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思想教育于创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2016-03-18朱兆健王菁刘伟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朱兆健 王菁 刘伟(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寓思想教育于创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朱兆健王菁刘伟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共同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可以有效的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不仅以现代科学、进步文化、革命理论来丰富和传播精神文明,而且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在国际,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创业教育证书,将成为21世纪现代人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中又进一步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又号召,要“支持青年创业”。在创业青年中,高校毕业生应是骨干群体,因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可以看出,崇尚创新与创业已成为当代的潮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也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开创能力的个人,这也是高素质人才和优秀的职业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创业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包括培养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三个部分。创业精神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着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是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聚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热情的激发,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同时,创业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高等学校制定完成教育目标等诸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里一方面体现了在创业教育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这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为了更好地寓思想教育于创业教育,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具有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本质上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高等学校把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就业教育紧密结合,将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统一,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现实化、具体化,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基础教育,不仅是要选拔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更是要大学生通过了解创业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和条件、树立正确的创业动机、选择合理的创业目标和路径,来促进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心理适配、环境适应的能力,这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它指引着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这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创业基础教育,诱发了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创业精神的形成。在中高年级,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模拟实训和创业实践训练,这是在操作层面开展的创业教育,需要大学生要以极大的热情来面对压力和挑战。在创业团队建设、模拟实训操作和项目实际运作中,对大学生法律法规意识、健康心理、统筹协调、了解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对积极进取、创新思维、坚强意志、正义公平等性格的塑造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度一致。
二、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共同性
创业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实施创业教育要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个性得到开发和提高,让大学生走入社会时,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创业教育中包含着创新精神、心理健康、团结协作、社会责任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等学校结合“开放型”的育人理念,引进优质的创业培训计划和成熟软件,建设创业模拟师资培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逐步建设形成了“创业基础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践训练”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在创业意识教育中,创业动机的激发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体现了创业目标和定位的选择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相互协调;创业组织团队建设与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相互渗透;创业个人和团队的价值体现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互交融。
创业模拟实训是将创办企业的过程在计算机软件中进行模拟,具有低成本、重实践、强效果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创业的风险和艰辛对创业者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的意志要求,充分认识合法运营、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在校最后的创业阶段可以利用创业孵化基地的资源进行“真刀真枪”创业实践训练。通过全过程、分阶段的创业教育,最终的成果是要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并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业者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过程本身就渗透着理想信念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创业教育中包含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三、在创业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教育环境。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需求。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人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创业目标的确立是人生理想的具体表现,创业目标的逐步实现会更加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条件。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活力。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强化意识、端正态度、规范行为。创业教育包含的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丰富内涵引导着大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树立。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创业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使得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创业大学生感受了生活、了解了社会、体验了人生、增长了阅历,也强化了理论学习的效果,培育了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感性基础、理性契机和内化为思想素质的体验机制,使创业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实践平台。
综上所述,在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形势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可以有效的承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创业教育可以坚持创业教育的正确方向,有力的推动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卢旭东援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援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赵春华援创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和载体[J]援教育探索,2008(4).
[3]成双凤援创业素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功能[J]援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7(3).
[4]周家华,吴玲,黄苏芬援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研究[J]援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11).
[5]曹志玮,郝登峰援略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援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资助项目院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叶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曳
王菁(1980-),女,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
刘伟(1983-),女,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
Abstract: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sistent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common in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ay effectively take on goals and task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rtinent and effective, and thus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作者简介:朱兆健(1979-),男,讲师,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2-0030-02