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钢培育家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2016-03-18赵陶春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马钢家园职工

赵陶春

马钢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安徽马鞍山 243000)



马钢培育家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赵陶春

马钢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安徽马鞍山 243000)

培育家园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提升文化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力培育家园文化,营造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携手求生存、奋力保家园的信心和干劲,为马钢克服危机扭亏为盈,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步伐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文化条件。

企业文化;家园文化;共建共享;竞争力。

1 马钢家园文化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产能严重过剩,钢铁行业发生行业性大面积亏损,马钢也无法幸免,近几年来,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马钢经受了前所未有困难挑战和生存危机。2013年6月,马钢新一届领导班子临危受命,发出了“携手求生存、奋力保家园”的号召,拉开了“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大幕。马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海建提出,要大力培育构建“感恩在心、胸有朝阳、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家园文化,凝聚起全体马钢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力量,赢得这场生存保卫战的胜利。

2 马钢家园文化的内涵

家和万事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没有哪个“小家”可以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对于马钢数万名职工而言,马钢就是他们赖以生身立命的“大家”,是全体马钢人共有的家园。家园文化的内涵就在于每个成员都有着对家人的亲情和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家是爱的聚合体,为爱而聚,无爱则散。和谐幸福不能只用物质的贫富来衡量,还需要用亲情呵护,用爱心经营,用文化滋养,用价值引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力,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企业成员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信念和行为。马钢要生存、要发展,迫切需要培育“你为我,我为他,人人为马钢,马钢为大家”的家园意识,迫切需要营造相互信任、风雨同舟、上下同欲、和谐奋进的家园氛围,迫切需要构建“感恩在心,胸有朝阳,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家园文化,这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需。一个家庭的成员只有“感恩在心、胸有朝阳”,才会同心共进。

3 马钢培育家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近三年来,马钢党委引进借鉴巴登先进文化,赓续传承马钢优秀文化基因,构建起独具马钢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用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的使命,“做精钢铁,多业并举,绿色企业,美好家园”的愿景,“敬业爱岗,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生产,精益制造,创新超越” 的马钢精神,正以“胸有朝阳、感恩在心、风清气正、公平正义”家园文化的方式落地生根,汇聚成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强大正能量,引领着全体马钢人携手共圆钢铁梦。

感恩在心。孕育家园文化基因“人的力量在心上。”只有真正做好人的工作,充分凝聚人、激励人、调动人,才能激发工作干劲,唤起改革热情,催生攻坚力量。这是马钢党委一班人的高度共识。“只要精神不垮、旗帜不倒、人心不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使马钢走出困境。”

马钢党委通过开展“毛主席视察马钢55周年、马钢出铁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办“弘扬马钢精神,保卫马钢家园”企业文化讲座等活动,使职工了解马钢不断战胜困难,实现自我滚动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了马钢人无私奉献、敢打敢拼、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增强了职工的企业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通过“卜维平精神”专题宣传,“最可爱的马钢人”、“马钢尖兵”、“马钢家园卫士”新闻人物宣传,真实展现职工身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让职工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追有目标。

一个家只有“公平正义、风清气正”,才能和谐奋进。近年来,马钢党委积极推进薪酬分配向一线倾斜、职工岗位晋升职业发展、授权组阁、人力资源优化等工作,努力营造“多劳者多得,有能力者有其位”的环境。大力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督查巡视工作频率,纠正歪风邪气,推动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在企业困难时,领导干部带头减薪,为广大职工做出了表率。在弘扬正知正念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对于“吃马钢饭、砸马钢锅”,影响团结稳定的各种嘈杂声音大胆亮剑,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氛围。

文化基因的孕育,不仅需要理念的灌输,更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润。近年来,马钢家园微信平台、马钢新媒APP等新媒体蓬勃发展,与报纸、电视、宣网共同构筑成家园文化宣传的坚强阵地,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跟改革发展步伐,弘扬企业新风正气,营造了大气场,唱响了主旋律,画出了同心圆。“最可爱的马钢人”颁奖典礼、“可爱的家园——讲述马钢的故事”宣演活动和“奋力求生存,携手保家园”宣演活动,成为马钢家园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将马钢家园文化理念融入职工喜爱、易于接受的诗朗诵、歌曲、小品、舞蹈、情景剧、现场访谈等节目中,使广大职工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有爱才有家、有家才有希望!“为家里干活还计较个啥”在2015年公司宣演活动上,姑山矿钻机工赵殿华在被问到工作苦不苦时,他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体马钢人共同的心声。

相向而行。提升家园文化灵魂心动和感动只是起点,行动才是一切。“当我们诚心去奉献,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也会如约而至;当我们用心去改变,冰天雪地也会春暖花开。”这是马钢人在家园保卫战中的真切感悟。2014年年初,当马钢面对“三座大山”重压时,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海建适时提出了“领导好好干,职工干干好”工作理念。既是形势所迫,也是现实所需,这一理念的提出,如同大海中的航标,为在暴风骤雨中航行的马钢巨轮指引了方向。“领导好好干”是新形势下马钢干部队伍的基本遵循。面对钢材价格低迷的新形势、转型发展的新任务、变化交织的新矛盾、职工群众的新期盼,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必须要有新提升,转变作风必须要有新突破,应对能力必须要有新提高。“职工干干好”是对职工脚踏实地、安心岗位、做好本职的基本要求,在马钢面临困境的严峻现实前,每一个职工应该多一份担当、多一份投入、多一份奉献,用自己的点滴付出,为企业冲出困境分忧解难、添砖加瓦。“领导好好干”相对于“职工干干好”是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的一种更高要求,“领导好好干”是“职工干干好”的前提;“职工干干好”是对“领导好好干”的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了让这一理念为全体职工所熟知熟识,内化为精神引领,外化为行动自觉,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上反复提出和阐释这一理念;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政工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传播这一理念;公司宣传媒体深入解读这一理念,对背景、意义、内涵、要求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阐释,使职工对这一理念有了更加深刻准确认识。变化是最生动的答案,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聚焦“领导好好干”,马钢各项管理之举追求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日成本核算的全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的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优化的稳步实施,竞争上岗、授权组阁、承包经营、年年考核、三年换届的干部制度、经营机制变革翻开新篇,马钢抓铁有痕、落地有声,驰而不息、蹄疾步稳。围绕“职工干干好”,马钢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造降本增效升级版的全员行动,降本增效行动纲领的全力推进,“奋力求生存,携手保家园”战役的全面打响,马钢对标先进、追求卓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播撒一种观念,培育一种行为,养成一种习惯,从而收获一种结果。在“领导好好干,职工干干好”理念的感召下、引领下,近年来,马钢的领导干部走在前、闯在前、干在前,广大职工坚守岗位、做好本职、持续改进,全体马钢人同心同德、相向而行。2014年,马钢奋力实现“三个不亏损”目标;2015年,马钢经受住了市场“严冬”的煎熬;2016年上半年,马钢绝地奋起,实现盈利。马钢人聚焦现场和市场,砥砺奋进、自我救赎,画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微笑曲线”。

共建共享。涵养家园文化情怀越在困难的时候,越要依靠职工,越要关心职工,越要凝心聚力。马钢党委始终坚持把职工认不认同、满不满意作为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衡量,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切实帮助职工解难题、谋福祉,让职工真真切切感受家的温暖。宏伟目标靠人落实,美好家园共建共享。马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员工生活,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氛围,积极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培训机会,通过全员竞聘上岗、“订单式”培养和“引导式”成长等方式,促进三支队伍合理配置,推进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为员工成才开辟各种渠道。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完善市场用工和薪酬分配政策,让能者有位有为得实惠。在马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公司各级群团组织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始终把服务职工作为工作生命线,以打造美好家园为己任,在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发力,扩大职工受益面,增强职工获得感,真正把暖人心、聚人气的好事做实做细做到位,保障和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建设职工之家。工会组织深化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有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着力增强双向维护功能。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抓手,深化全员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扎实开展系列劳动竞赛、作业区(班组)升级竞赛、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安康杯”竞赛,调动各类竞赛杠杆潜能,为公司生产经营加油助力。建设青年之家。共青团以服务青年成才建功为重点,开展好“精益运营、青年奋进”主题活动,深化青工“双五小”、导师带徒等特色活动,提高青年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效果,着力发挥青年生力军优势。

建设和谐之家。完善职工互助帮扶机制,构建多层次帮扶体系,切实为职工解决现实难题。2010年以来,通过职工互助保障计划,为约2500余名出险职工发放赔付款500余万元。2015年4月1日起,组织全体职工参与商业险和家庭财产险。一年保险期满,累计200人次获各类赔付800余万元,其中40位职工获大病赔付320万元。在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时,公司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2013年以来,集团工会每年度筹慰问金约700余万元,在“两节”、端午、中秋、七一、重阳等传统节假日期间,依据“依档施助”原则,将慰问金全部实名制发放至困难职工手中。面对职工家庭因病致困的实际,马钢还建立职工互助帮困专项基金。2010年以来,救助大病职工及家属2733人次,发放救助款1800余万元。启动基本生活救助,向家庭月平均收入低于800元以下且大病重症职工,每月发放300元救助金。“金秋助学”的救助标准已逐步提高到5000元,资助对象也从原来的本科生扩大到高中、中专、大专及研究生入读。2009年以来,累计资助620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款近179万元。

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让全体马钢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增进了马钢的和谐氛围。家园文化浸润人心、提振士气,铸魂凝心、汇聚力量。在家园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下,全体马钢人正上下一心、同频共振、直面困难,加大变革突破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国际化经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做强钢铁、做大非钢、做活机制、做优绩效、增进福祉,为共建共享马钢美好家园、共筑共圆钢铁强国之梦而努力奋斗。

[1] 张艳秋,王 一,郭家平,杨长岭.企业文化手册[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

[2] 梁小辉,郑长荣.企业“家”文化建设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3] 高文然.感恩做人 敬业工作[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ng Homeland Culture in Ma Steel

ZHAO Tao-chun

Cultivating homelan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y enhancing cultural power. Vigorously cultivate the homeland culture, create a strong atmosphere of co-building and sharing, effectively inspire the majority of employees work together to survive, struggling to protect their homes confidence and energy will give support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for the Ma Steel to overcome the crisis profitability.

Corporate Culture; homeland cultur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competitiveness

2016-10-02

赵陶春(1963-),男,马钢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政工师。

F272-05

A

1672-9994(2016)04-0072-03

猜你喜欢

马钢家园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马钢华阳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绿家园
马钢精炼300 t RH炉喷补台车喷补方法的研究
马钢11号高炉风口喂线护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