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2016-03-18刘峥晖赖庆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云南省旅游发展

刘峥晖, 赖庆奎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刘峥晖, 赖庆奎*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近年来,乡村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就云南省的实际情况,经营者在经营开发上应遵循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综合效益等原则。对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划分: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城镇周边型、城镇边远型和景区周边型;按照经营主体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和个体主导型;按照经营项目可以分为休闲娱乐型、民族风情型、参与体验型、疗养康乐型。

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的绿色原生态、农事活动的体验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以及对体验旅游原生性的追求,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目前乡村旅游在国内外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乡村旅游应该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类型[1]。乌恩等则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传统乡村地区进行,通过自然风光、乡村生活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不过多依赖技术资本和专门的接待服务的旅游活动形式[2]。王晓南认为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一般远离城市,主要的游客人群是城市居民,农业区域就是其旅游区域,并且通过规划设计发挥优势,从而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3]。总之,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乡村性不仅是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基础,也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的重要标志[4]。

云南省的乡村具有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等特点,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云南省社会经济落后,乡村旅游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从云南省迫切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进一步理解乡村旅游的概念,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这一核心环节进行探讨。在经营开发上强调遵循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综合效益等原则,并从地理位置、经营主体、经营项目3个方面将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进行划分,期望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1 云南省乡村旅游经营开发的原则

1.1以农为本,农游结合云南省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要遵循农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实际情况,不仅要展现出乡村的特色风光,而且要彰显农业的文化底蕴,以特色的乡村资源为依托,吸引人们前来观光、体验和参加娱乐活动,追求农业和旅游业的叠加效益。在大力发展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高效农业的基础上,重点扶植旅游业,实现农业生产、旅游休闲观光一体化,为农村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1.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分析有哪些旅游资源可以开发,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交通等状况,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划分,在完善景观的同时,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特色旅游资源和季节性等特点,丰富自然景观和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依托资源,打造特色。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打造品牌形象,充分认识到品牌的价值,以多元化和特色化来满足市场的要求。

1.3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综合效益乡村旅游以乡村景观为载体,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当地的农民,应使当地村民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与此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在改善自然环境的情况下维护生态平衡,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绝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旧路。开发与保护并存,生产与生态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统一。

1.4 科学规划,规范管理首先全面规划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明确市场定位,统筹安排,科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雷同、低档等问题,同时加大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重视管理者的服务水平,加强规范管理,进行系统配套的培训。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

2 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划分

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达程度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云南省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切实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以下发展模式。

2.1按照地理位置划分

2.1.1 城镇周边型。主要位于城镇附近,是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乡村,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式。主要依托交通便利的优势,很好地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如官渡区福报文化村、红塔区大营街等。

2.1.2 城镇边远型。主要位于城镇边远的地方,一般交通不便利,但是这类乡村旅游地区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商业化现象不严重,充分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原生态的愿望,如口岸附近村寨,瓮丁佤族原始部落等。

2.1.3景区周边型。主要位于风景名胜景区的周边,依靠景区所吸引的客源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的农民加以指导,凭借更优质的接待和服务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如石林县的五棵树村、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

2.2按照经营主体划分

2.2.1政府主导型模式。由于云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旅游发展思想意识薄弱,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云南省绝大多数地区的主要模式。乡村旅游在资金筹集、管理规划、宣传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而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政府通过实施保护性的开发和科学的规划管理,开发核心景点,引导当地农民参与其中,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如玉龙县黄山乡、瑞丽市大等城村等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经营的。

2.2.2企业主导型模式。是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中,由企业投资并进行经营管理。这类乡村旅游大多出现在旅游资源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但是缺少足够的资金进行开发管理的地区,由具备经济基础和市场经营实力的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发展模式。如腾冲县引进柏联集团,对和顺镇进行整体保护,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投资5个傣族村寨。

2.2.3集体主导型模式。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集体所有制模式成为必不可少的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完善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乡村。通过有组织的指导规划,村民集体提供接待和服务工作,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自觉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例如昆明西山区团结乡、丽江市黄山乡的“农家乐”旅游。

2.2.4个体主导型模式。主要集中在距离城市较近,经济基础良好的地区。村民通过依据当地的自然、人文、交通等条件自主开发,为游客提供餐食、住宿等特色服务。该种模式是农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利益,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的经营模式,如城镇附近的“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等。

2.3按照经营项目划分

2.3.1休闲娱乐型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靠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农业生产资源,主要坐落在城市周边或是风景区周边,以朴质的农家风光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可以很便利地实现回归自然,感受原始农业,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休闲方式。“农家乐”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农民利用自家院落,通过自己种植的农产品,为游客提供食宿等服务,真正实现“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江川县的抚仙湖附近村落坐落于美丽的抚仙湖畔,依山傍水,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3.2民族风情型模式。是指在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区域,依托地方特色,吸引游客了解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参观民族建筑,体验民族活动的乡村旅游方式,这种模式也是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模式。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乡村旅游活态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丽江贵丰的三元村,全村为纯正的纳西族居住民。纳西族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独具风格,不仅民族特色突出,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族居民时代以农耕为主,保留着传统的古风古俗,每年招待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3.3参与体验型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参与”,一般是指将农民闲置的土地租给游客,或是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等,游客通过参与劳作,亲自耕耘,亲手采摘,收获自己的劳作成果从而体验快乐的一种模式,如农庄、茶庄、采摘园等。富民县永定街道南营村委会石桥村位于富民县城北,距离富民县城不到5 km。4月份开始就可以采摘樱桃,接着有杨梅、苹果、甜柿等水果可供大家采摘,这里无形中成了昆明人摘瓜摘果的首选地。

2.3.4 疗养康乐型模式。当今社会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生活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已经不再单纯满足于吃饱穿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保健,渴望回归自然。这类发展模式主要是借助旅游资源本身独特的保健功能,以生态农业、自然景观为基础,充分发挥其康养效用。例如位于云南西部的腾冲县是滇西边境旅游的重要节点,这里有我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温泉附近有很多疗养院、浴室,并建起了一些娱乐设施。

3 结论与展望

乡村旅游是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亮点。独特的历史文化、质朴的乡村民俗、浓郁的乡土文化是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重要的落脚点,加上其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都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成熟,模式较为全面,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实际经营中也各有利弊。今后,在遵循开发原则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并且吸取成功经验,走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的道路,使乡村旅游持续良好地发展,最终实现“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在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和谐繁荣、新农村建设、农村文明进步、休闲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ARIE R,ODED L,ADY M.Rural 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451-459.

[2]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

[3] 王晓南.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5):94-96.

[4] 任世国.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5(9):56-58.

Analysis 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 in Yunnan Province

LIU Zheng-hui, LAI Qing-kui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has been favor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 village" is the core of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greatly satisfy people’s desire to return the nature.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Yunnan, manager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agriculture oriented, highlight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so on. The main mode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were co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own around, town remote and scenic spots aroun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government leading mode, enterprise leading mode, the collective mode and individual mode;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project can be divided into entertainment, ethnic customs,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rehabilitation model of recreation.

Yunnan Provinc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O49)。

刘峥晖(1990- ),女,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通讯作者,教授,从事社区资源管理、林下经济与农村发展等研究。

2016-06-30

F 590.75

A

0517-6611(2016)22-171-02

猜你喜欢

云南省旅游发展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