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岫岩单鼓溯源

2016-03-18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岫岩萨满教萨满

于 红

(鞍山市博物馆,辽宁 鞍山 114000)



岫岩单鼓溯源

于红

(鞍山市博物馆,辽宁 鞍山 114000)

岫岩单鼓是流传于岫岩民间一种古老萨满教祭祀习俗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地人称其为“烧香”。本文从萨满教仪式的形成与演变追溯这一民俗事象的起源、流传与发展,以及岫岩地区风物人情影响下仪式的现有程序和服装道具的使用。

岫岩;单鼓;萨满;追溯

一、岫岩单鼓的形成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腹地北部,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9.6米,千山山脉从岫岩北部入境,分向西南和东南延伸,形成了岫岩北、西、东边界的天然屏障。全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属于典型的山区。岫岩县历史悠久,建制千余年。女真人(1635年女真族定名为满族)最早于辽代就已进入岫岩,曾设大宁镇,并建立部落联盟,又据《岫岩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1867年),朝廷一次便从满洲八旗兵千人赴岫岩屯垦戍边[1],此后不断有迁入。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已发展到450 755人,占全县总人口91.63%,而且比例不断增高,成为国内满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在这里萨满教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在“萨满跳神”的基础上,演化出祭祖还愿“烧香”祭祀活动。在此居住的汉族民众其生活方式亦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故在原有满族“烧香”的习俗中又派生出汉军八旗的“烧香”习俗,形成了烧“旗香”和烧“民香”两种祭祀民俗。在满汉杂糅居处中,两族文化相融互促,最终形成现在岫岩县独特的“烧香”祭祀活动,当地人统称为“烧香”或”跳单鼓”。这种活动的目的多是为了祭神、祭祖、还愿及超度甚至看病等等。因为祭祀活动主要用具以单鼓为主,所以现在统称为“岫岩单鼓”。

二、岫岩单鼓的源头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早期,一般学术界认为是东北通古斯人的原始宗教信仰。通古斯是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古老的语族共同体,后来与满洲语族合并,并称为满-通古斯语族。这是个原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因其巫师“萨满”而得名,其传布区域相当广阔,以东北亚为中心,囊括了北亚、中北区以至到北美地区,渐次扩展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就生活在这个区域,他们信奉萨满教,萨满在部落中享有与部落首领同等或更高的地位。清兵入关后,萨满教正式问鼎政治,清朝皇帝运用萨满教把中原也纳入萨满统治的轨道。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廷还颁布了首部萨满教经典《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萨满教在清朝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并在宫廷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萨满教的核心是自然崇拜(如风、雷、电神等)、图腾崇拜(如鹰、虎、鹿神等)和祖先崇拜(如佛朵妈妈等),其各种祭祀活动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考证的创始人,也没有专门的庙宇和规范的形式,基本是靠萨满为纽带代代传承,一直至今[2]。

“萨满”来自女真语和其他通古斯语族语言saman这个词,是“智者”“晓彻”的意思,翻译为“通达之人”“晓事之人”“智者”“贤者”等等。“兀室奸滑而有才。……其国人号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粘罕以下皆莫之能及。”此语出自我国南宋时期徐梦莘撰写的《三朝北盟会编》,书中“珊蛮”即“萨满”同音异字,均出自女真语,意思与中原地区的“巫妪”类似,“通变如神”法力无边,能力非凡,被认为是神与人的中介者,掌握着超越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早期多出于女性,一般分为职业萨满和家庭萨满,前者多为整个部落 、村或屯之萨满教的首领,负责全族跳神活动;后者则是家庭中的女成员,主持家庭跳神活动。萨满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拿鼓,右手执鞭,在其它响乐的配合下,边敲边唱边跳,在神灵附体过程中,萨满进入癫狂状态,或进入神的圣地,祈求述说人间之事以求指示,后返回人间转达神意,或进入鬼魅世界与带来病痛或灾难的恶鬼进行撕斗,胜利而归,充满神秘色彩。

在诸多民族中,满族的历史较为悠久,在中国大地上萨满教的影响也最为深远,以致萨满教始终作为政治手段的补充形式一直有着自已独享的领域。随着历史的推移,清王朝的衰败,几位萨满也随之而去,但满族人保存的萨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遗传,不仅渗透于社会组织、传统习惯和道德规范,也存在于人民赖以生存的活动中,对人们的思想、思维和心理都产生极大的作用。可以说,萨满教顽强的生命力是岫岩单鼓一直保存至今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单鼓的形式及影响

(一)服装与道具

单鼓,是满族萨满所用依姆钦(汉译“鼓”)的一种握执型的单面鼓,也称“单环鼓”或“太平鼓”,基本上为圆扇形(也有桃型芭蕉扇或其他形状,但不多),以钢圈围成圆形,面宽一般在20至30厘米左右,多用羊皮也有马皮和驴皮绷在上面作鼓面,钢圈在底座再围成三个云卷圈,中间一个稍小,两边的圈外曲线向内合拢,似一个开放莲花的形状,并在每个圈上套有两个钢质圆环,共六个,也有在大圈中再套小圈的,由此往下延伸出一个钢条作握把,一般在上面缠上布条,以方便握在手中,也有在下面缀上多种彩条的。鼓鞭,又称霸王鞭,用钢条或木条制成,外面也用布包上,并以彩条作成穗,一般长短不等。腰铃,是跳单鼓中很重要配器,一般由14个或16个铁片(三角形)卷成圆椎形铁筒,两个为一组栓在40~50厘米长15厘米宽的皮垫上(或布带上),使用时扎在腰间。现在所用的这些道具基本上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有执着自己后来制作的,不一而同。

实际上,萨满单鼓最有特点的是装扮,服装大多是自己缝制而成的五官帽和彩裙。五官帽一般由五个颜色的布做成五个箭头形的布板(里面缝些布或放些纸板),保持硬挺状,再缝在一个长布条上,在中间部位嵌入一块小镜子,露出部份为圆形,在周边还缝有细线做成的帽穗儿,两边缝有两条红布条,长可过肩。彩裙由布条缝在一条腰带上做成,相对鼓穗或帽穗宽些,长及脚踝,系于腰间。再在上面系上腰铃。此着装结束后,也有在脸上涂些色彩的[2]。

现在萨满的神服和器具较早前已有很多简化,但神圣性还是相对保留。制作时要请神灵保护;制作时间要按年历预算出来;制作工序上也有严格要求,特别是做神服之人要有约束和禁忌;保存和传承也要按照规矩行事,不可自行随意安排。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在工厂批量制作服装与道具,不过多用于表演等。但在岫岩还基本由“烧香”者自制,相比之下,更原始和粗糙些。

(二)表现形式

单鼓主要是以单鼓为道具的舞蹈,舞者换上短衫长裤,带上五官帽,系上腰铃,左手持鼓,右手执鼓槌,边打边舞。岫岩单鼓的主要特点是腰部动作大,前后左右均可扭动,系在身上的腰铃铮铮作响,舞至高潮时还有前翻后滚多个动作[2]。萨满唱词有许多曲谱留传下来,但岫岩单鼓没有文字保存下的曲谱,多为家族传承,口传心授,而且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仪式,很多为即兴表演,能唱上一两天。岫岩单鼓作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了切实的保护,经过传承人和专家的专业研究,相继整理出了《开堂鼓》《打棚鼓》《山东请客鼓》和《过河鼓》等多部鼓词和曲谱。

(三)表现内容

祭祀基本程序是:布设神堂,请神,通神,降魔,送神。需要祭祀的有驱灾治病、祈福、预测占卜、超度、祭奠等等,所有这些的目的归于根本是请神灵保佑让亡者安息保后世太平健康之意。祭祀表现多通过仪式的时间长短和场面大小体现本家的虔诚和财力的丰厚。场面越大,观众越多,效果越好。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当地文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岫岩单鼓的发展及现状

岫岩单鼓基本上属于民间信仰范畴,虽然原古习俗的延续或有皇权的压制,但它还是被不加思索,即“自然而然”地接受、传承和运用。在被誉为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体现古老信仰的仪式依旧存在。在人们的世界观中神鬼信仰意义早已存在,它以潜隐的状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在岫岩这个相对封闭的村县它依然承载着人们对生活世界、科学世界、艺术世界、宗教世界等等不同领域的认知和探索。解放以后,特别是文革破“四旧”,“岫岩单鼓”被列为封建迷信之列,早已从轰轰烈烈的地上转移到了小模小式的地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特别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岫岩当地保护部门的普查、整理和上报,正式以“岫岩单鼓”为名申报,2006年被正式确立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还制定保护计划和方案,并确立三代传承的“萨满”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参与研究和保护。近年来,由岫岩单鼓派生出的岫岩单鼓表演出现在各种文艺表演中,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五、岫岩单鼓的求源意义

(一)原始文化丰富历史研究

萨满文化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是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岫岩地区是这一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这一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岫岩单鼓”是萨满文化的切实体现,活动仪式过程是多元文化因素融合的过程,它记录了先民原始文化和原始思维发展的历史轨迹,记载了文化间交流互汇和坚持文化乡土性的具体内容,具有综合性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敬畏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及时抢救文化遗存,使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

(二)原始艺术再现文明起源

服装、道具、舞蹈、演唱都是岫岩单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乐和舞蹈最为突出。音乐感一方面体现在语言的韵律上,一方面体现在音乐的节拍上,语言上合辙押韵,可以使神歌更加和谐,富于节奏感。音乐的音高、音低与旋律上的组合更直接地表现出了神歌的韵味,鼓点更是音乐中的重点,有单点、碎点、花点以及慢点、快点之分。仪式中,身着神衣,腰栓腰铃,手持神鼓,在扎力(助手)的配合下,击鼓唱歌,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幅完整的“诗歌舞”一体的原始艺术图画。

(三)宗教信仰完善民族内涵

各种形态的宗教同时并存于不同民族中,与各民族社会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这些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岫岩单鼓作为当地满族的民族信仰,已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融为一体,体现了满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它的宗教意义上的研究更加丰富了这个民族的文化。

当然,“岫岩单鼓”还存在着时代局限性,认识水平的原始性,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厘清其本质,溯本求源,这对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研究、保护与开发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岫岩县志编纂委员会.岫岩县志[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

[2] 金开诚,于丹.萨满文化[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2.

(责任编辑:刘士义)

Trace to the source of Xiuyan single drum

YÜ Hong

(AnshanMuseum,AnshanLiaoning114000,China)

Xiuyan single drum,locally known as “incense burning”,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expression in the sacrificial rites in ancient Shamanism of a long history in Xiuyan.This paper trace to the origin,spre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Xiuyan single drum,which as a folk custom,base on th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hamanism rites.By the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grams,props and costumes of the rites,which influenced by the custom of the Xiuyan area,this paper gives a fully show of Xiuyan single drum.

Xiuyan;single drum;Shamanism;trace to the source

2016-04-20

于红(1967-),女,辽宁台安人,鞍山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G122

A文章篇号1008-2441(2016)03-0027-03

猜你喜欢

岫岩萨满教萨满
岫岩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萨满文献开发利用路径探索
“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研究
——以岫岩玉雕为例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浅谈岫岩玉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遗存调查与保护研究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文化研究
关于麻扎文化形式的研究综述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漫谈岫岩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