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君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价值探寻*

2016-03-18崔文君韩丽娜吴倩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

崔文君 韩丽娜 吴倩(、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儒家君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价值探寻*

崔文君1韩丽娜2吴倩1
(1、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2、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大学生人格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开展广泛的儒家君子理想人格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人格教育;理想人格;儒家君子人格

韩丽娜(1979,9-),女,河北廊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吴倩(1982,10-),女,河北廊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 is par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 culture is the nation's blood and people's spiritual hom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represented by Confucianism. 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the extensive education of Confucian gentleman's ideal personality for the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Keywords:personality education;ideal personality;The Confucian gentleman's personality

前言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后备军,是未来中国梦的实践者。大学生群体素质的高低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昌盛。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确立合理的成长模式,拥有健全和完美的人格。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就显得极其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国家层面肯定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当代大学生人格理想中开展了广泛的君子理想人格教育势在必行。儒家丰富的君子理想人格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理论,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人格与大学生人格教育

1.人格一词是舶来品,源于希腊语Persona,是指个体在生物遗传和社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个性的特质,是个体区别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个体人格所体现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的整体呈现。

2.人格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是教育者对受教者进行的针对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关注和引导。大学生人格教育则具有群体性,是集体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根据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遵循人格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内部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培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德育过程。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现状及成因

(一)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群体作为掌握社会新技术、拥有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休戚相关。因此,在大学阶段开展理想人格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现状

“90后”和“00后”群体开始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的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法则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以及全球化的浪潮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学生出现的价值主体自我中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情况,充分说明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这些人格缺陷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疾病,危害社会。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现状的成因

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土壤,使得社会上浮华的价值观念向高校蔓延。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电视、网络长大的一代,媒体传播多元化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他们。这就使得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变得困难、不确定和易变,从而使大学生在人生路上出现更多的迷茫和冲突。

三、大学生人格教育和君子理想人格

(一)君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理想人格,既带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带有理想性

君子是一种理想人格的范式。君子之行古而有之,后经过儒家有意识的选择、阐释、进而提升成为一种人格理想。儒家谦恭地维护了先古“君子”的人格原型,后又鲜明地输入了自己的人格设计程序。儒家在原型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努力,贴合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的选择。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总共出现100余次。在《礼记·大学》篇中孔子表达出了对他的学生成为君子而寄予的厚望,希望并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而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则表达出对理想人格的强烈追求和大力倡导君子之风的鲜明态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普世性。自汉代以来,儒家文化一直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这就使得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人格成为中国文人进行人格追求的终极目标。君子人格,丰富的内涵滋养和孕育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高尚气节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理想人格的设定不仅符合“礼”的规范,更体现了“仁”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内在统一,对人格塑造具有引导和提升作用。

(二)儒家理想人格与人的全面发展

理想人格是社会文化推崇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人们心目中个体人格所能达到的最为理想的境界。理想人格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涵盖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事实上,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君子之道已具备了全面发展的框架。其中“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②《论语·宪问》中关于智慧、寡欲、勇敢、才艺、礼乐等诸方面的表述包含着向往真、善、美全面发展的道德意蕴。此外,《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③与《论语·泰伯》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④的内涵也与当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念类似。儒家君子人格理想既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质,又与现在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对当代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的是一种“修”、“齐”、“治”、“平”之学。儒家将知识的学习、道德人格的完善、家庭与国家的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儒家的个人的命运和国家联系起来的理念,势必会使中国古人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浩然正气和“舍身取义”的高尚品格。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人格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因子,来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

(三)儒家理想人格的内涵符合新时期道德建设要义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⑤《纲要》中对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涵盖了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其中,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理念“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正好暗合了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概念“仁”。儒家“仁”的概念作为君子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品格,体现出的是一种儒家对天地万物的仁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无私奉献,它超越了对天地万物的仁爱,更指向天地万物的主宰——人。所以,儒家的君子理想应贯穿于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全过程,为成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滋养。

四、结束语

理想人格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民族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一个社会民族所追寻的价值所在,对人们有着巨大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君子理想人格是儒家有关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是其人生理想落于社会实处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环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的既是孔子的理想人格模式,又是一种当代社会需要大学生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君子理想人格重视内省和践行的道德人格养成途径,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注释

①杨朝明.论语诠解[M]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113.

②杨朝明.论语诠解[M]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252.

③杨朝明.论语诠解[M]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113.

④杨朝明.论语诠解[M]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140.

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编写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2001: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215-02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年度基金项目《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融入大学生人格教育有效性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SQ151134

作者简介:崔文君(1978,5-),女,河北廊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
浅谈入格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研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先秦儒家与古希腊人格教育比较
课堂教学隐性价值对学生人格影响探析
人格教育: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