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普及原由*
2016-03-18魏冰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魏冰(哈尔滨商业大学 外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普及原由*
魏冰
(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普及应用,除了此翻译理论在适当时机被引入中国及其本身所特有的理论魅力以外,最终的事实是该翻译理论在中国赢得了超高的人气,因为该理论在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它迎合了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一直所强调倡导的实用性。这是被中国学者所普遍认同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认同;普及
Abstract: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is the most popular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 which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appropriate importation time,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theoretical glamour.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ultimate rea-son should be the fact that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bears too many similaritie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hat i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agmatism and practicality on which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put emphasis.
Keywords:E.A. Nida; translation theory; recognition; popularization
引言
自从奈达的翻译理论在1981年被引入中国以来,它就在中国翻译界的研究领域中经历了戏剧性的起伏。当初,奈达的翻译理论广受好评和欢迎,但是后来却遭遇质疑,批评甚至否定的声音。无论怎样,直至今日,在翻译界,奈达的翻译理论都是所有外来翻译理论之中最受认同的。
一、奈达翻译理论被引进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概念是其本身以翻译学者的身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此后,他翻译的想法,理论就影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当然也包括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以后,奈达的翻译理论才真正开始正式进入中国。
1981年,奈达的翻译理论首次由林淑武在《外国语言学习》这一中国领先的外国语言研究期刊中被引入。语言学家简短地介绍了奈达的语义分析,尽管他没有提及奈达的翻译定义的重要性,翻译过程,翻译技巧和调整,甚至奈达翻译的跨学科理论特点也没有谈到。
但是接下来一年,《外语教学与研究》,一个颇具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在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论坛上,出版了庄绎传的介绍性文章《the Good News Bible and Nida's concept of translation》。值得一提的是,庄绎传把奈达理论的交际应用中的信息化,祈使及表达功能运用到圣经的翻译之中,更是把严复的翻译标准作为第三方标准对其两者进行了比较探讨。他认为,信息化功能和表达功能的信和达相对应,而祈使功能和雅却没有关联。文章指出,中国的翻译学者一直致力于把从外国引进的理论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同时,文章也阐述了奈达的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的意义,而且附之英汉翻译实例给予详细说明。更重要的是,他还指出奈达理论的应用范围有所限制。在这个意义上说,庄绎传比当代中国其他学者在研究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方面迈出了更深远,更难得的一步。
1987年,《中国翻译》期刊出版了沈寿源在1986年翻译的著作,《Nida's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verse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译者详细地把奈达的各种西方翻译理论进行具体分类,注释;相继,谭载喜在1989年的《外国语言》杂志发表的《奈达和他的翻译》一文,也对奈达的翻译理论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分类,分析。作者从奈达翻译理论划分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谈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相关条款,总共归纳划分为三个阶段。谭载喜认为,奈达用于设立他的理论框架过程为:(1)描写语言学(2)传播理论(3)社会符号学理论。1994年,《an introduction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翻译学者的理论研究。
二、奈达翻译理论遭到质疑
自上述一书问世后,奈达翻译理论研究热便在中国大地兴起,随之就一发而不可止。1997年,沈丹通过“正式信函”的形式研究奈达理论,并做了严谨的分析。恰恰也是在这个时候,针对奈达的理论概念,竟然也逐渐开始被某些中国学者专家拒绝并引起争议。比如,刘英凯(1997),陆军(1998)开始否定奈达的理论,提出另一种相对的“读者的反应”理论。刘英凯认为奈达理论降低了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美感,使追求真实的原创性贬值,从而阻碍方法技术性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陆军也辩称一旦接受此理论,或以奈达的翻译理论基础考虑的话,就会导致并形成和“读者的反应”这一翻译的标准构成悖论。
王东风(2000)也批评奈达的理论,提出四个方面的不同见解:1.奈达的翻译理论,尽管它本身呈现的是一般的翻译理论,但它却是奈达在圣经翻译中,慢慢吸取提炼他的经历和理论形成,这到底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之中,还有待验证;2.来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SL和TL),这也决定SL读者的反应不能与TL读者的反应相同一致;3.奈达的同形同构概念,在来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读者之间,也并不一定能带来相同一致的响应;4.奈达功能对等的概念,将有可能导致文化交流的骗术产生。
三、奈达理论普及原因
无论存在多少争议和辩论,但是,在中国的翻译家看来,尤其在外来翻译理论之中,奈达的翻译理论仍占有主导地位。它的超高人气最终应该归结为一个事实,就是他的理论在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还有它迎合了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一直所强调倡导的实用性,这是被中国学者所认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所在。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普及认同原因分析:
首先,从历史事实上可以看出,奈达翻译理论是在适当的时间被引入中国的。在奈达翻译理论被引进之前——近一个世纪之前,中国的语言学派在翻译研究领域还只是局限、集中在研究中国本土的严复的信,达,雅或其变异相关学说。那时,中国的翻译研究界正迫切需要新奇的东西和不同的理论见解来帮助结束我们自身近乎停滞的理论研究。此时,恰巧奈达理论代表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翻译研究维度,正好迎合并满足了这一需求。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是设有语言学审美方式的,但是它的缺陷是本身的模糊性,不精确性,以及缺乏分析的验证力。自1981年以来,引进的奈达翻译理论正好激起了中国学者传播学术的热情,亦且多少弥补了中外翻译理论研究的差异性。
其次,奈达的理论十分注意翻译的方法。根茨勒认为奈达喜欢自由翻译:“希望要求一个方法是优于其他,延续同样的以前的忠实/自由的问题,施泰纳认为这是所有前结构翻译理论特征”(1993年,第58页59)。文字与自由的问题是和奈达的理论与形式之间翻译探讨理论相矛盾冲突的。奈达相信,“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美妙之处”,因此“任何一种语言可以用一种形式,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达,除非是固定形式是其基本要素”(奈达驭泰伯,1969年,第3~4页)。“当形式和内容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应该保存其文章的内容,而形式应被迫改变”(第5页)。这也可以说,奈达翻译理论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是:内容重于形式,内容“优先”或“意义第一,形式第二。”(1989年,第44页45)。
再次,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非常相似的是,奈达的理论也同样强调“信实”和重视能够给出优美文雅的实用性的翻译语句。“忠实或者信实”一直都毫无争议地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占据主导思路。
四、结束语
奈达的翻译理论适时被引进,吸引了中国学者并由于其独特理论魅力,扎根、普及在中国。奈达理论的普及,在本质上归因于这一事实,它与传统的中国翻译理论有许多相似与共同之处,并迎合了中国传统——强调实用主义和实用性。也可以说,两者的相似之处,已经被中国翻译理论学者强调、接收。奈达理论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息息相关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而奈达哲学(philos-ophy)在中国的知名度最终可视为文化过滤的结果。
参考文献
[1]Liu, Y.(1997). Shi ping nai da du zhe fan ying lun zai zhong guo de fu mian zuo yong [Negative roles played by Ni-da's 'reader's response'][J].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
[2]Lu,J.(1998). Fan yi: cong wen ben chu fa dui deng xiao fan yi lun de fan si [Translation should start from the text . Reflections on dynamic equivalence][J].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3]Ma, H.(2003). 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Nida, E.A.(196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Z]. Leiden: E.J. Brill.
[5]Nida, E.A.(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6]Nida, E.A. & Taber, C.R.(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Z]. Leiden: E.J. Brill.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265-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隐喻翻译的功能对等研究”(12522080)
作者简介:魏冰(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