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论文中表格的编辑加工实例及分析

2016-03-18刘俊英林本兰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例分析表格

刘俊英 林本兰 管 珺 蒋 滔



科技论文中表格的编辑加工实例及分析

刘俊英 林本兰 管 珺 蒋 滔

[摘 要]结合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稿中表格的编辑加工实例,列举科技论文中表格易出现的错误,如表格双细线的使用,合与并,表题、栏目与表身内容的对应,排列方式等错误。诸类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论文的学术表现力,应引起作者和科技书刊编辑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表格;科技论文;编辑加工;实例分析

[作 者] 刘俊英、林本兰、管珺、蒋滔,南京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

表格是记录数据或事物分类等的一种表达方式[1-2],是科技论文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代替或补充文字表达。与文字直接表述相比,其具有直观、简洁、集中表述实验结果的逻辑关系及对比关系的优点[3-6]。合理的表格设计不仅可以使论文叙述清晰、结构紧凑、版面美观,还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学术表现力、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7-10]。因此,科技书刊标准对此作了详细的约定[1],各期刊编辑部对此也有相应的规范要求。

大多数稿件主要致力于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的完整展现,以突出其研究意义。编辑在论文审查时主要关注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和文字叙述的流畅性。作者和编辑常会忽视表格的作用,表格使用不够规范。笔者在编辑加工《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来稿时发现,近年来这种状况越来越普遍,部分作者特别是初次书写科技论文的研究生作者们,对三线表格的设计编排规范了解不透彻,绘制表格时会出现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下面笔者列举编辑加工《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稿表格过程中的一些典型实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一、实例及分析

(一)未正确使用双细线

表1看似为项目栏中加辅助线的横表分段的三线表,实际上是由4幅表经竖表转栏和横表分段构成。而根据科技书刊标准的规定[1],不难发现转栏和分段时均未按规定加双细线,易使读者难以理清表格内容的逻辑关系,还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此外,项目栏中的辅助线多余,栏目线为粗线。笔者将表1编辑加工成双横细线和双竖细线十字垂直交叉的三线表,并去掉项目栏中的辅助线,栏目线改成细线,编辑加工的结果见表2。表2的设计结构紧凑,版面美观。

表1:聚乙烯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所用势参数

(二)合与并不合理

来稿中用2幅表(表3和表4)列出Fenton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正交试验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芳香烃去除率的结果及极差分析。根据表格规范的要求,发现表3和表4中存在如下不合理之处:每幅表都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正交试验结果及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合并编排,造成表题和栏目均与表身的内容不对应;表3和表4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一致,即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了两个对象,将得到的两个结果分放在两幅不同的表中,这样的表格编排既重复又浪费版面,还减弱了表格对比性的功能。

科技期刊来稿中正交试验表设计的此类错误比较常见,大多编辑人员在对此类表格进行加工时也会感到较棘手。笔者将表3和表4的正交试验结果合并在同幅表中,而将两幅表中的极差分析与试验结果分开,设计成另外的“各因素对去除率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表,编辑加工的结果见表5和表6。这样设计的表格,表题与表身内容更贴切,栏目与表身主谓关系明确,数据读取较方便。

表2:表1编辑加工的形式

表3:Fenton氧化法处理正交试验结果Ⅰ

表4:Fenton氧化法处理正交试验结果Ⅱ

表5:Fenton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正交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L9(34)]

表6:各因素对去除率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三)栏目与表身混排

表7将项目栏与表身混排,不具备三线表的形式,失去了表格的自明性。对照来稿的上下文可知:“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应为栏目;A10、A20、A30和A40为指前因子;E1、E2、E3和E4为活化能;其他均为表身内容。因此,可将表7编辑加工成表8的形式。表8为项目栏中加辅助线的形式,表格简明、清晰,自明性增强,可阅读性较好。

表7:反映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和活化能

表8:表3的编辑加工形式

(四)排列方式不合理

三线表通常采用垂直的方式进行编排,即构成竖排表[10]。然而,部分作者习惯采用水平方式进行编排,即构成横排表。表9是一幅横排表,栏目中“吸附平衡常数”对应的内容是K1~K5,按照三线表的纵读原则“吸附平衡常数”对应的是“指前因子”和“吸附热”,也即“吸附平衡常数”“指前因子”“吸附热”所对应的关系是错误的,可以将表格中的纵横栏目进行调换,修改成竖排表形式,结果见表10。与表9相比,表10更符合阅读习惯,而且视觉上较清晰,对比性更鲜明。

表9:苯胺加氢反映的指前因子和吸附热

表10:表9编辑加工后的形式1

三线表由顶线、底线和栏目线3条线构成[1]。然而,三线表不一定都要有3条线,根据内容,可不设栏目线,只有顶线和底线,构成两线表,表中的主谓语横读。因此,表10也可以修改成表11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横排表也较简洁。

表11:表9编辑加工后的形式2

(五)栏目设计不科学

表12从形式上看是典型的竖排三线表。然而,仔细分析发现栏目中的“节理间距、节理内摩擦角、节理倾角差、坡体开、挖角块体内摩擦角”均为影响因素,而表身的内容为各影响因素下的安全系数。因此,栏目与内容严重不符。表12可编辑加工成表13的形式,这样编排的表格逻辑性增强,方便数据的读取,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表12:节理倾角30°时安全系数分析

表13:表12的编辑加工形式

二、结语

作者在进行表格设计时容易不规范,表明作者对表格设计的规范不甚了解,需期刊编辑部在征稿简则中加以强调。这也应引起编辑人员的足够重视,及时与作者沟通,提高表格使用的合理性。

表格设计时出现的诸上错误,不仅在国内科技论文中较常见,国外科技期刊中也经常出现。由于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的原因,我国研究人员在国外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上述错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展示。因此,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都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加强表格设计的规范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东,彭纯正,严梦,等.2个错误表格的多种修正形式[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4-146.

[3]田军,王新英,刘文革.科技论文表格常见错误评析[J].编辑学报,2005(6):421-422.

[4]李兴昌.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5]周园.科技期刊表格病例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173-176.

[6]陈雯.科技论文中表格常见错误及修正[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93-95.

[7]赵贤瑶.编辑整合规范视角的优秀科技期刊图表质量问题[J].大众科技,2009(10):221-223.

[8]同任.表栏目排法的2种常见问题[J].编辑学报,2006 (3):211.

[9]葛赵青,杜秀杰,王焕雪.关于三线表的争鸣[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226-229.

[10]辛兴球,翟林,王隽,等.关于科技期刊表格规范的商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5):338-339.

猜你喜欢

实例分析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组成语
统计表格的要求
表格图的妙用
中小学微课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实例分析
浅谈艺术设计中UI界面设计及应用
依托行业协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引导性设计在公共设施领域的应用研究
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