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古诗英译的意境传达新探
2016-03-18杨静琳
杨静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系;福建泉州362000)
中文古诗英译的意境传达新探
杨静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系;福建泉州362000)
中国古代诗歌以其意境之美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光彩。要让外国读者欣赏这种美,翻译是必经之路。然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在源语向目标语的翻译过程中,某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在古诗翻译中,如何既翻译文字,又传达意境,把一种语言的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诗,是横亘在译者面前的一大问题。研究根据王国维的意境文论,结合许渊冲的诗歌翻译实例,探讨古诗英译中重现意境美的方式。
意境;翻译;古诗歌;意象
在佛、道、禅交织融合的宗教哲学土壤和丰富多元的艺术创造中,意境应运而生。意境,框定了中国古典文论独特的审美视角,成为评判作品之高下的重要标准。汉民族的思维特点擅长由具体到抽象,注重整体的表达,主张藏而不露,营造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意境,这反映到语言上就表现为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不讲究分析和逻辑;而英语则是一种形合的语言,注重分析和逻辑,喜欢客观描述,而漠视整体的感应。鉴于这两种语言文字特征的巨大差异,汉英文学翻译常被视为一种有缺憾的艺术,最大的缺憾就在于翻译过程中汉语文学的美感不同程度地受到折损。意境的重现难,难于上青天,然而这依然是译者不能放弃并且需要努力攻关的重大课题,尤其是中文古诗英译的意境传达。学界中不少研究者对中文古诗英译的意境传达进行研究,如魏瑾和汪小英探讨意境传达的音律再现[1]40-42,王小卫结合古诗歌的英译探讨情感、韵律以及形象的意境传达[2]118-120,李气纠和李世琴探讨诗歌的隐喻意境传达[3]70-75,徐黎认为诗歌意境的传达不仅需要译者精心的翻译,同时也需要读者的接受和配合[4]116-118,这些研究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传达。尽管前辈的学者们已有诸多研究,有些大师的阐述已成为经典的权威,但对于意境在翻译中的传达的探讨就如同其本身的美一样,是没有尽头的,其深邃与神秘,古往今来,引人入胜。纵观各路名家大师的实践不难发现,古诗翻译的意境传达是非常难的事,对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且在意境传达时还涉及意境的转换,而这种传达与转换的效果如何,倘若分别从译者与读者的角度来看,其实又十分的见仁见智。
一、“意境”说
“意境”的概念经由“意象”发展而来,最初见于唐朝诗人王昌龄所著的《诗格》中,指的是文学作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征。王国维认为:但凡文章之妙,皆在于有意境,并用“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5]来定义有意境。景中有情,喜怒哀乐皆有踪迹可寻,情中有景,以景寄情,化实景为虚情,写景叙事皆为抒怀,简而言之,意境之有无在于字里行间是否给读者带来真情与美感的体验。
意境通常表现为情景交融,作者或着力写景,景中有情,或重在抒情,情中见景,结构上呈现虚实相生的特征,一面是身临其境如在眼前的实,另一面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虚,从而带来韵味无穷的审美体验。作者常通过“写境”“造境”“留白”等手法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
二、古诗英译中意境传达的障碍与可能性
(一)意境传达的障碍
中国古诗中的意境美不胜收,但要在翻译中传达其意境之美是需要跨越很多障碍的。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要架起这一座桥梁,就必须探究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汉语的平平仄仄所达成的抑扬顿挫和英语的独特的韵律和行文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一个意群接着一个意群,犹如竹子一般,同时又是一种意境的语言,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英语是形合的语言,犹如一棵大树,不管枝叶多么繁茂,主干始终清晰明朗,讲求客观的分析,注重逻辑。英语讲实,中文求虚,英语重意,中文造境。很多中译英的文本中,已经找不出在中文语境中那种模糊朦胧的意境与美感。
诗歌翻译,是两种艺术语言的擦枪走火,能否如电光火石般绚丽,在于译者的功夫。中文古诗英译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和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特点和表达方式,语言是最能反映文化的载体,包含深刻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很多语境中都很难找到意义能够完全对等的词汇,所以有时为了重现意境只能用解释的方式把作者隐含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文体可能处理的方式还不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只能遇山开路,遇水搭桥,随机应变了。
(二)意境传达的可能性
1.意象的指代功能
意境离不开意象,要传达意境首先必须理解意象,传达意象,从而由象及境,完成审美的构建。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出现在古典诗歌中的许多意象已经在长期的岁月积淀下有了稳定而鲜明的文化内涵,例如松竹梅代表正直的品格与不屈的气节,柳树代表送别和离伤,菊花代表隐逸、高洁、脱俗,梧桐是凄凉与悲伤的象征,说到红豆人们就想起相思,莲常被用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丁香指代愁思或情结;鸳鸯代表恩爱的夫妻,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燕子可以表现春光和爱情的美好,还可以表现岁月的变迁、离情的痛楚以及羁旅的漂泊,月亮用以指代人生的完满或缺憾,流水代表无情的岁月和绵延的愁绪,夕阳跟消逝的美好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的诗歌也深受中国诗歌意境美的影响,虽然思维模式不同,审美取向各异,但所用的许多意象却是不难理解的,在意象与情感之间是共通的。
理解不同文化不同语域中的意象的可能性,就为理解其整体意境提供了保障。意象是造境的素材,以像观境,总能有所发现。
2.人类共通的情感
古往今来,无论在哪片文化的土地上,人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情感与追求,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抒发的情怀,抑或针砭时弊,指点江山,其实总能归结到对于人类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的渴望。人们为得志而雀跃,为失恋而哀伤,为不公而愤怒,为割舍而怅然,如此种种具体的生活,都是诗歌的源泉,艺术的给养,所以即便语音不同,语法各异,甚至喻体大相径庭,都不妨碍人们越过巴别塔,看清不同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人类共同的希望,这种对于更美好生活的热切渴求就是人们理解意境的情感和认知基础。总而言之,不同的语言文字对于人类的表达而言其实是殊途同归的,这也是理解意境进而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
三、古诗翻译中意境美的传达
(一)古诗翻译之意境美
中国古诗的意境之美,说不清,道不尽,如何在译入语中还原和重现源语的意境之美呢?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倡三美:音美、意美、形美。
1.音美
汉语的音韵有着自身的美,汉语的双声叠韵、四字成语,都是汉语音韵独特的表现形式。美丽的汉语篇章读来朗朗上口,为了追求在英语中达到相应的效果,翻译时,应寻求目标语与源语相对应的音韵表达方式。汉语的抑扬顿挫源于汉语平上去入的四声特点,英语则是一词多音节,分轻重音。此外,中国古典诗歌在设定的字数、韵律、平仄的限制和框架下,运用双声叠韵等手段组合起来,谱出和谐的音韵之美;相较之下,英语诗歌的音韵则是通过诗歌格律、韵式来表现它的节奏美。和谐的音韵,有助于再现原文的意境,让译文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一样获得相同的声律美感。
2.意美
许渊冲先生将意美视为三美之首,也就是译文首先要能够保证传达作品的原义,与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信为首不谋而合。信,被置之首位,说明真实地再现文学作品的内涵是最重要的前提,没有信,达和雅将无从谈起,也没有任何意义。真实意味着原文能够不偏不倚不扭曲地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译文的读者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悟。因为真实也同样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所以这种真实也必须在译文中尽量真实地表现出来,这种真实性包含诸多要素,例如内容的真实,艺术性的再现等。
3.形美
形美同样是艺术表现中十分举足轻重的一个方面,形式美,就是对文学内容的一个完美包装,一个精彩的外在展示。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核心,而核心给予人的外在感官则需要美的形式,美的形式能赋予内容以生命力,就文体学的观点来看,形式也是关乎内容的,同样也带来审美体验。文学作品的形式美体现在意群于平面空间排列上的分布,不仅是对内容的有效规划,往往还能带来趣味性。当人们看腻了笔直的大道,淘淘的大海,高耸的山峰时,突然出现的曲折的小路,蜿蜒的溪流,秀气的山丘就会瞬间拯救人们的审美疲劳,在固定的规则之后产生的突然的变化能够很大程度上提亮和愉悦人们的心情,内容如此,形式也不例外。文学作品形式的错落美引导着读者的眼睛作欢快的富有期待的追逐。不同于唐诗的严章律法,宋词错落有致地排列,规则里含着的不规则深深地惹人喜爱。所以有时候文学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失去形式就不能表现内容的美,形式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学形式的美并不只是噱头。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之音美、意美、形美确有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可以从中窥见要再现这三美的难度。
(二)重现古诗的意境之美
1.在译语体系中寻找原语意象的“替身”
由于意境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故这里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来阐述意境美的传达。
在意象美传达的实践中,意象派诗人庞德用其译作践行了他的诗歌翻译理念。他认为,诗歌的翻译应由表及里,管中窥豹,从诗歌里的字句所表现出来的语义和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通过诗人所采用的意象窥探其内心,因为意象是诗人心迹的表露,必须透过这些意象所展露出的蛛丝马迹进行思考和联想,洞察其内含的意蕴,然后在另一个语言体系里搜索,寻找相应的能够代其所言的“替身”,这个“替身”绝不等同于在辞典里所找到的翻译对应词。运用于实践,庞德是这样处理的,来看庞德对李白《玉阶怨》的译诗:
The jeweled steps are already quite white with dew,
It is so late that the dew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
And I let down the crystal curtain,
And watch the moon through the clear autumn.
一Ezra Pound[6]34
此诗以“怨”为题,然全诗未曾出现一个“怨”字,却依然充满了“怨”的氛围。诗歌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点染,字少情深,在夜深人静时独立玉阶,白露寒体,望着窗外一轮冷月,如同自己期待落空之后那颗冰冷的心,哀怨之情如泣如诉,寂寞无奈之情低低沉沉。不说一个怨字却通篇布满怨情愁绪是比开门见山地展露情绪更为高明的写法。庞德在翻译中,跳出来了英语语言重客观逻辑的限制,努力把诗歌中各种意象以及冷漠孤独的意境重新表现出来,以另一种语言来传达。可以说,庞德的处理很好地保留和传承了中国诗歌的含蓄美。他用“It is so late that”加以强调,并用“The jeweled steps are already quite white with dew”翻译“玉阶生白露”,already一词显示了宫女已思忖良久,说明了她长长久久的幽怨之情。庞德十分重视意象,并通过对意象独特的审美特点的诠释将其转译为异域文化。
2.对原诗意象进行改变或作模糊化处理
在诗歌翻译中,对意象的理解是成功翻译的关键,既要翻译出意象,又不能为了意象而牺牲意境,意象是为了营造渲染意境服务的,而对意象的翻译也不简单,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进行直译就能很好地完成翻译的任务,而且必须注意的是,意象要能够为译诗的读者所理解,倘若直译意象不能被理解或者容易造成歧义,则译者必须对意象进行一些改变,以期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如许渊冲先生对李商隐《锦瑟》的翻译。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典故,“庄生梦蝶”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五十弦”的背后也有故事,“望帝”“杜鹃”“沧海”“明月”“蓝田”都已经不是单纯的客观事物,这些意象都蕴含了中国人丰富的情感以及特定的精神寄托。许渊冲的译诗如下: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each strain evoke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 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r rise!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7]80-83
要在诗歌的篇幅中直译“庄生”“望帝”“沧海”“蓝田”等这些意象且为外国读者所理解,恐怕是难以企及的至臻境界,所以,许渊冲先生摒弃直译的方式,转而用意译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情绪和内涵的方式取而代之,这样,译诗的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许先生翻译的成功就在于不止站在译者的立场考虑,而把读者的接受能力也放在心上,根据译入语的文化传统来处理原诗中的意象,以期获得神似的意境。
3.把握意象背后的指代意义与文化意蕴
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准确传达是非常紧要的,准确的传达来自于准确的理解,尤其是对于意象背后的意义的理解,从张继《枫桥夜泊》众多不同的翻译版本就可以看出意象的指代意义有多重要。
该诗耳熟能详,读过的人都能感受到诗人身处环境的灰暗,诗人心绪的怅然,还有长夜漫漫的冷寂,这样的意境如何形成?自然是落下的月,啼叫的乌鸦,满天的霜,还有江枫和渔火等等意象交织融合渲染出来的。这许多的意象都是诗人愁绪的真实流露。“姑苏城”和“寒山寺”让诗人在“入世”跟“出世”之间反复辗转,一边是高堂庙宇的雄心抱负,一边是超脱的佛教世界的淡泊名利,诗人的心绪复杂凌乱,种种意象皆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层层叠加营造了丰富的意境体验,字里行间晕染开来的无不是诗人在黑夜里的缕缕思绪,诗人的各种感官功能仿佛在黑夜里得到强化,一颗心也随之不能平静,如何才能传达这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呢?试着来梳理其中的意象和对应的动词,可得如下:
moongo down(in the sky)
crowcaw(in the forest)
fisherman move with torch(under the shadows of maple trees)
bellring(from Hanshan Temple)
假如单单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人们能够得到的只是一幅客观冷静的画面,充斥着挑不出错误的意象,却没有一丝出彩的美感,读来恐怕索然无味,诗人的主观情绪也难见踪迹,读者更无从体会其意境之妙。
来感受下这首诗歌较好的一篇译作是如何处理的。
At moonset the crows caw high in the frost sky,
Dim fishing lights shine on maples,in gloomy dream I lie.
Beyond the walls of Gusu stands the Hanshan Temple,
The tolling of the bells greets my ears in the dead light.
——王振国[8]84-85
这首译作在对意象的翻译中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绪,这些意象也因此有了表现力和生命力,衬托着诗人的情感。译者并不止停留于原诗的意象,用客观的硬邦邦的描写来转述诗歌的内容,而是基于意象之上的合理发挥,加上了主观的含蓄的情感的渲染。“dim fishing lights”是译者想象之后的添加,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由此展开,读者的脑海中开始有了意境的底色,“in gloomy dream I lie”更是表现得恰到好处,此句末尾的lie又与上句末尾的sky押韵,读来有音韵之美,读者读到此处,不难感受到译者的用心良苦,而译诗中的“wall”更有指代的意味,仿佛在暗示出世与入世仅是一墙之隔,或者仅是一念之间,令人不禁患得患失,辗转徘徊,“stand”具有拟人的意味,寒山寺成了主体,远远传来的寒山寺的钟声让作者羁旅漂泊的离愁别绪也不断回荡在心间,而“greet my ears in the dead light”更是诗人心迹的真实写照。至此译诗已带来丰富多元的意象,意境也因此立体而生动,缓缓流动于读者心间的是对诗人百转千回的情思愁绪的领会,漂泊、孤独、思念、落寞也都是读者曾有过的生命体验,当看到译诗末句诗人枕着钟声在沉寂的夜里默默流泪时,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几乎不可能不被触碰,当在诗中读到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情绪,情感共鸣是很容易产生的,由此可见,只有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意象才能真正作为诗人心声的代言和诗人心绪的载体。有时候,客观地直译意象是不够的,对意象适当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都要根据原诗的意境构造和译诗读者的审美体验为参照。译者在翻译传达意象时,必须真真切切地感悟地原诗的美,并在译诗中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结语
在中英两种语言的诗歌互译中,不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把一种语言的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诗。“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像外,故精而寡合”,刘禹锡所言说明了意境来源于意象又高于意象,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许渊冲先生说:“文学翻译家要像画家一样使人如历其境,像音乐家一样使人如闻其声,像演员一样使观众如见其人”[9],从中皆可见对文学译者的使命寄托。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在思维和表达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意境的传达与再现是翻译的无限理想化才能达到的美好境界,但尽管障碍重重,译者仍然可以通过不断地修炼双语能力和翻译技巧,提高美学素养,来竭尽全力地表现出意境美的核心内容——即模糊美,含蓄美、朦胧美。
[1]魏瑾,汪小英.中诗英译中的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以《葬花吟》两种英译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7).
[2]王小卫.从《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看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
[3]李气纠,李世琴.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探析——诗性隐喻解读和翻译的认知视角与诗歌意境的传达[J].山东外语教学,2009(3).
[4]徐黎.古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
[5]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PO U N D,EZRA.Poems and Translation[M].W ashing.ton:Library of A merica.2003.
[7]魏全凤.诗歌意象美的传递以唐诗英译为例看诗歌翻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6).
[8]王振国.简析古诗翻译中的模糊语境——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9]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谢雪莲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Conve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YANG Jing-lin
(Depart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Quan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Fujian Quanzhou,362000)
Chinese ancient poetry stands out with its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Translation is indispensable when helping foreign readers appreciate such beauty.However,due to the dramatic difference between two languages and cultures,the original beauty could be diminished when it is presented in the target language.It is a big problem confronting the translators that how to translate the poem of one language into the poem of another while maintaining the beauty in the source language.Based on Wang Guowei’s theor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practices,this thesis is aimed to explore applicable strategies of reproducing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rtistic conception,translation,ancient poetry,image
H159
A
1674-8891(2016)06-0053-04
2016-10-10
本文系福建省2016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AS161034。
杨静琳(1989—),女,泉州南安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汉口译、翻译教学、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