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伦理视阈下的“英国文学”研究性课堂模式探究
2016-03-18谷铁霞
谷铁霞
(鞍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道德伦理视阈下的“英国文学”研究性课堂模式探究
谷铁霞
(鞍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道德是人类维持社会和个体关系的底线,也是最高准则。文学与文学家一向把教人向善、探知世界视做己任,英国文学课程顺理成章被冠以推送道德思想这一光荣使命。文学教师只有实践研究性教学模式,方可引领学生对作品中蕴藏的道德因素加以探求,进而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道德伦理;研究性学习;英国文学
一、文学课堂道德承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范谊和芮渝萍曾将“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精神”[1]定义为英美文学的目标内涵之一,这无疑定义了文学课堂阐释道德思想的必要性。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随着经济向纵深迈进,市场和改革在给中国带来了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价值困惑和道德失范的危机。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准、价值观念、思想品位在全社会处于较高层面,但随着人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压力和困惑逐渐增强。一些学生缺乏运用发展的观点、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些不良现象的能力,实用性、追逐功利和拜金思想在学生中悄然滋生。有些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自我化、短期化的倾向,偏重于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对待他人消极冷漠,缺乏诚信和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等方面的认同偏低,团体合作能力偏差。帮助大学生走出思想沙漠,矫正他们人生价值取向无疑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就英美文学目标内涵来看,大学的文学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校外语系的文学课程顺理成章被冠以道德教化这一使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带动学生一同认识、挖掘、探索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深刻道德内涵便成为文学教师的必行工作。
英国经典小说蕴含着人性的光芒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人类正义、友善、勇敢、反抗等美德的形成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鞭挞了人类的一切丑陋和黑暗。一部伟大的作品甚至可以推动或促进某一社会形态向前发展。如迪福的主要小说不仅记载了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现状,更重在阐释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和一穷二白仍可征服并创造世界的“美国梦”的萌芽;莱辛的小说各个时期迥异有别,但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始终闪烁其中: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种族、性别、阶级压迫,倡导正视差异、家庭关爱,呼吁老年人应享与他人同等权利和自由……这些文学作品中折射的道德伦理无疑是进步而积极的。因此,借助大学文学课堂传递优秀道德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介入文学课堂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其特点是自主性、共生性、双向性、开放性,强调过程性。研究性学习是在综合多种先进西方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如经验学习观(experiential learning)、设计教学法(the projectmethod)、发现学习理论(discovery learning)、探究式学习思想(enquiry learning)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论(constructive learning theory)等[2]。
而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3]。本科文学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虽具有探究性,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性质,但不是高深的学术研究,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理念,教育部(2001)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全民族高度关注创新精神和以人为本思想的今天,研究性学习这种倡导创新实践又发展全面人格的全新理念应该并开始得到文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
围绕大学研究性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纷纷展开,特别是杜丽霞等教师对将研究性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已做过系统科学的论证,但他们的立足点多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中西文化素养及增强审美及创新能力。在国内鲜有教师尝试以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自主调研课题、确定课题来引领学生探究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思想。
三、研究性课堂道德培养模式的实施
教学实践一般是以一本小说、两周时间、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过程:探究课题的选择——探究课题开题——探究课题研究和结果阐述。
(一)探究课题选择
研究性学习也叫基于问题性学习,其题目的范围、难度、依据应尽量契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探讨能力。如果课题远离学生的生活所及、智力所及,学生便会盲目无措。另外,课时、学生的兴趣和信息搜索的可操作性都应成为课题选择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探究课题的最终敲定,靠学生自己通过文献筛选、比较以及组员之间的讨论。如果时间和信息获取源得不到满足,或题目过大,都是行不通的。
在课题的选择上,教师要尽量选择伦理思想突出的经典作品。对于作家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创作主题以及写作风格这些英美文学以往的教学重点应该让学生以课下自主阅读的形式完成,无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精讲细讲。根据不同的小说主题,教师也需简要通俗地阐述一些文学批评理论,如女性主义、文学伦理学等,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更好地探析作品。
前提已经设定,选题工作开始正式实施。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进行作品引导性阐释,然后尝试在问题中进行课题暗示。以《去第19号房间》为例,教师可提出 “苏珊在那样优越的环境中为什么觉得恐惧无助?”“当孩子长大脱离苏珊的怀抱每日离家去上学后,苏珊为何变得不知所措焦虑无比?”“莱辛为什么让苏珊选择死亡?”等辩论性问题,希望在辩论过程中能引出相关和更深入的问题,以使学生尝试着理解莱辛在本作品中是如何揭示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受的不公平对待;又如何在精神痛苦的边缘苦苦挣扎,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出口,而最后用死亡来获得解脱;也尝试理解莱辛在作品中为苏珊设置的死亡结局的必要性,从中体会莱辛小说关爱女性的主题。在讨论期间,值得提及的是教师要密切注视课堂氛围,要时刻引导学生集中在讨论的问题上。课题的选择应避免教师自以为是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方向。
(二)探究课题开题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延续性,所以接下来的一周是学生做课下信息整理,准备开题。学生自由组合并通过教师的调节完成开题的人员配备(5~6人)、资料收集、课题制定和计划实施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合理规定这一周和学生见面的时间,随时给予帮助和引导。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帮助的研究方向:莱辛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与其道德思想形成的关联;女性主义思想在20世纪中期发展趋势及表现形式;莱辛其他有关呼吁人性平等和解放的小说,如《另外的那个女人》《老妇与猫》等。开题过程中,教师协助每组学生选出通联代表一名,负责开题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选出课题代表一名,负责调节各组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成果的甄选以及课题审结时的汇报工作。教师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每小组具体的研究课题。
第二次课各组以通联代表为主阐述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还要综述与课题相关文献,并特别论证小组选题的理由,然后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质疑等,教师最后总结。如果有研究小组的课题问题较大,师生共同提出整改意见,最后确定课题。仍以莱辛的《去第19号房间》为例,学生选定的题目有:“莱辛的人生经历与小说创作的关联性”“‘完美婚姻’下苏珊的迷失”“母亲房间的真正含义”“导致苏珊精神崩溃的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去第19号房间》中莱辛女性意识的体现”等。
(三)课题研究及成果展示
课题确认后,各研究小组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传统教学方法下不同的角色,督促各小组确定研究方案,包括确定适当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要求各组学生做好详细分工,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教师,作为以后评价的依据。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效地通过学校图书馆、院资料室和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等途径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并对所收集的资料整理分析。教师要关注并促进上述工作的进程。
第三次课为结题汇报课,以每组课题代表为主,其他成员为辅,用PPT课件进行演示来阐述研究成果。有的小组论述了莱辛在非洲殖民地作为一个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后来作为女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所见所思的女性生存状况,促使她的《去第19号房间》饱含一种对女性的护卫和对女性平等权利的强烈呼吁;也有的小组论述了苏珊为了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自由而不断地探寻解脱之路:她从设立母亲的房间,到试图返回到工作环境中,再到企图在一家酒店的第19号房间让心灵获得一块安全的自属领地。可这一切的努力最终都付之东流。其真实原因是女性在男权盛行的社会中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领地,所以苏珊只有以死来寻求最终的解脱。学生们的研究成果虽然还不够成熟,也不够学术,但通过阅读小说、查找分析文献、认真思考,确实进行了一次类似科学研究的自主学习过程。
19、20世纪英国的现实和现代主义小说表现了众多作家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这些带有明确印记的道德因素只有在师生共同的研究中方可体现,所以,文学课堂的道德探究要成为教师关注和实践的重要对象。通过亲身参与探究过程,学生从对小说词句的一知半解到洞悉作者创作动机和演绎方式,实现了由文学学习的初级层次到较高级阶段的飞跃。研究性课堂为培养学生活跃的创新型思维模式提供了实践场所,学生经过自主的探索过程,使基于道德因素的思想意识得到健康、全面、科学的发展。
国家以人为本而人以德为先,文学研究性课堂的道德因素养成研究必能在改进原有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在真正意义上为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1] 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2005(3):150-156.
[2] 毛艳华,徐晓霞.批评理论介入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3(1):68-71.
[3] 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责任编辑:刘士义)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in investigative British literature class
GU Tiexia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shanNormalUniversity,AnshanLiaoning114007,China)
Ethics is the basic and highest standard which keep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Litterateur regards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s its holy mission,which is well-reasoned given to English literature class.Only when the teachers practice investigative teaching method can they lead the students in the research of ethics in the novels and cultivate their noble thoughts.
ethics;investigative study;British literature
2015-11-24
谷铁霞(1961-),女,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H319
A文章篇号1008-2441(2016)03-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