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信用社地市级行业审计存在问题及改进途径浅析

2016-03-18赵艳杰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信用社审计途径

摘 要: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地市级行业审计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信用社;审计;问题;途径

如何发挥地市级农村信用社行业审计机构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完善公司治理、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行业审计作用。本文对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前期运行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和意见进行探析。

一、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成立来,行业审计作用的不断强化,对有效防控风险,促进全区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发挥积极作用,但在运行和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行业审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行业审计职责和权限有待进一步明确。各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成立之初,省级联社赋予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检查、指导、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开展序时稽核、常规稽核、专项稽核、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稽核审计工作,组织实施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稽核、监察、审计、案件查处和稽核培训等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对辖内违法、违纪、违规工作人员提出稽核处罚和处理建议,协调、指导辖内农村信用社安全保卫、防控化解金融风险,负责省级联社交办的与当地党政及有关部门协调工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维护农村信用社正当合法权益等职责。审计权限保障机制层级不高,审计职能主业不突出,一定程度制约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对辖内法人机构审计、监督、评价和指导工作的开展。

(2)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学历水平起点不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二是部分稽查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不能与时俱进和追求自我的发展完善,缺乏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和新业务、复杂业务需求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的能力。三是新进工作人员缺乏实践经验,独立工作能力有待增强。

2.对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的考核有待进一步调整

省级联社对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考核和省级联社机关部室考核内容一致,采取“德、能、勤、绩、廉”定性考核方式,鉴于审计工作职业化,专业性较强,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实际工作情况和工作质量。省级联社出台《关于印发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业务考核办法的通知》,对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审计规范和稽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审计业务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及审计项目管理规范程度、稽查人员职责分工及专业胜任能力、各利益相关方对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业务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等内容进行考核,但该业务考核尚未能纳入到年度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考核内容中。

3.审计项目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1)从各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上报的审计报告来看,审计项目质量不高,普遍存在审前调查分析不细致,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核把关力度有待加强,分级复核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认定精准性不足;审计报告重点不突出,表述准确程度有待提高;对问题原因深入剖析不够,审计意见指导性、实践性不强。

(2)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审计建议可行性程度较低,对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和优化建议实践性较差,同时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就检查而检查,对督促辖内法人机构就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乏力,审计效能未能充分体现。

4.审计成果利用不足

一方面部分辖内法人机构对审计结果重视程度不够,整改不力、责任人不处理或处理不到位,致使屡查屡犯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各层级业务条线沟通协作配合力度不够,对检查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剖析力度不够。对内控制度不健全问题,完善制度规定和内控管理不及时,限期整改督促检查不力,合规问责督促检查力度有待加强。

5.审计手段落后

目前,全区审计工作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面对大的审计项目,主要实行“人海战术”,依靠大量的时间和人员投入。例如某省级联社2013年、2014年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投入现场检查天数分别为264天和225天,2013年超过了全年工作日,2014年占全年工作日的89.64%。审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致使审计工作缺乏非现场审计统计查询和预警分析监测功能及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在当前全区海量数据形势下,必将造成现场检查针对性不强,审计效率低下,审计效果不高的状况。

二、改进地市级农信社行业审计机构的途径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行业审计工作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明确提出了完善审计制度,强化对权利制约和监督;国务院、省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先后下文提出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省级联社也高度重视行业审计工作,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要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行业审计是省级联社对辖内辖内法人机构开展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指导活动,是省级联社强化监督、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辖内部分辖内法人机构已经暴露出风险防控能力脆弱、信用风险持续恶化、操作风险呈高发态势、单体机构风险隐患加大的问题,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应突出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主动出击,找到结症,敢于亮剑,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切实发挥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为省级联社“站岗放哨、通风报信”的作用。

2.继续完善行业审计体系

(1)在职责和权限设置方面。一是依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行业审计工作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20号)对行业审计的职能定位,剥离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与审计无关的业务,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切实发挥“第三只眼”的客观公正作用。二是根据审计体系尽快出台审计章程,明确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职责和权限,确保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开展工作“有规可依”。在制度层面赋予审计工作知情权、检查权、取证权、临时处置权、建议权、公布结果权、经济处罚权和纪律处罚建议权等必要的职权,经济处罚权可由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提出处罚金额后监督辖内法人机构执行。

(2)在人员管理方面。一是补充和加强行业审计人员力量,与辖内法人机构的比例至少达到1.5:1。二是建立准入退出机制,通过笔试、面试和考核等,将各辖内法人机构审计、会计、管理、法律、统计、电子数据处理等业务骨干纳入全区审计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培养。三是与有一流审计专业的国内大学联合对优秀审计人才进行定期培训,确保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四是建立审计人员动态管理机制,以一定时期为一个考核周期,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定期动态调整,切实保证审计队伍素质。

3.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一是实行审计项目主任负责制。明确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负责人为审计项目质量第一责任人,承担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责任。二是推进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首先要突出“以人为本”审计理念,根据审计人员专业特长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规范审计程序,重视审前调查和分析,找准审计重点,确定审计样本,确保审前、审中、审后各项程序控制严谨细致、环环相扣、不遗漏、不拖沓;严格控制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应客观公正、重点突出、表述准确、格式规范,反映问题依据充分、定性准确,审计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审计结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反映。三是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4.提升审计成果运用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区农村信用社内控合规建设精神,建立健全整改责任体系。坚持查纠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原则,省级联社和辖内法人机构应加强协作配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查找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根源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二是重点整治各类违规行为和违规问题,各地市级行业审计机构应建立整改检查定期跟踪机制,对历次检查设立问题台账,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要进行逐条登记、逐项整改、逐条核销、存档考核,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对辖内机构每一次检查的必查项。三是建立健全问责体系,加大违规行为问责力度,强化违规行为问责督促检查,严格执行“一事五问”和“四个不放过”,强化审计成果应用,提高违规成本,遏制屡查屡犯问题态势,进一步提高审计成效。

5.加快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加快审计信息系统建设,以实现审计管理和监督工作信息化、便捷化,实现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过渡,实现实时预警、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的有机结合,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能。

作者简介:赵艳杰(1985.11- ),男,满族,内蒙古赤峰市人,毕业于山东大学金融系,本科学历,经济师,中共党员,现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赤峰稽查办事处

猜你喜欢

信用社审计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营改增”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管理发展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新时期创新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探索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