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016-03-18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科学

王 月



试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王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中国梦”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感召力,本文主要从理论、实践、文化、价值和时代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以期能够科学地把握“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科学;内涵

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展览时,首次对“中国梦”进行了阐释。“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种梦想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感召力。

一、“中国梦”的理论内涵

“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特色。

“中国梦”是站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它不仅是一个新鲜的提法,而且还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构架。它是由一系列的相关命题、范畴和概念所组成的,这些命题、范畴和概念之间又有辩证的逻辑关系以及内涵和外延的规定,它们前后相依,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国梦”是由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子系统交织而成的理论体系。“中国梦”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以及外交等多个层面,并融合了政治大国、经济富国、文化强国、美丽中国、军事强国以及和谐世界等多个维度的内容。“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表述,它内在地包含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群众路线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高度的整合、概括和提升,使之变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总之,“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与中国当前的国情相联系,着眼于当前中国发展阶段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以及实干兴邦等思想精髓贯穿其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会不断地拓展和丰富,理论体系将会愈加完善,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二、“中国梦”的实践内涵

“中国梦”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和国情,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在实践中应用,将其束之高阁,都将毫无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践行“中国梦”,不断地丰富其内涵。

1.实践目标的二维性

“中国梦”不仅要实现“个人梦”,而且还要实现“国家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它和“美国梦”不同。“美国梦”是以资本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强调个人主义、个人至上、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而“中国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集体主义,强调家国一体,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经历了外国列强的侵略以及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遭受了严重的践踏,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个人的发展。中国人在内心深处相信只有国家和民族强大了,个人才会有所发展,才会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中国梦”不仅是每一个个体的梦,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梦。“中国梦”是“个人梦”和“国家梦”的交织体,个人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梦的支撑。当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也需要发挥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将集体和个人对立起来,要从个人和国家两个维度理解“中国梦”,并在实践中注意两者关系,不可片面地看待和执行。

2.实践主体的大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中国梦”是个人和国家相互交织的梦,它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使全民族都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个体的支持和奋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热情和艰苦奋斗。“中国梦”融合在每一个个体的梦想之中,当每一个个体的梦想实现的时候,那也将是“中国梦”实现之时。离开人民群众,“中国梦”的实现只能是空谈。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推进“中国梦”实现的步伐。

3.实践过程的长期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中国梦”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并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然而,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备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仍然没有实现。目前,国内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各种矛盾交错丛生,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博弈和倾轧;国际上,大国之间相互较量,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需要时刻警惕。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中国梦”的实现任重道远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实践前景的光明性

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事实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完全是由于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找到了这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了与我国现实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实现“中国梦”,依然不能偏离这条路,继续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30多年的成就,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梦”的文化内涵

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写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气神,是民族凝聚力、团结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中国梦”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梦”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限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而且还包括中华民族文明的复兴和传承。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绵延不绝,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诺千金”“天人合一”“睦邻友邦”等理念,这些理念涵盖了人际关系、家国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已经不知不觉注入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同时,这些理念也包含了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准则,致力于形成平等互利、睦邻友好、共赢的局面。“中国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四、“中国梦”的价值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归根到底,“中国梦”是追求人民幸福的梦,凸显了以人为本、家国天下的情怀,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中国梦”最终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追求的是国强民富,只有民富,才能国强,民富是国强的内生动力。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实践者、追求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使命,不是依靠一个人或者是一部分人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投身于“中国梦”的实践之中,为自己的梦想不断的努力奋斗。“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其源泉和根本归宿都是人民。“中国梦”的实现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质,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光辉。

五、“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分别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所经历的寻梦、追梦、圆梦奋斗历程和现实状况进行了生动地描绘。“中国梦”贯穿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尽沧桑,其历史文化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备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欺凌和剥削压迫。自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各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探索。最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局面,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梦”更加强调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这是由当时的历史状况和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

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我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稳定和谐,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在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努力奋进。但是,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抢抓竞争的主动权。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着眼于本国、本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梦想。我国要想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提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梦想和目标,将各族儿女凝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前进。所以,此阶段的“中国梦”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及当代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潮流,饱含鲜明的时代特色。

实践成功的前提是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中国梦”内涵的科学认识和把握,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中国梦”这一命题。只有真正理解了“中国梦”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任平.“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出场的根本旨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6).

[2]史为磊.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3(4).

[3]侯远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4]辛向阳.中国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3(5).

[5]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3(5).

[6]习近平.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2-11-29.

[7]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03-18.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0.002

猜你喜欢

中国梦内涵科学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科学拔牙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