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咨询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2016-03-18黄旺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高教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改革德育

黄旺(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哲学咨询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黄旺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哲学咨询”(Philosophical Counseling,也被称“哲学践行”、“人文治疗”)指运用哲学的理论和思想资源,以帮助人们消除各种精神障碍和思想困惑的方法,借此方法,哲学可以帮助个体克服他所面临的各种成长和人生障碍,以实现精神的和谐与发展。最近几十年来哲学咨询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各国各地区都陆续涌现探讨哲学咨询的学术机构和从事哲学咨询的组织,大量研究著作得到出版,数十家国际和地区性研究学会纷纷成立。由于哲学咨询的使命和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高度重合,我们认为,借鉴哲学咨询的理论和方法资源,将之引入大学德育教学工作中来,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哲学咨询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一致性

将哲学咨询引入到高校德育教学中之所以有其意义和可行性,首先在于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方面,按照哲学咨询的古老传统,其本身就是以培养人的良好德性和人格为目标的,因而已经属于德育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本身就包含了帮助大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有关理想信念、人生意义方面的精神困惑和矛盾的使命,特别是帮助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处理人际交往、学业、职业导向等具体问题,而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属于哲学咨询的应用范畴。

首先,哲学咨询通过运用哲学理论、开展哲学对话来塑造道德人格,这一传统可远溯至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通过哲学交谈来解决人的精神困惑、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而可被看作最早将哲学咨询引入德育教育的先驱。孔子的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的,而他所采取的方法,正是哲学咨询的方法,也即立足于儒家的价值信念和政治理念,通过对话,通过回应弟子学习和践行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来帮助他们成就为一个仁者。在《论语》中,“孔子是以谘商员的角色自居,与其对话者可称之为提问题的个案。”[1]同样,苏格拉底也是通过在集市上与他人对话和辩论,以助产士的方法帮助人们寻找和践行良好生活。“事实上,柏拉图的对话不只是文学或哲学上的贡献,更是谘商学的理论基础与谘商技巧之所在。”[2]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哲学咨询倡导者,包括阿申巴赫(Gerd Achenbach)和马利诺夫(Lou Marinoff)等代表人物,都纷纷继承和借鉴了上述哲学传统。但在系统地发展各自的咨询方法时,他们更多地强调了精神困惑(疾患)和治疗的观念,即试图弄清楚来访者的心灵苦痛在思想观念上的症结,然后用某种适当的哲学理论来疏导该精神困惑,而不是用一套现成的哲学理论来教诲学生。但这一倾向并没有使哲学咨询和德育工作之间的距离拉远,因为德育工作本身从来就不应当是机械地教导和灌输某些思想信条,而应当是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来帮助每个个体寻找和实践正确的人生道路。

其次,从高校德育所承担的任务和目标来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核心环节。表面上看,德育教育和哲学咨询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强调正确地生活,即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观念,而后者更强调良好地生活,也即实现精神健康和心灵和谐,过幸福的生活。但正确生活和幸福生活之间具有高度一致

性:不幸福的生活,例如心灵的苦痛和思想的困惑,通常是由错误的观念所导致的;反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常将导向美好的生活。就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架构而言,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四方面,这些方面既包含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属性,也包含有非意识形态的功能属性。就后者而言,它与哲学咨询的属性是一致的,“非意识形态性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为一种总体层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属性,体现在具有普适意义的人格教育和人生哲理教育等方面。”[3]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不足与哲学咨询的理论资源

哲学咨询引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还在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诸多不足,而哲学咨询的丰富方法资源正好能够有效地弥补上述不足。第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以灌输教育为主,缺乏对话和批判性争辩环节,不能有效激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主动反思和理性审察,因此,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哲学咨询恰恰强调从独白向对话的转变,激发起受访者自身的思考,“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哲学对话是探索受访者理智世界的一个工具,它着眼于帮助受访者发展出能让他解决或处理自身问题的一个哲学立场。”[4]第二,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德育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不能主动及时地回应学生生活和思想上的各种困惑,妨碍了德育效果的实现,而哲学咨询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发展出的一套有效的咨询策略,可以弥补上述缺陷;第三,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由于缺乏哲学理论支撑,不能透彻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障碍、困惑,大部分辅导员面对上述问题时只能以一般的劝慰疏导为主,哲学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方法资源;第四,心理咨询师只能从技术上而不能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通常不是源于心理疾病。面临思想困惑、伦理冲突以及由此引发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不能在心理咨询师那找到答案,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扮演哲学咨询师的角色。

总之,成熟坚定的人生信念通常需要“困而知之”,借助哲学理论和哲学咨询技巧指导青年学生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职业规划等问题,有助于德育课摆脱单纯知识的说教,有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德性潜能,有助于德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即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若能化身为哲学咨询师,在思政工作中自觉用哲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哲学资源来帮助人们解决心灵中的困惑、冲突和障碍,反思错误的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无疑将为革新高校德育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三、运用哲学咨询创新高校德育的若干路径

两者的一致与互补之处,为我们探索将哲学咨询理念引入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思路。温州医科大学在成立“哲学咨询与人文治疗研究所”后,积极将哲学咨询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一系列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入手,用哲学咨询创新高校德育教育。

第一,运用哲学咨询创新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首先,教师通过课堂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式,了解大学生思想困惑的典型类型,例如人生意义、交友、爱情等方面的普遍问题,将之加以总结。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设计教学内容,组织课堂讨论,用相应的哲学思想来透彻阐明上述困惑和思想观念误区,引导青年学生消除其精神困惑。其次,在教师讲授之外,安排小班讨论与对话环节,模仿哲学咨询式对话和团体咨询辅导,以苏格拉底式对话不断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症结,破除其思想误区。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教学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关于“父母期望与个人价值取向冲突问题”、“家庭责任与个人职业发展冲突”等问题的小班讨论,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由讨论,教师倾听、整理和辨析学生的讨论,采用马利诺夫所概括的“宁静法”(PEACE)引导学生思考并加以总结。

第二,建立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人生咨询服务的“哲学咨询室”,以之为依托作为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和第二课堂,最终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应德育目标的哲学咨询理论框架。作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补充,“哲学咨询室”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和辅导员队伍对接,为面临人生观偏差、道德冲突、和成长障碍等有焦虑抑郁倾向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通过矫正其思想观念,提升其思想眼界而解除其人生困扰。实践证明,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绝大部分都不是由心理疾病所导致,而是无法解释和应对自己的处境和遭遇,是因轻微思想困惑和价值信念冲突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此时“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对他们并没有多大帮助,相反哲学咨询通过短期咨询,就能较好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第三,与辅导员队伍、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开展合作,在上述领域中引入哲学咨询并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例如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与心理咨询师通力合作,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之间开展经常性学术研讨、学术沙龙服务,使哲学咨询的方法理念进入到各个德育工作者队伍中去。事实证明,思想政治观念的意识形态教育、以哲学咨询为手段的人生反思和道德人格塑造、以心理咨询辅导为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三者是高校德育的三大着力点,只有自觉地使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才能够显著改善德育教育的成效。

第四,开设贴近大学生实际,满足大学生思想需求的德育选修课程,如“哲学与人生幸福”、“情绪与欲望的透析与管理”等等,为大学生德育成长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教育方式,以引导大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中的核心问题,正确地确立自己人生道路的信念。与此同时,引导青年学生亲近哲学,阅读哲学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传统经学经典著作,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哲学著作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晦涩哲学理论,而是能够切实指导自己理解人生、进行人生选择和决断的有力工具。用哲学来帮助人,正是当代哲学咨询理论的核心信条,哲学咨询“从严格的定义来看,就是如何使用哲学系统(philosophical system)来助人。”[5]

四、德育与当代哲学咨询的价值取向差异及其启示

需要补充的是,尽管哲学咨询可以通过上述路径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但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契合,而是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基本差异:哲学咨询师就其自身使命而言,并非以提升受访者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为目标,而是以精神和谐为目标,因此,关键在于使受访者的精神障碍和困惑得到消除,而不在乎他们思想道德水平。“作为哲学从业人员,我主张尊重咨询客户的意愿。我的工作是帮助咨询客户了解他们所面临问题的类型,通过谈话,解开他们的心结,并将他们的问题和其中蕴藏的含义进行归类。”[6]与之相反,高校德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首要目标,为此,它恰恰不是要使学生处于平庸而快乐的状态,而是要打破他们所处的舒适但肤浅的精神状态,逼迫他们反思和正视生命中的悖论和艰难,甚至把他们引入困惑和痛苦的境地,以便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因此可以说,高校德育工作者更应当以苏格拉底、孔子等古典哲学咨询师形象为榜样,而不应以面向大众营业的当代哲学咨询师为榜样。德育工作者总是把大学生的精神困惑当做德育教育的契机,来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以消除该困惑为最终目标。毋宁说,德育教育恰恰要激发学生的困惑,如“牛虻”一样刺激青年学生,把他们从生活和平甜美的幻象中唤醒,也即从平庸肤浅的精神状态中唤醒。而且,对困惑的思考也并不一定导致困惑的消除,毋宁会制造更多的困惑,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得以攀升到更高水平。坦白说,在当代大学生普遍不愿思考、不能思考的情况下——正由于此,讽刺的是,除非迎面遭遇不幸,大部分青年学生倒是普遍以心安理得而舒适的方式肤浅地生活着,例如他们很少为死亡的问题烦恼,因而也不需要什么哲学咨询师的帮助——牢记这一价值取向的差异对德育工作者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吕健吉.论语之哲学谘商研究[J].哲学与文化,2004(1):55.

[2]吕健吉.柏拉图对话篇中的哲学谘商[J].哲学与文化,2007(1).

[3]黄渊基.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咨询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4(5):40.

[4]Lou Marinoff.Philosophical Practice[M].Academic Press,2001:81.

[5]黎建球.哲学谘商的理论与实务[J].哲学与文化,2004(1):5.

[6]马里诺夫.哲学是一剂良药[M]黄亮,译.新华出版社,2010:8.

摘要:在当代得到不断发展和推广的哲学咨询,与高校德育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互补性,将哲学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德育工作中,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教学的成效,推动德育教育的创新。温州医科大学在成立“哲学咨询与人文治疗研究所”的基础上,积极将哲学咨询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探索了引入哲学咨询的若干路径。实践证明,在德育工作中,将思想政治观念的意识形态教育、以哲学咨询为手段的人生反思和道德人格塑造、以心理咨询辅导为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三者结合起来,能够显著推动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哲学咨询;德育;教学改革;思政课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野运用哲学咨询创新大学德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冶渊Y201431762冤袁国家社科基金野现象学与解释学中的想象力问题研究冶渊14CZX042冤研究成果遥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increasingly developed and widely promoted 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is inherently consistent with and complementary to the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into moral education will help innovat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its efficienc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institut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ctively integrates 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into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explores some possibilities to practice this integration.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ideological education, moral personality shaping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be combined by mean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hich can remarkab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作者简介:黄旺(1979,9-),江西吉安人,温州医科大学社科部讲师,哲学咨询与人文治疗研究所,哲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2-0028-03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改革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