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观体系的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2016-03-18衡晓刚
衡晓刚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蕴含的各种史观的基础上,对四大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进行体系建构,进而以文明的演进和拓展为线索构筑起崭新的中学历史知识体系。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史观体系 知识体系
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又不是人类全体,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思想文明构建必修模块体系,实际上正体现了文明史观的精神旨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专题形式铺陈叙事,几个相关专题构成一个模块,强调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如必修模块1的第2单元,叙述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和法治,第3单元则叙述了近代西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国的民主政治。这样就勾勒出了西方社会从古到今的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民主法治——近代西方诸国的代议制民主法治。
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社会空间”,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接纳了这种史观,并设置了相当比例的内容,如必修2就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必修1则涉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
现代化史观认为,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领域的深刻变化。现代化史观强调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最突出的例子便是: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成长资本主义经济?韦伯在对比研究了中西历史之后,指出是由于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合理因素”,而西方的新教伦理则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方社会最终步入近代工业社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似乎接受了这种观点,其中有这样的表述:“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这实际上在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的专制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摧残。
社会史观反对传统史学对于帝王将相等社会上层和战争起义等政治事件的过于关注,认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民大众,提倡眼光向下,关注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种研究历史的原则将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假娱乐、教育卫生、信仰崇拜等纳入其研究视野,这就大大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深受社会史观的影响,在政治史之外增加了大量有关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历史,如必修2中有“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等内容。
二、史观体系的建构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观丰繁复杂,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概括如下:
静态文明史观:动态文明史观?摇?摇?摇?摇英雄史观——社会史观?摇演进:拓展:?摇阶级斗争史观——现代化史观地区中心论——全球史观?摇?摇
三、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史观体系为基础,对人教版必修1、2、3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时,考虑到现行中学历史只涉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拓展三部分内容,而“演进拓展”占据大量篇幅,所以知识整合从“动态文明史”角度出发,着眼于“文明的演进和拓展”,“静态文明史”的内容则融合于“动态文明史”中,这是基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哲学命题。
在“文明的演进”中,首先应罗列有关“农业文明”的内容,这包括中国部分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西方部分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其次可罗列“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的内容,包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9世纪西方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9世纪西方世界的文学艺术”。再次可罗列“工业文明深化”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20世纪西方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在“文明的拓展”中,首先应罗列“向工业文明过渡”时的内容,包括“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艺”。其次应罗列“工业文明深化”时的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祖国统一”。再次可罗列“90年代文明拓展”的相关内容,包括“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简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