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贵州某高校为例

2016-03-18刘海燕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改革与实践

刘海燕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毕节551700)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贵州某高校为例

刘海燕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摘要: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重要功能。因此实施这项改革与实践对该校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实施,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朝着符合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良好、兴趣爱好阳光健康、适应社会良好、道德健康等方向发展,即“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迈进,这是该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实践

1、运动参与目标

俱乐部的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参与运动,逐渐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和终身锻炼意识,养成常态的健康锻炼习惯。科学锻炼、科学健身,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心理健康目标

俱乐部的学生能通过体育运动方式调节心理情绪、改善心理压力,逐渐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牢固树立我健康、我快乐;我快乐,我健康的健康理念。

3、个性与兴趣爱好目标

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力争做到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与体育运动项目同步。

4、社会适应目标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体育俱乐部所开设运动项目进行科学合理选择,随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锻炼,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他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今后跨出校门走向社会能更好地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环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5、道德健康

大学校园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我国未来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在校参加公共体育俱乐部学习、锻炼时老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爱班教育、爱校教育和爱国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专业能力、有实践能力、有应用能力、有创新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的当代大学生。

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学习的学生,在校期间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合理、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规划好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运用适宜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和练习强度科学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逐渐养成主动关心本学院、本班级、本俱乐部的体育事务,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通过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的学习、锻炼,丰富体育专项基本知识,拓宽体育基本技能,繁荣校园体育文化,提升校园体育活动质量。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1、更加注重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科学化

每个俱乐部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并切合学校实际。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每个俱乐部的教学特点,制定好每个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完成俱乐部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更加注重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动力会更足,学习效果会更好,每个学生都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俱乐部进行学习、锻炼,因此,他们在俱乐部里学习时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3、更加注重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学生到每个体育俱乐部进行学习时,因文化素养、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不同,此时俱乐部应针对学生的这些具体情况,在制订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如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就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以期适应不同层级的学生,这样针对性、操作性更强,同时也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会更好。

4、更加注重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可持续性

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各俱乐部的教学现状、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现有状况和发展走向,俱乐部在制定教学内容要结合学校教学资源(教师、场馆、器材、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操作性较强、对每个俱乐部的教学管理、竞赛训练、社会服务都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改革可持续发展。

三、体育俱乐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1、突出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在进校前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如家庭情况不一样,有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会好一些,从小受的教育情况就会全面一些,也就是说从小接受体育、艺术、文化的教育与学习就可能多一些,那么这部分学生的身体综合素素和文化素质就相对会好一些,在体育俱乐部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基本技术、技能就可能要容易一些,理解动作技术和掌握技术就可能要快一些;相反,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从小受的教育情况相对就会差一些,身体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可能就会相对差一些,在俱乐部教学的学习就可能困难一些,理解、掌握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就可能慢一些,针对学生的这些具体差异,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导致身体指标(身高、体重、心肺功能、上肢下肢的比例、肌纤维比例、神经类型)不同、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协调性素质、柔韧性素质)也各不相同,这样他们就会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自己喜欢又基本能胜任的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进行学习、锻炼,在校期间修完学校规定必修学分,这样也充分体现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注重学生特长发挥

在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体育俱乐部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该校在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法、直观法、对比法、完整示范法与分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仍是体育俱乐部主流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但在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还需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与实践。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上,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重新组合上课。这一模式的教学主要强调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因此,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模式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上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新的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运用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现代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俱乐部老师不仅传授体育基本知识,还要传授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竞赛能力,作为体育俱乐部的教师更应转变教学观念,做到既给“鱼”、更给“渔”,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健身打下坚实基础。

四、学分与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

目前,该校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共开设14个体育俱乐部,总共开四个学期,两学年,2学时/周,每学期一个学分,共4个学分,项目涵盖球类、武术、健身操、户外运动等,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必须选不同的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参加到两个俱乐部教学项目的学习,为今后自主锻炼、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根据体育俱乐部自身项目的教学特点,都制定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进度、考试内容、考试评分细致与标准。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该校通过对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从不重视到重视,从重视到喜欢,从喜欢到热爱,真正感受到在体育俱乐部中学习、锻炼受益匪浅;加强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艰巨而具体的工作,我们将勤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到体育俱乐部学习,使学生带着满怀收获离开体育俱乐部,努力提高学生对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满意度;在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老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禁锢,还受长期体育教学习惯的束缚;因此,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以期适应该校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达到预期效果。

2、建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变陈旧思想观念,勇于开拓创新,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遵循体育科学规律,探索出更适合体育俱乐部培养人才的最佳教学路径,为国家输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应用型人才;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时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在同一水平,这样就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水平较高学生“吃不饱”和水平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在体育俱乐部学习时,老师不仅要传授运动技术、培养运动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专项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以便今后有能力组织各项体育赛事,丰富体育文化活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该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实践才刚开始起步,得到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还需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与实践,并借鉴各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志刚,李博·试析足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实施方法[J].北华大学学报,2011,(6):127-128.

[2]刘蔚·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市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3):93-97.

[3]高月宏·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思考[J].新西部,2007,(12):223.

[4]许大庆·大学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合肥学院.2012:125-139.

[5]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昌礼)

College Public P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lub System——In a University in Guizhou as an Example

Liu Haiyan

(School of P.E, Guizhou Universu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Bijie551700, Guizhou, China )

Abstract:The university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chool. University public sports club teaching model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raining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ocial adaptation and moral health.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reform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ublic sports clubs in our school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long-term significance.

Key words:public sports,club teaching,reform and practice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04)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刘海燕(1966~),男,贵州毕节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3-0082-03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改革与实践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农业院校《食品分离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海口市秀英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高尔夫技术》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