虑。其次,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增加影响期望薪资。高等教育的投资成本既包括个人及其家庭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货币成本,也包含其因接受高等教育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而这种成本的增加自然会转化为毕业生对于未来回报的高期望。此外,相同学历但不相等能力的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往往呈现出趋同的现象,并且这种趋同往往在高能力者的示范作用下体现为整体趋高的走向。[5]最后,工作搜寻成本也对期望薪资产生影响,搜寻成本不但不会降低期望薪资,反倒进一步提高了期望工资水平,反之亦然。

(二)大学生离校前工作搜寻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取得动态平衡

随着工作搜寻时间的延长,找到工作之报酬的提高幅度递减,即工作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递减;同时,工作搜寻成本在增加,且幅度递增,即工作搜寻时间的边际成本递增。只有工作搜寻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搜寻行为停止。也就是说,工作搜寻时间持续多久,取决于工作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何时等于边际成本。

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必然要产生搜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简历制作、形象包装、住宿、交通、通讯等费用;间接成本主要是指工作搜寻期间损失的劳动报酬。从直接成本来分析,微观上,毕业生个人的搜寻成本随工作搜寻行为发生而发生,而发生的面试次数越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越多,成本也就越高,因此,工 作搜寻的持续时间越久,工作搜寻成本累积增加越多。宏观来看,近几年毕业生平均搜寻成本在不断提高。2008年毕业生的平均搜寻成本已经高达1624元,有近20%的学生搜寻成本高于2000元。[6]而“2013年大学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766元。其中,求职简历的制作130元;交通费258元;招聘会门票142元;通信费用170元;购置服装费313元;人情、礼品费用438元;其他相关费用349元”。[7]2014年调查结果显示,求职费用人均 3013.74元。成功就业者人均求职成本3411.12元,未就业者人均2599.8元。[8]根据笔者对毕业生的访问,最近一两年毕业生的平均工作搜寻成本基本上在2000元以上,尤其对于部分选择到外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仅仅出行成本就有可能达到数千元。可见,求职成本近年上升明显,这会促使毕业生尽快签约以控制工作搜寻成本。

除了直接成本,工作搜寻间接成本的变化对毕业生的就业决策的影响更加显著。在离校之前,毕业生未正式进入工作岗位,都不能获得薪酬,不管是已签约还是未签约的毕业生在这一阶段都可以认为没有间接成本。但毕业离校之后已签约毕业生会马上获得工作报酬,而还在进行工作搜寻的毕业生的间接成本立刻跳跃式增加,递增的边际成本与递减的边际收益在此阶段迅速接近平衡,促使众多毕业生集中在毕业离校前这一时间窗口签约。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程的内在节奏促成离校前集中签约的态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一定的节奏与规律,每年十月份左右启动就业工作,校园招聘会等一般会在春节前召开,形成一个就业小高峰,寒假期间是就业低潮,节后就业工作进入常态,到五六月份毕业生离校之前会加强就业工作推进力度,进入暑期就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扫尾阶段了。从就业工作的大体节奏可以看出,高校就业工作进程本身有其特有的规律,这种规律又根源于高校的学年、学期规制,是难以人为改变和撼动的。毕业生个体的工作搜寻行为依附和从属于整体的就业工作进程,从毕业前一年的十月份开始工作搜寻,到来年的五六月份结束工作搜寻行为,签约时间相对集中符合就业工作的内在节奏。

高校在八月份要统计上报初次就业率情况(比如上海),毋庸讳言,在毕业生就业率上,各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为获得比较优势,学校自然会要求将毕业生的就业潜力充分挖掘,也就是将部分本打算在离校之后就业的毕业生在离校前完成签约。来自校方的就业推进压力最终传导到毕业生身上,使部分处于抉择犹豫状态的学生下定签约决心,使学校的初次就业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上。正是各个高校之间的就业竞争,推动了目前比较普遍的毕业生离校前集中签约的现象。

(四)工作搜寻的心理压力不断累积,需要在离校之前通过签约得到释放

毕业生在工作搜寻期间心理压力的累积、变化趋势也对其就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毕业离校日期的逼近,未就业的毕业生心理压力会随之增加,离校意味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更要独立自主地生活,“毕业即失业”会让大学生的境遇更加艰难。在三月份和五月份分别开展两次调查,发现随着毕业离校时刻的临近,毕业生的心理压力有加重的趋势,“第二次调查所得的抑郁平均分要显著地高于第一次调查所得的抑郁平均分。第一次调查表明毕业生中轻度抑郁流行率为33.0%,重度抑郁流行率为1.4%;而在第二次调查中,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1.5%,重度抑郁流行率为3.6%。经卡方检验,抑郁流行率的升高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9]这无疑说明离校的时间节点对毕业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对于尚未签约的毕业生,其心理压力明显要比已签约的同学来得大。调查也证明:“工作有无着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产生明显影响。工作无着落组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恐惧、公平性顾虑及全问卷平均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工作有着落组。”[10]相对于已就业的同学,未签约毕业生的未来不确定性是显著的,所以只有当他们成功就业后,持续的紧张和压力感才能得以缓解。除了这种就业压力,还有同学间的比较压力,面对已签约同学,未就业毕业生摆脱就业竞争劣势的唯一途径就是尽快签约。家庭的期望在毕业生眼里是又一大压力来源,而这种压力几无可能逃避。父母对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比其他人更加迫切,在家长眼里,就业既能让孩子成长成熟,又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家庭的希望就越大,对毕业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所有的这些压力源汇聚到毕业生身上,就有在离校前得到释解的迫切需要,这是各高校每年五六月份形成签约高峰的重要原因。

四、根据工作搜寻理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在就业摩擦市场中,工作搜寻时间的存在是客观现象,不可能消除。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平均工作搜寻时间正在不断变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签约时间推迟到离校前,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风险。在这一时间演化的趋势下,大学毕业生取得就业与满意度的平衡、政府部门提高就业市场的效率成为关键。

(一)毕业生要适度调整期望薪资水平,缩短工作搜寻时间

理论上,劳动力市场中求职和招聘的过程可视为劳资双方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博弈过程,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双方的出价。“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对失业者的保留工资有双向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失业者的搜寻策略。这里对失业者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要选择使自己收益最合适的搜寻行为,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尽量多地把握市场信息进行适度选择,否则将会使自己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延长失业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11]对于毕业生来说,就是要在充分把握劳动力市场中的薪资水平信息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期望薪资,还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期望薪资,不能和市场对抗,尤其要避免将期望薪资定得过高,这会极大地减少自己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的期望薪资一直高于实际获得的初始薪资,且这种差距还比较大,2015年3月底人人网毕业季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全国范围内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过高的期望薪资是造成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越来越久的重要原因。但是变长的工作搜寻时间并未带来更高的就业满意度,没有证据显示搜寻时间与就业质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反而是早签约者的就业满意度更高。求职者“签约底线时间”定得越早,越有利于达到较高的求职满意度;求职者积极找工作的行动越早,越有利于实现较高的求职满意度。[12]这说明大学毕业生以缩短工作搜寻时间为代价,实现尽早签约的目标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要做到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期望薪资,最重要的是调适自己的就业心理,既不要和少数找到高薪工作的同学攀比,也不要和社会中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比较,初始薪资并不代表将来的收入水平和职业发展状态,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高和职业发展的空间是否够大,只有具备成熟的就业心理与合适的就业期望,才能在尽量短的时间找到理想的工作。

(二)毕业生要学会利用签约时间的变化规律,选择有利的时间段就业

从毕业生签约时间的分布规律来看,扎堆现象非常显著,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基本同期开始,同期结束。毕业生可适当调整工作搜寻行为的起止时间段,避开高峰,选择低谷,未尝不能获得更佳的就业机会。要充分利用就业的时间规律,必须要搞清楚影响搜寻时间的要素。有研究表明:“拥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时间可缩短25.3%。”[13]若将实习情况进行细分,结论也是一致的,“将企业兼职、校内社团、校外勤工俭学、校内暑期实践四项指标加权构建为一个综合指标。其在三个方程中都是很显著的,该指标分0到12个维度,计量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每提高一个维度可以快1到2 天找到工作。”[14]具有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在工作搜寻时具有明显的优势,突出的表现是工作搜寻时间更短,且大学生的实习经历越丰富,工作搜寻时间越短,即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主动参加各种实习活动,不仅是校外企业实习有利于就业,校内社团、暑期实践等也能起到同样作用。

(三)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毕业生工作搜寻效率

在工作搜寻理论中,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求职者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搜寻其最合适的工作;用人方也一样,希望以尽量低的工资雇佣一个适合其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在这样一个“摩擦市场”中,毕业生和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的获取问题,因此,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建设,迅速及时地为求职者和雇主提供各类求职信息和招聘信息。

和网络招聘的高普及率相比,网络招聘的成功率却不高,至少在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中,以校园招聘会为代表的传统方式的可信度与成功率更高。“2013年毕业生中已确定单位者的求职渠道被选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1.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34.0%;2.网络招聘信息27.0%。”[15]可见,在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上,网络招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网络招聘的低效主要是由“信息爆炸”引发,大量的无用信息和有效信息、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混杂在一起,需要求职者和招聘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判别,这当然不如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大数据科学的实用化,在就业市场中既要不断完善求职者信息库建设,更要针对招聘方加强招聘信息的管理工作。首先,高校要建设毕业生大数据,从其入学到毕业期间所有的成长活动都要数据化,这样在毕业生开展工作搜寻时才有据可依、有迹可循。其次,加强网络招聘平台中用人单位的数据库建设,应用大数据手段及时发现并惩治有不良招聘行为的用人方,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来。最后,考虑建立毕业生数据库与招聘方数据库的对接渠道,使两者能够匹配起来互为对方服务。只有如此,才能在技术上实现提高供需双方匹配效率的目标。

[1]吴克明、赖德胜.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02):38-41.

[2] [6]何亦名、朱卫平.我国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实证分析与逻辑推演[J].学习与实践,2008(08) :62-67.

[3]唐鑛、孙长.基于事件史分析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持续时间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9):22-27.

[4]张抗私、盈帅.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搜寻研究—基于63所高校的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01),94-101.

[5]马永霞、高晓英.大学毕业生薪酬期望的理性分析—基于筛选理论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3(05):52-58.

[7] [15]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N].光明日报,2014-01-28(13 ).

[8]秦建国.大学生求职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北京青年研究,2014(04):27-33.

[9]严建雯、蒋月君、陈传锋、朱亚君.大学生面临毕业与工作签约时的抑郁状况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5):52-53.

[10]汪磊萍、田澜.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调查[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04):274-276.

[11]付东梅.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扩展及政策启示[J].北方经济,2010(04):88-89

[12]张天舒.大学毕业生求职时间与就业结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03):150-153.

[13]谢勇、李珣.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2):158-166.

[14]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2):27-33.

The Evolution of Job Search Time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Chen P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a unique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job search time. Using graduates’ signing time data of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job search time to do empirical analysis of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job search time.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job search time is getting longer and the signing time distribution also shows a significant centralization trend. Thes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related to the expected salary, job search cost, employment law,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so 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such as graduates ought to adjust expected salary and make good use of employment time law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mploy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improve employment efficiency.

University Graduates; Job Search; Search Time; Evolution

D432.7

A

1006-1789(2016)06-0041-06

责任编辑 曾燕波

2016-01-02

陈鹏,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The Evolution of Job Search Time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猜你喜欢

离校薪资毕业生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离校出走的女儿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