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探究

2016-03-18刘清华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治参与自媒体大学生

张 磊 刘清华 闫 飞

(1、2、3.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 常熟215500)



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探究

张磊1刘清华2闫飞3

(1、2、3.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壮大,自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大学生争取权益、表达观点、政治参与的主阵地。发挥自媒体在政治参与中的积极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政治素养的形成,更有利于稳定政治环境的建立,有利于政治文化传承的延续。

关键词:自媒体;政治参与;大学生

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微博、微信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等热门APP为重要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渐渐变成大学生热捧的互动平台和搜集信息的主要载体。大学生的参政意识、政治言论等同样也受到自媒体的广泛影响。自媒体的盛行是把双刃剑,有其消极影响,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炒作,通过QQ群、朋友圈发布消极、反动言论,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等等;但自媒体更有其积极影响,例如更加开放与自由的言论氛围,便利迅捷的即时信息等等。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兴利除弊,使自媒体成为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有力载体,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自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

自媒体又叫公民媒体或者个人媒体,谢因Bowman和kelisiweilisi在 “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中讲到:“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包括博客、微博、QQ、微信、网络社区等等。

自媒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能即时传播。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效应成为一种传播速度极其高效、快速的社交工具,它通过聚集分散小众,以小团体的转发从而扩大信息传播区域,从而达到大众媒体传播的效果。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多零散、失序和混乱,它提供的信息多是个人对时事的评论等观点信息,少有“事实信息”;自媒体具有自我操纵性强的特点,信息内容随意性强,对事实的“报道”往往以转发为手段,缺少一定的原创性,一些造谣者往往抓住信息传播人群共振效应强的特点,编写一些能博人眼球的假新闻,加上自媒体平台缺失严格把关机制,公众对自己在自媒体平台上的言论缺少一定的责任压力,这是导致自媒体平台混乱的主要原因。

二、自媒体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6.68亿。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高达88.9%。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自媒体在“手机族”(“低头族”)中发展迅速。2012年12月,《互联网下的“90后”——“90后”大学生数字化生活》调查报告显示86%的大学生通过手机使用互联网,成为备受诟病的“低头族”的主力军,因此,受自媒体的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自媒体的“平民化、低门槛、易操作、传播快”等特点,使它迅速成为广大网民青睐的社交平台。自媒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交流双向性的特点,运用微博、微信等与同学、好友、粉丝互动,发布自己的观点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达到解惑和排解内心压力的目的;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传递快捷性的特点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发展态势,获得国内外媒体主流思想的宣传教育,学习先进的思想。另一方面,自媒体造成了“虚幻时空”的存在,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得自己微博的关注率,制造一些虚假新闻或夸大既定的事实来获得微博粉丝的数量,从而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变化,甚至会出现偏差和扭曲;通过自媒体,大学生常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从而使他们心理判断出现“多元化”的趋向,加上自身意志力薄弱等因素,当他们面对不良思想时,很容易受其影响,从而造成自身的迷茫、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出现孤僻、冷漠等心理现象,也会使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缺乏主动性,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不利于青年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更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政治参与氛围,必然会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当下社会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考量,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社会民主程度的重要依据,公民从事政治活动的积极性、科学化程度直接影响执政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政治参与主要包括参加政治选举、政治决策、政治管理、政治监督等等,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策,也往往能够实现自身的某种诉求。

大学生是国家科学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之一,是社会改革创新发展繁荣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不可忽视的重要主体之一,对社会民主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参与水平的高低对促进公民意识觉醒,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处于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社交形式变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和公德意识和爱国精神,但大学生守法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存在一定的缺失。对于这个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要充分结合实际,要充分利用自媒体这一新的社会传播媒介,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群体思维敏捷、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特点。

自媒体中个人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源,以微博、博客、微信、个人日志、个人主页为典型代表。作为自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一,自媒体可以为个人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大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媒体,以获取最新的政治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第二,自媒体将“交流、互动、创新、梦想、奋斗、榜样、优秀、竞争”等词融入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能够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第三,自媒体通过对一些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的宣传,可以激发大学生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提高效率,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脱颖而出。

四、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引导策略

1、搭建“两微一端”新平台,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两微一端”是指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和新闻客户端。“两微一端”的实效性和强推送功能已经成为新媒体挑战传统媒体的重要利器。随着媒体全面进入“两微一端”新时代,搭建“两微一端”政务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走向民众,走进民生、引导舆论走向的重要抓手。作为最活跃的青年群体聚集地的高校,更要成为新媒体互动平台的先行军和主力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主动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和功能,充分认识“两微一端”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好学校的“两微一端”;要充分了解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爆炸性,抓住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语言与大学生互动、沟通。通过“两微一端”等自媒体公众平台的搭建,将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舆情引导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民主意识教育和政治思维引导的目的。

2、发挥自媒体舆论导向作用,顺畅传播渠道

高校宣传部门还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的评论和转发功能,转发国内外重大的时政事件,引导青年学生主动关心时政,并就事件展开热烈的讨论;同时,管理者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直接、精准表达观点,用清晰、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点引导青年学生,激发他们的政治意识、国家观念,培养他们的参政思维,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公民意识。另外,学校的教育工者也要与时俱进,避免传统意义上的说教,要通过个人微博、微信与青年学生加强交流,用流行的微博体、新媒体语言与青年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真正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讨论、交流,甚至辩论中增进师生感情,使大学生乐于跟教育工作者交流,这是形成顺畅政治传播渠道的关键之一,最终也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维和政治立场。

3、加强舆情监控,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教育舆情监测数据,配备专门人员加强学校“两微一端”自媒体平台的管理和监控,要加强对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重大事件进行关注和管理。因为自媒体的转发形式可以使小的事件扩大化,因此需要开通舆情监测通道,及时洞察舆情,处理舆情动态,从而净化自媒体环境。同时,自媒体平台具有虚拟性,网络事件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容易让大学生沉溺于吐槽、抱怨,情绪管理失范,容易使他们忽略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在自媒体平台加强伦理道德引导,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使他们坚定信念,加强自律精神,坚守道德底线,提升道德修养,从而能够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识别和抵制各种网络犯罪行为的冲击,构建大学生道德和法律约束的长效机制,发挥自媒体的积极作用。学校也要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制定规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条例和准则,并将制度进一步落实,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法律自律精神,自觉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使大学生的政治思维、政治意识健康发展。

结语

自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媒体,其发展独具体色,充分彰显自由,甚至过度自由。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崇尚个性,追求自由。自媒体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相吻合,自然得到他们的喜爱。大学生可以充分借助自媒体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追逐自己的梦想。随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特性受自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学校要积极应对,加强引导,防止大学生因缺乏自律而导致滥用自媒体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康秀云·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微博路径及教育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12(15).

[2]陈文育·自媒体与公益传播[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徐丹妍·自媒体时代手机传播与舆论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

[4]张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5]孟晶·论自媒体传播培养我国公民意识[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3.

[6]李晓华·大学生公民素养的自媒体培育途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2).

[7]田天·浅析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自媒体的表现[J].新闻世界,2011(12).

[8]赖胜兰· 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和发展对策[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9]刘丹丹·从微博问政谈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与创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0]王霞,郭志骞·国自媒体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23).

(责任编辑:郑朝彬)

Research o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We-Media

Zhang Lei1Liu Qinghua2Yan Fei3

(1,2,3.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2155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spread of the mobile Internet, the platform of We-Media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channe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fight for their rights,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olitics. Playing the positive leading role of the We-Media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form good political qualitie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reate a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continue the heritag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Key words:We-Media,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llege students

收稿日期:2016-03-25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政治博客与权力监督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B577)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1.张磊(1983.09~),男,江苏宿迁人,常熟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3-0122-03

2.刘清华(1970.11~),男,江苏苏州人,常熟理工学院研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参与自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