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异化与卢卡奇物化的区别和联系

2016-03-18谢镇宇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联系区别

谢镇宇



马克思劳动异化与卢卡奇物化的区别和联系

谢镇宇

摘要: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我国一致推崇和学习的思想学说,它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评判,并为人类指明未来发展的道路。其中,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是重要的分支,它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相似之处就在于两者都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不同之处在于异化或物化理论上的概念、根源、扬弃途径等方面。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异化;卢卡奇物化;区别;联系

当前社会作为现代思想史重要组成部分的“异化”或“物化”理论问题依然是现代思想哲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当前的世界形势和国内形势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仍与异化或物化存在密切的联系,对“异化”或“物化”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将原来的异化理论进行升级,使其与经济进行联系,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卢卡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目的是为了增加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从传承的角度说,两者有必然的联系;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两者又存在细微的差异。

一、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突破原有异化理论论述范围,将异化理论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方面,提出了以异化劳动为基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即异化劳动。其异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劳动关系基本是这类异化劳动关系。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异化的劳动关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独特的异化理论,主要内容如下:

1.生产关系中劳动与生产产品之间的异化

因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产权关系,劳动者所生产的对象即产品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存在不同的归属问题,是两个相互对立存在的个体,甚至是对立关系存在。所以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中劳动与生产产品之间存在明显的异化。

2.生产关系中劳动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中,劳动者与产品的异化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的异化,即生产活动本身已经受到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外化于生产过程之外,劳动是外化于生产过程的事物存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得不到肯定,感觉不到成就,感受到对知识体力或者智力的压榨。特有的生产关系让劳动者只会体味不幸、煎熬,忍受不自在,而只有独立于劳动之外才能感受自在。

3.生产关系中劳动者与劳动者本身本质的异化

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劳动者与劳动者本身本质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劳动者劳动过程应该符合自身生理活动,遵循自然界基本规律和人的精神类能力。可现实存在的异化劳动使得自身的本质成为被异化的本质。劳动者成为一种劳动的机器,劳动变成一种求生手段。异化的劳动异化了一切,包含自然界和自身的精神实质。

二、卢卡奇物化理论主要观点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商品生产是主要焦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物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也由商品生产这道关系所牵连,甚至整个社会的关系都被物化。

其二,物化的生活关系将人们定格在一个局部,使人们失去把握全局的能力和认清全部发展历程的机会。具体表现为,商品生产的精细化,使得作为劳动者的人们被分化成专门的人才,进一步地缩小人们的视野。

其三,物化思维已经浸入劳动者的内心。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意识逐渐被物化为一种物品,从整个的人格中剥离出来,成为整个人格的代言物。一切意识都是物质化、机械化、标准化。精神世界中的主旋律为物化思维,一切按照物化的思想来处理事情。

三、分析两种理论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1.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作为马克思和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批判维度的异化或者物化实质是相同的,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两种思想理论的批判对象也都是被异化或者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出发点都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关系为主要依据点。同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使得两个理论都带有鲜明的历史主义。其批判的实质又使得两个理论具备明显的社会实践特色。

2.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之间的不同之处

(1)异化、物化概念的差异。异化和物化的概念中有关劳动产品的表述不相同,使得两者在范围方面有微小的差异。马克思异化理论中认为劳动产品仅仅是劳动的对象化,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并没有被异化。只是因为劳动关系的原因,劳动产品被异化于劳动者本身,呈现出劳动对象化的物质与劳动者、劳动过程呈现出异化的现象。可是卢卡奇物化理论中并不把对象化的产品单独看待,其物化的概念已经包括对象化的产品。在其物化概念的理论中将产品与异化的劳动关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就是一个实际意义体。这样一来物化的概念就稍微扩大化了。

(2)异化、物化现象所产生的根源不同。卢卡奇的物化观点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出现的现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人会囤积一定的商品,而商品的制作需要工人完成,这就说明要将工人的劳动转变成商品,将其物化,使得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变成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卢卡奇所著《意识》中明确表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和分工相互作用,随着生产过程的理性发展,工人的特征、人性、人格会被逐步清除,统一到物化意识中去。而马克思的观点则基于人类发展史和生产方式的视野,着重论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异化才是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异化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当时生产关系的产物,是私有制制度必然的结果,同时奠定了私有制存在的基础。

(3)扬弃异化、物化途径的差异。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消灭私有制让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共同拥有,才能真正地消灭异化。在私有制制度下,人民没有更多选择,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结果是分离地,劳动和劳动过程是分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异化现象。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才能真正消灭这种异化关系。而且,要想消灭异化劳动,必须要进行无产阶级斗争和革命,将资产阶级的腐朽内容彻底废除,实现真正地转变。马克思认为工人与资本家之所以存在较大的矛盾,主要原因就是资本家占据了工人的劳动产品,这种矛盾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爆发,最终会通过革命来消灭劳动异化。

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卢卡奇的观点认为,是否选择物化取决于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如果其本身的意识水平较差,不能实现自我觉醒,则不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和自己的主人。但是,当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达到一定的程度,理解到历史使命和历史发展的内在意义时,社会改造就会自然地进行,不需要采用这种革命的形式改造物化的社会。但是,缺乏实践性的观点比较难以实现。

总之,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两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进一步丰富了异化和物化理论,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参考,当然,这两种观点中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学习两种理论的优点,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比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11.

[2]魏山金,李庆平.试论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02):6.

[3]阳桂红,刘大欣.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比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25.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0.021

猜你喜欢

联系区别
应用比较 区别异同
20+岁与30+岁的区别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